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道坪之上,鍾緯與李慕玄戰成一團,卻是越打越沒有底氣。李慕玄所使的劍招、步法均出自《水火劍訣》,故而相輔相成,威力倍增;主修的《玉清訣》乃是宗門嫡傳,正大渾樸,再輔以《日月同輝訣》的時時淬煉,雖然修為弱於鍾緯一層,但法力深厚凝練,實乃遠勝之。
因此無論在招式上還是法力上,李慕玄都全麵壓製了鍾緯,使其疲於應付,戰至如今,鍾緯隻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
場間,鍾緯漸漸不支,額頭上沁出密密麻麻的的汗珠,不斷地閃轉挪騰,以求喘息;反觀李慕玄,則是愈發得心應手,甚至生出幾分悠然之感,好似漸漸進入了某種意境之中,劍招揮灑間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又如雙龍出水,氣勢非凡……顯然是在鬥法中對《水火劍訣》有了更深的領悟,漸漸契合道境。
兩人身形稍分,就在鍾緯以為李慕玄後繼乏力,可以讓他略作調整時,慕玄突地雙劍相合,一刺一削,就像火劍要從下至上刺中水劍一般,正是一招“燃冰溶火”。
此招逆轉水火之性,水劍熾烈爆燥,勢不可擋,火劍陰柔詭魅,無孔不如,一下子打亂了鍾緯的陣腳。極火劍被水劍霸道而粘滯的一擊打偏、纏住,火劍趁虛而入,速度奇快,在鍾緯尚未想到棄劍時,便抵在了他的頸間!
直到此時,鍾緯才不由的閉上了雙眼,眼中似乎還浮現著方才勢不可當的一劍:如此威能,讓他毫不懷疑自己已然身首異處……
時間定格,鍾緯感受到了頸間冰涼的觸感,如墜深淵,鋒銳之氣刺的他全身汗毛倒豎,心頭狂跳。
等等!為何李慕玄的火劍如此冰寒刺骨?鍾緯睜開了雙眼,見李慕玄微微低頭,目光迷離,仿佛還在體悟著剛才的一劍……
“我……認輸……”鍾緯的內心仿佛也被火劍的寒涼所凍結,嗓音異常沙啞,聽起來死氣沉沉,完全不像是從自己口中說出的話。
他忽然想到自己所學的家族劍訣,其中曾有介紹,若能將族中火係劍法修煉到絕頂之處,便能逆轉火性,於陰柔寒絕中內蘊熾烈陽剛,方能妙用無方,威力無比。難道眼前這位一看就十分稚嫩,絕不超過二十歲的師弟,就已然將劍道修行到如此境界了嗎?如此手段,堪稱劍道,自己這點本事,輸的理所應當罷了。
“李慕玄勝,進入下一輪;鍾緯負,淘汰。”似乎是之前那位老者的聲音傳來,聽著悠長渺遠,在超然中依稀帶著幾分驚奇。緊接著,鍾緯手持極火劍的身影消失不見,李慕玄也重新進入了星辰天幕之中……
鍾緯被排斥出了演道坪,剛剛收起極火劍,就被平日裏熟識的師兄弟們圍攏上來,詢問此戰的情形。
在演道坪的外圍,懸空立著二十三麵水鏡,時刻將鬥法的場景向外圍的弟子們呈現著,甚至還會不斷變換角度,拉伸遠近,放緩速度等等,像是一位負責的師長在解釋著每一場鬥法。
在大比之後,這些鬥法場景還會周而複始的呈現好幾天,把每一場鬥法零拆碎解,便於大多數弟子的觀摩學習。事實上每一次宗門大比對於所有外門弟子而言都是一次提高自身眼界和實力的機緣。隻不過水鏡之術畢竟隻能現出圖像,難以傳達諸如聲音、氣勢等微妙變化,所以還是有許多弟子好奇的圍上來,想要打聽鍾緯為何如此輕易的落敗。
須知鍾緯得來“鳳鳴六劍”的稱號並非僥幸,乃是無數場鬥法和曆練中得到眾人認可的。雖然許多年紀較大、積澱較深的師兄要麽淡泊名利、隱跡苦修,要麽雲遊四方、尋求機緣,要麽鑽營權勢、創建家族,都不太參與鳳鳴山上的事務。可是要在接近千數的外門弟子中嶄露頭角,也絕非易事。
作為新進弟子,鍾緯入門不過十年,如今隻有二十八歲,又是修士家族出身,法器精良、法力高深,素有“新秀”、“天才”之稱。如今慘然落敗,成為第一個出局的弟子,怎能不讓眾位師兄弟心中疑惑呢?
“唉,別提了。原本我還以為遇到了一位苦修的師兄,修為雖高,手段不足,沒成想卻是一位劍法高絕的師兄,不但劍法高深莫測,法力也是渾厚無比,直打得我毫無還手之力……”
“諸位師兄弟有認識這位師兄嗎?為何麵生的緊?”鍾緯稍稍解釋了一番,當然,隱去了自己先前的狂言和鬥法時的機心。
“哎,鍾師兄還不知道啊,此人叫李慕玄,就是當年被雲水老祖收歸門下的六歲小兒啊!人家有元嬰老祖作師父,隨便給點功法、法器不比我們強上無數倍啊!我看也不見得比鍾師兄你高明!”一位煉氣六層,身形矮小的弟子說道。
隨後大家就議論開了,有的說從沒見過李慕玄的劍法,不知道是何種奇功秘法;有的說李慕玄有個元嬰期師父,用盡好東西,法力高深不足為奇;有的在反複觀看研討李慕玄的劍招,不時比劃兩下,以期有所啟發;還有的已經在觀看其他場次的鬥法,畢竟其他場次也是十分的精彩。
之前發話的矮小弟子名叫劉慧生,經常以各種方式討好鍾緯,儼然是小跟班一樣的存在。此時他就湊在鍾緯的身邊,不斷地貶低著李慕玄,誇讚著鍾緯,說是李慕玄有此實力全是靠師父,自身如何不堪,根基不穩雲雲。
鍾緯眉頭微皺,一言不發。他心中想著,李慕玄的水火雙劍並不是特別逆天的法器,至於功法劍訣,都是威力越大,修煉越難,對資質悟性要求苛刻。自己修煉的劍法在家族中並不算是最頂尖的,尚且覺得晦澀難懂,更好的劍訣想來自己也是無法領悟。況且李慕玄並不高傲,倒是顯得比較謙恭,看來是值得結交之人……
鍾緯思量既定,越發覺得李慕玄家世背景如此驚人,天資潛力不可限量,正是值得好好拉攏結交的對象。再轉眼一看,心中覺得眼下這個修為一般、天資中下、出身小家族偏支的劉慧生師弟是如此討厭,一直喋喋不休,難道是想挑唆我和李慕玄結怨嗎?用心險惡!
於是鍾緯也不看他,自顧自的對周圍的師兄弟說道:“諸位,今日鍾某經此一戰,頗有感悟,就先迴去了,還請大家多包涵,改天請大家喝酒!”說罷,稽首而別。
“好說好說!鍾師兄有所感悟,正是大喜事,請自便。”眾人紛紛稽首作別。倒是那位“劉師弟”有些尷尬,隨著眾人說了兩句告別的話。
且不提底下諸位弟子的種種表現,就說看台之上觀禮的眾位金丹宗師,此時也是議論紛紛。
這鍾緯的實力不容置疑,算是這批弟子中的頂尖人物了,“鳳鳴六劍”的稱號雖然不放在金丹宗師的眼中,但是將來鍾緯要是更進一步,未必不會成為宗門的未來柱石,如今的許多金丹宗師當年也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而李慕玄雖然是雲水道人的弟子,但平日裏聲名不顯,眾人就有些看輕的意思,沒想到大出預料。
宗師們議論一陣,又不約而同的陷入了沉默。以金丹修士的神識強度,雖然隔著陣法,卻也能夠清晰的感知鬥法的詳細過程:李慕玄初戰的生疏,交手的渾厚法力,使出的精妙劍招,戰後的靜立感悟,都在他們的眼裏。眾人十分震驚於李慕玄的天賦才情,在這場鬥法中展現了許多東西,有些超出了宗師們的想象。
“唉……觀此一戰,方知貧道不過坐井觀天,見識有限。雲水師叔的識人之能、教化之精我是徹底服了!”首先打破沉默的是掌門一清子。
曆代玉清門掌門均能獲得一清子的稱號,一般是由門中所有元嬰老祖和結丹宗師共同推選的,能夠代表玉清門作出大多數決定,位極尊崇,身份地位幾乎與元嬰老祖等同。
掌門的任期為一百至兩百年,若無重大變故,至少一百年,至多兩百年。超過一百年,就可以提出退位,以求專心大道。這一任的一清子已經執掌宗門八十餘年,修為隱隱到了金丹巔峰,而且將宗門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在門中威望極高。
“掌門師兄言重了。慕玄師弟隻是運氣不錯,臨場有些感悟,才勉強達到‘物極而反’的門檻,而且隻限於劍法中的水火之道罷了。”鄭晨笑嗬嗬的說道,似乎毫不在意,輕輕揭過。
於是眾人也就默契的不再談論李慕玄,至於自家心裏到底怎麽想,有沒有暗中神識傳音,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來,宗師們又開始談論起其他幾個表現出過人之處的弟子來,如果有看得上眼的,或許會收為記名弟子,平時偶爾指點一二,等到順利築基,再決定是否收為親傳弟子,大力培養。
在玉清門中,師擇徒,徒亦擇師,師徒間情深誼濃,畢竟日後可能會相處數百年,既是師徒,也是道友。漫漫求道之路,若沒有這樣的道侶為伴,大概隻能步步荊棘,淪於枯寂而已……
因此無論在招式上還是法力上,李慕玄都全麵壓製了鍾緯,使其疲於應付,戰至如今,鍾緯隻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
場間,鍾緯漸漸不支,額頭上沁出密密麻麻的的汗珠,不斷地閃轉挪騰,以求喘息;反觀李慕玄,則是愈發得心應手,甚至生出幾分悠然之感,好似漸漸進入了某種意境之中,劍招揮灑間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又如雙龍出水,氣勢非凡……顯然是在鬥法中對《水火劍訣》有了更深的領悟,漸漸契合道境。
兩人身形稍分,就在鍾緯以為李慕玄後繼乏力,可以讓他略作調整時,慕玄突地雙劍相合,一刺一削,就像火劍要從下至上刺中水劍一般,正是一招“燃冰溶火”。
此招逆轉水火之性,水劍熾烈爆燥,勢不可擋,火劍陰柔詭魅,無孔不如,一下子打亂了鍾緯的陣腳。極火劍被水劍霸道而粘滯的一擊打偏、纏住,火劍趁虛而入,速度奇快,在鍾緯尚未想到棄劍時,便抵在了他的頸間!
直到此時,鍾緯才不由的閉上了雙眼,眼中似乎還浮現著方才勢不可當的一劍:如此威能,讓他毫不懷疑自己已然身首異處……
時間定格,鍾緯感受到了頸間冰涼的觸感,如墜深淵,鋒銳之氣刺的他全身汗毛倒豎,心頭狂跳。
等等!為何李慕玄的火劍如此冰寒刺骨?鍾緯睜開了雙眼,見李慕玄微微低頭,目光迷離,仿佛還在體悟著剛才的一劍……
“我……認輸……”鍾緯的內心仿佛也被火劍的寒涼所凍結,嗓音異常沙啞,聽起來死氣沉沉,完全不像是從自己口中說出的話。
他忽然想到自己所學的家族劍訣,其中曾有介紹,若能將族中火係劍法修煉到絕頂之處,便能逆轉火性,於陰柔寒絕中內蘊熾烈陽剛,方能妙用無方,威力無比。難道眼前這位一看就十分稚嫩,絕不超過二十歲的師弟,就已然將劍道修行到如此境界了嗎?如此手段,堪稱劍道,自己這點本事,輸的理所應當罷了。
“李慕玄勝,進入下一輪;鍾緯負,淘汰。”似乎是之前那位老者的聲音傳來,聽著悠長渺遠,在超然中依稀帶著幾分驚奇。緊接著,鍾緯手持極火劍的身影消失不見,李慕玄也重新進入了星辰天幕之中……
鍾緯被排斥出了演道坪,剛剛收起極火劍,就被平日裏熟識的師兄弟們圍攏上來,詢問此戰的情形。
在演道坪的外圍,懸空立著二十三麵水鏡,時刻將鬥法的場景向外圍的弟子們呈現著,甚至還會不斷變換角度,拉伸遠近,放緩速度等等,像是一位負責的師長在解釋著每一場鬥法。
在大比之後,這些鬥法場景還會周而複始的呈現好幾天,把每一場鬥法零拆碎解,便於大多數弟子的觀摩學習。事實上每一次宗門大比對於所有外門弟子而言都是一次提高自身眼界和實力的機緣。隻不過水鏡之術畢竟隻能現出圖像,難以傳達諸如聲音、氣勢等微妙變化,所以還是有許多弟子好奇的圍上來,想要打聽鍾緯為何如此輕易的落敗。
須知鍾緯得來“鳳鳴六劍”的稱號並非僥幸,乃是無數場鬥法和曆練中得到眾人認可的。雖然許多年紀較大、積澱較深的師兄要麽淡泊名利、隱跡苦修,要麽雲遊四方、尋求機緣,要麽鑽營權勢、創建家族,都不太參與鳳鳴山上的事務。可是要在接近千數的外門弟子中嶄露頭角,也絕非易事。
作為新進弟子,鍾緯入門不過十年,如今隻有二十八歲,又是修士家族出身,法器精良、法力高深,素有“新秀”、“天才”之稱。如今慘然落敗,成為第一個出局的弟子,怎能不讓眾位師兄弟心中疑惑呢?
“唉,別提了。原本我還以為遇到了一位苦修的師兄,修為雖高,手段不足,沒成想卻是一位劍法高絕的師兄,不但劍法高深莫測,法力也是渾厚無比,直打得我毫無還手之力……”
“諸位師兄弟有認識這位師兄嗎?為何麵生的緊?”鍾緯稍稍解釋了一番,當然,隱去了自己先前的狂言和鬥法時的機心。
“哎,鍾師兄還不知道啊,此人叫李慕玄,就是當年被雲水老祖收歸門下的六歲小兒啊!人家有元嬰老祖作師父,隨便給點功法、法器不比我們強上無數倍啊!我看也不見得比鍾師兄你高明!”一位煉氣六層,身形矮小的弟子說道。
隨後大家就議論開了,有的說從沒見過李慕玄的劍法,不知道是何種奇功秘法;有的說李慕玄有個元嬰期師父,用盡好東西,法力高深不足為奇;有的在反複觀看研討李慕玄的劍招,不時比劃兩下,以期有所啟發;還有的已經在觀看其他場次的鬥法,畢竟其他場次也是十分的精彩。
之前發話的矮小弟子名叫劉慧生,經常以各種方式討好鍾緯,儼然是小跟班一樣的存在。此時他就湊在鍾緯的身邊,不斷地貶低著李慕玄,誇讚著鍾緯,說是李慕玄有此實力全是靠師父,自身如何不堪,根基不穩雲雲。
鍾緯眉頭微皺,一言不發。他心中想著,李慕玄的水火雙劍並不是特別逆天的法器,至於功法劍訣,都是威力越大,修煉越難,對資質悟性要求苛刻。自己修煉的劍法在家族中並不算是最頂尖的,尚且覺得晦澀難懂,更好的劍訣想來自己也是無法領悟。況且李慕玄並不高傲,倒是顯得比較謙恭,看來是值得結交之人……
鍾緯思量既定,越發覺得李慕玄家世背景如此驚人,天資潛力不可限量,正是值得好好拉攏結交的對象。再轉眼一看,心中覺得眼下這個修為一般、天資中下、出身小家族偏支的劉慧生師弟是如此討厭,一直喋喋不休,難道是想挑唆我和李慕玄結怨嗎?用心險惡!
於是鍾緯也不看他,自顧自的對周圍的師兄弟說道:“諸位,今日鍾某經此一戰,頗有感悟,就先迴去了,還請大家多包涵,改天請大家喝酒!”說罷,稽首而別。
“好說好說!鍾師兄有所感悟,正是大喜事,請自便。”眾人紛紛稽首作別。倒是那位“劉師弟”有些尷尬,隨著眾人說了兩句告別的話。
且不提底下諸位弟子的種種表現,就說看台之上觀禮的眾位金丹宗師,此時也是議論紛紛。
這鍾緯的實力不容置疑,算是這批弟子中的頂尖人物了,“鳳鳴六劍”的稱號雖然不放在金丹宗師的眼中,但是將來鍾緯要是更進一步,未必不會成為宗門的未來柱石,如今的許多金丹宗師當年也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而李慕玄雖然是雲水道人的弟子,但平日裏聲名不顯,眾人就有些看輕的意思,沒想到大出預料。
宗師們議論一陣,又不約而同的陷入了沉默。以金丹修士的神識強度,雖然隔著陣法,卻也能夠清晰的感知鬥法的詳細過程:李慕玄初戰的生疏,交手的渾厚法力,使出的精妙劍招,戰後的靜立感悟,都在他們的眼裏。眾人十分震驚於李慕玄的天賦才情,在這場鬥法中展現了許多東西,有些超出了宗師們的想象。
“唉……觀此一戰,方知貧道不過坐井觀天,見識有限。雲水師叔的識人之能、教化之精我是徹底服了!”首先打破沉默的是掌門一清子。
曆代玉清門掌門均能獲得一清子的稱號,一般是由門中所有元嬰老祖和結丹宗師共同推選的,能夠代表玉清門作出大多數決定,位極尊崇,身份地位幾乎與元嬰老祖等同。
掌門的任期為一百至兩百年,若無重大變故,至少一百年,至多兩百年。超過一百年,就可以提出退位,以求專心大道。這一任的一清子已經執掌宗門八十餘年,修為隱隱到了金丹巔峰,而且將宗門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在門中威望極高。
“掌門師兄言重了。慕玄師弟隻是運氣不錯,臨場有些感悟,才勉強達到‘物極而反’的門檻,而且隻限於劍法中的水火之道罷了。”鄭晨笑嗬嗬的說道,似乎毫不在意,輕輕揭過。
於是眾人也就默契的不再談論李慕玄,至於自家心裏到底怎麽想,有沒有暗中神識傳音,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來,宗師們又開始談論起其他幾個表現出過人之處的弟子來,如果有看得上眼的,或許會收為記名弟子,平時偶爾指點一二,等到順利築基,再決定是否收為親傳弟子,大力培養。
在玉清門中,師擇徒,徒亦擇師,師徒間情深誼濃,畢竟日後可能會相處數百年,既是師徒,也是道友。漫漫求道之路,若沒有這樣的道侶為伴,大概隻能步步荊棘,淪於枯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