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又一次滿分
出乎畢文謙的意料之外,評委席上,首先交頭接耳地討論了一下。然後,才由王富林首先發言。
“畢文謙啊,你在談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時,你提到的那個同學,我也是知道一些的。要說她有些委屈,是真的。但是,你這首歌的內容,恐怕是基於她的事情,而作了一些外延吧?”見畢文謙沒有反駁,王富林微微點頭,繼續說道,“真要計較起來,像我這樣的不少從事藝術工作的人,對自己的家庭的關心,都是不夠的。家這個話題,既是寬廣的,也是長久的。你的這首歌,也許會引起很多人的觸動,比如,我這個不夠稱職的父親。‘隻要心中充滿愛,就會被關懷’,這樣的心氣,很好,非常好。不過,有一個問題,你是不是忘了?”說到這裏,王富林停頓一會兒,“你還沒告訴我們,這首歌叫什麽名字啊!”
畢文謙略顯尷尬——這還真是裝完逼就給忘了……
“這首歌叫《我想有個家》。”
“……好名字。”王富林微微琢磨了一下,“說實話,以你的歌唱水平,在業餘組,是有些委屈的。但相比你寫歌的水平,這份委屈,又不算什麽了。”
這個評價,在這樣的場合,讓畢文謙有些費解。就在他悄悄琢磨時,話筒已經轉移到了別的評委手中。
“畢文謙小朋友,你好。我是穀健芬……”
這名字一下把畢文謙拉迴了神——尋聲看去,卻是一個麵帶微笑的老太……好吧,中年老太。頭發還是純黑,也沒有戴眼鏡,倒是和畢文謙“記憶”中一樣的偏於男子氣——不是說長得像男人,而是一種和婉約絕緣的書卷氣。
“我知道,穀老太婆!泰山北鬥啊!”
大約是因為本在出神,畢文謙沒有細想就脫口而出了。
這話顯然有問題——現場到處起了竊竊私語。而穀健芬也似乎有些吃驚,但她很快搖頭微笑:“原來在你看起來,我已經是個老太婆了啊!不過,我是擔不起你這麽高的評價的。”
畢文謙不敢接腔——在80年代中期,她的確離泰山北鬥還有些距離。那沒經過大腦的話,是沒辦法圓的。
幸好,穀健芬主動把這一茬輕輕揭過了。
“剛才富林老師針對你這首歌的評價,我很讚同。不過,這畢竟是一個歌唱比賽,就歌唱本身,我有一個問題,希望聽聽你的看法。”
“您說!”
“聽了你唱的兩首歌,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和多數人不同,你在唱‘的’這個字的時候,發的都是‘de’音?是刻意為之嗎?如果是的話,這是出於什麽原因?”
這……還真是一個細節問題。
畢文謙思量了一下。
“其實,這隻是我個人的選擇,也許談不上絕對的對錯。我隻說說我個人的看法——如我以前說過的,所謂流行歌曲,指的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廣泛流傳,傳聽傳唱的歌曲。既然如此,那麽,人們,特別是缺乏係統的歌唱訓練的人,在傳唱歌曲的時候,往往會按照自己所習慣的方式去唱吧?那會是什麽習慣?很自然的,和聲樂知識無關,而是平時說話的習慣。那麽,在普通話裏,‘的’這個字,到底發的什麽音呢?為此,我專門查過字典。‘的’是一個多音字,意思是‘箭靶中心’的時候,它讀作‘di’,比如,眾矢之的;意思是‘真實、實在’的時候,它讀作‘di’,比如,的確;而在作為使用最頻繁的結構助詞的時候,它的發音是‘de’——這就是我為什麽在演唱時,會這麽唱的原因。”
“這顯然是和目前多數歌唱家的處理方式不同的。那麽,前輩們為什麽會紛紛唱成‘di’呢?這個,我也琢磨過一陣——我個人的理解是,從發音的角度來說,‘de’沒有‘di’那麽通暢,特別是在唱高音的時候,唱成‘de’的話,會特別費力。不過,就我目前在青歌賽上演唱過的兩首歌來說,都還沒有涉及特別高的音,也就談不上特別費力的情況。既然條件允許,我自然就選擇更符合普通人說話的習慣,如此而已。”
評委席上議論紛紛。
到最後,話筒到了一個頗為洋氣的女人手中。
“畢文謙,你好。我是李穀乙。關於你剛才的見解,評委們存在著各自不同的看法。不過,我們一致認為,你這首歌,唱得很好。”
在打分之前就這麽說了……會不會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啊?
無論如何,畢文謙隻能點頭說一聲:“謝謝。”然後直立在舞台上,靜靜等待。
就在評委們一一打分的時候,觀眾席上,萬鵬悄悄問黎華:“華華,今晚我送你們迴招待所吧。”
“為什麽?”
“我有點兒事情想告訴他。”
黎華眯起眼睛:“不是告訴過你,青歌賽結束前不要打擾他嗎?”
“他上次說的那些,後來我諮詢過一些長輩的看法,感覺有一些靠譜的地方。最近,外麵發生了一件事兒,有可能……比較重要,我想聽聽他的看法,參考驗證一下。”
黎華聽著主持人念著一個又一個10分:“……很急的事情?等不到決賽比完?”
“……好吧,是我心急了。”萬鵬也看向了波瀾不興的畢文謙,“大概,就在著一兩天,報紙上就會提到那事兒,可能是《人民日報》,也可能隻是《參考消息》吧……”
“我會把這幾天的報紙買齊全的。”黎華點點頭。
終於,畢文謙又得到了滿分。
雷鳴的掌聲中,畢文謙再次向眾人鞠躬。黎華一邊鼓掌,一邊確認道:“萬鵬,你再過一遍,這次生產磁帶的每一個環節,都準備好了嗎?”
“你托我負責的那些,肯定沒問題。”萬鵬答得挺自信。
“那就好。”黎華目送著畢文謙退場,眼睛閃閃發光,“這是我第一次操持我認為正確的事情。”
“我感覺得出來……你信任這個孩子。”
“你我各自認識的人裏,有很多都有一種迷茫。”
“這麽說的話……他的確鶴立雞群了。所以這事兒,我也樂意打這個下手。”
“……謝謝。”
“……我寧願你不說這聲‘謝謝’。”
然而,萬鵬等了很久,也沒有聽到黎華的迴答——她已經開始離場了。
出乎畢文謙的意料之外,評委席上,首先交頭接耳地討論了一下。然後,才由王富林首先發言。
“畢文謙啊,你在談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時,你提到的那個同學,我也是知道一些的。要說她有些委屈,是真的。但是,你這首歌的內容,恐怕是基於她的事情,而作了一些外延吧?”見畢文謙沒有反駁,王富林微微點頭,繼續說道,“真要計較起來,像我這樣的不少從事藝術工作的人,對自己的家庭的關心,都是不夠的。家這個話題,既是寬廣的,也是長久的。你的這首歌,也許會引起很多人的觸動,比如,我這個不夠稱職的父親。‘隻要心中充滿愛,就會被關懷’,這樣的心氣,很好,非常好。不過,有一個問題,你是不是忘了?”說到這裏,王富林停頓一會兒,“你還沒告訴我們,這首歌叫什麽名字啊!”
畢文謙略顯尷尬——這還真是裝完逼就給忘了……
“這首歌叫《我想有個家》。”
“……好名字。”王富林微微琢磨了一下,“說實話,以你的歌唱水平,在業餘組,是有些委屈的。但相比你寫歌的水平,這份委屈,又不算什麽了。”
這個評價,在這樣的場合,讓畢文謙有些費解。就在他悄悄琢磨時,話筒已經轉移到了別的評委手中。
“畢文謙小朋友,你好。我是穀健芬……”
這名字一下把畢文謙拉迴了神——尋聲看去,卻是一個麵帶微笑的老太……好吧,中年老太。頭發還是純黑,也沒有戴眼鏡,倒是和畢文謙“記憶”中一樣的偏於男子氣——不是說長得像男人,而是一種和婉約絕緣的書卷氣。
“我知道,穀老太婆!泰山北鬥啊!”
大約是因為本在出神,畢文謙沒有細想就脫口而出了。
這話顯然有問題——現場到處起了竊竊私語。而穀健芬也似乎有些吃驚,但她很快搖頭微笑:“原來在你看起來,我已經是個老太婆了啊!不過,我是擔不起你這麽高的評價的。”
畢文謙不敢接腔——在80年代中期,她的確離泰山北鬥還有些距離。那沒經過大腦的話,是沒辦法圓的。
幸好,穀健芬主動把這一茬輕輕揭過了。
“剛才富林老師針對你這首歌的評價,我很讚同。不過,這畢竟是一個歌唱比賽,就歌唱本身,我有一個問題,希望聽聽你的看法。”
“您說!”
“聽了你唱的兩首歌,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和多數人不同,你在唱‘的’這個字的時候,發的都是‘de’音?是刻意為之嗎?如果是的話,這是出於什麽原因?”
這……還真是一個細節問題。
畢文謙思量了一下。
“其實,這隻是我個人的選擇,也許談不上絕對的對錯。我隻說說我個人的看法——如我以前說過的,所謂流行歌曲,指的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廣泛流傳,傳聽傳唱的歌曲。既然如此,那麽,人們,特別是缺乏係統的歌唱訓練的人,在傳唱歌曲的時候,往往會按照自己所習慣的方式去唱吧?那會是什麽習慣?很自然的,和聲樂知識無關,而是平時說話的習慣。那麽,在普通話裏,‘的’這個字,到底發的什麽音呢?為此,我專門查過字典。‘的’是一個多音字,意思是‘箭靶中心’的時候,它讀作‘di’,比如,眾矢之的;意思是‘真實、實在’的時候,它讀作‘di’,比如,的確;而在作為使用最頻繁的結構助詞的時候,它的發音是‘de’——這就是我為什麽在演唱時,會這麽唱的原因。”
“這顯然是和目前多數歌唱家的處理方式不同的。那麽,前輩們為什麽會紛紛唱成‘di’呢?這個,我也琢磨過一陣——我個人的理解是,從發音的角度來說,‘de’沒有‘di’那麽通暢,特別是在唱高音的時候,唱成‘de’的話,會特別費力。不過,就我目前在青歌賽上演唱過的兩首歌來說,都還沒有涉及特別高的音,也就談不上特別費力的情況。既然條件允許,我自然就選擇更符合普通人說話的習慣,如此而已。”
評委席上議論紛紛。
到最後,話筒到了一個頗為洋氣的女人手中。
“畢文謙,你好。我是李穀乙。關於你剛才的見解,評委們存在著各自不同的看法。不過,我們一致認為,你這首歌,唱得很好。”
在打分之前就這麽說了……會不會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啊?
無論如何,畢文謙隻能點頭說一聲:“謝謝。”然後直立在舞台上,靜靜等待。
就在評委們一一打分的時候,觀眾席上,萬鵬悄悄問黎華:“華華,今晚我送你們迴招待所吧。”
“為什麽?”
“我有點兒事情想告訴他。”
黎華眯起眼睛:“不是告訴過你,青歌賽結束前不要打擾他嗎?”
“他上次說的那些,後來我諮詢過一些長輩的看法,感覺有一些靠譜的地方。最近,外麵發生了一件事兒,有可能……比較重要,我想聽聽他的看法,參考驗證一下。”
黎華聽著主持人念著一個又一個10分:“……很急的事情?等不到決賽比完?”
“……好吧,是我心急了。”萬鵬也看向了波瀾不興的畢文謙,“大概,就在著一兩天,報紙上就會提到那事兒,可能是《人民日報》,也可能隻是《參考消息》吧……”
“我會把這幾天的報紙買齊全的。”黎華點點頭。
終於,畢文謙又得到了滿分。
雷鳴的掌聲中,畢文謙再次向眾人鞠躬。黎華一邊鼓掌,一邊確認道:“萬鵬,你再過一遍,這次生產磁帶的每一個環節,都準備好了嗎?”
“你托我負責的那些,肯定沒問題。”萬鵬答得挺自信。
“那就好。”黎華目送著畢文謙退場,眼睛閃閃發光,“這是我第一次操持我認為正確的事情。”
“我感覺得出來……你信任這個孩子。”
“你我各自認識的人裏,有很多都有一種迷茫。”
“這麽說的話……他的確鶴立雞群了。所以這事兒,我也樂意打這個下手。”
“……謝謝。”
“……我寧願你不說這聲‘謝謝’。”
然而,萬鵬等了很久,也沒有聽到黎華的迴答——她已經開始離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