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一無所有》
演唱會不緊不慢地開展著。
帶著些微考古心態的畢文謙仰靠在座位上,沒有在意什麽細節。這次演唱會,對於這個年代的人或許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但對於穿越者畢文謙來說,能讓他在乎的,不過是演唱會本身,而非其中的歌曲和演唱。
除了三首歌之外。
一首是王振說的那拍了小電影的《牽手》,畢文謙挺好奇自己的腦洞能被做成什麽模樣;一首是夏林叫著要唱的《女孩的心思你別猜》,這首本和她幾乎沒有交集,得是在90年代才問世的作品,從年少的她嘴裏唱出來,會是什麽模樣?而最後一首嘛……則是中國流行音樂史的一個地標了……早在入京之前,他就有著改變“曆史”的欲望。
或者說,《牽手》的腦洞,本就是為了惡搞而起的源頭。現在,這一刻真的即將到來了……
畢文謙愜意的望著體育館裏簡陋的舞台,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那些音響設備,都讓習慣了10年代的硬件水平的他覺得殘念,但他依然臉帶微笑,顯得溫潤而平靜,惟獨那時不時在扶手上輕敲的手指,暴露了他稍微的激動。
一首首歌唱去,倒是夏林第一個被畢文謙等到了。
粉紅的夾克穿在夏林身上,頗有些孩子氣,當然,這更可能是因為那校褲若有若無的存在感。一手握著話筒,夏林一手朝現場觀眾們揮揮手,最後正對著畢文謙的方位指了一指。
“喲!”黎華瞄了瞄畢文謙,輕輕地笑,“她已經發現你坐這兒了?”
輕快的小鼓和琴聲先起了活潑的感覺,接下來便是夏林清脆的嗓音先聲奪人:“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噗!”黎華一下捂起嘴,忍著笑。
台上的夏林一句句唱,下麵的黎華終於忍不了,偷偷笑出了聲。終於,等間奏起時,她悄悄碰了碰畢文謙胳膊。
“這歌你是猜了誰的心思寫的啊?”
畢文謙一愣,偏頭瞧了瞧她指縫兒裏彎彎的嘴角:“猜了不少。”
“哦?”
“包括你。”
“嗬嗬!”
黎華不再捂嘴,一邊眉開眼笑,一邊帶頭鼓起掌來。
“這歌是你寫的?”另一邊的王振也偏過頭來,隻問了這麽一句,那看著畢文謙的眼神裏,仿佛寫的“年輕真好”的微笑。
體育館裏響起了不小的掌聲,和其他不少歌曲演唱時差不多的氣氛。唿喊喝彩聲,女觀眾的尖叫聲,並不像這個年代女人們在街上那種時代性的矜持。或許是因為這是一首活潑的歌,觀眾裏甚至有人不斷地吹著口哨,既像是為夏林喝彩,又像是想引起她的注意。
這夾雜在掌聲中的聲響把畢文謙嚇了一跳。看看身邊的王振,他卻依舊微笑著,仿佛沒有聽到。
不久,夏林唱完退場。又一輪鼓掌聲中,黎華細細盯著畢文謙:“怪不得她會要唱這歌。你啊,還真是什麽都能唱成歌啊!”
畢文謙隻是笑笑,轉移了話題:“這首歌很簡單,也算朗朗上口,唱起來沒什麽難度。夏林唱出了年輕女孩子的活潑俏皮,有點兒少女情懷總是詩的味道了,也算成功。徒弟,這歌如果換你,你會怎麽唱?”
“我?”黎華笑著搖搖頭,“最近我可沒時間‘鬧喳喳’,也沒時間去‘發呆’。等過段時間再試試吧!”
聽了這話,畢文謙散了臉上的笑,隻朝她點了點頭,默默越過扶手,輕輕牽著她的右手。
“謝謝。”
黎華不答,隻是手上傳來了一點兒力道。
又過了幾首歌,一個仿佛穿著袍子,脖子上搭著白毛巾,一隻褲腳高,一隻褲腳低的年輕男人,提著一把破吉他登台了。
或許是因為那陝北農民般的打扮,全場觀眾仿佛被他給震懾住了,當他撥弄著吉他起了聲音,體育館裏一下子安靜下來。
是了,就是他。
畢文謙遠遠望著舞台,隱隱生出了一點兒感慨。
“我曾經問個不休……”
破破的嗓子,一聲高歌,整個現場仿佛炸藥桶被點爆了一般,叫好聲,鼓掌聲,口哨聲,尖叫聲,彼此覆蓋著轟然而起!
畢文謙噗嗤一下,笑出了聲。
這顯然不是被歌曲吸引的神態。當台上的人唱完一遍,開始在間奏時大踏步彈吉他時,微微皺眉的王振終於忍不住傾身而問。
“小家夥,這是什麽歌?”
“簡單地說,一首好歌。”畢文謙心頭一跳,卻又有些喜悅,“如果說風格的話,應該是富林叔叔提過的搖滾。如果說內容的話,細細思量起來,似乎挺值得辯證地說道說道。”
“辯證?”似乎是這個哲學性的字眼兒出現地突兀,本是問問音樂的王振稍稍愣了一下,“那你具體說說。”
忽然,他們背後一排不遠處起了動靜。迴頭看去,卻是一個老同誌正在離場,昏暗的光線下,似乎是一臉怒容。
畢文謙眼露疑惑,王振也問了問身旁的人。
不久,傳來了說法——那位老同誌很不喜歡這種胡鬧的歌。
一起聽著,王振先爽朗地笑了笑:“嗬嗬,老革·命遇到新問題了。”
“就不知道那位老爺爺是不是離休了?”畢文謙也輕笑著。
王振細細看來:“哦?”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能坐在前兩排的老爺爺,應該也是幹部吧?”畢文謙眨眨眼睛,嘴上繼續著貌似弱弱口吻,“如果是已經離休的老爺爺,遇對這樣的新事物,他不喜歡,用提前退場來表達態度,倒也正常。但如果是仍在工作老前輩,無論他個人喜不喜歡這種風格的歌,即使這種歌犯了什麽錯誤,也該直言批評吧?像這種處理方式,實在不像是一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幹部的行為,倒有點兒傳說中的民國高官的冷豔高貴的範兒。”
“哈哈!”倒是另一旁的黎華先笑了起來,“我的師父啊,你這帽子扣得有點兒大啊!”
“很大嗎?”
畢文謙一臉無辜。
談笑間,舞台上的年輕人繼續唱了起來。等他完全唱過了,王振沒有跟著大眾鼓掌,而是先對身邊的人低聲吩咐了幾句,然後用不大不小的聲音對畢文謙說道:“小家夥,你那歌拍的電影,是作為壓軸來播放的,到時候會掛熒幕。等播完了,你上台去,辯證地和大家談談你對這首,《一無所有》的看法,也讓剛才那離休的老同誌聽聽。”
畢文謙一愣,旋即睜大了眼睛:“他真的已經離休了?”
王振笑而不語。
那笑容,看在畢文謙眼裏,仿佛能腦補出一句話來——無論他有沒有離休,今晚之後,他就一定離休了。
錯覺,一定是錯覺……
演唱會不緊不慢地開展著。
帶著些微考古心態的畢文謙仰靠在座位上,沒有在意什麽細節。這次演唱會,對於這個年代的人或許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但對於穿越者畢文謙來說,能讓他在乎的,不過是演唱會本身,而非其中的歌曲和演唱。
除了三首歌之外。
一首是王振說的那拍了小電影的《牽手》,畢文謙挺好奇自己的腦洞能被做成什麽模樣;一首是夏林叫著要唱的《女孩的心思你別猜》,這首本和她幾乎沒有交集,得是在90年代才問世的作品,從年少的她嘴裏唱出來,會是什麽模樣?而最後一首嘛……則是中國流行音樂史的一個地標了……早在入京之前,他就有著改變“曆史”的欲望。
或者說,《牽手》的腦洞,本就是為了惡搞而起的源頭。現在,這一刻真的即將到來了……
畢文謙愜意的望著體育館裏簡陋的舞台,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那些音響設備,都讓習慣了10年代的硬件水平的他覺得殘念,但他依然臉帶微笑,顯得溫潤而平靜,惟獨那時不時在扶手上輕敲的手指,暴露了他稍微的激動。
一首首歌唱去,倒是夏林第一個被畢文謙等到了。
粉紅的夾克穿在夏林身上,頗有些孩子氣,當然,這更可能是因為那校褲若有若無的存在感。一手握著話筒,夏林一手朝現場觀眾們揮揮手,最後正對著畢文謙的方位指了一指。
“喲!”黎華瞄了瞄畢文謙,輕輕地笑,“她已經發現你坐這兒了?”
輕快的小鼓和琴聲先起了活潑的感覺,接下來便是夏林清脆的嗓音先聲奪人:“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噗!”黎華一下捂起嘴,忍著笑。
台上的夏林一句句唱,下麵的黎華終於忍不了,偷偷笑出了聲。終於,等間奏起時,她悄悄碰了碰畢文謙胳膊。
“這歌你是猜了誰的心思寫的啊?”
畢文謙一愣,偏頭瞧了瞧她指縫兒裏彎彎的嘴角:“猜了不少。”
“哦?”
“包括你。”
“嗬嗬!”
黎華不再捂嘴,一邊眉開眼笑,一邊帶頭鼓起掌來。
“這歌是你寫的?”另一邊的王振也偏過頭來,隻問了這麽一句,那看著畢文謙的眼神裏,仿佛寫的“年輕真好”的微笑。
體育館裏響起了不小的掌聲,和其他不少歌曲演唱時差不多的氣氛。唿喊喝彩聲,女觀眾的尖叫聲,並不像這個年代女人們在街上那種時代性的矜持。或許是因為這是一首活潑的歌,觀眾裏甚至有人不斷地吹著口哨,既像是為夏林喝彩,又像是想引起她的注意。
這夾雜在掌聲中的聲響把畢文謙嚇了一跳。看看身邊的王振,他卻依舊微笑著,仿佛沒有聽到。
不久,夏林唱完退場。又一輪鼓掌聲中,黎華細細盯著畢文謙:“怪不得她會要唱這歌。你啊,還真是什麽都能唱成歌啊!”
畢文謙隻是笑笑,轉移了話題:“這首歌很簡單,也算朗朗上口,唱起來沒什麽難度。夏林唱出了年輕女孩子的活潑俏皮,有點兒少女情懷總是詩的味道了,也算成功。徒弟,這歌如果換你,你會怎麽唱?”
“我?”黎華笑著搖搖頭,“最近我可沒時間‘鬧喳喳’,也沒時間去‘發呆’。等過段時間再試試吧!”
聽了這話,畢文謙散了臉上的笑,隻朝她點了點頭,默默越過扶手,輕輕牽著她的右手。
“謝謝。”
黎華不答,隻是手上傳來了一點兒力道。
又過了幾首歌,一個仿佛穿著袍子,脖子上搭著白毛巾,一隻褲腳高,一隻褲腳低的年輕男人,提著一把破吉他登台了。
或許是因為那陝北農民般的打扮,全場觀眾仿佛被他給震懾住了,當他撥弄著吉他起了聲音,體育館裏一下子安靜下來。
是了,就是他。
畢文謙遠遠望著舞台,隱隱生出了一點兒感慨。
“我曾經問個不休……”
破破的嗓子,一聲高歌,整個現場仿佛炸藥桶被點爆了一般,叫好聲,鼓掌聲,口哨聲,尖叫聲,彼此覆蓋著轟然而起!
畢文謙噗嗤一下,笑出了聲。
這顯然不是被歌曲吸引的神態。當台上的人唱完一遍,開始在間奏時大踏步彈吉他時,微微皺眉的王振終於忍不住傾身而問。
“小家夥,這是什麽歌?”
“簡單地說,一首好歌。”畢文謙心頭一跳,卻又有些喜悅,“如果說風格的話,應該是富林叔叔提過的搖滾。如果說內容的話,細細思量起來,似乎挺值得辯證地說道說道。”
“辯證?”似乎是這個哲學性的字眼兒出現地突兀,本是問問音樂的王振稍稍愣了一下,“那你具體說說。”
忽然,他們背後一排不遠處起了動靜。迴頭看去,卻是一個老同誌正在離場,昏暗的光線下,似乎是一臉怒容。
畢文謙眼露疑惑,王振也問了問身旁的人。
不久,傳來了說法——那位老同誌很不喜歡這種胡鬧的歌。
一起聽著,王振先爽朗地笑了笑:“嗬嗬,老革·命遇到新問題了。”
“就不知道那位老爺爺是不是離休了?”畢文謙也輕笑著。
王振細細看來:“哦?”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能坐在前兩排的老爺爺,應該也是幹部吧?”畢文謙眨眨眼睛,嘴上繼續著貌似弱弱口吻,“如果是已經離休的老爺爺,遇對這樣的新事物,他不喜歡,用提前退場來表達態度,倒也正常。但如果是仍在工作老前輩,無論他個人喜不喜歡這種風格的歌,即使這種歌犯了什麽錯誤,也該直言批評吧?像這種處理方式,實在不像是一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幹部的行為,倒有點兒傳說中的民國高官的冷豔高貴的範兒。”
“哈哈!”倒是另一旁的黎華先笑了起來,“我的師父啊,你這帽子扣得有點兒大啊!”
“很大嗎?”
畢文謙一臉無辜。
談笑間,舞台上的年輕人繼續唱了起來。等他完全唱過了,王振沒有跟著大眾鼓掌,而是先對身邊的人低聲吩咐了幾句,然後用不大不小的聲音對畢文謙說道:“小家夥,你那歌拍的電影,是作為壓軸來播放的,到時候會掛熒幕。等播完了,你上台去,辯證地和大家談談你對這首,《一無所有》的看法,也讓剛才那離休的老同誌聽聽。”
畢文謙一愣,旋即睜大了眼睛:“他真的已經離休了?”
王振笑而不語。
那笑容,看在畢文謙眼裏,仿佛能腦補出一句話來——無論他有沒有離休,今晚之後,他就一定離休了。
錯覺,一定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