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江河行一邊拿著,一邊講《周禮》中福利介紹。


    江河行道:“陛下,你看,這書裏有十二項救災措施,還有六項福利措施。尤其這六項:慈幼、養老、振窮、恤貧、寬疾和安富,這六項,那一個都要不少人和錢。


    國家要有足夠的收入,才能保障各項福利。


    可是國家收入從哪裏來?還得從民眾身上來。更得靠各級官吏從民眾手上要過來,為此還要多許多政府機構。”


    王莽道:“和順候,你是何意?難道這些會是問題?你能說這些福利對民眾沒有好處?”


    江河行搖搖頭道:“這些福利也好,大政府的建立要有很多前提。若是這些前提不住,或者財政失衡,如此大的政府機構,和龐大的官吏群體,可是大的麻煩。”


    王莽道:“和順候,你說明白一些。”


    江河行接著說道:“以前,沒有這麽多官吏,大多數人的生活跟朝廷關係並不是太大。現在民眾的衣食住行恐怕很多方麵都與朝廷有關係。朝廷設置更多的機構和官吏,介入民眾的日常生活。”


    王莽有些不耐煩的說道:“和王,即使如此,那又有什麽危害呢?”


    江河行道:“這個權力介入百姓的生活,權力是○︾,≮什麽,權力就是合法的傷害。權力是靠這個來收錢,來命令民眾做各種勞役。


    可是官員一多,收錢的項目一多,味道就不一樣了。


    問題在哪兒呢?在於百姓缺乏權利保護自己,而官吏權力大,管的又多。


    到時候百姓恐怕生活都會被權力打擾,尤其是朝廷財政出問題,各種官吏的俸祿朝廷都發不下。


    這些官吏會怎麽辦?他們是如同手裏一把刀,隨時麵對民眾,他們沒有俸祿怎麽辦,會餓肚子嗎?”


    王莽道:“你說他們會去搶百姓嗎?”


    江河行嗬嗬一笑道:“他們不用搶,他們可以合法的搶劫啊。拿著刀,能讓自己沒飯吃嗎?百姓沒有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權力之刀麵前,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唯一的結果就是任人魚肉。”


    王莽道:“朝廷是有王法的,豈能讓那些官員亂來?”


    江河行道:“他們就算是不明著來,暗著來,一樣是殺傷力無窮。還有,每為百姓做一項事,就要設立一個機構。


    那怕是專門設立的福利機構,這些朝廷發的錢,不是會給百姓,首先要讓這福利機構養飽。


    表麵看朝廷為百姓操碎心,實際卻是養活一大批官員,不斷地蠶食民脂民膏,最後,跟百姓的福利關係卻不會很大。


    最後,朝廷就是不想要為百姓福利操心,想把這機構裁撤。首先鬧事的不是百姓,而是這些機構之人。到時還要操心這幫人物的飯碗,不然,他們就會跟你不停鬧事。”


    王莽哈哈大笑道:“朝廷官員都是飽讀之士,各個讀多少聖賢書,各個心中都是聖賢教導,哪能像和順候所想,把官員看成匪盜一般。


    再說,上麵還是有朝廷管著呢,還可以經常派人去下麵看看呢。”


    江河行看王莽還迷信於他官員的操守,還相信官員僅僅靠監督就能起到效果,便不再就這個問題跟他爭執。


    王莽看江河行不再說這個問題,以為自己又占上風一般,麵帶微笑道:“和順候,前幾天,你去大司空那裏,參加治水之會,你可有什麽好的主張?”


    江河行搖搖頭道:“我不懂治水,不過有些治水之策,聽起來很有道理。比如人不能同水搶地,人最後終究是搶不過水的。不如平時給水道,留下足夠的空間,這樣危害就能少很多。


    還有一個是分水,泄水,滯水的問題,留下充足的泄洪區,讓湖泊充分發揮作用,水勢能得以減緩。


    就是大的洪水來,應該也不會有大的問題。”


    王莽點點頭道:“治水無非如此啊,哎,現在打仗太耗錢糧,朝廷要是治理黃河,所用錢也不好籌集。這錢跟打一仗差不多少。”


    江河行問道:“既然如此,那為何還要多處用兵呢?又都是邊陲之地,道路遙遠,用兵可是難度大,耗費錢糧太多啊。”


    王莽道:“那和順候,你為何對匈奴用兵呢?你就不怕耗費錢糧嗎?你以前也沒少用兵啊?”


    江河行細細解釋自己以前用兵的原因,更是詳細說清楚自己平州之作戰,幾乎沒有賠錢之戰,戰勝之後,將所占之地,變做平州之地,自己更是直接派人管轄。


    而對匈奴作戰,首先事發有因,匈奴先對代郡洗劫,江河行要為張家莊的百姓報仇,所以,才對匈奴用兵。


    更重要一點,從平州到狼居胥山,是有水道可行,用船現在可以直接運兵運糧,這個節省錢糧人力的程度,幾乎是以前難以想象的。


    現在雖說往西麵右賢王地盤用兵,但今年的錢糧耗費少多了,主要是從匈奴搶來的牛羊等都能做成軍糧,或者賣掉,然後再買糧食。


    也就是說,現在對匈奴作戰,不存粹花錢,而是花的錢,通過搶奪,可以將花錢貼補迴來。


    江河行也講了未來的打算,打下多大的地盤,控製多大的地盤,這些都是未來的平州之地。


    江河行絕對不會對打下的地盤還迴去,他將用自己的方法治理。


    王莽道:“你隻要臣服於朝廷就行。他們匈奴也好,西南句町王他們也罷,還要西域各國,他們怎麽就想不明白呢?”


    江河行不明白這種虛妄的冊封有什麽積極的意義,除了表示臣服,其實沒什麽意義。這些人和自己一樣,有一天實力大起來,或者中原大亂之際,必然會派兵分一杯羹的。


    江河行突然腦子裏出了一個詞“改土歸流”,一想,對自己並沒什麽好處,也不再說。


    哎,還是別對王莽的這種政策指責,自己就靠這個臣服,來換取實際的利益呢,這也許是王莽的政治正確。


    好在他有這種政治正確,讓江河行有空子可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來到西漢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孤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孤舟並收藏來到西漢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