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妄清醒了過來。
其實是魚初笙對他做了個簡單的催眠,隻需要用話語誘導就行,所以魚初笙在錢遠墨他們麵前,也不用避諱。
那些深藏在心裏的過往和感情,在魚初笙的誘導下,都說了出來。
三十二年前,消妄出生在深秋的墨州城郊。
彼時,他的降生,給他的爹娘的眉梢都染上了笑意。
取名沈安生,一生安生。
隻是在他五歲的時候,沈父帶著他去墨州街上賣字畫時,遇到了一個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有雲:“此童命硬,命中克親,應送入清淨之地,遠離親人,方能保住自己的命,和周圍親人的命,否則,不僅殃及他人,自己也活不過三十二歲。”
沈氏夫婦對此深信不疑。
五歲的沈安生,被爹娘送到了墨州的清音寺,剃度出家,歸入佛門。
五歲的孩童,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正在經曆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
沈安生反抗,無濟於事。
沈安生成了一個小和尚,念經聽禪。
然而生活並不那麽如意,寺廟裏,他年紀最小,沉默寡言,自然是被欺負的對象。
對家的渴望越來越強烈。
五歲的小和尚,形成了他的人格,造成了他一生的蹉跎命運。
慢慢長大。
大多向佛的人,都是慈悲的,或者都是溫潤的。
魚初笙問消妄,關於那串佛珠,還有那個對他來說應該很特別的女子。
十幾年前,寺廟裏發生了一件事,也是那一次,他正式跟那個女子有了聯係。
芸芸眾生裏,把人們纏在一起的,就是聯係。
其實那個少女經常去清音寺,但消妄從來沒有跟她說上過一句話。
那一天陰沉著天,但墨州隻有清音寺那一個寺廟,香火從來旺盛,那一天的清音寺,香客不斷。
那個少女被人喚做映歡,跪在佛祖麵前,虔誠而又認真。
消妄就站在那裏,隻是安靜地看了她一瞬,大概是太久沒有見過那麽鮮活靈動的人,所以直覺得心怦怦直跳。
少女站起來,要走時,還對著消妄笑了笑。
消妄那顆被歲月磨礪的麻木的心,又跳了起來。
也是那個時候,寺廟裏,衝進來了一群人。
那是墨州城發生過的最大的一件亂事。
山上的土匪闖進了寺廟,不僅搶了許多香客,也殺了很多僧人。
映歡直接被一個土匪擄走,那土匪身形龐大,一手拿著大刀,一手直接抗起了映歡,放在肩上,就施施然往外走。
十幾年前,消妄還不滿二十歲,身形挺拔卻孱弱,在寬大的僧袍裏,看起來不堪一擊。
事情發生地太突然,很多僧人都還沒來得及拿棍子抵抗,就死在了血泊裏。
消妄當時就近抱起了佛祖麵前放著的大香爐,毫不猶豫,砸向了那個土匪的小腿。
香爐很重很大,消妄不知道自己哪裏來的力氣,隻知道,他要救下那個少女。
那個土匪腿部受擊,肩上的映歡被他扔在了地上,消妄跑過去,剛拉上映歡的手,說了一句:“跟我走!”背部就受了一刀。
那土匪已經站起來,在他背部重重地砍了一刀,鮮紅的血順著青色的僧衣往外冒。
映歡被嚇得臉色蒼白,眼看那土匪拿刀又要砍下時,消妄一個側身,使映歡避過了刀,但是刀卻順著自己的臉滑了下來。
鮮血沿著眉峰,沿著臉龐,沿著嘴角,往下淌,甚至都流進了他的眼睛裏,使他看不清土匪的臉。
消妄以為會死在土匪刀下的時候,被他握著手的映歡,突然從懷裏掏出了一把匕首,擊中了土匪的腹部。
一刀致命。
少女的雙手,劇烈地顫抖著,冒出了一層細細的汗。
她輕聲說了一句:“我殺人了……”聲音裏也是懼意。
話一落,那經常笑著的眼睛裏,含了霧氣。
消妄拉著她跑:“我帶你走……”
兩個人躲在廢棄的柴房裏,緊緊地握著手。
那時候,消妄忘記了他是被禁了七情六欲的僧人,而映歡忘了她是未出閣的少女。
官府的人來的時候,清音寺的僧人,死傷慘重,香客更是死了一大片。
那些土匪一向猖狂,搶遍了墨州的鄰城,就差搶到京都了。
消妄第一次覺得自己是一個活著的人,而不是一具行屍走肉,每天就是打鍾,念經,坐禪。
也是第一次,有人需要他,讓他感覺他是有價值的。
沉寂了許多年的心,被喚醒了。
清音寺花了兩個月時間,才又整頓好,開始接待香客。
隻是普天之下俗人更多,因為清音寺發生過那樣的事情,清音寺的香客少了很多。
因為消妄是因為算命先生的那些話被送到了清音寺,發生了這件事後,寺廟裏很多僧人,把這件事怪罪於消妄。
說他不僅克親,隻要是他身邊的人,都會被克。
消妄更加沉默寡言。
隻不過,映歡更經常地來寺廟,有時候是祈福,有時候是聽大師講禪。
消妄會遠遠地看著她,一邊在心裏念經文,一邊遠遠地看著她。
映歡有時候也會跟消妄說幾句話,消妄心裏很雀躍,但他是剃了度的僧人啊。
注定沒有七情六欲。
你有嚐試過,隱忍地愛著一個人的感覺嗎?
她的一顰一笑,都牽動著消妄的神經,但是消妄知道,他隻能壓在心底。
消妄消妄,消除妄想。
很多次,消妄在夜裏,都不能入睡,他坐在床榻上,閉著眼睛,一遍又一遍地摸索著他的佛珠,希望可以清心寡欲。
消妄真的清心寡欲,是得知映歡要成親的時候。
那天是個豔陽天,陪同映歡來的,不再是一個小丫鬟,還有她的娘。
求的是婚簽。
映歡的娘,還請寺裏的方丈寫了婚聯,祝福兩個人白頭到老。
消妄沒想到,那天映歡走的時候,跟他說:“小和尚,你會還俗嗎?”笑意盈盈。
他唿吸猛的一滯,壓著心頭那抹悸動,使勁地握著手裏那串佛珠,顫著聲音說:“阿彌陀佛,姑娘說笑,貧僧既入佛門,怎會還俗。”
映歡不依不饒:“怎麽不可了?有很多僧人都還俗,你為什麽不可以?”
消妄閉著眼睛,一字一句地說:“姑娘還是早些迴家吧。”他是不祥之人啊。
其實是魚初笙對他做了個簡單的催眠,隻需要用話語誘導就行,所以魚初笙在錢遠墨他們麵前,也不用避諱。
那些深藏在心裏的過往和感情,在魚初笙的誘導下,都說了出來。
三十二年前,消妄出生在深秋的墨州城郊。
彼時,他的降生,給他的爹娘的眉梢都染上了笑意。
取名沈安生,一生安生。
隻是在他五歲的時候,沈父帶著他去墨州街上賣字畫時,遇到了一個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有雲:“此童命硬,命中克親,應送入清淨之地,遠離親人,方能保住自己的命,和周圍親人的命,否則,不僅殃及他人,自己也活不過三十二歲。”
沈氏夫婦對此深信不疑。
五歲的沈安生,被爹娘送到了墨州的清音寺,剃度出家,歸入佛門。
五歲的孩童,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正在經曆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
沈安生反抗,無濟於事。
沈安生成了一個小和尚,念經聽禪。
然而生活並不那麽如意,寺廟裏,他年紀最小,沉默寡言,自然是被欺負的對象。
對家的渴望越來越強烈。
五歲的小和尚,形成了他的人格,造成了他一生的蹉跎命運。
慢慢長大。
大多向佛的人,都是慈悲的,或者都是溫潤的。
魚初笙問消妄,關於那串佛珠,還有那個對他來說應該很特別的女子。
十幾年前,寺廟裏發生了一件事,也是那一次,他正式跟那個女子有了聯係。
芸芸眾生裏,把人們纏在一起的,就是聯係。
其實那個少女經常去清音寺,但消妄從來沒有跟她說上過一句話。
那一天陰沉著天,但墨州隻有清音寺那一個寺廟,香火從來旺盛,那一天的清音寺,香客不斷。
那個少女被人喚做映歡,跪在佛祖麵前,虔誠而又認真。
消妄就站在那裏,隻是安靜地看了她一瞬,大概是太久沒有見過那麽鮮活靈動的人,所以直覺得心怦怦直跳。
少女站起來,要走時,還對著消妄笑了笑。
消妄那顆被歲月磨礪的麻木的心,又跳了起來。
也是那個時候,寺廟裏,衝進來了一群人。
那是墨州城發生過的最大的一件亂事。
山上的土匪闖進了寺廟,不僅搶了許多香客,也殺了很多僧人。
映歡直接被一個土匪擄走,那土匪身形龐大,一手拿著大刀,一手直接抗起了映歡,放在肩上,就施施然往外走。
十幾年前,消妄還不滿二十歲,身形挺拔卻孱弱,在寬大的僧袍裏,看起來不堪一擊。
事情發生地太突然,很多僧人都還沒來得及拿棍子抵抗,就死在了血泊裏。
消妄當時就近抱起了佛祖麵前放著的大香爐,毫不猶豫,砸向了那個土匪的小腿。
香爐很重很大,消妄不知道自己哪裏來的力氣,隻知道,他要救下那個少女。
那個土匪腿部受擊,肩上的映歡被他扔在了地上,消妄跑過去,剛拉上映歡的手,說了一句:“跟我走!”背部就受了一刀。
那土匪已經站起來,在他背部重重地砍了一刀,鮮紅的血順著青色的僧衣往外冒。
映歡被嚇得臉色蒼白,眼看那土匪拿刀又要砍下時,消妄一個側身,使映歡避過了刀,但是刀卻順著自己的臉滑了下來。
鮮血沿著眉峰,沿著臉龐,沿著嘴角,往下淌,甚至都流進了他的眼睛裏,使他看不清土匪的臉。
消妄以為會死在土匪刀下的時候,被他握著手的映歡,突然從懷裏掏出了一把匕首,擊中了土匪的腹部。
一刀致命。
少女的雙手,劇烈地顫抖著,冒出了一層細細的汗。
她輕聲說了一句:“我殺人了……”聲音裏也是懼意。
話一落,那經常笑著的眼睛裏,含了霧氣。
消妄拉著她跑:“我帶你走……”
兩個人躲在廢棄的柴房裏,緊緊地握著手。
那時候,消妄忘記了他是被禁了七情六欲的僧人,而映歡忘了她是未出閣的少女。
官府的人來的時候,清音寺的僧人,死傷慘重,香客更是死了一大片。
那些土匪一向猖狂,搶遍了墨州的鄰城,就差搶到京都了。
消妄第一次覺得自己是一個活著的人,而不是一具行屍走肉,每天就是打鍾,念經,坐禪。
也是第一次,有人需要他,讓他感覺他是有價值的。
沉寂了許多年的心,被喚醒了。
清音寺花了兩個月時間,才又整頓好,開始接待香客。
隻是普天之下俗人更多,因為清音寺發生過那樣的事情,清音寺的香客少了很多。
因為消妄是因為算命先生的那些話被送到了清音寺,發生了這件事後,寺廟裏很多僧人,把這件事怪罪於消妄。
說他不僅克親,隻要是他身邊的人,都會被克。
消妄更加沉默寡言。
隻不過,映歡更經常地來寺廟,有時候是祈福,有時候是聽大師講禪。
消妄會遠遠地看著她,一邊在心裏念經文,一邊遠遠地看著她。
映歡有時候也會跟消妄說幾句話,消妄心裏很雀躍,但他是剃了度的僧人啊。
注定沒有七情六欲。
你有嚐試過,隱忍地愛著一個人的感覺嗎?
她的一顰一笑,都牽動著消妄的神經,但是消妄知道,他隻能壓在心底。
消妄消妄,消除妄想。
很多次,消妄在夜裏,都不能入睡,他坐在床榻上,閉著眼睛,一遍又一遍地摸索著他的佛珠,希望可以清心寡欲。
消妄真的清心寡欲,是得知映歡要成親的時候。
那天是個豔陽天,陪同映歡來的,不再是一個小丫鬟,還有她的娘。
求的是婚簽。
映歡的娘,還請寺裏的方丈寫了婚聯,祝福兩個人白頭到老。
消妄沒想到,那天映歡走的時候,跟他說:“小和尚,你會還俗嗎?”笑意盈盈。
他唿吸猛的一滯,壓著心頭那抹悸動,使勁地握著手裏那串佛珠,顫著聲音說:“阿彌陀佛,姑娘說笑,貧僧既入佛門,怎會還俗。”
映歡不依不饒:“怎麽不可了?有很多僧人都還俗,你為什麽不可以?”
消妄閉著眼睛,一字一句地說:“姑娘還是早些迴家吧。”他是不祥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