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中天,驕陽似火,炎炎熱力使遠方的景物扭曲變形,波蕩不休。
大道上,一輛灰色馬車緩緩駛來,一位麵容清秀的青衣少年淡然駕馭著兩匹神駿的黑色鱗馬款款而來,正是李慕玄。
一路上行人不絕,讓這世外之地多了幾分繁華之感。可以見到不少修士或騎乘、或縱掠的趕路,但最多的還是一隊隊凡人,馭馬套羊,運載著各類貨物。偶爾還能見到一道遁光飛過頭頂,落入前方的山穀,而後消失不見。
“雲老,為何這些凡人都拉著這些雜物來這南中穀?修士所求的不外乎法器法寶、天地靈物,他們哪裏尋得到?運這些世俗物事做什麽?”李慕玄看著路上凡人所拉的貨物,疑惑不解的問道。
雲老解釋道:“慕玄,你的起點太高,卻不知世事多艱哪。這些凡人的貨物,大多是金銀財寶、世俗靈材、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南中小會,不僅僅是散修的盛會,也是這些凡人的盛會,若是能夠在小會上交換到凡人合用的靈材、丹藥、修煉功法、修士的承諾等等,對於世俗中人來說,可是極其珍貴的東西啊!不少有淵源的豪門世家,都從不錯過這樣的盛會,並且憑此屹立不倒呢!”
頓了一頓,雲老接著說道:“對許多散修和小型修煉世家來說,金銀財寶、低等靈材也是需要的。並且大多參會的修士都有興趣來逛一逛這些凡人的攤點,以期淘換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寶物。世俗中人雖不能深入大山大澤,但勝在有大量的人手窮搜山野,倒也真能找到不少好東西,曾經還有散修在凡人的攤販中購得上品法寶的先例!”
李慕玄點點頭,看著蜷縮在車廂角落裏的兩隻小火狐,心中歎了一口氣。一路上,雲意瀾和火舞魅都以原身現前,靜靜呆著,一句話也不說。
雖然師兄的承諾讓雲老心中安定,滿懷希望,但兩隻小火狐內心的傷痛卻不是宗族未來複興所能撫平的……
問過雲老之後,李慕玄已經下定決心,在南中穀中尋到鬼麵樓,先成為鬼麵樓刺客,再發布任務,盡力追尋劉慧生和火舞嬌的下落,這也是對自己、對火雲族有一個交代。
一刻鍾後,南中穀已近在眼前。等到接近之時,才知這山穀是何其雄偉:
兩座山峰拔地而起,穀口數百丈寬,一覽無餘,越至高處,卻是越發收窄,及至最高處,隻餘一線,莫名的令人體會到穩固與傾危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境來。
遠遠望去,山峰上寸草不生,肅殺之氣撲麵而來。整個南中穀便如一柄絕世神劍,深埋地下,稍露其鋒;又如一位絕世劍客,沉默的矗立在這片蔥蘢的大地上,遺世獨立。
“好劍!好劍法!”李慕玄稱讚道。
雲老眼中露出羨慕的神色,開口說道:“傳聞南中穀尚是大派之時,便以劍修法門為第一。可惜,劍修心念純定,寧折不彎,在大劫中往往形神俱滅,南中穀劍修一脈,就此斷了傳承。如今即使有門派遺脈,卻再也不複往昔風采了……”
“門派興衰,自為常理,大道之門,固可永存。今日能觀南中妙景,追今撫昔,更當繼往聖之絕學,尋道不息而已!”李慕玄見雲老言語中多有低落,豪情的說道。
雲老點點頭,不再言語。馬車慢慢的走近,李慕玄驚訝的看到路上有許多叩首呆立的凡人們。說來也是,李慕玄初見南中穀時都會仰慕讚歎,凡人一眼望去,心神被奪,生出朝拜之心,也是常事。
一行人走到穀口,才發現寬闊的場地上已然設立了兩個不同的入口:一邊是熙熙攘攘的凡人,另一邊卻是相對冷清的修士。
修士入場,竟然還要收費:煉氣以下,每位二十下靈,煉氣以上的修士不予收費。至於凡人,會被引導進入山穀旁的駐營中休息,未到盛會開始的那一天,是不允許進入的,算來還有三四日光陰。
李慕玄老老實實的付了六十下靈,門口的煉氣小修初時看著一行人灰蒙蒙的馬車,還有些不屑的神色,待發現雲老“深不可測”的築基修為時,立刻變得恭敬無比。
其人前倨後恭至此,倒讓李慕玄心中感慨:如此心懷品性,簡直比世俗凡人更加不堪,談何煉氣修行?
接過四隻鐵質令牌,一行人終於進入南中穀中。才一入穀,映入眼簾的便是穀內右側山壁上垂下的兩列大字,上書:“南山勝景,中道大行”。
這兩行字便是南中穀的由來,傳聞是化神道君留下的字跡,經久不散,蘊含著高妙的劍意和神韻,曆來有無數修士曾在此石壁下久久琢磨,感悟觸動。
所以,此地總是有許多修士在石壁下觀摩、臨摹,經年累月的體會著字跡,希望有所收獲。
這八個字約莫都有一人大小,排成兩列,字體呈金紫之色,以古篆文寫就,放射著金屬般的蒙蒙光華。
李慕玄仔細的觀摩著,隻覺這些文字渾樸大氣,合於道韻:雖有泠然劍意,卻圓潤內斂,直如山間溪水般活潑自在,透出一股汨汨然、無所不在,熏熏然、無物不容的高遠氣度,令人心中向往……
漸漸地,山壁中傳出一陣嗡鳴聲,粗拙的山石慢慢變得如玉石般通透起來,兩行字跡之間隱隱現出一條狹窄的通道,隻是若隱若現的看不真切……
山壁前觀摩的修士都喧嘩鼓噪起來,李慕玄一時被擾動,退出了某種境界,山壁也隨之沉寂了下去,重新變成粗糙的山岩。但之前的景象,卻讓所有人明白,這山壁絕不簡單,內部定然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嗖嗖!”
兩道白色劍氣閃現,轉眼便將山壁前的兩位修士頭顱穿透,又倏忽飛迴,蹤影全無!
眾修士嘩然散開,看著兩人的屍體,心頭大駭!
方才有十數人飛身上前,試圖進入通道,卻被山石所阻,及至發覺通道隱沒時,這兩人情急之下,以隨身法器攻擊山壁,當時便被山壁彈飛。
沒想到當時無事,山壁變迴原狀時卻有犀利劍氣飛出,將這二人立斬。其中一人應是煉氣高階修為,毫無掙紮便暴死在眾人眼前,怎不令眾位修士心驚難平!
片刻後,一位綠袍修士縱躍而至,朗聲說道:“諸位!剛才這兩位道友無理攻擊我南中穀寶地,觸動陣法反擊被殺,各位道友都是見證!如今,還請眾位入得穀中休息,讓我們來處理善後事宜!”
說著,綠袍修士環視場間,身上散發出金丹修士特有的威壓,讓場間的修士不敢相爭,都向著內穀走去。
李慕玄對雲老點點頭,一行人便也向著內穀走去,綠袍修士微不可查的看了這邊一眼,便轉過身來,凝重的看向石壁,以神識之力仔細的感應著……
南中穀,密室之中,一位雞皮鶴發的老嫗對著旁邊的幹枯老道感慨的說著:“雲水老道端的厲害,大徒弟來時,萬劍齊鳴,硬是被他帶走了‘紫霄殘月’,讓劍閣的一幹老東西心疼了好久!如今他的小徒弟來了,隻是站著感悟了一番,南中石壁門戶洞開,總不成還要取走穀中僅剩的傳承?”
幹枯老道則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懶洋洋的說道:“門派傳承,本來就是留待有緣,若總由長輩牢牢把持,哪有我等今日?如今我脈本就衰微,不得不依靠著散修盟的名義立足,你還操著哪門子的心哪,順其自然吧。”
老嫗又歎息一聲,看著水鏡術裏還在仔細感應的綠袍修士,無奈的說道:“我不是擔心這小娃子得到什麽機緣,隻是眼看著門中後繼無人,心中感歎罷了。”
老道不屑的說道:“原以為散修中必有菁華人物,當可擇而育之。誰知這麽些年一一看過,詭詐、機巧、野心看得多了,真種子卻是寥寥,我們又不能在凡人中大肆搜尋,真是進退兩難!那些長老看起來威風,隻不過屍位枯骨罷了,半分求道無悔之心也無,著實令人失望。”
老嫗想了想,還是勸道:“你不要這麽消沉,能在大劫之中留存道統已是不易,之前甚至出現過一位金丹坐鎮全局的情況,如今我倆俱為元嬰,守成足矣。再說我脈不是還有龍兒嗎?”
或許是提到了龍兒,老道笑了笑,說著:“龍兒自是讓人放心的,隻是性情過於清冷了些,倒是和你年輕時截然不同啊!也不知你這師父是怎麽教的?”
老嫗惡狠狠的說道:“我自然能教好龍兒,要你這老東西多事!這次你的徒子徒孫們要是貪心不足,惹了雲水老道的徒弟,看你如何收場!”
老道笑道:“幾個徒弟早沒有當年的豪情了,比我這個老頭子還要膽小,至於那些徒孫,一群廢物!能不能找到人家都是兩說呢!那個小子運氣不錯,有他大師兄前車之鑒,穀中弟子沒有再敢過分招惹的。”
“唉……”兩位老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歎息了一聲。隨後,水鏡消弭,歸於沉寂……
大道上,一輛灰色馬車緩緩駛來,一位麵容清秀的青衣少年淡然駕馭著兩匹神駿的黑色鱗馬款款而來,正是李慕玄。
一路上行人不絕,讓這世外之地多了幾分繁華之感。可以見到不少修士或騎乘、或縱掠的趕路,但最多的還是一隊隊凡人,馭馬套羊,運載著各類貨物。偶爾還能見到一道遁光飛過頭頂,落入前方的山穀,而後消失不見。
“雲老,為何這些凡人都拉著這些雜物來這南中穀?修士所求的不外乎法器法寶、天地靈物,他們哪裏尋得到?運這些世俗物事做什麽?”李慕玄看著路上凡人所拉的貨物,疑惑不解的問道。
雲老解釋道:“慕玄,你的起點太高,卻不知世事多艱哪。這些凡人的貨物,大多是金銀財寶、世俗靈材、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南中小會,不僅僅是散修的盛會,也是這些凡人的盛會,若是能夠在小會上交換到凡人合用的靈材、丹藥、修煉功法、修士的承諾等等,對於世俗中人來說,可是極其珍貴的東西啊!不少有淵源的豪門世家,都從不錯過這樣的盛會,並且憑此屹立不倒呢!”
頓了一頓,雲老接著說道:“對許多散修和小型修煉世家來說,金銀財寶、低等靈材也是需要的。並且大多參會的修士都有興趣來逛一逛這些凡人的攤點,以期淘換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寶物。世俗中人雖不能深入大山大澤,但勝在有大量的人手窮搜山野,倒也真能找到不少好東西,曾經還有散修在凡人的攤販中購得上品法寶的先例!”
李慕玄點點頭,看著蜷縮在車廂角落裏的兩隻小火狐,心中歎了一口氣。一路上,雲意瀾和火舞魅都以原身現前,靜靜呆著,一句話也不說。
雖然師兄的承諾讓雲老心中安定,滿懷希望,但兩隻小火狐內心的傷痛卻不是宗族未來複興所能撫平的……
問過雲老之後,李慕玄已經下定決心,在南中穀中尋到鬼麵樓,先成為鬼麵樓刺客,再發布任務,盡力追尋劉慧生和火舞嬌的下落,這也是對自己、對火雲族有一個交代。
一刻鍾後,南中穀已近在眼前。等到接近之時,才知這山穀是何其雄偉:
兩座山峰拔地而起,穀口數百丈寬,一覽無餘,越至高處,卻是越發收窄,及至最高處,隻餘一線,莫名的令人體會到穩固與傾危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境來。
遠遠望去,山峰上寸草不生,肅殺之氣撲麵而來。整個南中穀便如一柄絕世神劍,深埋地下,稍露其鋒;又如一位絕世劍客,沉默的矗立在這片蔥蘢的大地上,遺世獨立。
“好劍!好劍法!”李慕玄稱讚道。
雲老眼中露出羨慕的神色,開口說道:“傳聞南中穀尚是大派之時,便以劍修法門為第一。可惜,劍修心念純定,寧折不彎,在大劫中往往形神俱滅,南中穀劍修一脈,就此斷了傳承。如今即使有門派遺脈,卻再也不複往昔風采了……”
“門派興衰,自為常理,大道之門,固可永存。今日能觀南中妙景,追今撫昔,更當繼往聖之絕學,尋道不息而已!”李慕玄見雲老言語中多有低落,豪情的說道。
雲老點點頭,不再言語。馬車慢慢的走近,李慕玄驚訝的看到路上有許多叩首呆立的凡人們。說來也是,李慕玄初見南中穀時都會仰慕讚歎,凡人一眼望去,心神被奪,生出朝拜之心,也是常事。
一行人走到穀口,才發現寬闊的場地上已然設立了兩個不同的入口:一邊是熙熙攘攘的凡人,另一邊卻是相對冷清的修士。
修士入場,竟然還要收費:煉氣以下,每位二十下靈,煉氣以上的修士不予收費。至於凡人,會被引導進入山穀旁的駐營中休息,未到盛會開始的那一天,是不允許進入的,算來還有三四日光陰。
李慕玄老老實實的付了六十下靈,門口的煉氣小修初時看著一行人灰蒙蒙的馬車,還有些不屑的神色,待發現雲老“深不可測”的築基修為時,立刻變得恭敬無比。
其人前倨後恭至此,倒讓李慕玄心中感慨:如此心懷品性,簡直比世俗凡人更加不堪,談何煉氣修行?
接過四隻鐵質令牌,一行人終於進入南中穀中。才一入穀,映入眼簾的便是穀內右側山壁上垂下的兩列大字,上書:“南山勝景,中道大行”。
這兩行字便是南中穀的由來,傳聞是化神道君留下的字跡,經久不散,蘊含著高妙的劍意和神韻,曆來有無數修士曾在此石壁下久久琢磨,感悟觸動。
所以,此地總是有許多修士在石壁下觀摩、臨摹,經年累月的體會著字跡,希望有所收獲。
這八個字約莫都有一人大小,排成兩列,字體呈金紫之色,以古篆文寫就,放射著金屬般的蒙蒙光華。
李慕玄仔細的觀摩著,隻覺這些文字渾樸大氣,合於道韻:雖有泠然劍意,卻圓潤內斂,直如山間溪水般活潑自在,透出一股汨汨然、無所不在,熏熏然、無物不容的高遠氣度,令人心中向往……
漸漸地,山壁中傳出一陣嗡鳴聲,粗拙的山石慢慢變得如玉石般通透起來,兩行字跡之間隱隱現出一條狹窄的通道,隻是若隱若現的看不真切……
山壁前觀摩的修士都喧嘩鼓噪起來,李慕玄一時被擾動,退出了某種境界,山壁也隨之沉寂了下去,重新變成粗糙的山岩。但之前的景象,卻讓所有人明白,這山壁絕不簡單,內部定然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嗖嗖!”
兩道白色劍氣閃現,轉眼便將山壁前的兩位修士頭顱穿透,又倏忽飛迴,蹤影全無!
眾修士嘩然散開,看著兩人的屍體,心頭大駭!
方才有十數人飛身上前,試圖進入通道,卻被山石所阻,及至發覺通道隱沒時,這兩人情急之下,以隨身法器攻擊山壁,當時便被山壁彈飛。
沒想到當時無事,山壁變迴原狀時卻有犀利劍氣飛出,將這二人立斬。其中一人應是煉氣高階修為,毫無掙紮便暴死在眾人眼前,怎不令眾位修士心驚難平!
片刻後,一位綠袍修士縱躍而至,朗聲說道:“諸位!剛才這兩位道友無理攻擊我南中穀寶地,觸動陣法反擊被殺,各位道友都是見證!如今,還請眾位入得穀中休息,讓我們來處理善後事宜!”
說著,綠袍修士環視場間,身上散發出金丹修士特有的威壓,讓場間的修士不敢相爭,都向著內穀走去。
李慕玄對雲老點點頭,一行人便也向著內穀走去,綠袍修士微不可查的看了這邊一眼,便轉過身來,凝重的看向石壁,以神識之力仔細的感應著……
南中穀,密室之中,一位雞皮鶴發的老嫗對著旁邊的幹枯老道感慨的說著:“雲水老道端的厲害,大徒弟來時,萬劍齊鳴,硬是被他帶走了‘紫霄殘月’,讓劍閣的一幹老東西心疼了好久!如今他的小徒弟來了,隻是站著感悟了一番,南中石壁門戶洞開,總不成還要取走穀中僅剩的傳承?”
幹枯老道則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懶洋洋的說道:“門派傳承,本來就是留待有緣,若總由長輩牢牢把持,哪有我等今日?如今我脈本就衰微,不得不依靠著散修盟的名義立足,你還操著哪門子的心哪,順其自然吧。”
老嫗又歎息一聲,看著水鏡術裏還在仔細感應的綠袍修士,無奈的說道:“我不是擔心這小娃子得到什麽機緣,隻是眼看著門中後繼無人,心中感歎罷了。”
老道不屑的說道:“原以為散修中必有菁華人物,當可擇而育之。誰知這麽些年一一看過,詭詐、機巧、野心看得多了,真種子卻是寥寥,我們又不能在凡人中大肆搜尋,真是進退兩難!那些長老看起來威風,隻不過屍位枯骨罷了,半分求道無悔之心也無,著實令人失望。”
老嫗想了想,還是勸道:“你不要這麽消沉,能在大劫之中留存道統已是不易,之前甚至出現過一位金丹坐鎮全局的情況,如今我倆俱為元嬰,守成足矣。再說我脈不是還有龍兒嗎?”
或許是提到了龍兒,老道笑了笑,說著:“龍兒自是讓人放心的,隻是性情過於清冷了些,倒是和你年輕時截然不同啊!也不知你這師父是怎麽教的?”
老嫗惡狠狠的說道:“我自然能教好龍兒,要你這老東西多事!這次你的徒子徒孫們要是貪心不足,惹了雲水老道的徒弟,看你如何收場!”
老道笑道:“幾個徒弟早沒有當年的豪情了,比我這個老頭子還要膽小,至於那些徒孫,一群廢物!能不能找到人家都是兩說呢!那個小子運氣不錯,有他大師兄前車之鑒,穀中弟子沒有再敢過分招惹的。”
“唉……”兩位老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歎息了一聲。隨後,水鏡消弭,歸於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