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翅膀初扇
(ps:作為一個怕作死的合理黨……這一章寫得真累。今天隻有1更,隻有3k……對不起了。對背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相關信息。)
“你們寫得不一樣啊?”
“不,我們指的是一件事情。”
畢文謙微笑著朝黎華擺擺手,依舊看著對坐的萬鵬,眼裏閃著捉摸不定的光彩。
“會在發生這樣的事情時,想到來找我,說明之前我說的那些,你至少沒有一笑而過。那麽,說吧,這一次,你想聽到一些什麽?”
萬鵬卻先招唿道:“華華,坐下來嘛!你不落座,我怎麽動筷子?”等黎華噴了一個鼻音坐下,把筷子握在手裏了,他才舉著筷子在半空中劃了一個圈,“畢文謙,你說,這件事,能算一口氣嗎?”
畢文謙搖搖頭:“隻看報紙,我又不能知道第一手的詳細信息。但既然你都這麽說了,似乎,事情比一般人想像中的嚴重得多?”
“我和一些專家了解過一些可能性。”萬鵬的眼神聚焦到壇子肉上,“如果出現最壞的情況,結局可能不堪設想。”
“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畢文謙徑直一筷子捅進碗裏,夾出一塊肉來,“這種事情,解決得越早,所投入的成本反而越少,造成的破壞也越少?”
“你想的沒錯。”萬鵬沉默了一會兒,也夾了一塊,卻不像畢文謙那樣吃得津津有味兒,“有消息說,事故最初是4月26號。”
“今天都5月3號了。”
“有跡象表明,蘇聯本來並沒有重視,反而是在瑞典的提醒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沒錯——“曆史”上就是如此的。
“如果真是這樣,現在要徹底解決事故,恐怕已經很不容易了。這個你也問過專家了嗎……不,你既然來了,肯定是問過了,而且得到的估計很不樂觀。對嗎?”畢文謙等著萬鵬,但等到他都咀嚼完一大口飯菜了,都沒有下文,“那麽,你到底想和我聊什麽?事故離我們很遠……”
萬鵬的筷子敲在飯碗邊,脆響打斷了畢文謙的話:“蘇聯離我們很近。”
“……這麽說,你覺得這能算緊一口氣了。”畢文謙歎了一口氣,“你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變化,哪怕隻是一種分析,甚至猜測?”
“你不愧是華華是師父。”萬鵬起了沙沙的笑聲,“想聽聽的人,不止我一個。雖然多數人隻是有點兒興趣,順口提到了你。”
這話,讓畢文謙有些不敢細想了——他看向了黎華。
一直當聽眾的黎華眨眨眼睛:“事情我隻聽你們講了個迷糊,但這事情,往上說的話,是書記處研究室管吧?怎麽,除了王胡子,還有人也看青歌賽?”
“畢文謙的想法,不論對錯,的確是與眾不同的。我又沒有剽竊到自己頭上,核實一些細節的時候,自然會問到不少叔叔阿姨,他們聽了,也有一些興趣。”萬鵬指指牆壁,“隔壁那些書裏,有一些就是他們寫的。”
“是嗎?”畢文謙還真沒想像過這種事情。
“聽說了你是看了那些書之後得出的那些想法,有人托我轉告一聲——如果你看了他的書有什麽新的意見,可以和他交流交流。”萬鵬輕輕地笑,那書卷氣的臉上閃過一絲靦腆,“說這話的,都是學術上有真材實料的,我雖然搞不懂他們的著作,但你要真有什麽話,我可以幫你帶到。”
真材實料……那不是把我往槍口上撞嗎!畢文謙瀏覽過某些專業著作,也知道自己的斤兩,頓時就囧了。
“我再重申一次——我隻想投身音樂以及相關的事業。之前說那些,是因為藝術不能是無根之萍,沒有強盛的國家就沒有長期繁榮的藝術,所以我會說那麽多。對了,可以作為印證;錯了,一笑而過就好。”
黎華抿嘴而笑。萬鵬卻一下子無言以對。
房間裏似乎尷尬了一陣,直到畢文謙又慢慢吃掉了一塊壇子肉:“好吧,事無不可對人言。我想的什麽,都可以說出來。其實,切爾諾貝尼這事情很簡單——蘇聯出了一個大事故,雖然不至於處理不了,但很可能會被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麽一件事,不大不小,本身起不了決定性作用,但也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兒稻草——如果真那麽遇緣兒的話。”
“如果真是那樣呢?”萬鵬下意識地問。
“那就會導致蘇聯被迫改革。”畢文謙瞄了一眼默默看著自己的黎華,“就像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一樣——不是他們想變法,而是國家入不敷出,不得不變法。而蘇聯,能改革的,大概也就經濟、外交、思想三個方麵了。不過,我並不覺得他們能改好。蘇聯經濟生產一直是重工業為主導,軍工為優,短板其實在於輕工業和農業,然而,他們的領土多數在高緯度的寒冷地區,農業生產水平,不僅和技術相關,更得看老天爺的臉,如果以收成好的年份的數據為基礎去改革,結果反而可能越來越惡化;而在外交方麵,美蘇一直在對抗,要想省錢,就意味著戰略退縮,我不覺得蘇聯新形成的年輕領導班子有那威望和膽量承受戰略退縮可能帶來的指責——畢竟,在短期內,戰略退縮換句話就成了戰略投降;而如果蘇聯試圖在思想方麵改革,我隻能說他們在作死了——幾十年來兩極對抗,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多數人從小就被灌輸了冷戰的思想,這個時候要突然要改頭換麵,在灰衣主教已經過世的現在,那隻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思想混亂——如果蘇聯真的在接下來不久,提出什麽新思想、新思維什麽的……也許,他的滅亡就開始了倒計時。”
畢文謙的話在房間裏短暫地迴蕩,便仿佛隨風飄出了窗戶。
也好像是窗外吹來一道冷風,把萬鵬和黎華激出了一股寒顫。
“你是說……蘇聯要滅亡?”
“我是說,如果蘇聯主動在思想上投降的話,它很快就會滅亡,也許,會快到連它的敵人都始料未及,也許,快到五、六年之間。”想想,畢文謙還是擔心可能的蝴蝶效應,“多則十年。”
黎華微微張著嘴,筷子尖兒垂在桌麵,捏筷子的指節緊得發白。
萬鵬閉上眼睛,沉默了許久:“……我很想把這當成一個笑話。”
“也許,它真成了一個笑話,未免不是好事兒。”畢文謙輕聲說著,既像對萬鵬說,也像是對自己說,“沒有了蘇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中國了——必然會遭到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圍追堵截。”
“……但我們也不必在北方陳兵百萬了。”萬鵬也像是在對自己說,沙沙的聲音格外低沉。
“這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畢文謙歎了一口氣,“那得看你,看你的那些叔叔阿姨們,那些爺爺奶奶們。我隻能希望,中國在曆史的分水嶺,在危機四伏的迷霧中,抉擇到更好的一條路上。”
空氣沉重地有些凝固,除了黎華忽然大口吃肉的聲音,什麽也沒有。
見了她利落的吃相,畢文謙和萬鵬也悶頭吃了起來。
不久,萬鵬就收拾起食盒來。
“萬鵬,我送送你。”
“華華?”黎華突然的聲音似乎讓萬鵬有點兒受寵若驚,但他很快又平靜下來,“……好吧。”
就在他們準備開門時,畢文謙忽然喊到:“萬鵬。”
“什麽?”
“如果你有什麽叔叔阿姨在計算機領域的話,能幫我拜托一下嗎?”
“拜托什麽?”
“開一個課題,把計算機運用到音樂上來。”
萬鵬有些愣神,也許,在他的觀念裏,這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計算機?音樂?”
“自由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是蒸汽時代,國家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是電氣時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黃金時代,是信息時代。計算機將來未來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希望,中國流行音樂在這方麵的基礎,能夠走在時代的前麵。”
“是嗎?”聽口氣,萬鵬還是半信半疑,“我會轉告的。”
但已經足夠了。
目前他們離開,畢文謙躺倒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出神。
直到現在,自己依然沒有去細想萬鵬是誰,但也許……時代與曆史那本是重疊的軌道,正在被自己撬動著?
會不會突然憑空出現一群黑衣人,冷冷地朝自己亮亮從未見過的證件,然後來一句:“時空管理局,請你跟我們走一趟”?
房間裏迴蕩起暢然的笑聲。
與此同時,招待所門口,黎華麵沉如水地盯著萬鵬。
“你想轉告誰?”
“還能有誰?中國第一台國產計算機是誰發明的?”萬鵬理所當然地反問道,“再說了,他們家對畢文謙印象那麽好……”
“行了行了。”黎華擺擺手,“你說有人想和師父交流意見,到底是隨口說說還是……”
“有人是,有人不是。反正,我也知道,畢文謙好像也沒那念想,我也和他們聊了聊他的誌向。不過,也還有幾個人保持了不小的興趣。”黎華雙手叉腰,定睛看著萬鵬。
“別!叔叔阿姨有興趣,我還能怎麽辦?”萬鵬急忙搖頭,“還有人怕畢文謙還沒上大學看不懂,讓我重新送一本他做了注釋的書來……”
“什麽書?”
“好像叫……《動態經濟係統的調節與演化》,好像是專業教材。”
“你還好意思說!師父才高一,你連經濟專業的大學教材都弄來了……”黎華大約是強行忽略了當初她是以自己的名義向萬鵬借書的。
萬鵬弱弱分辨道:“就是聽說畢文謙才高一就有那些見解,人家才特意囑咐我……”
見他說的有鼻子有眼的,終於,黎華歎了一口氣:“算了,過兩天順路的話,你把那書給我吧!我自己去還。”
(ps:作為一個怕作死的合理黨……這一章寫得真累。今天隻有1更,隻有3k……對不起了。對背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相關信息。)
“你們寫得不一樣啊?”
“不,我們指的是一件事情。”
畢文謙微笑著朝黎華擺擺手,依舊看著對坐的萬鵬,眼裏閃著捉摸不定的光彩。
“會在發生這樣的事情時,想到來找我,說明之前我說的那些,你至少沒有一笑而過。那麽,說吧,這一次,你想聽到一些什麽?”
萬鵬卻先招唿道:“華華,坐下來嘛!你不落座,我怎麽動筷子?”等黎華噴了一個鼻音坐下,把筷子握在手裏了,他才舉著筷子在半空中劃了一個圈,“畢文謙,你說,這件事,能算一口氣嗎?”
畢文謙搖搖頭:“隻看報紙,我又不能知道第一手的詳細信息。但既然你都這麽說了,似乎,事情比一般人想像中的嚴重得多?”
“我和一些專家了解過一些可能性。”萬鵬的眼神聚焦到壇子肉上,“如果出現最壞的情況,結局可能不堪設想。”
“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畢文謙徑直一筷子捅進碗裏,夾出一塊肉來,“這種事情,解決得越早,所投入的成本反而越少,造成的破壞也越少?”
“你想的沒錯。”萬鵬沉默了一會兒,也夾了一塊,卻不像畢文謙那樣吃得津津有味兒,“有消息說,事故最初是4月26號。”
“今天都5月3號了。”
“有跡象表明,蘇聯本來並沒有重視,反而是在瑞典的提醒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沒錯——“曆史”上就是如此的。
“如果真是這樣,現在要徹底解決事故,恐怕已經很不容易了。這個你也問過專家了嗎……不,你既然來了,肯定是問過了,而且得到的估計很不樂觀。對嗎?”畢文謙等著萬鵬,但等到他都咀嚼完一大口飯菜了,都沒有下文,“那麽,你到底想和我聊什麽?事故離我們很遠……”
萬鵬的筷子敲在飯碗邊,脆響打斷了畢文謙的話:“蘇聯離我們很近。”
“……這麽說,你覺得這能算緊一口氣了。”畢文謙歎了一口氣,“你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變化,哪怕隻是一種分析,甚至猜測?”
“你不愧是華華是師父。”萬鵬起了沙沙的笑聲,“想聽聽的人,不止我一個。雖然多數人隻是有點兒興趣,順口提到了你。”
這話,讓畢文謙有些不敢細想了——他看向了黎華。
一直當聽眾的黎華眨眨眼睛:“事情我隻聽你們講了個迷糊,但這事情,往上說的話,是書記處研究室管吧?怎麽,除了王胡子,還有人也看青歌賽?”
“畢文謙的想法,不論對錯,的確是與眾不同的。我又沒有剽竊到自己頭上,核實一些細節的時候,自然會問到不少叔叔阿姨,他們聽了,也有一些興趣。”萬鵬指指牆壁,“隔壁那些書裏,有一些就是他們寫的。”
“是嗎?”畢文謙還真沒想像過這種事情。
“聽說了你是看了那些書之後得出的那些想法,有人托我轉告一聲——如果你看了他的書有什麽新的意見,可以和他交流交流。”萬鵬輕輕地笑,那書卷氣的臉上閃過一絲靦腆,“說這話的,都是學術上有真材實料的,我雖然搞不懂他們的著作,但你要真有什麽話,我可以幫你帶到。”
真材實料……那不是把我往槍口上撞嗎!畢文謙瀏覽過某些專業著作,也知道自己的斤兩,頓時就囧了。
“我再重申一次——我隻想投身音樂以及相關的事業。之前說那些,是因為藝術不能是無根之萍,沒有強盛的國家就沒有長期繁榮的藝術,所以我會說那麽多。對了,可以作為印證;錯了,一笑而過就好。”
黎華抿嘴而笑。萬鵬卻一下子無言以對。
房間裏似乎尷尬了一陣,直到畢文謙又慢慢吃掉了一塊壇子肉:“好吧,事無不可對人言。我想的什麽,都可以說出來。其實,切爾諾貝尼這事情很簡單——蘇聯出了一個大事故,雖然不至於處理不了,但很可能會被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麽一件事,不大不小,本身起不了決定性作用,但也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兒稻草——如果真那麽遇緣兒的話。”
“如果真是那樣呢?”萬鵬下意識地問。
“那就會導致蘇聯被迫改革。”畢文謙瞄了一眼默默看著自己的黎華,“就像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一樣——不是他們想變法,而是國家入不敷出,不得不變法。而蘇聯,能改革的,大概也就經濟、外交、思想三個方麵了。不過,我並不覺得他們能改好。蘇聯經濟生產一直是重工業為主導,軍工為優,短板其實在於輕工業和農業,然而,他們的領土多數在高緯度的寒冷地區,農業生產水平,不僅和技術相關,更得看老天爺的臉,如果以收成好的年份的數據為基礎去改革,結果反而可能越來越惡化;而在外交方麵,美蘇一直在對抗,要想省錢,就意味著戰略退縮,我不覺得蘇聯新形成的年輕領導班子有那威望和膽量承受戰略退縮可能帶來的指責——畢竟,在短期內,戰略退縮換句話就成了戰略投降;而如果蘇聯試圖在思想方麵改革,我隻能說他們在作死了——幾十年來兩極對抗,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多數人從小就被灌輸了冷戰的思想,這個時候要突然要改頭換麵,在灰衣主教已經過世的現在,那隻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思想混亂——如果蘇聯真的在接下來不久,提出什麽新思想、新思維什麽的……也許,他的滅亡就開始了倒計時。”
畢文謙的話在房間裏短暫地迴蕩,便仿佛隨風飄出了窗戶。
也好像是窗外吹來一道冷風,把萬鵬和黎華激出了一股寒顫。
“你是說……蘇聯要滅亡?”
“我是說,如果蘇聯主動在思想上投降的話,它很快就會滅亡,也許,會快到連它的敵人都始料未及,也許,快到五、六年之間。”想想,畢文謙還是擔心可能的蝴蝶效應,“多則十年。”
黎華微微張著嘴,筷子尖兒垂在桌麵,捏筷子的指節緊得發白。
萬鵬閉上眼睛,沉默了許久:“……我很想把這當成一個笑話。”
“也許,它真成了一個笑話,未免不是好事兒。”畢文謙輕聲說著,既像對萬鵬說,也像是對自己說,“沒有了蘇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中國了——必然會遭到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圍追堵截。”
“……但我們也不必在北方陳兵百萬了。”萬鵬也像是在對自己說,沙沙的聲音格外低沉。
“這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畢文謙歎了一口氣,“那得看你,看你的那些叔叔阿姨們,那些爺爺奶奶們。我隻能希望,中國在曆史的分水嶺,在危機四伏的迷霧中,抉擇到更好的一條路上。”
空氣沉重地有些凝固,除了黎華忽然大口吃肉的聲音,什麽也沒有。
見了她利落的吃相,畢文謙和萬鵬也悶頭吃了起來。
不久,萬鵬就收拾起食盒來。
“萬鵬,我送送你。”
“華華?”黎華突然的聲音似乎讓萬鵬有點兒受寵若驚,但他很快又平靜下來,“……好吧。”
就在他們準備開門時,畢文謙忽然喊到:“萬鵬。”
“什麽?”
“如果你有什麽叔叔阿姨在計算機領域的話,能幫我拜托一下嗎?”
“拜托什麽?”
“開一個課題,把計算機運用到音樂上來。”
萬鵬有些愣神,也許,在他的觀念裏,這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計算機?音樂?”
“自由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是蒸汽時代,國家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是電氣時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黃金時代,是信息時代。計算機將來未來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希望,中國流行音樂在這方麵的基礎,能夠走在時代的前麵。”
“是嗎?”聽口氣,萬鵬還是半信半疑,“我會轉告的。”
但已經足夠了。
目前他們離開,畢文謙躺倒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出神。
直到現在,自己依然沒有去細想萬鵬是誰,但也許……時代與曆史那本是重疊的軌道,正在被自己撬動著?
會不會突然憑空出現一群黑衣人,冷冷地朝自己亮亮從未見過的證件,然後來一句:“時空管理局,請你跟我們走一趟”?
房間裏迴蕩起暢然的笑聲。
與此同時,招待所門口,黎華麵沉如水地盯著萬鵬。
“你想轉告誰?”
“還能有誰?中國第一台國產計算機是誰發明的?”萬鵬理所當然地反問道,“再說了,他們家對畢文謙印象那麽好……”
“行了行了。”黎華擺擺手,“你說有人想和師父交流意見,到底是隨口說說還是……”
“有人是,有人不是。反正,我也知道,畢文謙好像也沒那念想,我也和他們聊了聊他的誌向。不過,也還有幾個人保持了不小的興趣。”黎華雙手叉腰,定睛看著萬鵬。
“別!叔叔阿姨有興趣,我還能怎麽辦?”萬鵬急忙搖頭,“還有人怕畢文謙還沒上大學看不懂,讓我重新送一本他做了注釋的書來……”
“什麽書?”
“好像叫……《動態經濟係統的調節與演化》,好像是專業教材。”
“你還好意思說!師父才高一,你連經濟專業的大學教材都弄來了……”黎華大約是強行忽略了當初她是以自己的名義向萬鵬借書的。
萬鵬弱弱分辨道:“就是聽說畢文謙才高一就有那些見解,人家才特意囑咐我……”
見他說的有鼻子有眼的,終於,黎華歎了一口氣:“算了,過兩天順路的話,你把那書給我吧!我自己去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