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劉甘美的正事


    深夜時分,酒店高層的套房裏,畢文謙雙手抱著後腦勺,躺在軟軟的床上。


    劉甘美端著一杯解酒茶,倚在落地窗邊,看著外麵的燈火。


    “劉姐姐,你喝了不少酒?”


    “嗬嗬,在香港,倒不必像萬鵬那樣鍛煉酒量。”劉甘美搖頭笑笑,“但現在應該和你說正事兒。”


    “正事兒……”


    畢文謙望著掛在天花板的吊燈,柔和的光線襯托著房間的安靜。


    章敏在隔壁,粟車……應該正守在外麵。


    “這酒店,保劍集團有股份。”喝了喝茶,劉甘美拉閉了天藍色的窗簾,拖過軟椅,坐在床邊,“畢經理,和那個張發宗,聊得如何?”


    “……不如何。我和他壓根兒就沒機會細聊。從頭到尾都有人打著敬酒什麽的名義,過來搭訕。男的女的,大的小的。”畢文謙忍不住吐著槽……那些麵孔,有的,是陌生的,有的,是上輩子略有印象的,或者,印象還不淺,“大概,明天,全香港這圈子裏都會知道,我不喝酒,隻喝水了。”


    劉甘美哈哈地笑了幾聲:“……我看呐,明天,整個香港都會聚焦著張發宗吧?他本來在香港文藝界就挺有名。不過,那些有門道的,大概會打聽,那個莫文渭到底是誰了。話說迴來,畢經理,她到底是誰?你在香港新認識的朋友?”


    “算是吧……你們不是建議我去拔萃書院看看嗎?她就是從那兒出去的。恰好,過年嘛,返校看看,碰巧遇上了。一起喝了一杯咖啡。”


    “於是,你就給她寫了張條子?”


    畢文謙偏頭看著劉甘美:“差不多的問題,粟車事後第一時間就問過了。”


    “所以……?”劉甘美微微歪著頭。


    “這裏是香港,你強調的,所有人都要叫我畢經理,而不是畢文謙。那麽,在這兒,我應該沒有必要考慮太多。”


    劉甘美愣了一下,旋即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小口喝著茶。


    “……好嘛!既然你是這麽理解的,那也行。”終於,劉甘美漸漸斂容,左手握茶杯,右手托著左肘,身子微微後仰,看著畢文謙的側臉,“畢經理,你知道的,三劍將要南下。現在,有一個問題,還沒有研究出結果。”


    “什麽問題?”


    “小問題。三劍她們多半沒打算問你。既然你來香港了,我順便問問你的意見。”


    劉甘美說得很輕鬆,畢文謙聽了,輕輕咬了咬下嘴唇。


    “什麽問題?”


    “文華公司和保劍集團合資成立的子公司,在製度上,和銀都機構,應該是什麽關係?”


    畢文謙重新看向了吊燈。


    房間裏很快又安靜下來。


    銀都機構,是一個公司。畢文謙上輩子不了解,甚至連名字都沒留意過。但穿越之後,從黎華收集的資料裏,他知道了這個公司。


    一個電影公司。不是國企,勝似國企。


    劉甘美的話,說得很簡單。但話背後可能的話,就不簡單了。


    保劍集團是後總領導的國企,劉三劍要開的公司,在職責範疇裏,粗略的說法是負責對港台的文化領域的工作——這顯然和銀都機構有一定的重合。


    或者說,銀都機構所在的領域,是劉三劍將要涵蓋的子集。


    那麽,銀都機構有沒可能成為新公司的子集呢?


    ——在製度上。


    這是一個問題。在部隊自謀生路的時代背景下,這才會成為一個問題。


    或者說,這個問題能夠存在,劉甘美才會有此一問——這樣的問題,哪兒是什麽“還沒有研究出結果”,分明是分歧很大吧!


    大約,對於劉甘美來說,這才是首要的正事兒。而不是和香港電視台的大佬們的勾心鬥角,更不是自己被那些藝人們有心無心的搭訕騷擾。


    毫無疑問,文華公司,自成立以來,雖然自己沒有直接去過問,但發展的速度,多半是令絕大多數人瞠目結舌的。劉三劍實際主持工作的時間裏,也是如此。現在,她將要離開文華公司的中樞,也要離開京城。


    畢文謙不知道,也不願意去思考,究竟是哪些方麵的意思決定了劉三劍的離開。但這樣一個人,怎麽看都應該是一個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幹部。她南下香港,理應擁有怎樣的起點?


    想到這裏,畢文謙似乎明白了。


    為什麽在京城,沒有人和自己提過這個問題。為什麽,劉甘美會在“說正事兒”的時候,第一個就提這個問題。


    果然是姐妹情深!


    終於,畢文謙歎了一口氣:“劉姐姐,這個問題,我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雖然我在香港可以隨心所欲,但是,銀都機構的總部,在京城,而不是香港,這個問題,暫時不適合由我說什麽。而且,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多半會在京城的大會之後出結果吧。”


    劉甘美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著茶,直到一杯飲盡。


    “畢經理,你覺得你暫時不適合,那就是不適合了。”


    這口吻有些幽幽,畢文謙不禁問了一句:“劉姐姐,這個問題,你是怎麽看的?”


    “我?我就是不知道怎麽辦最好,才會問你啊!責任和壓力,總是一體兩麵的。當初我送三劍進公司,我不就和你說過嗎?她從小到大,我都擔心她做不好事情。但她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別人總是稱讚她。”


    畢文謙啞然。


    “算了,你說得對,這個問題,不是香港這邊能左右的。不提它了。”劉甘美低頭把玩著空茶杯,“畢經理,你覺得……三劍來香港之後,和這些電視台選擇怎樣的遠近比較好?”


    “啥?”


    “我說過,三劍正式到香港之前,我要為她做好前期工作。”劉甘美依舊低著頭,“這是文華公司的子公司,畢經理,這個,你是有發言權的。”


    好吧……要是自己不說個一二三出來,劉甘美說不定今晚會賴著不走了?


    “我說了,沒調查就沒發言權。對這地方,劉姐姐,你比我熟,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我對文藝界的事情,並不是很了解。”也許是聽畢文謙話風有些鬆動,劉甘美稍微抬起頭,盯著他那身漂亮的衣服,“簡單地說,香港目前的文藝活動,以歌唱、電影、電視劇這三種最有影響力和活力。其中,所謂歌唱,主要是唱片行業以及現場音樂會。這幾年,香港的唱片公司,有像華星這樣的本土公司,更多的,卻是外國的。也是因為這個情況,有些香港報紙在說,流行音樂聯賽裏,華星公司的水平代表不了香港,所以成績隻比灣灣那邊好一點兒。這些大都是某些有意圖的人授意下的鼓吹,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實情。而現場音樂會,這幾年以在香港體育館開的歌手個人演唱會為代表。而電影這一塊兒,雖然銀都機構從合並成立以來,成績挺不錯,但更多意義上,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公司。我們到香港來的時候,恰好碰上那些有活力的社會團體漸漸插手電影業,因為這個緣故,這一年多裏,保劍集團多多少少接手、積累了一些行業裏的資源,目前基本是讓那些從業的人自己放手去做,隻是換了門庭,得等三劍到了之後,再行整合。而電視劇嘛,基本就是被今天你看到的這一桌的人把持著了。考慮到英國政府掌握著電視牌照,在這一塊兒,我們目前進場的可能性,不大。”


    閉著眼睛,一邊聽著,畢文謙一邊印證著自己上輩子所了解的信息:“……然後呢?”


    “畢經理,你應該知道,我們當初進香港,清掃有活力的社會團體,雖然那些家夥的戰鬥力很可憐,但我們能夠取得這些成績,和前輩們十多年前在香港積累的群眾基礎分不開。到現在,走群眾路線也是保劍集團在香港的基調。而像銀都機構,它的前身們,在文藝戰場上,和邵氏係為代表的資本家,經曆過許多風風雨雨。現在,無線電視台在香港首屈一指,它下屬的華星唱片公司參加中國流行音樂聯賽,也算是先釋放了善意。那麽,三劍將來在香港,應該立足於什麽立場?畢經理,你給我一個基點,我才好為三劍做準備。”


    劉甘美又一次把話說得很輕鬆。


    然而,畢文謙這一次,沉默了更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