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鼓樓對
迴招待所的路上,畢文謙問黎華——想像思念愛人的時候,到底想著誰了?
黎華卻隻瞥了他一眼,然後自己先笑了出來。
“我哪兒想得到誰啊?隻是迴想了一下,小時候憧憬能夠時時和父母在一起的心情罷了。倒是你,看著我這樣子,都能夠想像出那些話來,思路可真廣。”
畢文謙啞口。
接下來的日子,就再也沒有人打擾了。畢文謙除了定期的練聲,就是看黎華帶來的書和報,以及,在黎華不在的時候,練練將要在青歌賽上準備唱的那些歌。
雖然都是心裏熟到不能再熟的歌了,但如果不反複練習,臨了了要是鬧出力不從心的樂子,就貽笑大方了。不過,就以靠黎華帶來的錄音機和白磁帶錄出的效果聽來,雖然錄音技術讓人無奈,但畢文謙倒對自己演唱的感覺挺好。畢竟打算唱的歌,對於聲樂技術的硬指標的要求並不算高。
3月底,報紙上刊登了消息——青歌賽將在4月1日正式開始,屆時不僅有國內的眾多青年歌手們,還有來自來自灣灣的歌手費欲清、來自香港的歌手甄霓、日本的歌手河合奈寶子、來自南朝鮮的歌手李仙姬等等來自東亞、東南亞地區的青年歌手們參加。
在後麵的報道,就是以畢文謙的建議為基礎的賽製流程的介紹,以及一些例行公事的宣傳了。
合上報紙,畢文謙仰靠著椅背,望著灰白的天花板,歎了一口氣。
仲島美雪沒來。這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為什麽沒來……畢文謙不敢去猜測自己的判斷會不會真的蒙對了。
當天,黎華迴來得比較早,晚飯過後,太陽還沒有完全落山,她便拉著畢文謙出去散步。
——大約,她也留意到這消息,並且很有些八卦的談興。
“文謙,你推薦的河合奈寶子還真的請來了!”
畢文謙卻沒有什麽興致,隻望著西山的方向:“哦,你信不信,我們前幾天寫的那首歌,就是準備讓她唱的?”
“啊?”黎華一愣,“為什麽?憑什麽?”
一個簡單的“為什麽”就是——《月半小夜曲》在“曆史”上本來就是人家寫的曲子,並且是人家唱成名的。但這顯然不能作為“憑什麽”的解釋。於是,畢文謙換了一個比較高大上的理由。
“我們不是計劃要開唱片公司嗎?既然要開,就不該隻立足於國內吧?但怎麽走到國外去?讓一個外國歌手唱我們的歌,被外國聽眾所接受,不是一條低成本的路子嗎?”
黎華仔細想了想。
“我想起來了,唱片封麵上有過河合奈寶子的長相。不張嘴的話,倒是一個標致的姑娘。”
喂,這是在嘲笑人家齒型殘念麽?
好吧,肉食多數以吃魚為主的日本人,齒型讓人著急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了。
畢文謙又一次無法反駁。
“說起唱片公司……文謙,”畢文謙雖然無言以對,黎華卻繼續著思路,“這些天我到處了解了一下,國家雖然有不少個體戶和私營企業,但政府還沒有出台過關於公司的詳細法律。如果我們開唱片公司,即使真的賺了很多錢,想把這些成績作為建議改革的助力,可能站不住腳。而且,國家也沒有開放私營企業對外貿易,你想把事情做到外國去,恐怕還不現實。”
畢文謙默然——他還真不知道中國在80年代個人開公司是一個什麽概念,他所擁有的不多而且模糊的印象,基本都來自於2006年才頒布的新公司法。
夕陽迴光返照的一閃亮,刺了刺他的眼。
“……既然沒有路,路就由我們來走。”想了良久,畢文謙伸手抓住黎華的手,停在了鼓樓旁邊左右沒人的地方,“以前幾十年,中國和外國交流不多,現在開放了,哪怕我們不走出去,人家也會走進來——不僅是生意,也包括文化。說得嚴重一點兒,如果我們不主動走出去,普通的外國人根本無法了解中國。一個人如果不了解你,怎麽會相信你,並購買你的東西呢?那樣的話,說不定有朝一日,我們中國生產的東西,想要賣出去,還得讓人家不知道是中國產的,甚至,必須得貼上外國的標簽了。”
“有……那麽嚴重?”黎華似乎不太信。
看著黎華的眼睛,畢文謙卻無法說出那些仿佛躲貓貓的“a”的實例來,隻能歎了口氣,換一個說法。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一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未雨綢繆,那雨不一定下,如果我們坐以待斃,那說不定就是冰雹了。”
也許是因為類比了太祖的話,黎華聽了,很快就點了頭:“那,你覺得我們該怎麽做呢?”
“想怎麽做,就怎麽做。”畢文謙低了低視線,避開了黎華的眼眸,聲音也小了幾分,“雖然我沒有天天看報,但也知道。從去年開始,中央就宣布允許軍隊經商了。明眼人都知道軍隊經商可能的害處,中央不可能不知道,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家底太薄了,為了發展經濟,連軍隊的經費都不能完美保障。大層麵上的利弊,我們參合不了也不必去參合,但既然我們明白了中央的決心和難處,那我們將要做的事情,就不存在問題——雖然國家沒有出台關於開公司的規定,但我們開唱片公司,隻要不是挪用的國家的錢,隻要掙了錢合法納稅,國家遲早會意識這個行業的暴利,到時候,如果國家真的開始規範唱片業的細節,這不是既增加了國家的稅收,也符合了我們的初衷嗎?而且,國家不許私人對外貿易,那我們隻要證明中國可以通過流行音樂這一塊兒來掙外匯,國家就一定會做,不是讓我們做,就是親自去做。”
這一席話,讓黎華思考了頗久。最後,她被畢文謙抓著的手上使了點兒勁兒。
“……我很擔心,我們這麽做的結果,不是國家重視了,而是一些倒爺重視了。不過,你說得對,如果坐以待斃,雨就會變成冰雹。”
“倒爺?”
對於倒爺的印象,畢文謙心裏,最深刻的還是如那句“bj的倒爺震東歐”的歌詞一樣,和北極熊掛著鉤。
“一群大碩鼠小蟊賊罷了。現在不是實行價格雙軌製嗎?他們利用計劃內外的價差,倒騰東西賺錢,說白了就是一群敗類。換以前,全都算投機倒把。”黎華順手比劃著在空中斜著一劈,帶起一道風,“不弄死也該扒層皮!”
畢文謙覺得脖子涼颼颼的。
“這……有點兒求全責備了吧?”無論如何,對於這個離自己一直很遙遠的名詞,看在從蘇聯螞蟻搬家的傳說的份上,畢文謙還是留一點兒好感。
“嗯?”
黎華揚起聲調,甩開畢文謙的手,湊近了,一把揪住他的後脖子:“你都知道國家這麽窮了!我是管不了那些,你可不許走歪道!”
好吧,這一下,脖子熱辣辣的了。
“輕點兒!黎華,疼!”畢文謙求著饒,“好吧好吧,國內的倒爺都是敗類!可要是不是在國內倒騰,而是從國外弄東西迴來呢?”
“國外?”黎華冷笑道,“你想得倒美!國家那麽窮,外匯都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你從哪個國外弄東西迴來?想賺錢,除非你走私!那還不是投機倒把?”說著,又揮著手一下虛劈。
畢文謙不幹了,這一刻,那些曆史上在中蘇國境線上來來往往的根本沒和他照過麵的倒爺仿佛靈魂附體:“誰說投機倒把就不能為國爭光了?”
這一聲的硬氣倒是出乎黎華的意料之外,連那揪脖子的手勁兒也鬆了幾分。
“說清楚點兒?你要是在說胡話,咯咯……”她獰笑著張嘴,做出咬人的樣子,兩聲上下牙咬合的聲音頗為清脆,那仿佛要撲過來的氣勢……頗有些像試圖抱大腿的小大熊貓。
好吧,至少畢文謙是這麽覺得的。
“我是說,北邊。”
“你是說,蘇聯?”黎華一愣,思考了起來,“蘇聯現在倒是和我們不對付,很多東西有錢也弄不過來,民間要是真有人能弄,倒……值得肯定。可是,”黎華放了他的脖子,輕輕拍著他的肩頭,“人家對我們陳兵百萬,你跑那兒去投機倒把,小心被克格勃抓到,吊起來……不對,就你,邊防軍那一關你都過不了……嗯,不對,就你這細胳膊細腿兒,還沒過國境線,都得把你給冷壞了!”
“有你這麽打擊人的嗎?”
“所以,你還是乖乖參加青歌賽,然後和我一起開唱片公司吧!那些事兒,想想就好,想多了,就是好高騖遠了。”
好高騖遠……畢文謙感受著黎華拍在自己肩上的輕柔,倒也不想再說什麽了。畢竟,現在的蘇聯看上去是如此的強大。
“拭目以待吧!對了,你剛才是說,和你一起開公司?”
“怎麽?不願意?”
“不是。可我哪兒來的開公司的錢啊?”
黎華哈哈地笑:“我又沒叫你出現錢!雖然錄歌的設備不便宜,但一開始我們可以租。母帶做出來了,生產磁帶可以找正規的唱片公司做,比如申城唱片公司就不錯,具體的銷售也可以托人照看著。第一次,量又不大,試試水兒,關鍵是熟悉流程,看看每一個環節的成本和利潤到底會是個什麽情況。反正,我相信,以你的水平,做出來的磁帶,不會沒人買。”又笑了一聲,黎華指指前方,先慢慢走了起來,“我又不是什麽資本家的後代,你以為我真拿得出全套唱片公司的錢啊?你不是說了嗎?現在的唱片公司,是在剝削歌手,所以我應該給你的報酬,不可能像現在的行情那麽低吧?但租錄音室、借用磁帶生產車間、托人銷售的錢一用,我哪兒還能再給你現錢當報酬呢?所以,隻能是我們合夥兒了。”
這……聽起來挺有道理,但一琢磨,怎麽離空手套白狼差得不遠啊?
“黎華,你說的這些……你真有門路做到?”
黎華微微一笑:“你想問清楚我的門路?”
“好吧。”畢文謙歎了一口氣,發自肺腑地說,“徒弟,你真是一個好人。”
“我從來都是。”黎華對此毫不懷疑。
天色已經昏暗,夜開始深了。兩人又走了一段兒,開始迴頭。
突然,畢文謙仿佛想明白了什麽:“咦?不對啊!我是你師父,你怎麽能欺負我!”
“欺負?有人想我欺負我還懶得搭理呢!”
黎華又噴了一個鼻音。
(話說,國內一般把李仙姬翻譯成李善姬,那麽,文裏寫成李仙姬,應該萌大奶吧?)
迴招待所的路上,畢文謙問黎華——想像思念愛人的時候,到底想著誰了?
黎華卻隻瞥了他一眼,然後自己先笑了出來。
“我哪兒想得到誰啊?隻是迴想了一下,小時候憧憬能夠時時和父母在一起的心情罷了。倒是你,看著我這樣子,都能夠想像出那些話來,思路可真廣。”
畢文謙啞口。
接下來的日子,就再也沒有人打擾了。畢文謙除了定期的練聲,就是看黎華帶來的書和報,以及,在黎華不在的時候,練練將要在青歌賽上準備唱的那些歌。
雖然都是心裏熟到不能再熟的歌了,但如果不反複練習,臨了了要是鬧出力不從心的樂子,就貽笑大方了。不過,就以靠黎華帶來的錄音機和白磁帶錄出的效果聽來,雖然錄音技術讓人無奈,但畢文謙倒對自己演唱的感覺挺好。畢竟打算唱的歌,對於聲樂技術的硬指標的要求並不算高。
3月底,報紙上刊登了消息——青歌賽將在4月1日正式開始,屆時不僅有國內的眾多青年歌手們,還有來自來自灣灣的歌手費欲清、來自香港的歌手甄霓、日本的歌手河合奈寶子、來自南朝鮮的歌手李仙姬等等來自東亞、東南亞地區的青年歌手們參加。
在後麵的報道,就是以畢文謙的建議為基礎的賽製流程的介紹,以及一些例行公事的宣傳了。
合上報紙,畢文謙仰靠著椅背,望著灰白的天花板,歎了一口氣。
仲島美雪沒來。這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為什麽沒來……畢文謙不敢去猜測自己的判斷會不會真的蒙對了。
當天,黎華迴來得比較早,晚飯過後,太陽還沒有完全落山,她便拉著畢文謙出去散步。
——大約,她也留意到這消息,並且很有些八卦的談興。
“文謙,你推薦的河合奈寶子還真的請來了!”
畢文謙卻沒有什麽興致,隻望著西山的方向:“哦,你信不信,我們前幾天寫的那首歌,就是準備讓她唱的?”
“啊?”黎華一愣,“為什麽?憑什麽?”
一個簡單的“為什麽”就是——《月半小夜曲》在“曆史”上本來就是人家寫的曲子,並且是人家唱成名的。但這顯然不能作為“憑什麽”的解釋。於是,畢文謙換了一個比較高大上的理由。
“我們不是計劃要開唱片公司嗎?既然要開,就不該隻立足於國內吧?但怎麽走到國外去?讓一個外國歌手唱我們的歌,被外國聽眾所接受,不是一條低成本的路子嗎?”
黎華仔細想了想。
“我想起來了,唱片封麵上有過河合奈寶子的長相。不張嘴的話,倒是一個標致的姑娘。”
喂,這是在嘲笑人家齒型殘念麽?
好吧,肉食多數以吃魚為主的日本人,齒型讓人著急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了。
畢文謙又一次無法反駁。
“說起唱片公司……文謙,”畢文謙雖然無言以對,黎華卻繼續著思路,“這些天我到處了解了一下,國家雖然有不少個體戶和私營企業,但政府還沒有出台過關於公司的詳細法律。如果我們開唱片公司,即使真的賺了很多錢,想把這些成績作為建議改革的助力,可能站不住腳。而且,國家也沒有開放私營企業對外貿易,你想把事情做到外國去,恐怕還不現實。”
畢文謙默然——他還真不知道中國在80年代個人開公司是一個什麽概念,他所擁有的不多而且模糊的印象,基本都來自於2006年才頒布的新公司法。
夕陽迴光返照的一閃亮,刺了刺他的眼。
“……既然沒有路,路就由我們來走。”想了良久,畢文謙伸手抓住黎華的手,停在了鼓樓旁邊左右沒人的地方,“以前幾十年,中國和外國交流不多,現在開放了,哪怕我們不走出去,人家也會走進來——不僅是生意,也包括文化。說得嚴重一點兒,如果我們不主動走出去,普通的外國人根本無法了解中國。一個人如果不了解你,怎麽會相信你,並購買你的東西呢?那樣的話,說不定有朝一日,我們中國生產的東西,想要賣出去,還得讓人家不知道是中國產的,甚至,必須得貼上外國的標簽了。”
“有……那麽嚴重?”黎華似乎不太信。
看著黎華的眼睛,畢文謙卻無法說出那些仿佛躲貓貓的“a”的實例來,隻能歎了口氣,換一個說法。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一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未雨綢繆,那雨不一定下,如果我們坐以待斃,那說不定就是冰雹了。”
也許是因為類比了太祖的話,黎華聽了,很快就點了頭:“那,你覺得我們該怎麽做呢?”
“想怎麽做,就怎麽做。”畢文謙低了低視線,避開了黎華的眼眸,聲音也小了幾分,“雖然我沒有天天看報,但也知道。從去年開始,中央就宣布允許軍隊經商了。明眼人都知道軍隊經商可能的害處,中央不可能不知道,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家底太薄了,為了發展經濟,連軍隊的經費都不能完美保障。大層麵上的利弊,我們參合不了也不必去參合,但既然我們明白了中央的決心和難處,那我們將要做的事情,就不存在問題——雖然國家沒有出台關於開公司的規定,但我們開唱片公司,隻要不是挪用的國家的錢,隻要掙了錢合法納稅,國家遲早會意識這個行業的暴利,到時候,如果國家真的開始規範唱片業的細節,這不是既增加了國家的稅收,也符合了我們的初衷嗎?而且,國家不許私人對外貿易,那我們隻要證明中國可以通過流行音樂這一塊兒來掙外匯,國家就一定會做,不是讓我們做,就是親自去做。”
這一席話,讓黎華思考了頗久。最後,她被畢文謙抓著的手上使了點兒勁兒。
“……我很擔心,我們這麽做的結果,不是國家重視了,而是一些倒爺重視了。不過,你說得對,如果坐以待斃,雨就會變成冰雹。”
“倒爺?”
對於倒爺的印象,畢文謙心裏,最深刻的還是如那句“bj的倒爺震東歐”的歌詞一樣,和北極熊掛著鉤。
“一群大碩鼠小蟊賊罷了。現在不是實行價格雙軌製嗎?他們利用計劃內外的價差,倒騰東西賺錢,說白了就是一群敗類。換以前,全都算投機倒把。”黎華順手比劃著在空中斜著一劈,帶起一道風,“不弄死也該扒層皮!”
畢文謙覺得脖子涼颼颼的。
“這……有點兒求全責備了吧?”無論如何,對於這個離自己一直很遙遠的名詞,看在從蘇聯螞蟻搬家的傳說的份上,畢文謙還是留一點兒好感。
“嗯?”
黎華揚起聲調,甩開畢文謙的手,湊近了,一把揪住他的後脖子:“你都知道國家這麽窮了!我是管不了那些,你可不許走歪道!”
好吧,這一下,脖子熱辣辣的了。
“輕點兒!黎華,疼!”畢文謙求著饒,“好吧好吧,國內的倒爺都是敗類!可要是不是在國內倒騰,而是從國外弄東西迴來呢?”
“國外?”黎華冷笑道,“你想得倒美!國家那麽窮,外匯都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你從哪個國外弄東西迴來?想賺錢,除非你走私!那還不是投機倒把?”說著,又揮著手一下虛劈。
畢文謙不幹了,這一刻,那些曆史上在中蘇國境線上來來往往的根本沒和他照過麵的倒爺仿佛靈魂附體:“誰說投機倒把就不能為國爭光了?”
這一聲的硬氣倒是出乎黎華的意料之外,連那揪脖子的手勁兒也鬆了幾分。
“說清楚點兒?你要是在說胡話,咯咯……”她獰笑著張嘴,做出咬人的樣子,兩聲上下牙咬合的聲音頗為清脆,那仿佛要撲過來的氣勢……頗有些像試圖抱大腿的小大熊貓。
好吧,至少畢文謙是這麽覺得的。
“我是說,北邊。”
“你是說,蘇聯?”黎華一愣,思考了起來,“蘇聯現在倒是和我們不對付,很多東西有錢也弄不過來,民間要是真有人能弄,倒……值得肯定。可是,”黎華放了他的脖子,輕輕拍著他的肩頭,“人家對我們陳兵百萬,你跑那兒去投機倒把,小心被克格勃抓到,吊起來……不對,就你,邊防軍那一關你都過不了……嗯,不對,就你這細胳膊細腿兒,還沒過國境線,都得把你給冷壞了!”
“有你這麽打擊人的嗎?”
“所以,你還是乖乖參加青歌賽,然後和我一起開唱片公司吧!那些事兒,想想就好,想多了,就是好高騖遠了。”
好高騖遠……畢文謙感受著黎華拍在自己肩上的輕柔,倒也不想再說什麽了。畢竟,現在的蘇聯看上去是如此的強大。
“拭目以待吧!對了,你剛才是說,和你一起開公司?”
“怎麽?不願意?”
“不是。可我哪兒來的開公司的錢啊?”
黎華哈哈地笑:“我又沒叫你出現錢!雖然錄歌的設備不便宜,但一開始我們可以租。母帶做出來了,生產磁帶可以找正規的唱片公司做,比如申城唱片公司就不錯,具體的銷售也可以托人照看著。第一次,量又不大,試試水兒,關鍵是熟悉流程,看看每一個環節的成本和利潤到底會是個什麽情況。反正,我相信,以你的水平,做出來的磁帶,不會沒人買。”又笑了一聲,黎華指指前方,先慢慢走了起來,“我又不是什麽資本家的後代,你以為我真拿得出全套唱片公司的錢啊?你不是說了嗎?現在的唱片公司,是在剝削歌手,所以我應該給你的報酬,不可能像現在的行情那麽低吧?但租錄音室、借用磁帶生產車間、托人銷售的錢一用,我哪兒還能再給你現錢當報酬呢?所以,隻能是我們合夥兒了。”
這……聽起來挺有道理,但一琢磨,怎麽離空手套白狼差得不遠啊?
“黎華,你說的這些……你真有門路做到?”
黎華微微一笑:“你想問清楚我的門路?”
“好吧。”畢文謙歎了一口氣,發自肺腑地說,“徒弟,你真是一個好人。”
“我從來都是。”黎華對此毫不懷疑。
天色已經昏暗,夜開始深了。兩人又走了一段兒,開始迴頭。
突然,畢文謙仿佛想明白了什麽:“咦?不對啊!我是你師父,你怎麽能欺負我!”
“欺負?有人想我欺負我還懶得搭理呢!”
黎華又噴了一個鼻音。
(話說,國內一般把李仙姬翻譯成李善姬,那麽,文裏寫成李仙姬,應該萌大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