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開後門兒的條件
莫非……這就是為什麽孫雲會突然要對自己打什麽“不要生出鬥米仇的雜念”的預防針的原因?
畢文謙看著黎華,她正淡淡地笑。
“黎華,你……認識宋國升老師?”
“本來不認識。登門拜訪之後,就算認識了。”黎華眨眨眼睛,“我也不覺得我請得動宋老師,但如果試都不試,那就真的一事無成了。小菲當時恰好在家,有點兒興趣,我就把你編的樂譜給她試了試。既然她自己有興趣,這又是在青歌賽登台的機會,我說服宋老師同意也就有了底氣。”說著,她饒有興趣地瞅著畢文謙,“這些天,聽說小菲和學校請了假,天天和阿姨一起磨合。所以阿姨會謝謝她廢寢忘食。文謙啊,像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可不多,你是……惺惺相惜?”
“說得你自己很老一樣。”畢文謙翻起了白眼兒,“既然你要我現在心無旁騖,那你就好好和人家聯係。你可別說你想開的是皮包公司。”
“喲!還學著耍性子了?”黎華噗嗤地笑,湊過來輕輕踢畢文謙的腿,“今晚上我和阿姨聊了幾句。她說要是你不聽話,就揪你耳朵。你說,我要不要學而時習之?”
畢文謙一愣,旋即左右腳一錯,踢掉鞋子,全身往床上一縮,死死靠著牆壁,雙手捂緊耳朵。
“你別過來!她怎麽能這樣!我可是親生的啊!”
看到他一副熊孩子模樣,黎華一隻手掩著嘴,一隻手撐著腰,笑得花枝招展。
“熊樣兒!”笑了好久,黎華才往門口走,“好好睡覺,我明天還要去和別人談事情。”
“等等!”畢文謙突然正經了神態,小聲地問,“你這些天,找了多少二胡演奏家?”
“我隻是打聽了一下最近人在京津地區的拉二胡的國家一級演員罷了。”
背對著揮了揮手,黎華關門而去。
這一夜,畢文謙入睡很晚,卻睡得香甜。
接下來幾天,美聲、民族唱法業餘組的比賽,畢文謙都不再去關注,隻是獨自繼續練習,確保萬無一失——清唱對於唱功的考校更加嚴格,沒有背景點綴也無法掩蓋不足。據說,第一屆青歌賽就是在一個簡陋的兩層樓的部隊小禮堂裏,一個個歌手對著五、六位評委清唱,連麥克風都沒有。不過,那一屆的獲獎者也有著後來人所沒有的結果——不僅在中南海被領導人挨個兒接見,還到懷仁堂演唱了一遭。
罷了,那些都已經是過去兩次的曆史了。
終於,通俗唱法業餘組的比賽日到了。早早吃了飯,黎華和畢文謙準備去中央電視台。臨出門時,黎華問他還有什麽可能沒想周全的。“……真要說的話,倒有一件——我還沒試過電視台的麥克風。”細細考慮了一圈兒,畢文謙不緊不慢地說。
黎華皺了皺眉,很快又爽朗地笑:“那就趕緊去試試吧!反正還是白天。走!”
畢文謙順從地跟了去。
事實上,這在10年代是一個歌手必須考慮的細節。但對於穿越者畢文謙來說,80年代國內的麥克風的質量……說好聽點兒,就是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
也就沒有必要特別在意了,隻要能事先試一下,有一個心理準備就好。
到達電視台的時候,時間尚早,黎華拉著畢文謙,打聽了導演在哪裏,便徑直找了去。
鄒導演恰好正和郭淑貞一起在比賽現場商量著什麽。聽了黎華的請求,倒是郭淑貞笑著先發問:“小姑娘,畢文謙的事情,怎麽是你來開口?要說,也是該他媽媽來吧?”
“我是他徒弟。”黎華微微一笑,迴答得理直氣壯,“這些雜事兒,不是該首徒操持嗎?”
“哦!”來了一聲長長的降調,郭淑貞微妙地看了畢文謙一眼,對鄒導演建議道,“有開,能安排過來嗎?”
鄒有開稍微想了想:“如果隻是試話筒,應該沒問題……”
有了答案,郭淑貞就打斷了他的話,對著畢文謙,舉起食指,輕輕搖動道:“既然這樣,我就來刁難你一迴。《我多想唱》是你寫的,《來生緣》是你寫的,聽說,《血染的風采》不僅也是你寫的、而且是聽了戰鬥英雄的事跡之後當晚創作的。本來試話筒是每個參賽選手都應該做的,但你這麽多天躲著都不來打個報告,往重了說就是無紀律了喲!我看,讓你試話筒,可以,但你得新寫一首歌來試,就在今晚比賽之前。如何?”
郭淑貞提了條件,臉上促狹地笑。鄒有開在旁邊看著,想了想,卻也沒有發表意見。倒是黎華,聽了隻是不以為意地微笑。
畢文謙撅了撅嘴,“最遲什麽時候可以‘交卷’?”
郭淑貞看向鄒有開,鄒導演輕輕咳嗽一聲:“……保守一點兒的話,下午四點之前吧。”
“好吧。”畢文謙也不拖泥帶水,對著他們點點頭,“我這就去準備。請你們也準備好器材,我隨時可能‘交卷’。”
說完,他就拉起了黎華的手,大步流星地往外麵走了。
鄒有開看著畢文謙和黎華的背影,似乎想說什麽,郭淑貞卻對他輕輕“噓”了一下,等他們走遠不見了,才對鄒導演笑道:“那個富林,都不和我們說,這小鬼這麽能創作。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這小鬼半天寫一首歌並不難,反正我又沒對歌的水平做硬性要求。”
“這樣啊……”
“那小鬼肯定聽懂了,所以答應得這麽幹脆。”郭淑貞拍拍手,“嚴格地說,這畢竟也是開後門兒的事情,給他出點兒題目也是該的。對了,剛才咱們說的那個,穀乙提的那個姑娘,你打算怎麽安排?”
這個問題貌似讓鄒有開犯了難。他把眉毛聚成了一堆:“那個張菊霞都錯過了報名時間了。各個地方單位選送的名額之外塞這麽一個人進來,而且專業組的初賽都已經進行完了……”
“所以才問你啊!”郭淑貞嗬嗬地笑,“穀乙肯定自己就找過你不少吧?這不,她又拜托我來曲線救國了。”
鄒有開在比賽現場陷入了沉思。
畢文謙在電視台門口也陷入了思考。
不同的是,畢文謙想的是該唱什麽歌,以及相應的……“理由”。
黎華見著他的表情,把手抽了出來,食指戳著他的臉蛋兒:“怎麽,答應的時候那麽行雲流水,一轉眼出門就這樣兒?”
畢文謙偏頭白了她一眼:“歌又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心有所感,發乎於情,出口成腔,那就是歌。我總得先覓一個動機吧?”
說著,他不由緊盯向黎華。
良久,黎華似乎被他看得有些發毛:“你幹嘛?又要找我當模特兒?我可不幹。上次寫一首《月半小夜曲》,你就送給外人唱了。”
“這還不是因為你這麽漂亮,適合當模特兒……”
畢文謙才開始陪笑,就被黎華敲了腦袋:“都和你說了,漂亮又不能當飯吃!”
“可我身邊,隻有你了啊!”
“你就裝可憐吧!”黎華一眼兒就看破了,卻也不禁笑了出來,“……那你打算寫一首什麽歌?要我做些什麽?”
(ps:昨天做了一個視頻,沒能更新,今天爭取2更。另外,碼字時順手度娘了一下,發現了一首歌,把我笑遭了。)
莫非……這就是為什麽孫雲會突然要對自己打什麽“不要生出鬥米仇的雜念”的預防針的原因?
畢文謙看著黎華,她正淡淡地笑。
“黎華,你……認識宋國升老師?”
“本來不認識。登門拜訪之後,就算認識了。”黎華眨眨眼睛,“我也不覺得我請得動宋老師,但如果試都不試,那就真的一事無成了。小菲當時恰好在家,有點兒興趣,我就把你編的樂譜給她試了試。既然她自己有興趣,這又是在青歌賽登台的機會,我說服宋老師同意也就有了底氣。”說著,她饒有興趣地瞅著畢文謙,“這些天,聽說小菲和學校請了假,天天和阿姨一起磨合。所以阿姨會謝謝她廢寢忘食。文謙啊,像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可不多,你是……惺惺相惜?”
“說得你自己很老一樣。”畢文謙翻起了白眼兒,“既然你要我現在心無旁騖,那你就好好和人家聯係。你可別說你想開的是皮包公司。”
“喲!還學著耍性子了?”黎華噗嗤地笑,湊過來輕輕踢畢文謙的腿,“今晚上我和阿姨聊了幾句。她說要是你不聽話,就揪你耳朵。你說,我要不要學而時習之?”
畢文謙一愣,旋即左右腳一錯,踢掉鞋子,全身往床上一縮,死死靠著牆壁,雙手捂緊耳朵。
“你別過來!她怎麽能這樣!我可是親生的啊!”
看到他一副熊孩子模樣,黎華一隻手掩著嘴,一隻手撐著腰,笑得花枝招展。
“熊樣兒!”笑了好久,黎華才往門口走,“好好睡覺,我明天還要去和別人談事情。”
“等等!”畢文謙突然正經了神態,小聲地問,“你這些天,找了多少二胡演奏家?”
“我隻是打聽了一下最近人在京津地區的拉二胡的國家一級演員罷了。”
背對著揮了揮手,黎華關門而去。
這一夜,畢文謙入睡很晚,卻睡得香甜。
接下來幾天,美聲、民族唱法業餘組的比賽,畢文謙都不再去關注,隻是獨自繼續練習,確保萬無一失——清唱對於唱功的考校更加嚴格,沒有背景點綴也無法掩蓋不足。據說,第一屆青歌賽就是在一個簡陋的兩層樓的部隊小禮堂裏,一個個歌手對著五、六位評委清唱,連麥克風都沒有。不過,那一屆的獲獎者也有著後來人所沒有的結果——不僅在中南海被領導人挨個兒接見,還到懷仁堂演唱了一遭。
罷了,那些都已經是過去兩次的曆史了。
終於,通俗唱法業餘組的比賽日到了。早早吃了飯,黎華和畢文謙準備去中央電視台。臨出門時,黎華問他還有什麽可能沒想周全的。“……真要說的話,倒有一件——我還沒試過電視台的麥克風。”細細考慮了一圈兒,畢文謙不緊不慢地說。
黎華皺了皺眉,很快又爽朗地笑:“那就趕緊去試試吧!反正還是白天。走!”
畢文謙順從地跟了去。
事實上,這在10年代是一個歌手必須考慮的細節。但對於穿越者畢文謙來說,80年代國內的麥克風的質量……說好聽點兒,就是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
也就沒有必要特別在意了,隻要能事先試一下,有一個心理準備就好。
到達電視台的時候,時間尚早,黎華拉著畢文謙,打聽了導演在哪裏,便徑直找了去。
鄒導演恰好正和郭淑貞一起在比賽現場商量著什麽。聽了黎華的請求,倒是郭淑貞笑著先發問:“小姑娘,畢文謙的事情,怎麽是你來開口?要說,也是該他媽媽來吧?”
“我是他徒弟。”黎華微微一笑,迴答得理直氣壯,“這些雜事兒,不是該首徒操持嗎?”
“哦!”來了一聲長長的降調,郭淑貞微妙地看了畢文謙一眼,對鄒導演建議道,“有開,能安排過來嗎?”
鄒有開稍微想了想:“如果隻是試話筒,應該沒問題……”
有了答案,郭淑貞就打斷了他的話,對著畢文謙,舉起食指,輕輕搖動道:“既然這樣,我就來刁難你一迴。《我多想唱》是你寫的,《來生緣》是你寫的,聽說,《血染的風采》不僅也是你寫的、而且是聽了戰鬥英雄的事跡之後當晚創作的。本來試話筒是每個參賽選手都應該做的,但你這麽多天躲著都不來打個報告,往重了說就是無紀律了喲!我看,讓你試話筒,可以,但你得新寫一首歌來試,就在今晚比賽之前。如何?”
郭淑貞提了條件,臉上促狹地笑。鄒有開在旁邊看著,想了想,卻也沒有發表意見。倒是黎華,聽了隻是不以為意地微笑。
畢文謙撅了撅嘴,“最遲什麽時候可以‘交卷’?”
郭淑貞看向鄒有開,鄒導演輕輕咳嗽一聲:“……保守一點兒的話,下午四點之前吧。”
“好吧。”畢文謙也不拖泥帶水,對著他們點點頭,“我這就去準備。請你們也準備好器材,我隨時可能‘交卷’。”
說完,他就拉起了黎華的手,大步流星地往外麵走了。
鄒有開看著畢文謙和黎華的背影,似乎想說什麽,郭淑貞卻對他輕輕“噓”了一下,等他們走遠不見了,才對鄒導演笑道:“那個富林,都不和我們說,這小鬼這麽能創作。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這小鬼半天寫一首歌並不難,反正我又沒對歌的水平做硬性要求。”
“這樣啊……”
“那小鬼肯定聽懂了,所以答應得這麽幹脆。”郭淑貞拍拍手,“嚴格地說,這畢竟也是開後門兒的事情,給他出點兒題目也是該的。對了,剛才咱們說的那個,穀乙提的那個姑娘,你打算怎麽安排?”
這個問題貌似讓鄒有開犯了難。他把眉毛聚成了一堆:“那個張菊霞都錯過了報名時間了。各個地方單位選送的名額之外塞這麽一個人進來,而且專業組的初賽都已經進行完了……”
“所以才問你啊!”郭淑貞嗬嗬地笑,“穀乙肯定自己就找過你不少吧?這不,她又拜托我來曲線救國了。”
鄒有開在比賽現場陷入了沉思。
畢文謙在電視台門口也陷入了思考。
不同的是,畢文謙想的是該唱什麽歌,以及相應的……“理由”。
黎華見著他的表情,把手抽了出來,食指戳著他的臉蛋兒:“怎麽,答應的時候那麽行雲流水,一轉眼出門就這樣兒?”
畢文謙偏頭白了她一眼:“歌又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心有所感,發乎於情,出口成腔,那就是歌。我總得先覓一個動機吧?”
說著,他不由緊盯向黎華。
良久,黎華似乎被他看得有些發毛:“你幹嘛?又要找我當模特兒?我可不幹。上次寫一首《月半小夜曲》,你就送給外人唱了。”
“這還不是因為你這麽漂亮,適合當模特兒……”
畢文謙才開始陪笑,就被黎華敲了腦袋:“都和你說了,漂亮又不能當飯吃!”
“可我身邊,隻有你了啊!”
“你就裝可憐吧!”黎華一眼兒就看破了,卻也不禁笑了出來,“……那你打算寫一首什麽歌?要我做些什麽?”
(ps:昨天做了一個視頻,沒能更新,今天爭取2更。另外,碼字時順手度娘了一下,發現了一首歌,把我笑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