上章說到趙構終於從汪伯彥口中知道了武信侯的身份,原來,這位與商鞅並列的武信侯,竟是漢光武帝劉秀。


    趙構的汗瞬間下來了,確實,他有做漢光武帝的意思,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現在他的事業頂多算起步階段,就已經有人看出他有打算自己做皇帝,這肯定不是什麽好事。趙構用自己的袍子擦了擦手心的汗,咳嗽了兩聲,勉強道,“我是真的不知道武信侯是誰,這話要是傳出去,本元帥可就……”


    趙構這邊正在進退維穀,那邊汪伯彥卻拱手道,“屬下明白了。”


    趙構心說你明白了什麽?正要問汪伯彥你不是要殺人滅口吧?康履進來了,道,“大王,宗澤大人求見。”說完康履湊近兩步,又壓低聲音補充,“大王,宗大人麵色凝重,兩眼含淚。”


    趙構聽宗澤來了,又聽康履描述宗澤的神情,明白他肯定已經知道宋欽宗的事情了,趕緊揉了揉臉,擺出悲痛欲絕狀,再整理下頭冠衣襟,示意康履請宗澤進來。


    隻見老將軍宗澤,仿佛一夕之間蒼老了許多,兩眼紅腫,步履踉蹌,驅步來到趙構身邊,拽住他的袖子道,“大元帥,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汴梁城破,國家君王蒙受如此奇恥大辱,老臣生不如死……”說完,嗚嗚嗚痛哭起來,眼淚順著臉上的皺紋,刷刷刷往下淌。


    現在的趙構,雖然與宗澤想法不同,但他說到底也崇拜宗澤二十多年了,看他流淚,難免心酸,眼圈瞬間也紅了,他握住宗澤的手,道,“老將軍,請……”趙構想說,老將軍請節哀,但感覺好像這麽講有點盼著宋欽宗死的意思,不妥;趙構又想說,老將軍,我願與你守土勤王共度國難,但感覺好像自己並不想勤什麽王,不甘。無奈,話頭僵持在半路,趙構說不下去了,隻好裝出一副傷心得說不出話的哽咽狀。


    過了好一會兒,宗澤情緒才稍微穩定,道,“老臣請大元帥迅速整合河北軍隊,赴汴梁勤王!”


    趙構正犯愁要說些什麽話安慰宗澤,汪伯彥很體貼的搶過來扶住宗澤,把他攙到椅子上坐好,道,“宗帥,稍安勿躁,出兵之事,還需從長、從實計議。”


    宗澤愕然,他儼然沒想過居然還會有人反對出兵勤王,於是宗汪二人辯論開了。


    汪伯彥道,義勇軍隻有七千餘人,而且大多數將士都是剛訓練一個多月的新兵,此時奔赴汴梁,如羊入虎口、飛蛾撲火,實屬不智。


    宗澤皺眉,說,義勇軍皆為忠勇精忠之士,他們加入大元帥的隊伍,本就打算好了為江山社稷豁生舍命,如今國家危在旦夕,義勇軍自當義勇敢死,哪有尖刀因吝惜刀刃不肯揮出呢?請大元帥下令義勇軍向東京進發,奇襲金營,搶出官家。


    汪伯彥和趙構聽了宗澤這話,心裏都是咯噔一下,在宗澤眼中,他們是尖刀,但其實在這兩個人心底,他們可是揮刀之人,這就是兩者此時不可調和的矛盾呀。可是,心底這樣想,嘴上卻不能這樣說,隻聽汪伯彥強改話題,拱手稟報道,大元帥,此時相州加上磁州,兩州糧草如今隻夠義勇軍二月之需,而各地軍隊、百姓,還在向大元帥聚攏,依屬下之見,大元帥應轉赴大名府,將來,可去應天府。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趙構真的在軍隊生活後,對這句話算是有了深刻認識。人是鐵,飯是鋼,百姓吃不上飯要造反,軍隊吃不上飯更要造反,而且,軍隊不僅要吃上飯,還要吃飽飯,每天少吃一點,就跑不動,打不起。所以,要想保持戰鬥力,每天至少要給每個士兵準備三斤脫殼小米,一個月下來每人就是一石小米。一萬人的軍隊,便是一萬石的糧草。如果隻呆在駐地還好,如果軍隊移動,在沒有汽車火車的年代,保證這麽多糧食隨軍,那需要數量龐大的雜役牲畜運輸。漢武帝打匈奴,以全國之力供應糧草,可糧草十之七八,都在運輸途中被雜役們吃掉了。糧草消耗如此巨大、但又是絕對的基本開支,這使得趙構現在就開始擔心,將來,十個投奔他的將軍,會有九個是為了吃糧來的。如果喂不飽他們,那這些軍隊,恐怕會在金人之前弄死他。


    所以,找糧,對於趙構,才是絕對的剛需,他聽汪伯彥這麽說,連連點頭,問道,“大名府和應天府有糧?”


    “是”,汪伯彥迴答,“屬下剛剛得到大名府尹來信,大名府現有存糧二十五萬石,而應天府,”他說到這兒似乎有點激動,吞咽一口吐沫,“道君皇帝尊神重道,在南京應天府囤積百萬石粟米供養道士。”


    趙構聽汪伯彥這麽說,眼睛都亮了,百萬石小米,這就意味著他至少一年,不用犯愁糧草的問題了。看來封建迷信,不全是壞事。更何況,既然應天府叫南京,那交通恐怕很是便利,也方便從各地調集糧草。隻是,趙構看了看牆上掛的地圖,好像應天府離汴梁挺近的,他過去容易與金人短兵相接,於是趙構點了點頭,模糊道,“汪帥言之有理,糧草告急,確實,該去大名府,二十五萬石粟米足夠義勇軍,和勤王軍隊整編所需了。”


    “大元帥”,宗澤聽趙構沒有趕赴汴梁的意思,急道,“官家和道君皇帝還被金軍圍困。”


    趙構歎一口氣,道,“宗帥,官家和道君皇帝被金軍圍困,如果我們冒然打過去,輸了,大宋再無翻身可能,贏了,金人狗急跳牆,傷害二聖,那該如何是好?”


    趙構這話,聽得宗澤汪伯彥都是一驚,兩個人居然都低聲叮囑他不可再這樣講話,因為官家有天命眷顧,理應無恙。


    趙構皺了皺眉頭,心說宋人怎麽連士大夫都這麽迷信。他以前讀史書,總覺得南宋大臣有點奇怪,皇帝被敵國抓走了,一個個都哭著喊著讓宋高宗發兵搶迴來。天暖後,金兵迴北方避暑,宗澤還真帶著軍隊到金人撤離的路上埋伏,準備強搶。趙構在現代時就想,人質到了窮兇極惡的金人手裏,宋軍就算是戰鬥力超強,也不能搶啊!不怕金人撕票嗎?現在,他算是明白了,因為在迷信的宋人眼裏,天命自然會庇護他們的真龍天子,而如果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撕票,那就意味著天命有變,兩人未得庇護┑( ̄Д ̄)┍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宋高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星的弧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星的弧度並收藏穿越宋高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