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袁紹已經等了太久太久。

    嚴格來講,從噩夢之夜至今,一共也隻過了三天,他所期盼的援軍就算是會飛,也不可能應他所期望的趕到平原。可這段時間實在太難熬了,用度日如年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第一天還好,青州軍發動了幾次攻勢,攻營之初,袁紹還有些提心吊膽,但很快就發現,對方似乎沒有全麵進攻的意思,隻是在試探,在尋找防線的破綻。

    他寬了心。

    他現在已經不再存有任何僥幸心理了,狼煙一放出,他就猜到,王羽很快會意識到胡騎的存在和即將到來的現實。

    他最擔心的,就是王羽搶先發動猛攻,隻要趕在匈奴人到來之前徹底打敗自己,取了自己的性命,冀州就是對方的囊中之物了。

    之後的匈奴人當然不好對付,可那是在野戰的情況下,就算實力大損,隻要躲進平原城,缺乏攻城器械,對堅城一向沒什麽辦法的胡騎,也隻能徒唿奈何。

    胡騎攻不下城池,也不會攻城,依照慣例,他們頂多就是四處劫掠一通,把能拿的都拿走,能殺的都殺光,繼而離開,僅此而已。

    為自己報仇這種事,就算是自視極高的袁紹,也是不報期望的。胡虜就是胡虜,跟他們講忠信廉恥是講不通的,驅使他們唯一的途徑,唯有利益,而且是眼前就能看得到的利益。長遠利益,對那些沒開化的家夥來說,都是天方夜譚。

    所以,袁紹最恐懼的,就是王羽不惜代價的全力進攻。

    盡管高覽是河北名將,幕僚們此刻也變得精誠團結起來,可直到失去了,袁紹才意識到,沮授的存在,對他是多麽的重要。

    如果沮授還在,在糧盡之前,防線定然固若金湯,而非現在這樣。根據高覽的說法,敵人如果願意付出足夠多的代價,自己這邊是肯定守不住的。

    嚴酷的現實,和孤立無援的處境,使得袁紹倍感淒涼,還好,王羽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給了他最後一線希望。

    冀州眾武將已經不可靠了,他們遲遲不肯奉令向主營靠攏,也不肯發動進攻,作為牽製。若不是王羽遲遲不肯強攻,牆頭草隻怕早就投靠過去了。

    沒人能想象得出,意識到王羽隻是在試探,不肯發動全麵進攻的那一刹那,袁紹的心情是多麽的爽朗。

    又一次的,他對王羽擁有了心理上的優勢。

    做大事的人,就該拋卻無謂的情感,一切從利益出發。

    體恤士卒?有必要嗎?

    隻要有權力,有地盤,有錢糧,小兵還不有的是?這年頭,中原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別的不說,攻營的損失再大,也不會超過一萬吧?可解決了自己,冀州那群牆頭草的降軍就超過了一萬,這點帳有什麽算不清的?

    準備迎擊胡騎?更是多此一舉!

    草原上的胡虜那麽多,比中原的草民還有韌性,砍了一茬,又會長出另一茬,餓極了就會來中原打打秋風。與其勞師動眾的討伐,還不如任他們作為呢。

    偶爾派人訓斥訓斥,彰顯天朝上國的威儀;時不時的還能加以利用。當然,作為武器,胡騎倒是足夠鋒利,可就是不怎麽順手,不過偶爾用用,還是很能有些出人意表的作用的,比如:對付黑山賊那時。

    如果跟王羽易地而處,袁紹才不理會那麽多,打敗對手之後就進城,任由胡騎在外麵劫掠一陣子。等胡騎強夠了退走時,就跟在對方的屁股後麵,拿著對手的腦袋,去冀州收複地盤就行了。

    百姓仇恨的目標是匈奴人,對領內的團結很有利。再趁著胡騎退走時,攻伐幾個小部落,然後宣揚成大勝,人心所向自是不言而喻。最後,再花點小錢,對損失最重的郡縣稍加撫恤,草民立刻就會忘掉先前戰亂帶來的痛苦,視自己為再生父母!

    鐵桶江山,繁華盛世,就是這麽來的!

    隻可惜,王小賊是個暴發戶出身的土鱉,沒受過真正的熏陶,這些高超的政治手法,他不懂,也不願意懂。

    他隻知道打打殺殺,維護那虛無縹緲的正義和公理。懵然不知,事在人為,正義和公理,都是從人嘴裏說出來的,唯有勝利者才配擁有書寫正義的權力!

    他是很能打,可那又怎麽樣?就算是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最終還不是輸給了長袖善舞,視信義於無物的高祖皇帝?

    心理上的優越感越來越強,直至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營外——禰衡禰正平!

    隻要一想到這個名字,袁紹就覺得頭上冒汗,心理冒火,腳下冒煙。

    有辱斯文啊!好歹也是個讀書人,這人的嘴咋就這麽臭呢?

    優越感瞬間消失,袁紹苦苦忍耐著,隻等著匈奴人神兵天降,將他從噩夢中拯救出來。對他來說,大軍糧草將盡的窘迫,都比不上禰衡的那張臭嘴給他帶來的壓力大。

    在遇見禰衡之前,他從未想過,這世上竟然有這麽會罵人的人。不算之前在高唐那段,從兵敗次日開始,此人接連在營外罵了兩天半,不分晝夜,從無間斷,而且罵詞居然還一直都不重樣!

    冷嘲熱諷,已是家常便飯了;

    嬉笑怒罵,也隻是司空平常;

    那左一首右一首的歪詩才是最要命的!

    這玩意既押韻,又朗朗上口,可以很多人一起喊,同時還令人記憶深刻。

    袁紹悲哀的意識到,自己的未來將會是多麽的慘淡。就算這仗最終贏下來,隨著這一首首歪詩的流傳,他也會成為天下的笑柄,說不定還有流傳後世的機會。

    當然,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遺臭萬年。

    如果目光能殺人,禰衡早就死了一百遍了;

    如果詛咒能實現,禰衡早就化成飛灰了;

    如果……

    可惜,這些都是如果,無法立刻變成現實。袁紹隻能苦苦忍耐著,等待著,象一隻困在籠中的野獸一般,等著預想之中那奇跡的出現。

    他的狀態太糟,以至於不能見人,因此他並不知道,眼下他最為倚重的兩員大將正在帳外爭吵。

    “公則先生,主公還不能理事嗎?今天,大軍就要徹底斷炊了!”高覽大聲說道,似乎有意讓帳內的袁紹聽見。

    郭圖兩手一攤,苦著臉道:“高將軍,誰也沒有無中生有的本事,別說主公身體有恙,暫時不能理事,就算沒事,他又能怎麽辦?屈膝向賊軍投降,給諸位找口飯吃嗎?”

    雖然是在解釋,但郭圖還是無法消除心理上的優越感,說話也是暗藏機鋒,不無譏諷之意。

    “還有馬!可以殺馬!”高覽不知是沒有察覺,還是已經習慣了,對郭圖的態度一點都不在意,直截了當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不行!”文醜大怒:“仗還沒打完呢,又不是援兵到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那王鵬舉的本事,你又不是沒見識過,萬一他……哼!反正就是不行!胡人無信,說不定見勢不妙,就不來了呢,有馬,好歹還能突圍,沒了馬,就隻能等死了。”

    他是騎將,當然不願意殺馬。袁紹事先也叮囑過他,要好好照料馬匹,一旦事急,必須突圍,就能看他手上這些輕騎了。

    高覽不肯示弱,梗著脖子嚷嚷道:“那也比餓死強!老子的士兵可以死在刀劍下,死在馬蹄下,就是不能凍餓而死!”

    高覽其實是個沒什麽雜念的人,和於禁有幾分相似,純粹的軍人。袁紹在渤海時,將他提拔起來,他就始終跟隨左右,從來沒有過怨言,袁紹對其也相當之信任。

    他沒想到袁紹保留戰馬,是存了再次斷腕求生的心思,隻是一門心思的為大軍著想。既然主公說堅守,那就一切都從如何能堅守更長的時間來考慮。

    殺馬,無疑是最佳的辦法。

    “且住,且住!二位將軍都是軍中柱石,至此危急存亡之秋,斷不可自相攻訐,傷了和氣。”見高覽針對的不是自己,郭圖的語氣也變得和緩多了,他溫言勸道:“不如這樣,二位將軍在此稍候,我以此事向主公請示,請主公定奪,如何?”

    二將互相瞪視一眼,抱拳應承道:“便依先生。”

    郭圖進帳去了,不多時,身影再次出現在二將麵前。

    “主公以為,二位將軍俱是赤膽忠心,為大局考慮。但眼下大軍處境艱難,事不能兩全,總要有所取舍……”郭圖拖了個長音,然後轉向文醜,語重心長道:“大軍一日不可無糧,馬,是不能不殺了……”

    “可是……”文醜急了。

    “文將軍莫急,雖然要殺,可也不用全殺,先挑一些劣馬、傷馬出來,夠今日之用即可。為了反擊,良駒還是要留著的。”

    “這樣啊,那行,就這麽辦吧。”文醜明白了,不說話了。

    高覽卻不肯作罷,他看看文醜,突然扯了郭圖就走。他武藝頗高,力氣極大,郭圖雖然也練過幾天拳劍,卻又哪裏比得上對方?措不及防之下,東倒西歪的就被扯到了帳後的僻靜處。

    “高將軍,你這是何意?就算對主公的決意有所不滿,又何必動粗呢?再說,你要糧,主公就殺馬,你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對郭圖的怒哼不置一詞,高覽的神情前所未有的嚴肅起來,肅然看著郭圖,沉聲道:“文則先生,末將敬你才華名聲,想說幾句心裏話。”

    “……你說。”郭圖被他看得有些心虛。

    “主公一意留馬,莫非是為了輕騎突圍嗎?”

    “你怎麽知……”郭圖眼睛一下瞪圓了,下意識的就要迴答,話到嘴邊,又覺不對,惱羞成怒的叫道:“你詐我?”

    老實人突發驚人之語,效果就是很強,連郭圖這種老於世故之人都著了道。

    “先生與末將份屬同僚,怎有此說?”高覽搖搖頭,語調古井不波:“末將深受公與先生教誨,先生慷慨殉難,覽且有惜身之理?可是,主公難道就不考慮士卒們的心情嗎?”

    “他們?他們有什麽心情可言?”郭圖被搞得有些糊塗,但心裏隱約已經想到了高覽要說什麽。

    “我軍新敗,士氣低落,兵頹將疑,若是青州軍不依不饒的攻殺,尚有困獸猶鬥之意,可這連日來……為今之計,主公當盡殺戰馬,大犒三軍,讓將士們知道,主公會與他們共存亡,士氣方能振作,將士方消疑慮。而後無論是配合援軍作戰,還是突圍,都有一戰之力,可現在這麽下去……”

    高覽說的很誠懇,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戰法,古今多少軍事家都用過,但成功的卻隻有項羽和韓信,其他人都弄巧成拙了。

    究其原因,除了將領的統率力之外,更多的,在於其有沒有做決死戰的決心。光是擺個姿態是不夠的,須得把事情做到實處,比如高覽提議的殺馬。

    郭圖沉默了,沉默了很久。

    高覽心中一度燃起了希望,可當郭圖抬眼看向他,用和先前差不多的語氣,笑著迴答他“主公絕無拋下將士突圍之意”的時候,高覽絕望了。

    他終於體會到了沮授慷慨戰死時的心境。

    權術固然有其效果,但並非行之四海皆準的準則,很多時候,那些被忽視的信義廉恥,才是決定一切的標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鱸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鱸州魚並收藏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