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十一點半都還不到,第一道菜就開始上了,反正包間裏吃的人不是長輩就是朋友,司空烈就親自上陣,站在門口,拿著一張菜單叫菜名。

    “三鮮片肉拚盤!”

    文雪柔會的這些菜,都是祭祖時用,此時她也按照祭祖時的上菜順序來上菜,頭菜,便是這三鮮片肉拚盤,其實就是烤羊烤豬烤牛,烤好後,用刀片成薄薄的肉片,做成拚盤,可以沾醬吃,也可以清吃;文雪柔比較推崇清吃,這樣才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肉片,但因為考慮到個人的口味問題,她還是準備了秘製醬料,讓口味重的人沾醬吃。

    然而,司空烈今天請的人,不是美食家,就是江餘市餐飲界的一些重量級人物,他們品嚐過的美食自然是多不勝數,許多菜式,他們幾乎隻要看上一眼,就知道該怎麽吃才是最正宗的,所以在這三鮮片拚盤端上桌之後,倆名美食家和三名餐飲界大佬都是用筷子夾了一片肉,沒有沾醬,就放進自己的嘴裏,細嚼慢咽起來。

    和這幾人同一桌的,還有劉越海和郭老這倆位輩分比較高的,王秋玲也在這桌,算是陪客,在看到權威人士的吃法後,幾人也都跟著夾了肉片,而沒有去沾醬。

    這倆名美食家,一位叫劉山海,一位叫孔瑞東,都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在國內算是比較有名的,甚至還去過國外做過美食評判員,司空烈能請到他們,還是因為這倆人多少和司空家有些關係。

    品嚐一道菜的味道,自然不可能狼吞虎咽,需要細細品嚐,薄薄的一片肉,倆名美食家嚼了差不多半分鍾,才有人開口評價:“我吃的應該是羊肉。小小一片肉,香滑細膩,沒有絲毫羊本身的腥膻味,卻又保持了羊的鮮美,真是難得!”做出這番評價的,是叫劉山海的美食家,他說完,又夾了一片肉,細細品嚐。

    而在這邊,早已有人開始將劉山海的評價記錄在案,以後修改歸納一下,就可以做為飯店裏這道菜的評價和介紹。

    劉山海說完之後,孔瑞東也開口做出了自己的評價,他吃的是豬肉,半肥半瘦,肥而不膩,口感極佳。

    這邊幾位長者慢條斯理的品嚐著,另一桌的就全是小輩,年紀最大也就是蘇三青,年紀最小的就是林巧巧,他們可就沒這麽客氣,菜一上來,就開始哄搶,生怕少吃了一片就會死似的,尤其是慕香菱這個吃貨,簡直毫無淑女形象,趴在桌子上就跟一堆人搶食,不一會兒,一盤三鮮片肉拚盤就隻剩下油膩膩的盤底了。

    因為考慮到四十多道菜如果每道菜隻有一盤的話,兩桌人就有些不好分,肯定要先照顧到美食家和長輩這邊,所以這四十多道菜,文雪柔盡量每一道菜做兩份,其中一份是滿盤的,給美食家和長輩這邊,另外一份則可能會缺少一點,就給小輩吃,反正就是將司空烈買的那些食材都消耗掉就成。

    三鮮肉片拚盤之後,很快又有一道菜端了上來,司空烈見他們吃的香,也有些忍不住了,原本還有閑心當報菜名的,現在早就將這工作交給了一名女服務員,而自己則坐上了長輩這一桌,畢竟唐宮是他的地盤,自然要盡地主之誼,招待好客人。

    隨著時間推移,一道道菜接二連三的端上來,每一道菜都是香氣撲鼻,美味無比,又十分各具特色,像其中一道毛竹豆腐,就是一節毛竹放在盤裏端上來,隻有打開竹蓋之後,才能看到裏麵晶瑩剔透的豆腐,黃橙橙的,用勺子挖出來,看著就像果凍,可吃起來又確實是豆腐。

    每一道菜上桌,都讓倆名美食家讚歎不已,便是那三名餐飲界大佬,嚐了也是豎起大拇指,甚至有人當場就想投資,但都被司空烈婉拒了,開玩笑!看了這麽多好吃的菜,他幾乎都可以預見這家飯店以後會成為餐飲界的龍頭,反正他們也不缺資金,真要少錢,自己再扔點就是了,哪還要外人來插手,白白從自己手中分一瓢出去?

    長者這邊一邊吃一邊誇,小輩那邊就基本上處於搶食的狀態,根本就沒什麽人說話,隻是這邊的菜缺斤少兩,而且有時候還因為份量有些不夠,所以就隻上了長輩這桌,而他們隻能留著口水,眼巴巴的在一邊看著。

    這個時候司空烈就有些得意了,幸好他有先見之明,早就知道去小輩那桌搶不過他們,所以就坐長輩這一桌,不僅不用搶,還能吃到完整的四十多道菜,真是太聰明了!

    時間不到十二點半,隨著最後兩道菜上桌,四十三道菜就算是上完了。最後這兩道菜就是文雪柔找四爺爺詢問的兩道大菜,一道叫福壽祿三元湯,一道叫兒孫滿堂,名字都沒什麽特點,甚至還可以說是有點俗,但這畢竟是祭祖的菜,會取個這樣的名字,也可以是預見的。

    四十三道菜上完之後,文雪柔換了身衣服,來到了包廂裏,跟著一起吃,順便迴答一些問題。

    問問題的,其實也就隻有倆名美食家,其他人則一邊聽,一邊慢慢的吃著。

    “……最後是這道菜……”前麵一些菜的問題都問完了,劉山海指了指大菜之一的福壽祿三元湯,另外一道兒孫滿堂他倒是知道,就是魚籽,味道很不錯,口感也好,裏麵的道道他還是能夠嚐出來的,唯獨是這道福壽祿三元湯,口感分明,十分美味,表麵上看,是肉丸,但就是吃不出是什麽肉做的肉丸,現在既然廚師在場,他也就直接問了。

    文雪柔微微一笑,說道:“這道菜,其實和第一道三鮮片肉一樣,就是豬肉羊肉和牛肉。這肉丸,是以鵪鶉蛋為心,從裏往外,第一層是牛肉肉泥,第二層是豬肉肉泥,第三層是羊肉肉泥,然後在麵粉裏麵滾成球狀……”

    “……它一共有三道手續,第一道,炸,稍微用熱油炸一下,凝固形體,第二道蒸,第三道則是下鍋悶入味,最後是調湯,就可以上桌了。”

    這過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這道菜對廚師掌握火候和把握食材生熟度的要求十分嚴格,三層肉泥,每層肉泥生熟度都不同,像牛肉,比較容易熟,火候過了就容易老,所以要裹在最裏麵,第二層是豬肉,雖然成泥狀的肉都很容易輸,但至少比牛肉泥稍微好好點,裹在第二層可以保護牛肉不會煮老,第三層是羊肉泥,和豬肉同樣的道理,而最後滾麵粉,也算是為了穩固形體,不讓它鬆散。

    文雪柔簡單的說了下製作過程,聽的倆名美食家和三名餐飲界大佬連連點頭,他們見多識廣,自然知道這說起來簡單的過程,實際上對火候要求十分嚴格。

    肉泥都是易熟的,不管是豬肉泥牛肉泥還是羊肉泥,其實都差不多,就算有區別,這其中的時間差估計也就隻有一兩秒而已,要做到入油鍋而讓肉丸半生不熟,那難度十分之大,不僅是要掌控油鍋的溫度,還要眼疾手快,幾乎是肉丸一下鍋,就要撈上來,避免在熱油中呆太久而熟透。

    甚至可以說,隻要能做成這道福壽祿三元湯,也就意味著這名廚師對火候的把握達到了一流的境界。

    其實這也是為什麽四爺爺會想讓文雪柔接任祭祖掌勺的原因之一,作為親自調教出來的徒弟,四爺爺自然是明白文雪柔的廚藝如何,能夠讓她看到福壽祿三元湯的製作過程,實際上就已經是一種變相的認可。

    最後兩道大菜因為太麻煩,文雪柔也沒做太多,所以隻有長輩這一桌有,一群小輩在另一桌眼巴巴的看著,長輩也不好都吃了,便讓他們拿碗過來,一人分上一顆,嚐一嚐味道也就可以了。

    正如劉山海所說,這肉丸嚐起來層次分明,肉泥的鮮、嫩、滑,鵪鶉蛋的綿,幾乎輕咬一口,就能同時有四種感覺,偏偏這四種感覺都融合在一起,讓人分不出這肉到底是什麽肉,吃著像是豬肉,又像是羊肉,又像是牛肉,當真是好吃的不得了。

    看著大家吃的滿意,文雪柔也有種幸福的感覺,她雖然會做飯,可從來沒意識到自己的廚藝有多好,再她看來,自己的廚藝大概也就比普通人家的稍微好點,便是她娘炒出來的菜,也比她做的好吃多了,直到此時,看到大家滿意的表情,她才意識到,自己的手藝好像確實很不錯?

    大家滿意,司空烈也很滿意,文雪柔用她的廚藝一舉證明,開一家飯店是大有可為,這四十多道菜,不能說每一道都很有特點,但其中有一半的菜式,在外界都是沒見過,大多都是文家村本地人自己研究出來的。

    況且,文雪柔還說過,村裏祭祖一共有一百三十八道菜,她會的這四十三道菜連其中的一半都還不到。

    一百三十八道菜啊!就算先推出一半,以後每個月再重點推出一道,也足以支撐好幾年了!這好幾年的時間,也足夠研究新的菜式,並將飯店發展壯大了。

    美好的未來啊!司空烈正在這邊做夢,那邊三名大佬坐不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變身之葵花真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克蘿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克蘿卜並收藏變身之葵花真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