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江河行想了想,以王莽目前的管製水平,財政不出問題那才叫見鬼呢?光四處用兵,國家財力就能消耗一大半,還有現在官員一下子多這麽多。


    官員多,百姓又沒有權利,各種盤剝馬上即將上演。


    對於百姓來說,還有貨幣變來變去,那怕王莽本無意掠奪民眾,那些發行貨幣的機構,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會輕易放過百姓的。


    最要命的是市場被層層束縛,多頭監管,看似建設一個更好的交易市場。實際上,交易之成本上升,買賣將更加的麻煩,百姓最後的生存機會將一點點剝奪。


    哎,最要命的是王莽還自我感覺良好,他心中估計還想成為千古帝王,開創前人未有之盛世。殊不知,他正走周厲王之路。亂世,就在眼前。


    江河行心中暗想,也許當年周厲王,也想成為千古帝王吧?


    要想讓他這想法改變,看來也是不可能的,腦子裏的思維,一旦固定下來,要想改變,對他來講,無異於脫胎換骨一般。


    江河行正胡思亂想,發現大殿之內,已經點起燈火,猛然想起,今天不是和王莽辯論來的,今天是為平州拉生意而來,可王莽當然拒絕,生意無望。


    扭頭找甄邯,不知道早跑一邊去⊙,∽了,就連陳茂,也躲到旁邊的立柱那裏了。


    江河行一看,估計天都要黑了,跟王莽也說不清楚,還是迴去。


    江河行道:“陛下,天色不早,我要迴蠻夷邸了。”


    王莽點點頭道:“和順候,今天跟你一席話,你能明白朝廷之苦心嗎?若是能,可要好好學習《周禮》,希望平州也能用《周禮》治理,才不枉費朝廷一片苦心。”


    江河行有些哭笑不得,又不想違心,又不想與王莽當麵鬧翻,隻得說道:“是,陛下,我迴去好好看看再說。”


    王莽卻接著說道:“你還要在長安待上一段時間,過一段時間要正式覲見,還要參加朝廷祭天大禮。這期間,好好讀讀書,有什麽不懂的,直接進宮就好。哎,每想起,平州之民,朕心中實有不舍啊。”


    江河行心想這王莽還要把新政推廣到自己的地盤,那可比打仗還要厲害,很快就能將平州摧殘。


    江河行道:“是,我會好好讀此書。”


    江河行隻說讀書,就是不提新政之事。


    王莽歎口氣道:“陳茂,你去鬆鬆和順候。甄邯,你留下,陪朕一起共進晚膳。”


    這個時候,江河行才發現甄邯在西邊的一個大柱子後麵,急忙跑到龍書案前跪倒謝禮。


    江河行心想,你這大司馬啊,比起王莽當大司馬時,權力小的不是一點半點啊。


    江河行告辭,和陳茂一起出了未央宮。


    宮外,落日的最後一抹斜陽灑在宮牆之上,江河行和陳茂一起乘車向蠻夷邸而去。


    馬車走了很長時間,陳茂一直默默無語,直到徹底走出未央宮地盤,夜色已經籠罩整個長安城。


    夜色裏,江河行感覺陳茂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扭過頭問道:“陳將軍,何事啊,我看你,怎麽一直沒說話啊?”


    陳茂道:“和順候,今天我們去談合作之事,陛下同意最好,若不同意,也沒什麽。可是你,怎麽老談《周禮》不當之處呢?


    我們大司馬看來今天不好過了,以後估計也不敢找你了。”


    江河行好奇的問道:“難道甄邯還有大麻煩嗎?”


    陳茂道:“大麻煩是沒有,可陛下一定認為他辦事不力,或者對《周禮》理解不深,這不,專門留下他,估計也是要跟他講這些的。”


    江河行點點頭,王莽還是很看重思想一致的嗎?


    江河行倒沒想太多,想甄邯也是大司馬,估計還要很多重要軍情之事,王莽也需要跟他商量。


    兩人邊走邊聊,不多會,馬車已經來到蠻夷邸。


    到蠻夷邸之後,陳茂連說軍營之中還有事,怎麽也不肯一起吃飯,騎著馬,很快就走了。


    江河行看這陳茂的態度,想必今天惹到王莽了。


    王莽不說什麽,可下麵人的態度明顯不一樣了。


    江河行迴到蠻夷邸,用過晚飯,叫上徐朗、張猛、李賓等人,將今天上朝情況講述一遍。


    徐朗道:“和王,你是何意?”


    江河行道:“王莽這樣大推新政,我估計亂局很快就來了。我是難以說服他,我們要早做準備。”


    張猛有些興奮,燈光下有些坐立不安,伸頭探腦。


    江河行道:“張猛,你有什麽事嗎?”


    張猛搓搓手,興奮地站起來,深施一禮道:“和王,我們軍中等很久了,一直等你發話。”


    江河行一擺手,嚴肅的瞪一樣張猛道:“等什麽,難道等天下大亂,百姓死亡過半,災民流離失所。


    我們不要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就陷民眾於水火。


    可惜啊,王莽他是自己要將民眾推入火坑之中。”


    張猛連忙道:“和王,正是如此,王莽自己要百姓推入火坑。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吧?”


    江河行本知道張猛之本意,就是趁機起兵。


    不過,若是將來大亂一生,能盡快起兵平定天下,不使亂局蔓延數年甚至數十年,不枉為解救百姓之道。


    張猛雖顯得急切,不過徐朗卻道:“和王,能有這麽快嗎?長安城裏,一點氣息都看不出。這幾天,我和揚雄出去逛街。不少人都在說當今陛下愛民如子呢?”


    張猛卻道:“陛下是愛民如子,老夫子,你忘了,他都逼死兩個兒子了。”


    眾人都是大笑,這張猛,性子一急,說出話來,倒讓人難以辯駁。


    江河行道:“這樣,雖說不是立刻大亂,估計還得幾年時間。這個時候,我們要用三到四年時間準備好。以應對大的亂局。”


    徐朗道:“這樣吧,我有個想法,不是說現在代郡一帶不安穩嗎?我們何不迴去之際,從代郡走,看看現在新朝治下百姓,到底是什麽樣子?”


    張猛道:“你不怕匪盜橫行嗎?”


    徐朗道:“有你們特戰師,我又怕什麽?”


    張猛十分高興,十分自信的說道:“一定能護衛老夫子安全。”


    江河行看這一老一少,關係還是十分融洽,心裏十分高興。


    張猛一直是猛過頭,做事有些毛毛躁躁,有徐朗能教教他,估計以後才能成大器。


    現在先不說這些,還是早些準備為宜。(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來到西漢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孤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孤舟並收藏來到西漢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