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讀信完畢


    演播室裏響起了嗡嗡的竊竊私語,迫使工作人員在鏡頭之外悄悄勸說了一陣才平息下來。


    這樣的情況,唐博似乎也是頭一迴遭遇,她眨巴著眼睛,弱弱地問畢文謙:“你剛才說的,都是真的?那時候真沒有闌尾炎手術?”


    “我手邊沒有直接的證據,你可以明天去醫院問問相關醫科的專業人員。”畢文謙淡定地看著她——第一時間試圖確認真偽,是個好妹子……哦不,現在得叫姐姐,“這種醫學曆史,不一定每個醫生都知道,但多問幾個,總會有人了解。畢竟,真相隻有一個。”


    伸出右手,指向鏡頭,一臉篤定——好吧,雖然和設定的歲數一樣,但自己畢竟不是傳說中走到哪兒死到哪兒的神人,“滾筒洗衣機”。


    暗暗品味著這個時代隻有自己才明白的梗,畢文謙忽然覺得,做節目也不難嘛……


    “那是你怎麽知道的呢?”唐博點點頭,好奇地追問道。


    “我到了京城,基本沒有出門玩兒過。大多數時間,都在學習,看了不少各種各樣的書。”雖然黎華借來的醫學相關的書籍,畢文謙認真看過的最多隻有目錄,但足夠成為他此時裝逼的底氣了,“話說迴來,為什麽我剛才說中國的教育還任重道遠,你知道嗎?”


    唐博張了張嘴,卻又突然閉口不言,一邊搖頭,一邊看來。


    “說實話,我們都讀過小學,當過小學生。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和寫信的這位同學本質上並沒有不同。如果我沒有大量讀書,沒有不斷學習知識,我也會和很多人一樣,一直被虛假的課文所欺騙。但話說迴來,中國現在的教育資源,並沒有條件讓每一個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談什麽老師的良心,教育家的水平,單是各種專業書籍,不說人手一本這種根本不可能想的事情,哪怕是一所學校一本都不可能,甚至,普及到每一個鄉鎮的圖書館都不現實——這是由生產力水平所限製的,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從我個人的角度說,我能有機會比一般人讀更多的書,懂得更多的知識,是我的幸運;也正因為這種幸運,讓我有一種使命感——在教育資源非常有限的現狀下,我擁有了讀書的機會,必然會有很多人沒有學習的機會,在麵對這樣的錯誤時,如果我隻是打個哈哈混過去,我如何對得起那些人?這和舊社會的那種一邊壟斷知識,一邊嘲笑人民愚昧的無恥文人有什麽區別?”


    終於,畢文謙的視線從唐博轉向了鏡頭:“算了……這畢竟是一個音樂類的節目,跑題了。信放桌上吧!下一封。”


    很快,唐博再一次從玻璃箱裏倒騰出了一封信。


    這又是一封粉絲的信。但粉的,倒不是畢文謙——他傾訴的,是關於今年春節後才播出的電視劇《西遊記》。那字裏行間,充滿著他對這部電視劇濃濃的喜愛。不僅是電視劇,連帶著他還看了原著小說,甚至去查找過一些相關的文獻。


    唐博不愧是電視台的專業人士,即使和所有人一樣是第一次看信,但她讀起這位作者關於《西遊記》的感想時,仿佛真的把他心裏的情緒融入在了她的聲音之中。


    ……也或許,是因為這一位的文學功底的確比之前的幾封信的作者強上不少。


    靜靜聽完之後,畢文謙閉上眼睛,思考了一會兒,才看了看等待著他的唐博,再看向鏡頭。


    “我知道《西遊記》,和這位朋友一樣,很喜歡那猴子。但我這段時間還真沒機會去看電視劇。從這封信來說,好像真的非常好看。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觀摩觀摩。不過話說迴來,作為電視劇,應該本身就創作了不少音樂吧?既然已經有人珠玉在前了……這好像有些為難我啊?”


    演播室裏輕快地笑了起來。


    “無論如何,的確是真實的情感,也是一種素材。先放桌上吧!博博,咱們先最後一封吧!”


    似乎,這隨口喊出的“博博”,讓唐博愣了一下,旋即,她欣然起身,手在玻璃箱裏多摸索了一陣,最後從靠鏡頭這邊的玻璃壁的位置夾出了一封信。


    “畢老師,最後一封信了。”拆信之前,唐博忍不住先問了一句,“你心裏有沒有什麽想法啊?”


    “剛才節目開始的時候我就想說了……不要叫我老師,我既沒有教過你什麽,本質上也就是一普通人。”畢文謙先笑著糾正道,“叫我文謙就好。而且,為什麽你會覺得我還沒有想法?”


    “你不是……”畢文謙微妙的口吻讓唐博有些遲疑,但她還是小心翼翼地問了出來,“你看上去好像對這些信都不怎麽滿意?”


    “哈哈!”


    畢文謙不禁大笑。


    “博博,我的確對這些信有不滿意的地方,我對它們橫挑鼻子豎挑眼,那是因為內容裏體現的個性或者價值觀之類的,有我不盡認同的地方,但那又怎麽樣?我流露的觀點隻代表我一個人的看法,又不是說我一定是對的,他們就錯了……哦不,闌尾炎手術那個還真是課文寫錯了。我們這個節目是嚐試創作流行音樂的,既不是文學賞析,又不是思想品德教育。這些故事,隻要符合我一開始要求的兩點,就可以了。群眾真實的想法和情感,是我們創作流行音樂的素材的寶庫。很多文藝工作者跋山涉水采風體驗生活,就是為了聆聽普通群眾的心聲。我們現在做的,不也是一脈相承的嗎?”說到此處,畢文謙揶揄地看著唐博,“我們總不能脫離群眾,說那些普通人的心事不值一歌吧?”


    “好啦!讀最後一封信吧!我還要寫歌呢!”畢文謙輕輕拍手,又玩起了隻有自己才懂的梗,“這節目進行到現在,留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最後一封信不算太長,像是一篇已寫成了不少時間的散文。


    春節將近的一個星期天,作者帶著孩子,到附近的公園看雪。


    簡單的瑣事,唐博淡淡地讀出來,好像真是一人攜女,踏雪賞梅的愜意。


    又一個文字功底不錯的人。雖然從這麽多信裏隻抽了幾封,但水平不錯的信的比例當真超出了畢文謙的意料——京城,不愧是教育資源比較傾斜的地方。


    “博博,把信都給我吧!”


    等唐博讀完,畢文謙沒有像之前那樣,對信的內容發表什麽看法,或者說,對於一篇遊記散文,也的確談不上什麽看法。他伸出手,接過一疊信紙,對著鏡頭,慢慢站起來。


    “讀信的環節,到此結束了。謝謝各位踴躍寫信,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真實經曆的朋友們,同時,也感謝博博的朗讀,讓我聽起來,覺得頗有味道。接下來,我先到休息室去,一個人靜下來再細讀一會兒這些信,思考一下選擇什麽作為創作的基礎。這個時間,大約……在一刻鍾到半小時之間吧!在此期間,請博博主持一下,隨機請在場的各位音樂學院的同學表演一下就好。唱歌,演奏什麽的,都可以。請大家等我迴來。”


    微微鞠躬之後,畢文謙離開了演播室。


    休息室裏,夏林抓著一本語文書,百無聊賴地坐在角落,艾靜在她旁邊,抱著吉他,看著推門而入的畢文謙,手指停在弦上。


    她們都不是京城音樂學院的學生,按電視台的標準,不能在坐在現場。畢文謙不想節外生枝,就讓她們在這裏等待了。


    “喲!這麽一會兒就耐不住寂寞啊?”


    關上門,畢文謙大步走過去,把信紙散放在休息室中央的大桌子上,眼睛卻盯著夏林。


    “本來這兒就很無聊嘛!”夏林揮舞著右手,指著手腕上的石英表,“我又不是你,躲在錄音室裏一天到晚都不嫌悶。”


    “好吧好吧!你們先看這些信,一會兒我就從其中的內容選擇一部分來寫歌了。一個節目的時間肯定沒辦法弄好編曲和伴奏配合,但確定下詞曲倒是可能的。等我寫出了歌,你們要是有人唱得合適,歌就由你們來唱。”


    “誰知道你覺得什麽才適合?”


    看著她們拿起信紙,夏林心口不一的模樣,艾靜怯怯安靜的樣子,畢文謙般了把椅子,隔著桌子坐在她們對麵,舒心地笑了。


    (ps:有書友說主角會拿《傳奇》出來……的確,傳奇很適合文中的小故事。但作為03年的歌,這麽早就拿出來,似乎有些浪費啊~不過也好,下次就是《傳奇》了。話說,重感冒終於好轉了。這次吃的藥是小柴胡衝劑,感覺見效沒有想像中的快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