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已然不同
竇惟思考了一天,選擇了自己試著唱唱。
這既讓畢文謙高興,又藏了一些穿越者獨有的擔憂。
“如你所想的那樣,這樣的歌,有著濃烈的黃土高原的人文情懷——也許,你會唱得很好,甚至在國內帶起一陣風潮。但正因如此,說不定將來人們在提起這一股風潮的時候,會把你的名字聯係在一起,進而給你訂上一個標簽。可這種情懷的土壤來自於比較貧困的地區,離你土生土長的環境終究有些距離。”引領“西北風”的竇惟,想想,簡直畫風清奇!“如果你不唱這首歌,而是將來在別的風格的音樂上成名,有所建樹,也許,你會成為別的群體癡迷的對象,說不定,會有無數的女孩子為你瘋狂,她們甚至就在你習慣生活的京城,甚至就在你身邊。”
畢文謙的話音中帶著一絲忐忑,藝術道路的不確定性讓他很難判斷自己對竇惟的影響是好是壞,特別是他深知竇惟在“曆史”上是什麽樣子。
“也許吧……以後的事情,我不知道。但這首歌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別人又唱不出來。”
或許是因為畢文謙提到了什麽“無數的女孩子”,這讓竇惟臉色微微起紅,但他猶豫之後的聲音很輕,又很坦然。
畢文謙卻聽得非常開心。
“好,很好。”
把竇惟交付給寧之之後,畢文謙就再也不去管了。他繼續看起了書,不時彈起吉他,吹起口琴,以及雷打不動的練聲。
時間繼續流逝。
《風華正茂》的結尾比黎華計劃中的更晚,殺青之後,直到四月9號,黎華才把劇情剪完。雖然還算不得塵埃落定,但也差不多是大功告成了。黎華邀請了所有劇組的人員,第二天一起去江之島玩兒,哦不,說是慶祝。
順便,強行拉了畢文謙一道。
“文謙,你自己想想,你到東京也有那麽多時間了,你到底出過幾次門?不說行萬裏路,至少也要見見太陽吧!”
“我每天早晚不是出過門嗎?”
“你那是練聲!是晨跑!是晚上的五公裏!”黎華一把揪住畢文謙,“中科大的少年班都比你走動得多!”
說得……好有道理,畢文謙隻能帶上一批樂器,跟著去了。
但即使去了,畢文謙也隻認識工藤鏡香而已。哦不,其實劇組裏很多人他都認識,在電視劇裏認識,但人家並不認識他,同樣除了工藤鏡香。
本來,黎華要把他當眾介紹一番,但畢文謙偷偷拉了拉她衣角,最終,介紹時黎華隻說了他是《不認輸》和《童年》的作者,是唱片公司的同事。
連《月半小夜曲》都沒有去提。
不過,還是有眼尖的人察覺出了畢文謙就是中國青歌賽上的歌手,而且在被提醒之後不少人都恍然大悟般地來了一句:“原來是他啊!”
然而,中國青歌賽的銀獎並沒有受到格外的追捧。黎華才是眾望所歸的主角兒。
自東京奧運會之後,帆船就成了江之島興盛的活動,但黎華一行人並沒有去試試,而是在集合會餐之後,分散各自紮堆在小小的島上自行活動。說是分散,但多數人都留在了黎華身邊,不少人自告奮勇地要當導遊,向黎華介紹江之島的曆史和文化。
於是,畢文謙抽了個時機把工藤鏡香拉到了一旁。
“工藤,帶我到處走走吧……今天是黎華慶祝電視劇的日子,我其實關係不大。”
“我也要和黎醬……”
“可我在這裏隻認識鏡香森森……”
“叫西秀!”工藤鏡香眼珠一轉,“叫西秀我就帶你玩兒……”
“你當我們是小學生嗎?”畢文謙啞然失笑,打量著她的一身黃白春裝,“坐車過來的時候,我們走的……叫弁天橋對吧?好像入島之前有一片海灘,我想過去看看。”
“這才四月!你以為是波之上啊!”
畢文謙隻是笑,張口輕聲溫柔地唱起:“就算徹頭徹尾,忘卻了昨日,我的胸口仍舊存有,你那熱切的聲浪……”
仲島美雪的《波之上》。
工藤鏡香哭笑不得,搖頭歎氣:“被你打敗了!走吧!不過,我得戴個墨鏡,現在,也有人要我的簽名了。”
“難道,你還不高興?”
工藤鏡香猶豫了一下,又歎了一口氣,沒有作答:“走吧!”
四月的海風中,畢文謙跟著工藤鏡香走出了江之島,踏上了鏈接江之島和神奈川的弁天橋。也許因為是星期五的中午,周圍的人並不算多。
背著吉他,握著口琴,畢文謙觀察著一言不發的工藤鏡香的側臉,這個比自己還小的女孩子,相比以前當自己的口語家教時,那份青澀和純真似乎已然淡了。
甚至,她今天就沒有真正笑過。
“工藤,你心情不好?”
“說什麽呢!”
“那你怎麽不說話?以前你可是挺話癆的……”
“那是教你口語,能不多話麽!”工藤鏡香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又陷入了一陣沉默,“……‘文謙’,黎醬是這麽叫你的,對吧?”
畢文謙囧然:“你還是叫我畢桑算了,你這中文發音……”
“我是你森森,怎麽能叫你畢桑?”
“你以前不也叫過嗎?”
“那是當你森森之前。”工藤鏡香終於笑了,但並不見得開懷,“文謙……如果你的朋友嫉妒你的朋友,你會怎麽辦?”
“究竟發生了什麽?”
“你不知道?”工藤鏡香一愣,忽然解嘲地笑,“是呐!黎醬說你整天宅在家不出門,隻對看書和音樂有興趣,你當然不會知道了。”
喂!宅起來又沒有什麽不對。
看著畢文謙殘念的眼神,工藤鏡香停下了腳步:“文謙,小貓俱樂部,說不定就要解散了。”
“哦……”這本就很正常……等等,“納尼!這才四月吧……”
“曆史”上的小貓俱樂部應該是到了今年下半年才因為人氣斷崖式衰退才解散的吧!現在難道不應該正如日中天,是日本偶像史上現象級的存在……
畢文謙猛然住口。
一個國家幾乎不可能同時存在兩撥現象級的偶像,至少,不會有兩撥收視率都超過50%的偶像——畢文謙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武斷,但他猜到了一個答案。
“……是因為黎華嗎?”
“連我自己都更喜歡黎醬,何況其他人呢?”工藤鏡香轉身扶在橋上的欄杆,望著眼前的海灘,口吻帶著無可奈何地感傷,“因為拍電視劇的緣故,俱樂部裏的活動我去得少了,但我還是知道,有不少人覺得,是因為黎醬,導致了俱樂部的人氣越來越低。”
“工藤……”
畢文謙沒辦法告訴工藤鏡香,小貓俱樂部飛速的興起和衰亡,本質上是透支式的消費偶像的模式,她們將會導致日本接下來整整十年的偶像空窗期——沒辦法告訴——即使今後日本真的也有空窗期,那個“罪魁禍首”,黎華顯然更像幾分。
也或許,因為黎華的崛起,日本的偶像時代進入了畢文謙也不知道的軌道。
當初自己不過是建議黎華到日本了解和學習唱片行業的運行……
蝴蝶效應啊!
世界,已然越發地不同了。
竇惟思考了一天,選擇了自己試著唱唱。
這既讓畢文謙高興,又藏了一些穿越者獨有的擔憂。
“如你所想的那樣,這樣的歌,有著濃烈的黃土高原的人文情懷——也許,你會唱得很好,甚至在國內帶起一陣風潮。但正因如此,說不定將來人們在提起這一股風潮的時候,會把你的名字聯係在一起,進而給你訂上一個標簽。可這種情懷的土壤來自於比較貧困的地區,離你土生土長的環境終究有些距離。”引領“西北風”的竇惟,想想,簡直畫風清奇!“如果你不唱這首歌,而是將來在別的風格的音樂上成名,有所建樹,也許,你會成為別的群體癡迷的對象,說不定,會有無數的女孩子為你瘋狂,她們甚至就在你習慣生活的京城,甚至就在你身邊。”
畢文謙的話音中帶著一絲忐忑,藝術道路的不確定性讓他很難判斷自己對竇惟的影響是好是壞,特別是他深知竇惟在“曆史”上是什麽樣子。
“也許吧……以後的事情,我不知道。但這首歌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別人又唱不出來。”
或許是因為畢文謙提到了什麽“無數的女孩子”,這讓竇惟臉色微微起紅,但他猶豫之後的聲音很輕,又很坦然。
畢文謙卻聽得非常開心。
“好,很好。”
把竇惟交付給寧之之後,畢文謙就再也不去管了。他繼續看起了書,不時彈起吉他,吹起口琴,以及雷打不動的練聲。
時間繼續流逝。
《風華正茂》的結尾比黎華計劃中的更晚,殺青之後,直到四月9號,黎華才把劇情剪完。雖然還算不得塵埃落定,但也差不多是大功告成了。黎華邀請了所有劇組的人員,第二天一起去江之島玩兒,哦不,說是慶祝。
順便,強行拉了畢文謙一道。
“文謙,你自己想想,你到東京也有那麽多時間了,你到底出過幾次門?不說行萬裏路,至少也要見見太陽吧!”
“我每天早晚不是出過門嗎?”
“你那是練聲!是晨跑!是晚上的五公裏!”黎華一把揪住畢文謙,“中科大的少年班都比你走動得多!”
說得……好有道理,畢文謙隻能帶上一批樂器,跟著去了。
但即使去了,畢文謙也隻認識工藤鏡香而已。哦不,其實劇組裏很多人他都認識,在電視劇裏認識,但人家並不認識他,同樣除了工藤鏡香。
本來,黎華要把他當眾介紹一番,但畢文謙偷偷拉了拉她衣角,最終,介紹時黎華隻說了他是《不認輸》和《童年》的作者,是唱片公司的同事。
連《月半小夜曲》都沒有去提。
不過,還是有眼尖的人察覺出了畢文謙就是中國青歌賽上的歌手,而且在被提醒之後不少人都恍然大悟般地來了一句:“原來是他啊!”
然而,中國青歌賽的銀獎並沒有受到格外的追捧。黎華才是眾望所歸的主角兒。
自東京奧運會之後,帆船就成了江之島興盛的活動,但黎華一行人並沒有去試試,而是在集合會餐之後,分散各自紮堆在小小的島上自行活動。說是分散,但多數人都留在了黎華身邊,不少人自告奮勇地要當導遊,向黎華介紹江之島的曆史和文化。
於是,畢文謙抽了個時機把工藤鏡香拉到了一旁。
“工藤,帶我到處走走吧……今天是黎華慶祝電視劇的日子,我其實關係不大。”
“我也要和黎醬……”
“可我在這裏隻認識鏡香森森……”
“叫西秀!”工藤鏡香眼珠一轉,“叫西秀我就帶你玩兒……”
“你當我們是小學生嗎?”畢文謙啞然失笑,打量著她的一身黃白春裝,“坐車過來的時候,我們走的……叫弁天橋對吧?好像入島之前有一片海灘,我想過去看看。”
“這才四月!你以為是波之上啊!”
畢文謙隻是笑,張口輕聲溫柔地唱起:“就算徹頭徹尾,忘卻了昨日,我的胸口仍舊存有,你那熱切的聲浪……”
仲島美雪的《波之上》。
工藤鏡香哭笑不得,搖頭歎氣:“被你打敗了!走吧!不過,我得戴個墨鏡,現在,也有人要我的簽名了。”
“難道,你還不高興?”
工藤鏡香猶豫了一下,又歎了一口氣,沒有作答:“走吧!”
四月的海風中,畢文謙跟著工藤鏡香走出了江之島,踏上了鏈接江之島和神奈川的弁天橋。也許因為是星期五的中午,周圍的人並不算多。
背著吉他,握著口琴,畢文謙觀察著一言不發的工藤鏡香的側臉,這個比自己還小的女孩子,相比以前當自己的口語家教時,那份青澀和純真似乎已然淡了。
甚至,她今天就沒有真正笑過。
“工藤,你心情不好?”
“說什麽呢!”
“那你怎麽不說話?以前你可是挺話癆的……”
“那是教你口語,能不多話麽!”工藤鏡香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又陷入了一陣沉默,“……‘文謙’,黎醬是這麽叫你的,對吧?”
畢文謙囧然:“你還是叫我畢桑算了,你這中文發音……”
“我是你森森,怎麽能叫你畢桑?”
“你以前不也叫過嗎?”
“那是當你森森之前。”工藤鏡香終於笑了,但並不見得開懷,“文謙……如果你的朋友嫉妒你的朋友,你會怎麽辦?”
“究竟發生了什麽?”
“你不知道?”工藤鏡香一愣,忽然解嘲地笑,“是呐!黎醬說你整天宅在家不出門,隻對看書和音樂有興趣,你當然不會知道了。”
喂!宅起來又沒有什麽不對。
看著畢文謙殘念的眼神,工藤鏡香停下了腳步:“文謙,小貓俱樂部,說不定就要解散了。”
“哦……”這本就很正常……等等,“納尼!這才四月吧……”
“曆史”上的小貓俱樂部應該是到了今年下半年才因為人氣斷崖式衰退才解散的吧!現在難道不應該正如日中天,是日本偶像史上現象級的存在……
畢文謙猛然住口。
一個國家幾乎不可能同時存在兩撥現象級的偶像,至少,不會有兩撥收視率都超過50%的偶像——畢文謙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武斷,但他猜到了一個答案。
“……是因為黎華嗎?”
“連我自己都更喜歡黎醬,何況其他人呢?”工藤鏡香轉身扶在橋上的欄杆,望著眼前的海灘,口吻帶著無可奈何地感傷,“因為拍電視劇的緣故,俱樂部裏的活動我去得少了,但我還是知道,有不少人覺得,是因為黎醬,導致了俱樂部的人氣越來越低。”
“工藤……”
畢文謙沒辦法告訴工藤鏡香,小貓俱樂部飛速的興起和衰亡,本質上是透支式的消費偶像的模式,她們將會導致日本接下來整整十年的偶像空窗期——沒辦法告訴——即使今後日本真的也有空窗期,那個“罪魁禍首”,黎華顯然更像幾分。
也或許,因為黎華的崛起,日本的偶像時代進入了畢文謙也不知道的軌道。
當初自己不過是建議黎華到日本了解和學習唱片行業的運行……
蝴蝶效應啊!
世界,已然越發地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