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什麽是流行歌?
迴答之前,畢文謙先給自己舀了一勺湯,端起碗,衝富林起了一個幹杯的樣子。
“富老師,也許您不知道,在我本該讀初中的三年裏,我一直是植物人,睡在床上。所以,那三年裏發生的事情,我都是後來才聽說的。醒來之後,我寫過歌,也聽過不少歌,結合這一次青歌賽的賽製改革,我有幾個問題想不明白。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意不達,意不達,則事難成。在搞明白之前,我真不敢說能不能拿金獎。”
一段話說完,畢文謙沒等真的碰碗,自己來了一個先幹為敬。
孫雲盯著他,秋波流轉。謝莉思若有所思,眼神卻對著富林。而富林把盛湯的碗懸在半空,看著畢文謙,不清楚自己理解的意思,是不是他真的所指。
或者說,一個中學生能說出真的有見地的話的可能性……可如果是一個在前線采幾天風,能寫出《熱血頌》的中學生呢?
“有哪些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合計合計?”
富林口吻中有商量的意思,這讓孫雲眼裏閃爍過一絲震驚,卻是畢文謙所希望的。
“第一個問題,到底什麽是流行歌?”觀察著在座的三人的那一瞬間的愣神,畢文謙繼續問道,“以前,我們中國沒有流行歌這個常用說法。而我在學校裏查過字典,‘流行’是‘popr’翻譯過來的,‘流行音樂’指的,是‘poprmusic’。我聽過的外國歌曲不多,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這個翻譯,顯然存在問題——什麽是流行?流行就是在一定範圍的人群之中廣泛流傳。那麽,流行音樂的定義,顯然應該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廣泛流傳的音樂,為了要區分我們平時聽的曲子,再加一句,有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一首歌,要麽在人民中傳聽,要麽在人民中傳唱,隻要滿足之一點,它就是流行音樂。富老師,您覺得,這個定義,合適嗎?總不能說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新中國成立到現在,都沒有流行歌吧?我今天聽到有人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那歌詞,和我們古時候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說的都是一脈相承的事情嘛!”
話到這裏,富林忍俊不禁了。哈哈的笑聲間,他差點兒沒把碗裏的湯灑出來,手雖然晃了,眼睛卻認真地看著畢文謙,和藹中帶了一點兒期待。
“好一個一脈相承。你說得很有道理。那你覺得,‘poprmusic’應該怎麽翻譯?”
答案,作為後來人的畢文謙當然知道,但現在,還不具備說出來的條件。
眨眨眼睛,畢文謙朗朗而道:“現在,我還不知道。不過,既然有‘poprmusic’這個說法,那麽,肯定會有其他什麽‘music’的稱唿吧?我想,等我足夠了解外國不同類型的音樂之後,我會有理直氣壯的答案的。富老師,我家條件比較普通,沒有多少機會接觸那麽豐富的音樂,不知道富老師有沒有辦法幫幫我,拓展拓展見識?”
忽然,畢文謙感覺自己的腳背被孫雲踩了一下。
隨著腳上的痛感傳來的,還有飯桌間孫雲急切的聲音:“富老師,文謙說話沒有遮攔,你千萬別見怪……”
孫雲的意思,畢文謙當然懂——在這個年代,流行音樂的傳播可不是21世紀那麽便捷得近乎泛濫,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腦,沒有mp3格式,也沒有mp3,有的,隻是磁帶,連唱片在民間都算是稀罕物。所謂拓展見識,如果理解為借甚至贈送的話,單是這花銷就不是小數目能拿下來的。見麵第一天就提這要求,的確不是一件禮貌的事情。
但畢文謙還是故意這麽提了。一來,如果不趁自己還在童言無忌的尾巴上嚐試嚐試跨越式發展,那不是虧了麽?二來,畢文謙著眼的難點,卻和孫雲想的不同——這個要求,錢其實反而是小事,真正不好辦的,卻是找來那麽多不同風格的作品。
在這個年代,這幾乎是個人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畢文謙相信,以富林的眼界,肯定不會隻著眼於錢上,同樣的“豐富”二字,聽在他耳裏,和聽在孫雲耳裏,定然有所區別。
果不其然,富林沉默了幾秒,緩緩揚起手,止住了孫雲的話。
“孫雲同誌,話不能這麽說。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有上進心,這是好事兒嘛!”然後,他又從新看向畢文謙,“畢文謙啊,你的要求,我一個人是沒有能力辦到的。不過啊,我所在的單位那邊,倒有可能……”
“單位?”畢文謙閃著眼神,明知故問。
富林點點頭說:“我呢,是屬於海政文工團的。”
“原來是您軍人啊!”畢文謙先驚了一聲,然後惋惜道,“我之前在前線的時候,和粟將軍說過,我將來的陣地,不在軍隊裏。富老師,您能帶我去那裏漲漲見識嗎?學校裏的歌,我寫過了,軍隊裏的歌,我寫過了,感情的歌,我也寫過了,可如果我真的進了青歌賽決賽,應該不止唱一、兩首歌吧?我想趁比賽開始之前,多吸收一些新事物,試試寫一點兒不同歌出來。”
孫雲看著他的側臉,嘴唇起伏些許,終於保持了沉默。而謝莉思卻臉含期待地幫著腔:“老富,如果能成,你就幫幫文謙?”
富林緩緩喝完手裏的湯:“我肯定會試試,但我真不能打包票。幾年前,我們商量推出成琳的時候,她還是我們內部的,都經過了不少討論。”
富林沒有把話說死,畢文謙卻足夠滿意了。他又舀了半碗湯,然後站起來為富林也添了半碗,重新敬了一次:“富老師,您有這個心,我就先承這個情了。”
畢文謙先幹為敬,富林也不矯情,他瞄了瞄在一旁麵露微笑的孫雲:“孫雲同誌,你家文謙哪兒像你說的?明明很有禮貌嘛!”然後,也溫溫地把湯喝盡了。
孫雲隻是樂:“富老師,吃菜,吃菜!”
這頓飯裏沒有酒,但也吃得盡歡,也吃得仔細,在未來需要提倡的“清盤”,在這裏倒是一種習慣。
頗合畢文謙的脾性。
就在他眼瞅著飯桌上隻餘薄薄地幾滴油的菜盤子,欣賞自己的“戰場”時,忽然聽到了富林的聲音。
“畢文謙啊,我們一起散散步吧。你帶路,我對這兒不熟。”
畢文謙先站了起來:“好。不過先說清楚,我以前更多時間都在學校裏,對電視台這附近,也不太熟。”
“哈!你這孩子,總是那麽有意思。”
迴答之前,畢文謙先給自己舀了一勺湯,端起碗,衝富林起了一個幹杯的樣子。
“富老師,也許您不知道,在我本該讀初中的三年裏,我一直是植物人,睡在床上。所以,那三年裏發生的事情,我都是後來才聽說的。醒來之後,我寫過歌,也聽過不少歌,結合這一次青歌賽的賽製改革,我有幾個問題想不明白。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意不達,意不達,則事難成。在搞明白之前,我真不敢說能不能拿金獎。”
一段話說完,畢文謙沒等真的碰碗,自己來了一個先幹為敬。
孫雲盯著他,秋波流轉。謝莉思若有所思,眼神卻對著富林。而富林把盛湯的碗懸在半空,看著畢文謙,不清楚自己理解的意思,是不是他真的所指。
或者說,一個中學生能說出真的有見地的話的可能性……可如果是一個在前線采幾天風,能寫出《熱血頌》的中學生呢?
“有哪些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合計合計?”
富林口吻中有商量的意思,這讓孫雲眼裏閃爍過一絲震驚,卻是畢文謙所希望的。
“第一個問題,到底什麽是流行歌?”觀察著在座的三人的那一瞬間的愣神,畢文謙繼續問道,“以前,我們中國沒有流行歌這個常用說法。而我在學校裏查過字典,‘流行’是‘popr’翻譯過來的,‘流行音樂’指的,是‘poprmusic’。我聽過的外國歌曲不多,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這個翻譯,顯然存在問題——什麽是流行?流行就是在一定範圍的人群之中廣泛流傳。那麽,流行音樂的定義,顯然應該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廣泛流傳的音樂,為了要區分我們平時聽的曲子,再加一句,有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一首歌,要麽在人民中傳聽,要麽在人民中傳唱,隻要滿足之一點,它就是流行音樂。富老師,您覺得,這個定義,合適嗎?總不能說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新中國成立到現在,都沒有流行歌吧?我今天聽到有人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那歌詞,和我們古時候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說的都是一脈相承的事情嘛!”
話到這裏,富林忍俊不禁了。哈哈的笑聲間,他差點兒沒把碗裏的湯灑出來,手雖然晃了,眼睛卻認真地看著畢文謙,和藹中帶了一點兒期待。
“好一個一脈相承。你說得很有道理。那你覺得,‘poprmusic’應該怎麽翻譯?”
答案,作為後來人的畢文謙當然知道,但現在,還不具備說出來的條件。
眨眨眼睛,畢文謙朗朗而道:“現在,我還不知道。不過,既然有‘poprmusic’這個說法,那麽,肯定會有其他什麽‘music’的稱唿吧?我想,等我足夠了解外國不同類型的音樂之後,我會有理直氣壯的答案的。富老師,我家條件比較普通,沒有多少機會接觸那麽豐富的音樂,不知道富老師有沒有辦法幫幫我,拓展拓展見識?”
忽然,畢文謙感覺自己的腳背被孫雲踩了一下。
隨著腳上的痛感傳來的,還有飯桌間孫雲急切的聲音:“富老師,文謙說話沒有遮攔,你千萬別見怪……”
孫雲的意思,畢文謙當然懂——在這個年代,流行音樂的傳播可不是21世紀那麽便捷得近乎泛濫,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腦,沒有mp3格式,也沒有mp3,有的,隻是磁帶,連唱片在民間都算是稀罕物。所謂拓展見識,如果理解為借甚至贈送的話,單是這花銷就不是小數目能拿下來的。見麵第一天就提這要求,的確不是一件禮貌的事情。
但畢文謙還是故意這麽提了。一來,如果不趁自己還在童言無忌的尾巴上嚐試嚐試跨越式發展,那不是虧了麽?二來,畢文謙著眼的難點,卻和孫雲想的不同——這個要求,錢其實反而是小事,真正不好辦的,卻是找來那麽多不同風格的作品。
在這個年代,這幾乎是個人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畢文謙相信,以富林的眼界,肯定不會隻著眼於錢上,同樣的“豐富”二字,聽在他耳裏,和聽在孫雲耳裏,定然有所區別。
果不其然,富林沉默了幾秒,緩緩揚起手,止住了孫雲的話。
“孫雲同誌,話不能這麽說。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有上進心,這是好事兒嘛!”然後,他又從新看向畢文謙,“畢文謙啊,你的要求,我一個人是沒有能力辦到的。不過啊,我所在的單位那邊,倒有可能……”
“單位?”畢文謙閃著眼神,明知故問。
富林點點頭說:“我呢,是屬於海政文工團的。”
“原來是您軍人啊!”畢文謙先驚了一聲,然後惋惜道,“我之前在前線的時候,和粟將軍說過,我將來的陣地,不在軍隊裏。富老師,您能帶我去那裏漲漲見識嗎?學校裏的歌,我寫過了,軍隊裏的歌,我寫過了,感情的歌,我也寫過了,可如果我真的進了青歌賽決賽,應該不止唱一、兩首歌吧?我想趁比賽開始之前,多吸收一些新事物,試試寫一點兒不同歌出來。”
孫雲看著他的側臉,嘴唇起伏些許,終於保持了沉默。而謝莉思卻臉含期待地幫著腔:“老富,如果能成,你就幫幫文謙?”
富林緩緩喝完手裏的湯:“我肯定會試試,但我真不能打包票。幾年前,我們商量推出成琳的時候,她還是我們內部的,都經過了不少討論。”
富林沒有把話說死,畢文謙卻足夠滿意了。他又舀了半碗湯,然後站起來為富林也添了半碗,重新敬了一次:“富老師,您有這個心,我就先承這個情了。”
畢文謙先幹為敬,富林也不矯情,他瞄了瞄在一旁麵露微笑的孫雲:“孫雲同誌,你家文謙哪兒像你說的?明明很有禮貌嘛!”然後,也溫溫地把湯喝盡了。
孫雲隻是樂:“富老師,吃菜,吃菜!”
這頓飯裏沒有酒,但也吃得盡歡,也吃得仔細,在未來需要提倡的“清盤”,在這裏倒是一種習慣。
頗合畢文謙的脾性。
就在他眼瞅著飯桌上隻餘薄薄地幾滴油的菜盤子,欣賞自己的“戰場”時,忽然聽到了富林的聲音。
“畢文謙啊,我們一起散散步吧。你帶路,我對這兒不熟。”
畢文謙先站了起來:“好。不過先說清楚,我以前更多時間都在學校裏,對電視台這附近,也不太熟。”
“哈!你這孩子,總是那麽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