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掩上了, 屋子裏就有點悶。宋如錦抱著五彩纏枝蓮葫蘆瓶賞玩了一會兒,拿了一柄竹骨傘, 道:“我出去透透氣。”
殿外栽了一樹桃花, 雨密風驟,花枝頻顫, 已有不少花瓣抖落下來, 順著雨水一衝,淹在了泥水裏。宋如錦看了一會兒, 惋惜道:“等這場雨過了,這些花就要掉光了。”
宋如慧正打著簾子,站在殿門口看她,聞言莞爾:“正是呢。本以為這場雨下一會兒便停了, 沒想到越下越大。不過話說迴來, 一場春雨一場暖,等這場雨過了, 就能穿薄衫紗裙了。”
時候不早了,姐妹倆用過晚膳,宋如錦便在偏殿歇下了。
她有些認床, 再加上雨聲很大,就一直輾轉反側睡不太著。也不知什麽時辰了,睜眼一看,床帳圍著, 眼前黑黢黢的一片。她翻了個身, 掀開床簾, 黑暗中窸窸窣窣地摸索著穿繡鞋。
動靜倒也不大,但外頭守夜的宮女一向是警醒的,一聽見聲兒就進來了,小心探問道:“姑娘醒了?”
宋如錦“嗯”了一聲,“睡不著,下來倒杯茶喝。”
宮女連忙把蠟燭點上。燈火如豆,照得室內昏暗溫暖。
“您歇著,我去給您倒茶。”宮女給宋如錦披上一件天水綠褙子,“姑娘本就睡不著,吃了茶就更睡不著了。婢子去給您泡一碗百合酸棗仁茶,最是靜心安神的。”
宋如錦擁著錦緞棉被,點了點頭。
不多時,那個宮女便迴來了,手上捧著一隻冰裂紋瓷碗,小心翼翼地陪著不是,“勞姑娘久等了,這會兒沒有熱水,便多用了些時候。”
“不妨事。”宋如錦端著小碗喝了幾口,望著宮女,“你叫什麽?”
“婢子蒹葭。”
宋如錦咬著棗仁,眼睛咕嚕轉了一圈,好奇問道:“平日裏太子殿下待姐姐——太子妃娘娘如何?”
蒹葭規規矩矩地答道:“婢子不敢議論主子。”
“也不要你說個是非好歹來,隻消挑揀幾件說給我解解悶兒就行。”
蒹葭便娓娓道:“說來也有件難得的事。就前幾日,娘娘吃了半個李子,覺著膩便擱下了,殿下也不忌諱,拿起剩下半個就吃了。還有一次,去年冬天,娘娘去給皇後娘娘請安,走得急,披風忘記拿了,殿下知道了,便親自拿著披風送到鳳儀宮去了。”
“這麽說,殿下待娘娘很是愛重了?”宋如錦喝完最後一口百合酸棗仁茶,把碗擱在床頭。
蒹葭不敢妄論,隻拿來了清水給宋如錦漱口。
“你再和我說說,他們兩人平素怎麽相處?”
蒹葭搖了搖頭,“婢子隻是偏殿灑掃的,不曾近身服侍過娘娘。”
宋如錦見她不肯說,便作罷了。
大約是時辰到了,宋如錦漸漸覺出了幾分困意。蒹葭見她眼神迷蒙,便替她褪下褙子,點上安神香,“姑娘睡吧。”
宋如錦眨了眨眼睛,歪著頭閉眸睡了。蒹葭吹滅蠟燭,靜悄悄地退出去。
但夜裏睡得不安穩,隱約聽見了不少亂糟糟的喧鬧聲,雨勢愈急,宛若浪濤奔湧,席卷而下。
宋如慧突然驚醒過來。
嘈雜的風雨聲混著悠長的鍾聲,源源不斷,綿延而來。
“紉秋。”宋如慧連忙喚道,“出什麽事了?”
殿內的燈一盞接著一盞亮了起來,蘭佩上前,扶著宋如慧起身,“現下還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娘娘別急,紉秋已經去問了。”
宮裏敲鍾,應是有人歿了。宋如慧心跳得飛快,急急忙忙地穿上衣裳,“錦妹妹呢?”
“二姑娘還睡著呢。”
說話間,紉秋已經迴來了,因來迴路上走得急,身上沾了不少雨,半邊衣裳都濕了,一進門就往下滴水,湮濕了金磚地上的絨毯。
“娘娘,是陛下駕崩了。”她道。
宋如慧怔了一瞬,忙說:“快傳令下去,所有人都換素服,不許戴金玉首飾。”
“是。”
“殿下呢?”宋如慧忽地反應過來,“殿下今夜可曾迴來?”
“不曾。”紉秋搖了搖頭,猶豫了一下又道,“適才婢子聽說,殿下好像在勤政殿……那邊還圍著一隊羽林軍。”
勤政殿是天子寢宮。紉秋性子沉穩,她說“好像”,就應是八|九不離十了。
宋如慧還沒有梳發,綢緞般的墨發披在肩膀上,她的神色微微凝滯了一瞬。去年冬天,陛下的病情已經有了好轉,按理說不應崩逝得這麽突然,太子又恰好在勤政殿……宋如慧不敢多想,“我去看看妹妹。”
宋如錦睡得尚淺,宋如慧一進來,她就察覺到了,勉力睜了睜眼,“姐姐,出什麽事了?”
“聖上崩了。”宋如慧把一襲素雪絹裙放在宋如錦的床頭,“明早起來穿這身衣裳。”
“那明天還要上宗學嗎?”
宋如慧愣了愣,溫聲道:“想來是不用了。”她幫宋如錦掖了掖被角,“好好睡吧。”
宋如錦換了個舒服的睡姿,沉沉睡著了。
但這一個夜晚,大夏皇宮有許多人不曾安眠。
今上的妃嬪們自是哭哭啼啼,悵恨了半宿。生了皇子的還好些,日後向新帝請命,興許能跟著兒子開府別居,後半輩子也算有了依靠。那些沒有子嗣的,或是隻生了公主的,她們即將麵臨的命運要麽是孤寂老死後宮,要麽是出家為尼,長伴古佛青燈。
這樣蕭瑟又無望的歸宿,總是讓人悲哀扼腕的。
就連兒女雙全的皇後聽聞這個消息後,默然許久,也微微濕了眼角。二十餘年的夫妻情義,此刻迴想起來,也足夠令人哀傷動容。
“還愣著幹什麽?”皇後微微紅著眼眶,神色卻又嚴厲起來,“快去公主府稟報。”
第二日,雨終於停了,但天尚未放晴,仍是陰陰的。宋如錦醒了之後,果然看見殿外的桃花凋零了一地,枝椏空空的,因著被水洗了一遍,顏色便格外青黑。
幾個宮女正在清掃落葉積水,彼此隨口聊著:
“聽說昨兒晚上昌平公主連夜進宮,天色黑又下著雨,守門的沒認出公主,攔著不讓進,被公主當胸踹了兩腳。”
“陛下去了,咱們殿下就該繼位了吧?也不知道還能在東宮住多久。”
“接下來的事多著呢,又有一陣兒要忙活了……”
這時端平公主身邊的侍女找過來了,對宋如錦道: “宋二姑娘,公主聽說您還在宮裏,想找您一塊兒說說話。”
宋如慧恰好聽見了,想了又想,還是攔了下來,“雨停了,妹妹還是早些迴家吧,別在宮裏久留。”
待端平公主的侍女走了,宋如慧才細細交代道:“你迴去之後記得告訴爹爹,昨晚太子就在陛下的寢殿,現在宮中亂成一團,朝上還是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宋如錦認真聽著,邊聽邊點頭。
宋如慧說著說著便停住了,大抵是覺得這個妹妹記不住這麽多,轉身迴了屋子,“罷了,我寫一封信,你替我帶給爹爹就行。”
她把寫好的信交給宋如錦,再度囑咐道:“這幾日就不要進宮了,宗學缺一兩日也無妨,好好在家裏待著,多陪陪娘。”
時辰尚早,忠勤侯府還沒收到消息,宋如錦把信交給宋懷遠,後者看了之後,馬不停蹄地出門了。
到了燕飛樓,采蘋迎上來,一邊給她倒茶,一邊問道:“姑娘可曾用了早膳?”
疏影已經迴家備嫁,采蘋是老夫人身邊的人,見宋如錦缺一個貼身丫頭,便把采蘋遣來服侍她。
宋如錦還沒迴答,便見暗香跑了過來,“姑娘你可迴來了!我等了你一宿!”
宋如錦見她神色急迫,忙問:“出什麽事了?”
“你道我父兄叫我迴去是為了什麽?”暗香大咧咧地坐下,氣哼哼地說道,“他們說二老爺看上我了,要納我為妾。自聽聞了這個消息,我整夜整夜地睡不好。昨兒便偷偷迴來了,想找姑娘做主,哪知道姑娘歇在宮裏了。”
宋如錦沒想到二房竟找到暗香家裏去了,明明她已告訴二嬸嬸不要和暗香提這事兒,結果現在又來這一出,簡直就在打她的臉。心下又氣又惱,皺著眉問道:“那你心裏是怎麽想的?”
暗香翻了個白眼,一臉不屑,“別說他想討我做個姨娘,便是二夫人這會兒歿了,他用八抬大轎來娶我,我也不樂意。”
“這話也能混說!”采蘋斥道,看了看四周,“所幸姑娘這裏沒外人,由得你信口胡謅,若是被旁人聽去了,二夫人怪罪下來,有你的好果子吃!”
暗香也知道采蘋是老夫人調|教出來的,從來行事規矩、有章法、不逾禮,便也不跟她爭執。隻拉著宋如錦道:“姑娘你可得為我做主。”
宋如錦握住了暗香的手,“你放心,現在逢著國喪,二叔叔在朝為官,可沒那個膽子納姨娘。”
殿外栽了一樹桃花, 雨密風驟,花枝頻顫, 已有不少花瓣抖落下來, 順著雨水一衝,淹在了泥水裏。宋如錦看了一會兒, 惋惜道:“等這場雨過了,這些花就要掉光了。”
宋如慧正打著簾子,站在殿門口看她,聞言莞爾:“正是呢。本以為這場雨下一會兒便停了, 沒想到越下越大。不過話說迴來, 一場春雨一場暖,等這場雨過了, 就能穿薄衫紗裙了。”
時候不早了,姐妹倆用過晚膳,宋如錦便在偏殿歇下了。
她有些認床, 再加上雨聲很大,就一直輾轉反側睡不太著。也不知什麽時辰了,睜眼一看,床帳圍著, 眼前黑黢黢的一片。她翻了個身, 掀開床簾, 黑暗中窸窸窣窣地摸索著穿繡鞋。
動靜倒也不大,但外頭守夜的宮女一向是警醒的,一聽見聲兒就進來了,小心探問道:“姑娘醒了?”
宋如錦“嗯”了一聲,“睡不著,下來倒杯茶喝。”
宮女連忙把蠟燭點上。燈火如豆,照得室內昏暗溫暖。
“您歇著,我去給您倒茶。”宮女給宋如錦披上一件天水綠褙子,“姑娘本就睡不著,吃了茶就更睡不著了。婢子去給您泡一碗百合酸棗仁茶,最是靜心安神的。”
宋如錦擁著錦緞棉被,點了點頭。
不多時,那個宮女便迴來了,手上捧著一隻冰裂紋瓷碗,小心翼翼地陪著不是,“勞姑娘久等了,這會兒沒有熱水,便多用了些時候。”
“不妨事。”宋如錦端著小碗喝了幾口,望著宮女,“你叫什麽?”
“婢子蒹葭。”
宋如錦咬著棗仁,眼睛咕嚕轉了一圈,好奇問道:“平日裏太子殿下待姐姐——太子妃娘娘如何?”
蒹葭規規矩矩地答道:“婢子不敢議論主子。”
“也不要你說個是非好歹來,隻消挑揀幾件說給我解解悶兒就行。”
蒹葭便娓娓道:“說來也有件難得的事。就前幾日,娘娘吃了半個李子,覺著膩便擱下了,殿下也不忌諱,拿起剩下半個就吃了。還有一次,去年冬天,娘娘去給皇後娘娘請安,走得急,披風忘記拿了,殿下知道了,便親自拿著披風送到鳳儀宮去了。”
“這麽說,殿下待娘娘很是愛重了?”宋如錦喝完最後一口百合酸棗仁茶,把碗擱在床頭。
蒹葭不敢妄論,隻拿來了清水給宋如錦漱口。
“你再和我說說,他們兩人平素怎麽相處?”
蒹葭搖了搖頭,“婢子隻是偏殿灑掃的,不曾近身服侍過娘娘。”
宋如錦見她不肯說,便作罷了。
大約是時辰到了,宋如錦漸漸覺出了幾分困意。蒹葭見她眼神迷蒙,便替她褪下褙子,點上安神香,“姑娘睡吧。”
宋如錦眨了眨眼睛,歪著頭閉眸睡了。蒹葭吹滅蠟燭,靜悄悄地退出去。
但夜裏睡得不安穩,隱約聽見了不少亂糟糟的喧鬧聲,雨勢愈急,宛若浪濤奔湧,席卷而下。
宋如慧突然驚醒過來。
嘈雜的風雨聲混著悠長的鍾聲,源源不斷,綿延而來。
“紉秋。”宋如慧連忙喚道,“出什麽事了?”
殿內的燈一盞接著一盞亮了起來,蘭佩上前,扶著宋如慧起身,“現下還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娘娘別急,紉秋已經去問了。”
宮裏敲鍾,應是有人歿了。宋如慧心跳得飛快,急急忙忙地穿上衣裳,“錦妹妹呢?”
“二姑娘還睡著呢。”
說話間,紉秋已經迴來了,因來迴路上走得急,身上沾了不少雨,半邊衣裳都濕了,一進門就往下滴水,湮濕了金磚地上的絨毯。
“娘娘,是陛下駕崩了。”她道。
宋如慧怔了一瞬,忙說:“快傳令下去,所有人都換素服,不許戴金玉首飾。”
“是。”
“殿下呢?”宋如慧忽地反應過來,“殿下今夜可曾迴來?”
“不曾。”紉秋搖了搖頭,猶豫了一下又道,“適才婢子聽說,殿下好像在勤政殿……那邊還圍著一隊羽林軍。”
勤政殿是天子寢宮。紉秋性子沉穩,她說“好像”,就應是八|九不離十了。
宋如慧還沒有梳發,綢緞般的墨發披在肩膀上,她的神色微微凝滯了一瞬。去年冬天,陛下的病情已經有了好轉,按理說不應崩逝得這麽突然,太子又恰好在勤政殿……宋如慧不敢多想,“我去看看妹妹。”
宋如錦睡得尚淺,宋如慧一進來,她就察覺到了,勉力睜了睜眼,“姐姐,出什麽事了?”
“聖上崩了。”宋如慧把一襲素雪絹裙放在宋如錦的床頭,“明早起來穿這身衣裳。”
“那明天還要上宗學嗎?”
宋如慧愣了愣,溫聲道:“想來是不用了。”她幫宋如錦掖了掖被角,“好好睡吧。”
宋如錦換了個舒服的睡姿,沉沉睡著了。
但這一個夜晚,大夏皇宮有許多人不曾安眠。
今上的妃嬪們自是哭哭啼啼,悵恨了半宿。生了皇子的還好些,日後向新帝請命,興許能跟著兒子開府別居,後半輩子也算有了依靠。那些沒有子嗣的,或是隻生了公主的,她們即將麵臨的命運要麽是孤寂老死後宮,要麽是出家為尼,長伴古佛青燈。
這樣蕭瑟又無望的歸宿,總是讓人悲哀扼腕的。
就連兒女雙全的皇後聽聞這個消息後,默然許久,也微微濕了眼角。二十餘年的夫妻情義,此刻迴想起來,也足夠令人哀傷動容。
“還愣著幹什麽?”皇後微微紅著眼眶,神色卻又嚴厲起來,“快去公主府稟報。”
第二日,雨終於停了,但天尚未放晴,仍是陰陰的。宋如錦醒了之後,果然看見殿外的桃花凋零了一地,枝椏空空的,因著被水洗了一遍,顏色便格外青黑。
幾個宮女正在清掃落葉積水,彼此隨口聊著:
“聽說昨兒晚上昌平公主連夜進宮,天色黑又下著雨,守門的沒認出公主,攔著不讓進,被公主當胸踹了兩腳。”
“陛下去了,咱們殿下就該繼位了吧?也不知道還能在東宮住多久。”
“接下來的事多著呢,又有一陣兒要忙活了……”
這時端平公主身邊的侍女找過來了,對宋如錦道: “宋二姑娘,公主聽說您還在宮裏,想找您一塊兒說說話。”
宋如慧恰好聽見了,想了又想,還是攔了下來,“雨停了,妹妹還是早些迴家吧,別在宮裏久留。”
待端平公主的侍女走了,宋如慧才細細交代道:“你迴去之後記得告訴爹爹,昨晚太子就在陛下的寢殿,現在宮中亂成一團,朝上還是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宋如錦認真聽著,邊聽邊點頭。
宋如慧說著說著便停住了,大抵是覺得這個妹妹記不住這麽多,轉身迴了屋子,“罷了,我寫一封信,你替我帶給爹爹就行。”
她把寫好的信交給宋如錦,再度囑咐道:“這幾日就不要進宮了,宗學缺一兩日也無妨,好好在家裏待著,多陪陪娘。”
時辰尚早,忠勤侯府還沒收到消息,宋如錦把信交給宋懷遠,後者看了之後,馬不停蹄地出門了。
到了燕飛樓,采蘋迎上來,一邊給她倒茶,一邊問道:“姑娘可曾用了早膳?”
疏影已經迴家備嫁,采蘋是老夫人身邊的人,見宋如錦缺一個貼身丫頭,便把采蘋遣來服侍她。
宋如錦還沒迴答,便見暗香跑了過來,“姑娘你可迴來了!我等了你一宿!”
宋如錦見她神色急迫,忙問:“出什麽事了?”
“你道我父兄叫我迴去是為了什麽?”暗香大咧咧地坐下,氣哼哼地說道,“他們說二老爺看上我了,要納我為妾。自聽聞了這個消息,我整夜整夜地睡不好。昨兒便偷偷迴來了,想找姑娘做主,哪知道姑娘歇在宮裏了。”
宋如錦沒想到二房竟找到暗香家裏去了,明明她已告訴二嬸嬸不要和暗香提這事兒,結果現在又來這一出,簡直就在打她的臉。心下又氣又惱,皺著眉問道:“那你心裏是怎麽想的?”
暗香翻了個白眼,一臉不屑,“別說他想討我做個姨娘,便是二夫人這會兒歿了,他用八抬大轎來娶我,我也不樂意。”
“這話也能混說!”采蘋斥道,看了看四周,“所幸姑娘這裏沒外人,由得你信口胡謅,若是被旁人聽去了,二夫人怪罪下來,有你的好果子吃!”
暗香也知道采蘋是老夫人調|教出來的,從來行事規矩、有章法、不逾禮,便也不跟她爭執。隻拉著宋如錦道:“姑娘你可得為我做主。”
宋如錦握住了暗香的手,“你放心,現在逢著國喪,二叔叔在朝為官,可沒那個膽子納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