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在溫飽後有了美的追求。美容產品和美容儀器像大江奔流般地衝進市場,大街小巷的美容院如雨後春筍出現,作為新生的美容美發行業,曾經造就了成千上萬的百萬富翁和企業家。風調雨順的年景一過,如今全國大大小小100多萬家美容院,真正贏利的極少數。今天開張,過幾天關門的數不勝數,還有門庭冷落艱苦度日的為數也不少。美容院日益突出的問題是:新客進店少,老客易流失,上帝般的顧客,您在哪裏?一直以來低門檻,靠少量資金就能開張的美容院,正麵臨著艱難的困境,期待著一個發展的新平台。
美容院因其經營、銷售與服務特點,在化妝品行業中與日化線有所不同。俗稱專業線或美容院線,是指產品專走美容院、美發店、浴足及美容保健店銷售渠道為特色,這一類的企業產品涵蓋麵寬而廣、大而全,通常有美容、美發、美體、浴足及保健類產品係列,一個品牌通常有幾十個品種,上遊企業提供從銷售、技術指導及全麵的售後服務。而日化線則是指產品專走商場、超市、專賣店、便利店等大眾化渠道銷售的企業,產品結構與體係比較單一,缺乏售後服務,但銷售量卻大。
相當一部分美容院成為一家美容、美發、浴足綜合店。中小美容院,通常收取較為低廉的護理服務費,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更多是通過顧客來美容院護理的過程中,向顧客推銷產品,獲取產品價差。美容院的利潤來源主要有兩個:護理收費和售賣產品賺取價差利潤。雖然有來自兩方麵的收入,但入不敷出的窘況是美容院普遍現象,是什麽原因造成美容院陷入經營困境,這是我們下麵要研究的問題。
(1)素質方麵世界上美容業最發達的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就讀美容學校一般都需要高中畢業生,美國更是要求從事美容業的人才首先必須具備醫學、衛生護理等相關方麵的知識,然後再進行1~2年的正規美容學習,因此美容師的整體素質高。中國的社會現狀是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孩子上各類大學,經濟條件差的窮苦家庭子女,上美容學校,就讀美容學校的學生,以初中以下的學曆為多。美容學校良莠不齊,教材缺乏,多數美容學校主要是進行技能培訓。一些有關部門和美容學校發放美容師的資質證書不嚴謹,甚至出現用錢買證書的現象,這是造成我國美容師整體素質低,美容院經營困難的原因之一。
由於技術含量低,投入的資金少,任何外行的人都可以隨便跨入門檻低的美容院,造成經營者缺乏規範的經營管理,缺乏專業的美容知識與技術培訓。據不完全統計,較高級的美容院,有一半以上的美容師及相關服務人員缺乏專業的技能教育,這部分從業者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或初中以下。持有初級美容師證上崗的從業人員約占行業技術人員總數20%左右,持有中級美容師證上崗的為10%左右,持有高級美容師證上崗的僅為3%左右,中小美容院的情況更不如人意。
(2)技術方麵相當多的美容師缺乏正規的技術培訓,美容技師文化程度低,持有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美容師職稱證上崗者在千餘萬從業人員中比例為數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容院很難保證通過技術來達到服務的質量,因此,美容院在護理上出現的事故不斷發生,投訴索賠的事件時有發生。
(3)產品方麵相當多的美容院抱有急功近利的心理,為了獲取暴利,不惜通過地下渠道購進質劣價廉的產品使用和銷售。同時,為了留住顧客,美容院想方設法引進具有強烈副作用的所謂功效性的美白、去斑、豐胸、纖腰類產品,有些產品中的有害成份,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嚴重超標,長期使用後對顧客的身體造成明顯的損害。受傷害的美容消費者,或得不到良好美容效果的消費者,成了美容院流失的顧客。
(4)經營方麵混淆了醫學美容和生活美容的界限,將美容院定位在“亞醫院”的情況是目前美容院乃至整個美容業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家衛生部頒發實施了《醫療美容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醫療美容屬於醫療行為,隻能在醫療機構由職業醫師進行。《辦法》規定,包括吸脂、隆胸、穿耳洞、紋眉、去皺等項目在內的美容手術隻有醫療美容機構才可以進行。有些大膽的美容院,表麵上隻做美容,但在美容院的美容項目中,有做雙眼皮、隆鼻、穿耳洞、文眉、去皺等小手術,甚至有更大膽的美容院為患者進行隆胸手術。國家嚴格規定:凡是在醫療美容機構行醫的醫生必須是整形專業醫師,並持有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職業醫師資格證書,上麵印有醫生照片等詳細的個人學曆資料。注冊醫生隻能在本單位行醫,禁止隨意到其他美容機構行醫。但在有些美容醫療機構,注冊醫師與真正的行醫者並非同一人。有些美容院利用已退休專家之名,在廣告中也靠某某著名專家撐門麵。而實際上,一些退休專家已是高齡老人,有的生活尚不能自理,更別提上手術台了,而冒充名醫操刀的則另有他人。這些人遊離於醫療美容機構和美容院之間,隻要有錢賺,他們什麽都敢做,完全不顧患者的人身安全。一旦出了問題,他們就會遛之大吉,使患者根本找不到當初做手術的人。結果很多患者在手術出問題後找到美容院投訴,而得到的答案往往卻是“給你做手術的人,合同到期,已經走了”,而患者隻能自認倒黴,有冤沒處訴。毀容事件的層出不窮與一些美容院超範圍經營有直接關係。國家明令規定,凡是對人體具有任何侵入性的美容整形項目,隻能在衛生局批準的醫療機構進行,任何美容院均不準涉及。美容院不可聘請醫院的醫生,否則屬於非法行醫。從媒體報道的美容導致毀容的案例看,操刀的都是那些大膽的美容院。
(5)宣傳方麵過分誇大美容效果,如:“三天去斑”“七天減肥”“十分鍾美白”等。有一些美容院經營者以虛假信息來誘導顧客消費,並達到獲取暴利的目的。有的美容院的信譽問題主要還是來自於其服務質量與服務承諾的不對稱,所以造成信譽缺失。大部分美容院在經營方麵為了吸引顧客美容消費的興趣,不切實際地隨意承諾美容功效,致使無法達到預期目的而導致顧客的消費權益受到侵害,因而演變成為欺詐性消費。高新技術不高新,過度炒作科技概念,什麽基因美白、生物美白、納米技術、羊胎素等等。在美容業早以炒作過時,大量的科技名詞泛濫,又炒作起一些大家都不明白的東西,如:燙發產品有陶瓷燙、筷子燙、離子燙、玉米燙、宇宙燙----等幾十種。顧客請教美容師,美容師也不知所然。泛濫的概念炒作,致使真正有科技研含量的好產品,消費者也不認同。
(6)價格方麵美容院的盈利來自於產品銷售與技術服務這兩大塊,在產品銷售方麵,美容院的產品價格曆來就處於一個不透明的狀態,並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容院的產品價格嚴重失真,超過了產品應有的價值。如以一套美白保濕套裝產品為例,廠方規定美容院要按500元左右的中檔價格標準零售,並按2折供貨給美容院,但美容院卻可以按900元或更高價格出售,以獲取暴利,如該產品包裝形象較好,則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在現實的美容行業中,一味追求金錢的從業人員為數不少,忽視了美容的質量,導致了美容業中形形色色的質量問題。
上述問題是有些美容院留不住顧客,門可羅雀的根源。其實質在於美容化妝品業,缺乏統一嚴格的行為標準與服務規範,缺乏安全、有效的產品,缺乏經營秩序,缺乏維護經營方向的引導,缺乏行業經營的誠信,致使行業發展處於放任自流狀態。作為美容院的經營者,應該從自己的企業中尋找存在的問題,誠信經營,組織美容師認真讀書學習,拓寬知識麵,提高美容師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尋找安全、有效的美容護膚產品,實事求是地向顧客介紹產品的功能,為美容消費者圓一個美麗的夢想,這才能留住顧客,走出經營的困境。
美容院因其經營、銷售與服務特點,在化妝品行業中與日化線有所不同。俗稱專業線或美容院線,是指產品專走美容院、美發店、浴足及美容保健店銷售渠道為特色,這一類的企業產品涵蓋麵寬而廣、大而全,通常有美容、美發、美體、浴足及保健類產品係列,一個品牌通常有幾十個品種,上遊企業提供從銷售、技術指導及全麵的售後服務。而日化線則是指產品專走商場、超市、專賣店、便利店等大眾化渠道銷售的企業,產品結構與體係比較單一,缺乏售後服務,但銷售量卻大。
相當一部分美容院成為一家美容、美發、浴足綜合店。中小美容院,通常收取較為低廉的護理服務費,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更多是通過顧客來美容院護理的過程中,向顧客推銷產品,獲取產品價差。美容院的利潤來源主要有兩個:護理收費和售賣產品賺取價差利潤。雖然有來自兩方麵的收入,但入不敷出的窘況是美容院普遍現象,是什麽原因造成美容院陷入經營困境,這是我們下麵要研究的問題。
(1)素質方麵世界上美容業最發達的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就讀美容學校一般都需要高中畢業生,美國更是要求從事美容業的人才首先必須具備醫學、衛生護理等相關方麵的知識,然後再進行1~2年的正規美容學習,因此美容師的整體素質高。中國的社會現狀是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孩子上各類大學,經濟條件差的窮苦家庭子女,上美容學校,就讀美容學校的學生,以初中以下的學曆為多。美容學校良莠不齊,教材缺乏,多數美容學校主要是進行技能培訓。一些有關部門和美容學校發放美容師的資質證書不嚴謹,甚至出現用錢買證書的現象,這是造成我國美容師整體素質低,美容院經營困難的原因之一。
由於技術含量低,投入的資金少,任何外行的人都可以隨便跨入門檻低的美容院,造成經營者缺乏規範的經營管理,缺乏專業的美容知識與技術培訓。據不完全統計,較高級的美容院,有一半以上的美容師及相關服務人員缺乏專業的技能教育,這部分從業者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或初中以下。持有初級美容師證上崗的從業人員約占行業技術人員總數20%左右,持有中級美容師證上崗的為10%左右,持有高級美容師證上崗的僅為3%左右,中小美容院的情況更不如人意。
(2)技術方麵相當多的美容師缺乏正規的技術培訓,美容技師文化程度低,持有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美容師職稱證上崗者在千餘萬從業人員中比例為數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容院很難保證通過技術來達到服務的質量,因此,美容院在護理上出現的事故不斷發生,投訴索賠的事件時有發生。
(3)產品方麵相當多的美容院抱有急功近利的心理,為了獲取暴利,不惜通過地下渠道購進質劣價廉的產品使用和銷售。同時,為了留住顧客,美容院想方設法引進具有強烈副作用的所謂功效性的美白、去斑、豐胸、纖腰類產品,有些產品中的有害成份,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嚴重超標,長期使用後對顧客的身體造成明顯的損害。受傷害的美容消費者,或得不到良好美容效果的消費者,成了美容院流失的顧客。
(4)經營方麵混淆了醫學美容和生活美容的界限,將美容院定位在“亞醫院”的情況是目前美容院乃至整個美容業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家衛生部頒發實施了《醫療美容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醫療美容屬於醫療行為,隻能在醫療機構由職業醫師進行。《辦法》規定,包括吸脂、隆胸、穿耳洞、紋眉、去皺等項目在內的美容手術隻有醫療美容機構才可以進行。有些大膽的美容院,表麵上隻做美容,但在美容院的美容項目中,有做雙眼皮、隆鼻、穿耳洞、文眉、去皺等小手術,甚至有更大膽的美容院為患者進行隆胸手術。國家嚴格規定:凡是在醫療美容機構行醫的醫生必須是整形專業醫師,並持有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職業醫師資格證書,上麵印有醫生照片等詳細的個人學曆資料。注冊醫生隻能在本單位行醫,禁止隨意到其他美容機構行醫。但在有些美容醫療機構,注冊醫師與真正的行醫者並非同一人。有些美容院利用已退休專家之名,在廣告中也靠某某著名專家撐門麵。而實際上,一些退休專家已是高齡老人,有的生活尚不能自理,更別提上手術台了,而冒充名醫操刀的則另有他人。這些人遊離於醫療美容機構和美容院之間,隻要有錢賺,他們什麽都敢做,完全不顧患者的人身安全。一旦出了問題,他們就會遛之大吉,使患者根本找不到當初做手術的人。結果很多患者在手術出問題後找到美容院投訴,而得到的答案往往卻是“給你做手術的人,合同到期,已經走了”,而患者隻能自認倒黴,有冤沒處訴。毀容事件的層出不窮與一些美容院超範圍經營有直接關係。國家明令規定,凡是對人體具有任何侵入性的美容整形項目,隻能在衛生局批準的醫療機構進行,任何美容院均不準涉及。美容院不可聘請醫院的醫生,否則屬於非法行醫。從媒體報道的美容導致毀容的案例看,操刀的都是那些大膽的美容院。
(5)宣傳方麵過分誇大美容效果,如:“三天去斑”“七天減肥”“十分鍾美白”等。有一些美容院經營者以虛假信息來誘導顧客消費,並達到獲取暴利的目的。有的美容院的信譽問題主要還是來自於其服務質量與服務承諾的不對稱,所以造成信譽缺失。大部分美容院在經營方麵為了吸引顧客美容消費的興趣,不切實際地隨意承諾美容功效,致使無法達到預期目的而導致顧客的消費權益受到侵害,因而演變成為欺詐性消費。高新技術不高新,過度炒作科技概念,什麽基因美白、生物美白、納米技術、羊胎素等等。在美容業早以炒作過時,大量的科技名詞泛濫,又炒作起一些大家都不明白的東西,如:燙發產品有陶瓷燙、筷子燙、離子燙、玉米燙、宇宙燙----等幾十種。顧客請教美容師,美容師也不知所然。泛濫的概念炒作,致使真正有科技研含量的好產品,消費者也不認同。
(6)價格方麵美容院的盈利來自於產品銷售與技術服務這兩大塊,在產品銷售方麵,美容院的產品價格曆來就處於一個不透明的狀態,並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容院的產品價格嚴重失真,超過了產品應有的價值。如以一套美白保濕套裝產品為例,廠方規定美容院要按500元左右的中檔價格標準零售,並按2折供貨給美容院,但美容院卻可以按900元或更高價格出售,以獲取暴利,如該產品包裝形象較好,則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在現實的美容行業中,一味追求金錢的從業人員為數不少,忽視了美容的質量,導致了美容業中形形色色的質量問題。
上述問題是有些美容院留不住顧客,門可羅雀的根源。其實質在於美容化妝品業,缺乏統一嚴格的行為標準與服務規範,缺乏安全、有效的產品,缺乏經營秩序,缺乏維護經營方向的引導,缺乏行業經營的誠信,致使行業發展處於放任自流狀態。作為美容院的經營者,應該從自己的企業中尋找存在的問題,誠信經營,組織美容師認真讀書學習,拓寬知識麵,提高美容師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尋找安全、有效的美容護膚產品,實事求是地向顧客介紹產品的功能,為美容消費者圓一個美麗的夢想,這才能留住顧客,走出經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