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爺子審視了李牧一會兒,讚許地點點頭,“不錯,不錯,誠實中透著點狡黠,狡黠中又有幾分固執,固執中還有些許堅強,這樣的兒郎不多了,聽說你從小就跟著你師傅在各地遊學?”
麵對杜功書,李牧沒有一絲不敬,老爺子很像他前世讀博的老師,傳統固執,博學堅持,那老頭子把這些品質全部教給了自己,也正是這些品質,自己才能取得這麽大成就。
“是的,家師帶著我走遍了華夏大地。”
“也去過西域和北方草原?”
“去過,去過好幾次。”
“你去那些不毛之地幹什麽,良人來問我時,老夫還有些遲疑,開始我以為跟她說這事的是哪個征戰歸來的伍人,哪曾想竟是這麽年輕的少年。”
“因為師傅說哪裏是大唐繁榮的起點。”
李牧的話讓杜老爺子頗為不解,那些不毛之地除了殺戮就是征戰,要麽是荒漠,要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好幾個月不見盡頭,那草原裏到處都蟄伏著兇殘的惡狼,它們鋒利的牙齒連人骨頭都可以咬碎,還有那些神出鬼沒的突厥人,他們善騎射,騎著駿馬在草原上來無影去無蹤,見了漢人就殺,殺人越貨也就罷了,還要脫走衣服,也不埋葬,任由飛禽走獸啄食。
而眼前這少年卻說那地獄一般的不毛之地是大唐興盛的起點。
“老夫著實是老了,年輕人說的話都聽不懂,不知李家小子能否細細道來。”
任何一個高中生穿越到唐朝,哪怕身無長物,也是自帶外掛功能,祖宗們還活在天圓地方的神話中,大部分人不知道突厥在哪,不知道吐穀渾,不知道吐蕃,不知南詔,甚至不知道嶺南。
“家師說過,如果李唐能夠征服這些不毛之地,龍脈可延萬年,李二也能成為堯舜禹之後的第四位神帝。”
“這話說來簡單,實行起來難於登天,突厥人並非不可戰勝,隻是他們的土地太過貧瘠,長草還行,莊稼是長不了的,沒有莊稼就不能久居,大軍一撤,那些突厥人如雨後春筍般又冒了出來。吐穀渾在漠北,一片黃沙,連水都沒有,更加不適合駐軍,不駐軍,談何征服?”
“用兵是下策,洛陽城沒有駐軍,為何無人鬧事?因為這裏的百姓都有所食,有所衣,若是能把大唐的百姓遷移到草原和隴右一些,並讓他們在那裏安居樂業,逐步從文化,信仰上同化那些胡人,不出十年,這些不毛之地也會像長安洛陽一般,成為人間樂土。”
杜老爺子逐漸清晰了思路,同化正是儒學的強大之處,“但想在化外之地安居並非易事,百姓到了那裏以何為生,難道要跟
胡人一樣四處遊牧,喝馬奶,吃羊肉?若是這樣的,再強大的思想也束縛不了他們,河南府有很多人以馴猛獸為生,他們每次表演前都要喂飽那些猛獸,不然誰也不敢靠近那些虎豹。”
李牧淡淡一笑,“先生所說在理,倉廩實而知禮節,李牧自然懂得,這也是家師帶我在大地上遊學的原因,一日在極北之地找到了一種名為土豆的莊稼,這種莊稼畝產極高,耐寒耐旱,易於儲藏,可以在草原生長,也可以在綠洲生長,家師命我取種,帶迴大唐,可惜歸途中家師仙元耗盡,作古西去。”
“你師父的事我聽顏兒說起過,這種賢士老夫竟無緣相識,著實是一大憾事,不過能讓家師用性命找尋的莊稼,定然不是凡物,產量幾何?”
李牧裝作悲傷,抹了一把眼淚,徐徐說道,“中原種植,五月可熟,畝產三四千斤。”
這個數字讓杜老爺子一驚,沒有捉穩拐杖,跌坐在地上,幾人趕緊起身去扶,身後的兩個丫鬟更是跪地求饒,杜老爺子一把推開了顏正綱,雙目直直地盯著李牧,“你說的話可當真?”
“額,小子不太確定……”
這話惹了眾怒,沒等他說完,顏刺史一聲厲喝,進來兩個藤甲護衛,“紅口白牙,淨說空話,驚了先生,拉出去杖責二十!”
“我真的不太確定,這土豆我和家師發現的時候粗粗估量了,大約五千多斤,但這地不同,熱不同,產量也不同。”
杜老爺子又顫了一下,不過顏刺史已有準備,趕緊上去扶著,“李家小子,你可不要說大話,不然哪怕顏兒不要眼睛,我也要斬了你。”
李牧也摸清了顏老爺子的脾氣,使勁掙開了兩個護衛的桎梏,從桌子上拿起一個青蘋果,啃了一口,“老爺子,小子我何曾騙過你,那土豆就在我家莊子裏種著,估摸著再有兩個月就熟了,到時候我請你到現場督查,要是沒有三千斤你再斬我可好。”
見他如此篤定,不似作假,顏刺史才放過他,“就多留你兩個月小命。”說完攙扶著杜老爺子坐下來。“李家小子,等到那日可否請老夫一起去觀瞻此祥瑞作物豐收?”
“老先生放心,等到那日我會寫下請帖,隆重地請您去督查。”
杜功書在椅子上端坐著,自顧自地發出一聲長歎,臉上也現出痛苦,“這人啊,怎麽死都成,唯獨不能餓死,那場麵太慘,太慘,太慘。”
連著說了三個太慘,讓李牧也感受到了他的苦痛,放下手裏的蘋果,靜靜地聽說述說。
“兩年前,那場曠古的蝗災就像老天施下的邪惡法術,讓人性邪惡一麵曝露無疑,我從山東歸來,繞道河北,那日所聽所見終生不願再看,我路過一個莊子,大部分都已經餓死,活著的人沒有力氣再去埋葬他們,任他們曝露在曠野裏,大路上,院子裏,到處都彌漫著腐爛的味道。大路上竟有人啃噬死人的骨肉,這不是最慘的,更慘烈的是我見兩個漢子交換了半歲大的嬰兒,喝其血,啖其肉,我想讓護衛斬了這兩個禽獸不如的父親,哪知不等侍衛出手,兩人哭喊著衝進了火堆中,在火堆中唿喚著孩子的乳名。”
麵對杜功書,李牧沒有一絲不敬,老爺子很像他前世讀博的老師,傳統固執,博學堅持,那老頭子把這些品質全部教給了自己,也正是這些品質,自己才能取得這麽大成就。
“是的,家師帶著我走遍了華夏大地。”
“也去過西域和北方草原?”
“去過,去過好幾次。”
“你去那些不毛之地幹什麽,良人來問我時,老夫還有些遲疑,開始我以為跟她說這事的是哪個征戰歸來的伍人,哪曾想竟是這麽年輕的少年。”
“因為師傅說哪裏是大唐繁榮的起點。”
李牧的話讓杜老爺子頗為不解,那些不毛之地除了殺戮就是征戰,要麽是荒漠,要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好幾個月不見盡頭,那草原裏到處都蟄伏著兇殘的惡狼,它們鋒利的牙齒連人骨頭都可以咬碎,還有那些神出鬼沒的突厥人,他們善騎射,騎著駿馬在草原上來無影去無蹤,見了漢人就殺,殺人越貨也就罷了,還要脫走衣服,也不埋葬,任由飛禽走獸啄食。
而眼前這少年卻說那地獄一般的不毛之地是大唐興盛的起點。
“老夫著實是老了,年輕人說的話都聽不懂,不知李家小子能否細細道來。”
任何一個高中生穿越到唐朝,哪怕身無長物,也是自帶外掛功能,祖宗們還活在天圓地方的神話中,大部分人不知道突厥在哪,不知道吐穀渾,不知道吐蕃,不知南詔,甚至不知道嶺南。
“家師說過,如果李唐能夠征服這些不毛之地,龍脈可延萬年,李二也能成為堯舜禹之後的第四位神帝。”
“這話說來簡單,實行起來難於登天,突厥人並非不可戰勝,隻是他們的土地太過貧瘠,長草還行,莊稼是長不了的,沒有莊稼就不能久居,大軍一撤,那些突厥人如雨後春筍般又冒了出來。吐穀渾在漠北,一片黃沙,連水都沒有,更加不適合駐軍,不駐軍,談何征服?”
“用兵是下策,洛陽城沒有駐軍,為何無人鬧事?因為這裏的百姓都有所食,有所衣,若是能把大唐的百姓遷移到草原和隴右一些,並讓他們在那裏安居樂業,逐步從文化,信仰上同化那些胡人,不出十年,這些不毛之地也會像長安洛陽一般,成為人間樂土。”
杜老爺子逐漸清晰了思路,同化正是儒學的強大之處,“但想在化外之地安居並非易事,百姓到了那裏以何為生,難道要跟
胡人一樣四處遊牧,喝馬奶,吃羊肉?若是這樣的,再強大的思想也束縛不了他們,河南府有很多人以馴猛獸為生,他們每次表演前都要喂飽那些猛獸,不然誰也不敢靠近那些虎豹。”
李牧淡淡一笑,“先生所說在理,倉廩實而知禮節,李牧自然懂得,這也是家師帶我在大地上遊學的原因,一日在極北之地找到了一種名為土豆的莊稼,這種莊稼畝產極高,耐寒耐旱,易於儲藏,可以在草原生長,也可以在綠洲生長,家師命我取種,帶迴大唐,可惜歸途中家師仙元耗盡,作古西去。”
“你師父的事我聽顏兒說起過,這種賢士老夫竟無緣相識,著實是一大憾事,不過能讓家師用性命找尋的莊稼,定然不是凡物,產量幾何?”
李牧裝作悲傷,抹了一把眼淚,徐徐說道,“中原種植,五月可熟,畝產三四千斤。”
這個數字讓杜老爺子一驚,沒有捉穩拐杖,跌坐在地上,幾人趕緊起身去扶,身後的兩個丫鬟更是跪地求饒,杜老爺子一把推開了顏正綱,雙目直直地盯著李牧,“你說的話可當真?”
“額,小子不太確定……”
這話惹了眾怒,沒等他說完,顏刺史一聲厲喝,進來兩個藤甲護衛,“紅口白牙,淨說空話,驚了先生,拉出去杖責二十!”
“我真的不太確定,這土豆我和家師發現的時候粗粗估量了,大約五千多斤,但這地不同,熱不同,產量也不同。”
杜老爺子又顫了一下,不過顏刺史已有準備,趕緊上去扶著,“李家小子,你可不要說大話,不然哪怕顏兒不要眼睛,我也要斬了你。”
李牧也摸清了顏老爺子的脾氣,使勁掙開了兩個護衛的桎梏,從桌子上拿起一個青蘋果,啃了一口,“老爺子,小子我何曾騙過你,那土豆就在我家莊子裏種著,估摸著再有兩個月就熟了,到時候我請你到現場督查,要是沒有三千斤你再斬我可好。”
見他如此篤定,不似作假,顏刺史才放過他,“就多留你兩個月小命。”說完攙扶著杜老爺子坐下來。“李家小子,等到那日可否請老夫一起去觀瞻此祥瑞作物豐收?”
“老先生放心,等到那日我會寫下請帖,隆重地請您去督查。”
杜功書在椅子上端坐著,自顧自地發出一聲長歎,臉上也現出痛苦,“這人啊,怎麽死都成,唯獨不能餓死,那場麵太慘,太慘,太慘。”
連著說了三個太慘,讓李牧也感受到了他的苦痛,放下手裏的蘋果,靜靜地聽說述說。
“兩年前,那場曠古的蝗災就像老天施下的邪惡法術,讓人性邪惡一麵曝露無疑,我從山東歸來,繞道河北,那日所聽所見終生不願再看,我路過一個莊子,大部分都已經餓死,活著的人沒有力氣再去埋葬他們,任他們曝露在曠野裏,大路上,院子裏,到處都彌漫著腐爛的味道。大路上竟有人啃噬死人的骨肉,這不是最慘的,更慘烈的是我見兩個漢子交換了半歲大的嬰兒,喝其血,啖其肉,我想讓護衛斬了這兩個禽獸不如的父親,哪知不等侍衛出手,兩人哭喊著衝進了火堆中,在火堆中唿喚著孩子的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