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漂”“海漂”“路倒”,分別代表在河裏、海裏和路邊發現的無名屍體。這樣的屍體,每個市的法醫每年都能見到幾十具。
1
半個多月,相安無事,天也開始熱了起來。
這段時間裏,我們五個人都下意識地對上一起槍案緘口不提。張越含淚的眼睛,讓我們無不惻隱,甚至有些內疚。查清真相是我們的職責,而真相卻給那個可憐的人帶來了牢獄之災。內疚歸內疚,在內心深處,我們都知道,為真相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就像法律上的“疑罪從無”,看似在保護犯罪分子,其實是在保護每一名公民的合法權益。不過話雖如此,法醫的心也是肉長的,要從低穀裏走出來,還是需要一個過程。
也許是共同背負的悲傷,讓我們這個小團體有了更多努力製造歡樂的理由。一下班,我們就會叫上鈴鐺、寶嫂和韓亮不斷更換的女朋友出來聚會。與以前不同的是,現在我們的聚會多了一個記錄者,每個眉飛色舞的瞬間,都會被“專業攝影師”陳詩羽的相機鏡頭捕捉。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越來越習慣陳詩羽的存在。盡管不出差的日子裏,繁重的行政工作和信訪複核一樣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但是在處理瑣事的間隙,我們都搜腸刮肚,找出一些笑話來互相逗樂,弄得這段時間勘查一組裏滿是歡聲笑語。就連話不多的陳詩羽,也會主動加入講笑話的行列。
說實話,如果不是舍不得讓挺著大肚子的鈴鐺忍受孤獨,我的確更喜歡出差的日子。因為在外麵辦案時,隻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案件上,而在廳裏工作時,瑣事繁多,反而經常感覺自己的腦子都不夠用了。
這一天,林濤在我們辦公室裏翻閱一本《法醫精神病學》。
“你們法醫也要研究神經病?”陳詩羽好奇地問。
“羽毛啊,這個我得給你科普一下,省得以後你丟我們的臉。”大寶說,“精神病鑒定也屬於法醫鑒定的分支學科。”
“就是那個講什麽全部責任能力、限製責任能力和無責任能力的?”陳詩羽接著問。這次她沒有糾正大寶稱唿上的錯誤,可能已經習慣了。
大寶點點頭。
林濤說:“我以前看過一個電影,名字叫《夜叉》,說的就是很多鑒定人作假,給那些犯了罪的有錢人鑒定為無責任能力,最後不追究刑事責任。一個警察看不慣,就專門利用晚上的時間去鞭殺這些壞人,看得人老過癮了。你們做鑒定別作假啊,省得被鞭殺。”
大寶“哼”了一聲,說:“林濤說得對,我覺得最應該被殺的就是這些作假的鑒定人,比犯罪分子還壞。不過,我們公安機關的法醫不做精神病鑒定,這種鑒定事關重大,是需要有精神病鑒定資質的精神病醫院裏的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來鑒定的。這也算是保證了鑒定的真實客觀。”
陳詩羽問:“你們參與的案件中,神經病殺人的案件,多不多?”
大寶想了想,說:“嗯,不少,而且這樣的案件不好破啊,不好找證據,也別指望有口供。但老秦你還記得吧?以前我們辦過一個智障者殺了一對夫妻的案件6,就是根據屍體身上的多餘損傷,通過行為分析判斷出兇手心智不全的。”
“等等,”我一邊寫著一份報告,一邊插話,“我糾正一下陳詩羽的一個錯誤。”
“你一直在說神經病,其實你要表達的意思是精神病。”我邊寫邊說。在我看來,寫報告這種事情,是最不需要用腦子的,固定格式、固定稱謂、固定內容,無須思考,手到擒來。“在醫學上,神經病和精神病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精神病就是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誌、動作行為等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地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精神病人會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而神經病指的是神經係統發生的器質性疾病。雖然兩者有的時候可以並存,但確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哦。”陳詩羽若有所思,“精神病歸精神病醫院管,可以做精神病鑒定。那神經病呢?神經病歸誰管?能做鑒定嗎?”
“如果是外傷導致的神經病,由我們來進行法醫學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我說,“治療的話,是歸醫院神經內科的醫生管。”
“去去去,什麽跟什麽啊。”大寶突然翻了臉,“不和你們掰扯了。”
我們幾人一頭霧水。
“怎麽了這是?”我轉念一想,大寶的老婆好像就是神經內科的醫生,接著說,“你聽錯了吧?我沒說神經內科的醫生不好呀。我這是在給陳詩羽科普,神經病歸神經內科醫生管,沒錯啊。”
大寶抬眼看了我們一下,隨即低下頭去,搓著衣角說:“哼,我歸我老婆管。”
在我們笑得前仰後合的時候,電話鈴驟然響起。
“怎麽,最近閑得慌了?”師父的聲音,“笑得那麽開心?”
肯定是我接電話的時候,林濤還沒收住自己的笑聲。我白了林濤一眼,林濤吐了吐舌頭。
“有活兒了?”我趕緊岔開話題。
“峰嶺市。有個工廠,門口小河裏有個河漂,現在當地法醫不敢確定案件性質,讓你們去看看。”師父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河漂”“海漂”“路倒”,分別代表在河裏、海裏和路邊發現的無名屍體。這樣的屍體,每個市的法醫每年都能見到幾十具。為了表達簡潔,就采取了這樣可以意會也方便言傳的方式。
“河……河漂?”我看了看窗外,豔陽似火,對著大寶和林濤捏了捏鼻子。
大寶趕緊起身打開櫃子,找出了我們三個人的防毒麵具。
“這案子不著急。”師父說,“是昨天上午發現的,昨天下午當地法醫就進行了屍檢,今天他們討論意見不一致,所以求助我們。你們在午飯之前趕到就可以了。”
我抬腕看看手表,心想這還不著急?現在都九點多了,峰嶺市離省城還有兩百多公裏的路程,這還不著急嗎?
廢話不敢多說,我們五個人拎著勘查箱就開車出發了。
峰嶺市是長江之濱的一個小城,雖然位於三省交界的位置,但是人口較少、生活富足,因此,惡性命案極為罕見。我上班這些年來,還沒有來峰嶺市出過差。
車子駛下高速後,橫穿了整個市區,我們一路欣賞著這座山美水美的小城的風景,心裏犯著嘀咕,不知這次會是一起什麽案件,屍體會腐敗到什麽程度。隻有陳詩羽,還有心情隔著車窗不停地拍照。
屍體的腐敗會導致一些推理條件的喪失,同時也會丟失很多證據,這不僅會給法醫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也會給法醫的推斷增添很多風險。當然,這也是陳詩羽第一次接觸腐敗屍體,我倒是很想看看她過不過得了這一關。
在當地警車的引導下,窗外的繁華喧囂逐漸消失,車輛駛入了市郊的經濟開發區。小城的人口本來就非常稀少,這一帶更是人跡罕至。警車閃著警燈,不一會兒便開到了一個工廠的大門前。
“這是我們市的一個支柱企業,員工多達數千人。”市局刑警支隊趙支隊長跳下車,對我們說,“這一大片廠區裏有生活區域,平時的工作日,工人們幾乎都住在廠區裏,隻有周末的時候才會各自迴家。”
我環顧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問:“這裏交通便利嗎?”
趙支隊長搖搖頭,說:“如果自己沒有交通工具,隻能步行五百米,到那邊一個公交車站坐車去市裏。這邊工廠裏的員工,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私家車,沒有車的,廠裏會在周末、星期一的時候安排班車接送。”
“現場就在這裏嗎?”我看見工廠大門前方有一條小河,流水淙淙、清澈見底。這條小河就像是一條護城河,環繞著整個廠區,隻在幾個入口的大門處,架上了寬橋供人出入。我們的車輛停在一處寬橋上,往河床上望去,一兩件藍色的一次性手術衣和幾雙乳膠手套格外紮眼。
我皺著眉搖了搖頭,心想現在省裏這麽重視勘查垃圾的治理,你們這裏倒是一點兒也沒有貫徹。手術衣和乳膠手套都是難以降解的物質,會給環境帶來汙染,也會影響城市形象。所以,省廳要求各地警務人員在現場勘查完畢後,統一收集勘查垃圾,並集中處理。
趙支隊長點點頭,說:“平時大門這裏也沒有什麽人,星期一員工上班的時候,有人發現橋底有異物,工廠的保安下到橋底,發現是一具屍體,就報了案。”
“那作案時間就是周末了?”大寶問。
我搖頭,說:“不會,聽說屍體已經高度腐敗了,肯定不會是兩三天之內的事情。屍體腐敗後才漂浮上來的,而且河水是流動的,隻不過屍體漂到橋底,被橋墩阻擋,才會在這裏被發現,我覺得拋屍地點肯定不是這裏。”
趙支隊長點點頭,說:“確實,工廠幾個大門的監控我們都調取了,沒有什麽發現。”
我們走過寬橋,沿著工廠的圍牆走了一段。陳詩羽說:“我看工廠的牆頭上,隔個幾百米就有一個監控攝像頭?”
趙支隊長說:“是的,其實外人看起來,廠區附近監控攝像頭林立,不應該是拋屍的好地方,但是工廠保衛部門的人都知道,其實這些監控攝像頭隻能監控到牆頭區域,河岸對麵的情況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說在河岸對麵拋屍,不可能被監控攝像頭錄下。”
“您是在懷疑保衛部門的人?”陳詩羽問。
趙支隊長沒有說話。
我接著說:“廠區內有監控攝像頭就不說了,但是廠區周圍都是曠野,找個地方埋了也是很容易的事情,為什麽非要拋在河裏呢?雖然監控攝像頭隻能看到牆頭,但是壓著監控攝像頭死角的邊緣拋屍,也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即使是了解廠區監控攝像頭的保安,按常理也不會冒這個險。”
趙支隊長打斷了我的思考,說:“要不咱們先吃飯吧,你也別先入為主,因為我們的法醫中有人認為這不過是一起自殺或者意外事故。”
大寶拍了一下腦袋,說:“是啊,我們是來幫助指導案件定性的,怎麽這麽快就先入為主了呢?”
法醫也是人,看到腐敗屍體,在視覺和嗅覺的雙重刺激下,要說一點兒不適感都沒有,肯定是騙人的。記得很多法醫說,如果我有鼻炎就好了,就聞不到臭味了。其實不然,鼻炎和咽炎經常聯合存在,而咽炎的症狀常常會有惡心幹嘔。有咽炎的法醫,在有腐敗屍體的現場勘查時,要抑製住幹嘔的感覺,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就是如此。作為一個法醫,在現場幹嘔畢竟是一件很沒有麵子的事情,而且難免會讓領導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質疑。所以,像陳詩羽這樣第一次接觸腐敗屍體的偵查專業的學生,她即便吐得不成人形,我也能理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剛剛在峰嶺市殯儀館法醫學屍體解剖室的門口跳下車,我就聞見了那股熟悉而厭惡的味道。在裝有完善的排風設施的解剖室裏,還能夠頂著風頭臭八裏地的屍體,可想而知會是什麽樣子。
在更衣間裏,透過聯排玻璃,隻能看見解剖台上放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屍袋。我們知道這不是因為死者太胖,而是因為巨人觀已經形成了。所謂巨人觀,就是屍體高度腐敗後,受到腐敗菌群的作用,體內會產生大量的氣體,並逐漸擴散到全身,使之看上去膨脹如巨人。這時候的屍體,全身的表皮濕潤、易於脫落,眼球、舌頭都會因為膨脹作用而膨隆出來,麵貌喪失。
很多朋友在網絡上看過巨人觀的照片後,都會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紛紛感歎法醫的不易。其實如果僅僅隻有視覺衝擊倒沒有什麽,更要命的是嗅覺和觸覺。惡臭不必多說,檢驗屍體時的觸覺也會讓人很不適。因為呈巨人觀的屍體全身濕潤,表皮稍一用力便會脫落,所以戴著乳膠手套的法醫連抓住屍體的四肢都很艱難,更別提給屍體翻身了。
但是,為了找到真相,給逝者主持公道,受這些罪也都值了。
我們很快穿戴完畢,走進解剖室。峰嶺市公安局法醫科科長周智慢慢地把屍袋拉開,一具墨綠色的巨人觀屍體暴露在大家麵前。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撲鼻的惡臭。
我扭頭看了看陳詩羽,她顯然也被熏到了,忍不住皺了皺鼻子。但第一次麵對這樣的景象,她居然沒有嘔吐的跡象,這不禁讓我大感意外。
有了先進儀器的輔助,法醫告別了狗鼻子的時代。先前我們靠戴口罩來阻隔一些臭氣,現在的條件好了,法醫都會配備防毒麵具,防止腐屍產生的有毒氣體侵害法醫的身體。防毒麵具裏的活性炭盒的確可以吸附一些有毒氣體,但阻隔臭氣的能力比口罩也高不了多少。這個時候,臭氣穿過防毒麵具,鑽進了我們的鼻孔。我皺了皺眉頭,戴了這個玩意兒,我連習慣性的揉鼻子的動作也做不了了。
屍體吐著舌頭,瞪著我們。
2
“我的天啊!”見到了屍體的麵貌,陳詩羽終於忍不住驚唿了一聲。
確實,這具巨人觀屍體膨脹得非常厲害,是比較少見的。
“綠巨人啊,這是。”大寶說。
因為腐敗的進展,屍體的舌頭都已經成了墨綠色,陰森森地露在口外。麵部皮膚因為氣體膨脹而變得很緊,眼瞼已經繃成了一條線,已經半塌陷的眼球露在眼眶之外,就像是隨時會掉下來一樣。屍體的衣服在初檢的時候就已經被剪開取下,峰嶺市公安局的劉法醫正在解剖室一角的操作台上逐件把衣物拚湊還原。
死者是一名男性,看不出年齡。屍體的胸腹部都高高地隆起,全身墨綠,其間還有錯綜複雜的黑紅色的靜脈網。頭發全部脫落,手腳掌的表皮皺皺巴巴的,已經變形,隻需要輕輕一拽就可以把表皮完整地剝落下來。
“屍體還沒有解剖?”我見屍體的表麵很完整,沒有縫線,問道。
周科長點點頭,說:“我們對死者頭麵部的損傷爭議很大,沒有定論,就決定暫不解剖,等你們來了,共同商量著辦。”
“屍源呢?”我問。
“dna已經取了檢材送實驗室進行了,結果估計現在已經出來了。”周科長說,“不過因為還沒解剖,所以對屍體的特征刻畫沒有辦法進行。是不是本地人,是不是現場周圍住戶,這些都沒法確認。調查失蹤人口的工作正在進行。”
“指紋也沒有取嗎?”林濤戴著麵具,甕聲甕氣地說。
一般已經經過初次屍檢的屍體,手指都是黑的,因為需要進行常規的屍體指紋捺印。就是給屍體的手指指腹抹上油墨,然後在指紋卡上捺印。獲取的指紋可以作為尋找屍源、排除現場指紋的一項依據。對於高度腐敗而且未必是命案的屍體,對這方麵的要求並不是十分嚴格。
周科長搖搖頭,說:“死者手指的皮膚因為腐敗和長時間被水浸泡,沒法進行捺印。”
“誰說沒法捺印?”大寶小心翼翼地拿起死者的手,看了看,說,“好捺印得很啊。”
大寶說完,用手術刀在死者右手拇指指根部劃了一圈,然後像是脫手套一樣,把大拇指的皮膚就這樣整個兒脫了下來,然後把自己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伸進皮膚套裏,說:“快拿捺印卡!”
就這樣,大寶把死者的十根手指的皮膚依次取了下來,套在自己的手指上,完成了死者指紋的捺印。陳詩羽看得目瞪口呆。
這種取指紋的方法不是常規方法,但是我們也會經常使用。峰嶺市是一個穩定和諧的小城,命案本身就不多,腐敗屍體的命案更是鳳毛麟角。所以當地法醫並沒有學會這種讓人有些毛骨悚然的辦法。
當然,這種辦法也不是每次都會有效的。如果屍體腐敗程度還沒有達到手部皮膚手套樣剝離,或者腐敗程度嚴重到手指皮膚已經破碎,都是不能用這種辦法進行指紋捺印的。所以,在這起案件中,大寶成功地獲取了死者的十指指紋,也有運氣的成分在裏麵。
“你們對什麽有爭議?”我沒有多看大寶取指紋的過程,而是專心致誌地看著死者麵部的幾處交錯的傷口。畢竟取不取得到指紋不是案件能否準確定性的關鍵。
死者的麵部顱骨沒有塌陷,用指壓也沒有感覺出有明顯的骨擦音7,可見並沒有明顯嚴重的骨折存在。但是,在墨綠色的麵部,可以看到幾條邊緣不整齊、互相交叉的皮膚裂口。因為高度腐敗,創口周圍都已經變得不清晰而且圓鈍了,根本無法判斷出致傷工具,更別說判斷有沒有生活反應了。
“無法判斷有無生活反應。”周科長說,“除此之外,屍體全身沒有發現什麽致命性的損傷。毒物檢驗也做了,沒有中毒的跡象。所以現在不太好確認死者是溺死,還是被打死以後拋屍入水。屍體腐敗成這個樣子,我們擔心解剖了也無法確認,所以就等你們來了。”
“確實看不出有沒有生活反應。”我屏住唿吸,用放大鏡照著,湊得更近一些看了看創口,說道。
周科長說:“現場的環廠河是和我們峰嶺市的母親河——峰河相連著的,裏麵有很多魚。所以,有些人認為這是死後被魚啃噬所致的創口,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創口,但其下顱骨沒有骨折呢?不過也有些人認為魚畢竟不是野獸,啃不出這麽多、這麽大的創口。”
所有的法醫都知道在野外的屍體可能會被野獸啃噬,但確實不是所有的法醫都知道,其實魚類的啃噬也可以在已經腐敗了的屍體上形成創口。
我曾經出勘過一個現場,法醫從河裏撈出一具屍體後,發現他額頭的正中部位有一塊皮膚缺損,而在這塊皮膚缺損的下方顱骨上,看到一條裂紋。
學過醫學基礎的人都知道,人的顱骨頂部有一條橫行和一條縱行的骨縫,分別叫作冠狀縫和矢狀縫。另外,在枕部有一個“人”行的骨縫,稱之為人字縫。除此之外,顱骨應該是完整、平滑的,不應該有裂紋。既然額部正常不應該有骨縫,那麽發現的這條裂紋應該就是骨折線。法醫以此來推斷這可能是一起命案,兇手用鈍器打擊死者額部,導致顱骨骨折、腦挫傷而死亡。在通知家屬要進行屍體解剖的時候,家屬一致反對。因為家屬都清楚死者有抑鬱症,多次自殺未果,這次離家出走前也寫了遺書說自己要投河自盡。
法醫覺得家屬反對解剖的行為有些蹊蹺,於是要求偵查部門對死者的家屬進行了調查,並且獲取局長的同意,強行對屍體進行了解剖。解剖後,不知道如何下結論,於是申請省廳支援。
我們到達現場後,對屍體進行了複檢,發現死者額部皮膚缺損下方的裂痕曲折,顯然不是骨折線,而應該是骨縫。這就涉及冷門知識了。其實在每六百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是這種先天變異,額骨的正中有一條沒有愈合好的骨縫,稱之為“先天性額縫不愈”。在法醫屍檢中,時常可以發現先天性額縫不愈的人,但是隻要顱骨沒有損傷,法醫有時候不會注意到額部異常的骨縫。
後來,這起案件定性為自殺案件。因為屍體腐敗後,額部被魚類啃噬,導致皮膚缺損,恰巧露出了其先天性變異的骨縫,引起了法醫的誤會。
“確實不像是魚啃噬的。”我皺了皺眉頭,說。
“肯定不會是銳器創,因為邊緣不整齊。”周科長說,“但如果是鈍器創的話,形成這麽多創口,肯定是多次打擊,那下顱骨不會骨折嗎?”
“我們解剖吧。”我說,“我和周科長檢驗頭麵部,大寶和劉法醫檢驗胸腹部。”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大寶的手術刀就劃了下去。劃開屍體腹腔的時候,隻聽見“噗”的一聲,屍體腹部膨隆迅速消失。我趕緊屏住唿吸,招了招手,示意我們一起暫時離開解剖室。沒想到林濤的速度比我還快,早已拉著陳詩羽躲到了更衣間隔離玻璃的後麵。
走進了更衣間,我說:“大寶,你下刀之前能不能說一聲?”
大寶嬉笑著說:“那我總不能喊,預備,劃!”
“這具屍體體內積聚了大量氣體,屍體上一旦有了破口,氣體就會迅速從破口處湧出來。第一,這氣味受不了;第二,這一下會釋放很多有毒氣體,對健康不利;第三,這和爆炸原理相同,氣體會攜帶著體內的腐敗液體往外崩濺。”我說,“大寶你的衣服不用你自己洗嗎?”
我們幾個人躲在更衣間的隔離玻璃後麵,看著屍體逐漸“變瘦”。周科長把排風係統開到了最大風量。過了五分鍾,我們才陸續迴到解剖台前開始工作。
屍體的軟組織由於腐敗已經非常酥鬆,手術刀劃過的地方,立即一分為二,暴露出同樣是墨綠色的皮下組織。我拿著手術刀,沿著死者的下頜骨的走向,劃開了死者的麵部皮膚,然後逐漸向鼻骨位置分離。周科長也用和我一樣的方式對死者的另一側麵部進行解剖。
“死者麵部的皮下組織的綠色顯得更深,說明這裏曾經有血液聚集。”我說,“血液從血管滲到了軟組織,說明這裏的血管有破裂啊。”
“你是說這是生前損傷?”周科長問。
我點點頭,說:“沒有充分的依據,但是憑經驗,我覺得這裏是有異常的。”
說話間,我們已經把屍體的麵部皮膚掀了下來,暴露出麵部顱骨。這個還和身體連接、有著頭皮和耳朵的“骷髏”看起來格外恐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順著屍體的鼻骨摸了摸,說:“呀,鼻骨有骨折。”
仔細分離了屍體鼻骨附近的軟組織,鼻骨的碎片就暴露了出來。鼻骨是麵顱骨中最容易骨折的骨頭。因為鼻骨相對於麵顱骨較為突出,而且非常薄,所以麵部受傷的時候,最容易造成鼻骨的骨折。
我用止血鉗鉗出骨折的碎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說:“骨折的斷端骨質裏有滲入的血跡!”
由於腐敗的作用,血液會逐漸變成腐敗液體,導致無法判斷屍體有無出血。但血液在屍體腐敗之前滲透進了骨質的斷端,會在骨小梁之間被保存起來。通過這一點,可以肯定死者在生前就發生了鼻骨骨折。
“麵部皮膚挫裂傷,鼻骨粉碎性骨折,但顱骨卻沒有骨折,這是因為兇手的力氣小,還是因為工具輕?”周科長說。
“顯然是因為工具輕。”我說,“如果工具質量較重,兇手力氣小到隻能把鼻骨打骨折,那麽也不可能在麵部皮膚形成這麽多挫裂傷。隻有當工具質量輕時,盡管兇手用力擊打,卻隻能打破皮膚、打碎鼻骨,而不能對堅厚的顱骨造成損傷。”
“工具較輕……”周科長沉吟起來。
我說:“死者麵部皮膚的破口周圍圓鈍,不規則,說明工具沒有尖銳的棱邊,應該是個圓滑的工具。因為較輕,所以肯定不是金屬的。另外,之所以可以形成不規則的創口,工具接觸麵肯定不是平麵或者弧麵,而應該有圓滑的條狀突起物。”
林濤在一旁翻了翻眼睛:“那會是個什麽東西?”
“不知道。”我搖搖頭,說,“但它至少不是個殺人的利器。兇手為什麽要選擇這樣的工具殺人?這不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嗎?”
“麵部損傷是不是致命傷還不好說。”周科長說,“我們開顱看看。”
在開顱鋸的轟鳴聲中,大寶突然尖銳地叫道:“死者的甲狀軟骨上角骨折了!”
甲狀軟骨是頸部前麵的方形軟骨,左右各一,在頸部的正前方連接在一起。甲狀軟骨的上角的位置,就在頸部正中的兩側。雖然屍體頸部的皮膚都已經腐敗了,無法看到皮膚損傷,但是從軟骨的骨折,可以判斷死者的頸部在生前遭受到了暴力。因為兩側均有骨折,那麽這樣的暴力肯定是掐扼所致的。當然,勒頸也可以形成這樣的骨折,但是肯定會在頸部留下索溝,而這裏並沒有。
“扼死?”我停下開顱鋸,說,“屍體有窒息征象嗎?”
大寶搖搖頭,說:“眼球都突出來了,可以看到沒有出血點,剛才我們進行胸腹部檢驗的時候,也沒有發現死者的主要髒器有出血點或者有淤血的征象。”
“有扼頸動作,但不是機械性窒息死亡。”周科長說,“那說明了什麽呢?”
“嗬嗬。”我笑了笑,繼續打開開顱鋸,說,“說明這個扼的動作,隻是一個約束性動作。很簡單,兇手用一隻手掐住死者的脖子,讓其不能活動。”
隨著鋸線的交錯,屍體的顱蓋骨應聲掉落,暴露出了粉紅色的硬腦膜。
機體死亡後,組織細胞失去生活機能,因為酶的作用,會發生組織溶解的現象,也就是自溶。腦組織是最先也是最容易發生自溶的組織,所以,在我們剪開硬腦膜後,一坨腦組織就像麵糊一樣流淌了出來。
“快,照相、錄像!”我一邊用顱蓋骨接住流出來的腦組織,一邊對林濤說。
“我們可以看到,額部腦組織的顏色比其他部位腦組織的顏色要深很多。”我說,“正常腦組織自溶後,呈現淡粉紅色,但是額部腦組織卻是暗褐色,說明之前這個部位有大量出血。”
“真的是命案哦!”大寶一隻手用止血鉗鉗著屍體的胃組織,另一隻手用湯勺舀出一勺胃內容物,說,“死者的胃裏沒有溺液8!”
1
半個多月,相安無事,天也開始熱了起來。
這段時間裏,我們五個人都下意識地對上一起槍案緘口不提。張越含淚的眼睛,讓我們無不惻隱,甚至有些內疚。查清真相是我們的職責,而真相卻給那個可憐的人帶來了牢獄之災。內疚歸內疚,在內心深處,我們都知道,為真相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就像法律上的“疑罪從無”,看似在保護犯罪分子,其實是在保護每一名公民的合法權益。不過話雖如此,法醫的心也是肉長的,要從低穀裏走出來,還是需要一個過程。
也許是共同背負的悲傷,讓我們這個小團體有了更多努力製造歡樂的理由。一下班,我們就會叫上鈴鐺、寶嫂和韓亮不斷更換的女朋友出來聚會。與以前不同的是,現在我們的聚會多了一個記錄者,每個眉飛色舞的瞬間,都會被“專業攝影師”陳詩羽的相機鏡頭捕捉。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越來越習慣陳詩羽的存在。盡管不出差的日子裏,繁重的行政工作和信訪複核一樣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但是在處理瑣事的間隙,我們都搜腸刮肚,找出一些笑話來互相逗樂,弄得這段時間勘查一組裏滿是歡聲笑語。就連話不多的陳詩羽,也會主動加入講笑話的行列。
說實話,如果不是舍不得讓挺著大肚子的鈴鐺忍受孤獨,我的確更喜歡出差的日子。因為在外麵辦案時,隻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案件上,而在廳裏工作時,瑣事繁多,反而經常感覺自己的腦子都不夠用了。
這一天,林濤在我們辦公室裏翻閱一本《法醫精神病學》。
“你們法醫也要研究神經病?”陳詩羽好奇地問。
“羽毛啊,這個我得給你科普一下,省得以後你丟我們的臉。”大寶說,“精神病鑒定也屬於法醫鑒定的分支學科。”
“就是那個講什麽全部責任能力、限製責任能力和無責任能力的?”陳詩羽接著問。這次她沒有糾正大寶稱唿上的錯誤,可能已經習慣了。
大寶點點頭。
林濤說:“我以前看過一個電影,名字叫《夜叉》,說的就是很多鑒定人作假,給那些犯了罪的有錢人鑒定為無責任能力,最後不追究刑事責任。一個警察看不慣,就專門利用晚上的時間去鞭殺這些壞人,看得人老過癮了。你們做鑒定別作假啊,省得被鞭殺。”
大寶“哼”了一聲,說:“林濤說得對,我覺得最應該被殺的就是這些作假的鑒定人,比犯罪分子還壞。不過,我們公安機關的法醫不做精神病鑒定,這種鑒定事關重大,是需要有精神病鑒定資質的精神病醫院裏的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來鑒定的。這也算是保證了鑒定的真實客觀。”
陳詩羽問:“你們參與的案件中,神經病殺人的案件,多不多?”
大寶想了想,說:“嗯,不少,而且這樣的案件不好破啊,不好找證據,也別指望有口供。但老秦你還記得吧?以前我們辦過一個智障者殺了一對夫妻的案件6,就是根據屍體身上的多餘損傷,通過行為分析判斷出兇手心智不全的。”
“等等,”我一邊寫著一份報告,一邊插話,“我糾正一下陳詩羽的一個錯誤。”
“你一直在說神經病,其實你要表達的意思是精神病。”我邊寫邊說。在我看來,寫報告這種事情,是最不需要用腦子的,固定格式、固定稱謂、固定內容,無須思考,手到擒來。“在醫學上,神經病和精神病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精神病就是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誌、動作行為等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地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精神病人會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而神經病指的是神經係統發生的器質性疾病。雖然兩者有的時候可以並存,但確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哦。”陳詩羽若有所思,“精神病歸精神病醫院管,可以做精神病鑒定。那神經病呢?神經病歸誰管?能做鑒定嗎?”
“如果是外傷導致的神經病,由我們來進行法醫學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我說,“治療的話,是歸醫院神經內科的醫生管。”
“去去去,什麽跟什麽啊。”大寶突然翻了臉,“不和你們掰扯了。”
我們幾人一頭霧水。
“怎麽了這是?”我轉念一想,大寶的老婆好像就是神經內科的醫生,接著說,“你聽錯了吧?我沒說神經內科的醫生不好呀。我這是在給陳詩羽科普,神經病歸神經內科醫生管,沒錯啊。”
大寶抬眼看了我們一下,隨即低下頭去,搓著衣角說:“哼,我歸我老婆管。”
在我們笑得前仰後合的時候,電話鈴驟然響起。
“怎麽,最近閑得慌了?”師父的聲音,“笑得那麽開心?”
肯定是我接電話的時候,林濤還沒收住自己的笑聲。我白了林濤一眼,林濤吐了吐舌頭。
“有活兒了?”我趕緊岔開話題。
“峰嶺市。有個工廠,門口小河裏有個河漂,現在當地法醫不敢確定案件性質,讓你們去看看。”師父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河漂”“海漂”“路倒”,分別代表在河裏、海裏和路邊發現的無名屍體。這樣的屍體,每個市的法醫每年都能見到幾十具。為了表達簡潔,就采取了這樣可以意會也方便言傳的方式。
“河……河漂?”我看了看窗外,豔陽似火,對著大寶和林濤捏了捏鼻子。
大寶趕緊起身打開櫃子,找出了我們三個人的防毒麵具。
“這案子不著急。”師父說,“是昨天上午發現的,昨天下午當地法醫就進行了屍檢,今天他們討論意見不一致,所以求助我們。你們在午飯之前趕到就可以了。”
我抬腕看看手表,心想這還不著急?現在都九點多了,峰嶺市離省城還有兩百多公裏的路程,這還不著急嗎?
廢話不敢多說,我們五個人拎著勘查箱就開車出發了。
峰嶺市是長江之濱的一個小城,雖然位於三省交界的位置,但是人口較少、生活富足,因此,惡性命案極為罕見。我上班這些年來,還沒有來峰嶺市出過差。
車子駛下高速後,橫穿了整個市區,我們一路欣賞著這座山美水美的小城的風景,心裏犯著嘀咕,不知這次會是一起什麽案件,屍體會腐敗到什麽程度。隻有陳詩羽,還有心情隔著車窗不停地拍照。
屍體的腐敗會導致一些推理條件的喪失,同時也會丟失很多證據,這不僅會給法醫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也會給法醫的推斷增添很多風險。當然,這也是陳詩羽第一次接觸腐敗屍體,我倒是很想看看她過不過得了這一關。
在當地警車的引導下,窗外的繁華喧囂逐漸消失,車輛駛入了市郊的經濟開發區。小城的人口本來就非常稀少,這一帶更是人跡罕至。警車閃著警燈,不一會兒便開到了一個工廠的大門前。
“這是我們市的一個支柱企業,員工多達數千人。”市局刑警支隊趙支隊長跳下車,對我們說,“這一大片廠區裏有生活區域,平時的工作日,工人們幾乎都住在廠區裏,隻有周末的時候才會各自迴家。”
我環顧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問:“這裏交通便利嗎?”
趙支隊長搖搖頭,說:“如果自己沒有交通工具,隻能步行五百米,到那邊一個公交車站坐車去市裏。這邊工廠裏的員工,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私家車,沒有車的,廠裏會在周末、星期一的時候安排班車接送。”
“現場就在這裏嗎?”我看見工廠大門前方有一條小河,流水淙淙、清澈見底。這條小河就像是一條護城河,環繞著整個廠區,隻在幾個入口的大門處,架上了寬橋供人出入。我們的車輛停在一處寬橋上,往河床上望去,一兩件藍色的一次性手術衣和幾雙乳膠手套格外紮眼。
我皺著眉搖了搖頭,心想現在省裏這麽重視勘查垃圾的治理,你們這裏倒是一點兒也沒有貫徹。手術衣和乳膠手套都是難以降解的物質,會給環境帶來汙染,也會影響城市形象。所以,省廳要求各地警務人員在現場勘查完畢後,統一收集勘查垃圾,並集中處理。
趙支隊長點點頭,說:“平時大門這裏也沒有什麽人,星期一員工上班的時候,有人發現橋底有異物,工廠的保安下到橋底,發現是一具屍體,就報了案。”
“那作案時間就是周末了?”大寶問。
我搖頭,說:“不會,聽說屍體已經高度腐敗了,肯定不會是兩三天之內的事情。屍體腐敗後才漂浮上來的,而且河水是流動的,隻不過屍體漂到橋底,被橋墩阻擋,才會在這裏被發現,我覺得拋屍地點肯定不是這裏。”
趙支隊長點點頭,說:“確實,工廠幾個大門的監控我們都調取了,沒有什麽發現。”
我們走過寬橋,沿著工廠的圍牆走了一段。陳詩羽說:“我看工廠的牆頭上,隔個幾百米就有一個監控攝像頭?”
趙支隊長說:“是的,其實外人看起來,廠區附近監控攝像頭林立,不應該是拋屍的好地方,但是工廠保衛部門的人都知道,其實這些監控攝像頭隻能監控到牆頭區域,河岸對麵的情況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說在河岸對麵拋屍,不可能被監控攝像頭錄下。”
“您是在懷疑保衛部門的人?”陳詩羽問。
趙支隊長沒有說話。
我接著說:“廠區內有監控攝像頭就不說了,但是廠區周圍都是曠野,找個地方埋了也是很容易的事情,為什麽非要拋在河裏呢?雖然監控攝像頭隻能看到牆頭,但是壓著監控攝像頭死角的邊緣拋屍,也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即使是了解廠區監控攝像頭的保安,按常理也不會冒這個險。”
趙支隊長打斷了我的思考,說:“要不咱們先吃飯吧,你也別先入為主,因為我們的法醫中有人認為這不過是一起自殺或者意外事故。”
大寶拍了一下腦袋,說:“是啊,我們是來幫助指導案件定性的,怎麽這麽快就先入為主了呢?”
法醫也是人,看到腐敗屍體,在視覺和嗅覺的雙重刺激下,要說一點兒不適感都沒有,肯定是騙人的。記得很多法醫說,如果我有鼻炎就好了,就聞不到臭味了。其實不然,鼻炎和咽炎經常聯合存在,而咽炎的症狀常常會有惡心幹嘔。有咽炎的法醫,在有腐敗屍體的現場勘查時,要抑製住幹嘔的感覺,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就是如此。作為一個法醫,在現場幹嘔畢竟是一件很沒有麵子的事情,而且難免會讓領導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質疑。所以,像陳詩羽這樣第一次接觸腐敗屍體的偵查專業的學生,她即便吐得不成人形,我也能理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剛剛在峰嶺市殯儀館法醫學屍體解剖室的門口跳下車,我就聞見了那股熟悉而厭惡的味道。在裝有完善的排風設施的解剖室裏,還能夠頂著風頭臭八裏地的屍體,可想而知會是什麽樣子。
在更衣間裏,透過聯排玻璃,隻能看見解剖台上放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屍袋。我們知道這不是因為死者太胖,而是因為巨人觀已經形成了。所謂巨人觀,就是屍體高度腐敗後,受到腐敗菌群的作用,體內會產生大量的氣體,並逐漸擴散到全身,使之看上去膨脹如巨人。這時候的屍體,全身的表皮濕潤、易於脫落,眼球、舌頭都會因為膨脹作用而膨隆出來,麵貌喪失。
很多朋友在網絡上看過巨人觀的照片後,都會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紛紛感歎法醫的不易。其實如果僅僅隻有視覺衝擊倒沒有什麽,更要命的是嗅覺和觸覺。惡臭不必多說,檢驗屍體時的觸覺也會讓人很不適。因為呈巨人觀的屍體全身濕潤,表皮稍一用力便會脫落,所以戴著乳膠手套的法醫連抓住屍體的四肢都很艱難,更別提給屍體翻身了。
但是,為了找到真相,給逝者主持公道,受這些罪也都值了。
我們很快穿戴完畢,走進解剖室。峰嶺市公安局法醫科科長周智慢慢地把屍袋拉開,一具墨綠色的巨人觀屍體暴露在大家麵前。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撲鼻的惡臭。
我扭頭看了看陳詩羽,她顯然也被熏到了,忍不住皺了皺鼻子。但第一次麵對這樣的景象,她居然沒有嘔吐的跡象,這不禁讓我大感意外。
有了先進儀器的輔助,法醫告別了狗鼻子的時代。先前我們靠戴口罩來阻隔一些臭氣,現在的條件好了,法醫都會配備防毒麵具,防止腐屍產生的有毒氣體侵害法醫的身體。防毒麵具裏的活性炭盒的確可以吸附一些有毒氣體,但阻隔臭氣的能力比口罩也高不了多少。這個時候,臭氣穿過防毒麵具,鑽進了我們的鼻孔。我皺了皺眉頭,戴了這個玩意兒,我連習慣性的揉鼻子的動作也做不了了。
屍體吐著舌頭,瞪著我們。
2
“我的天啊!”見到了屍體的麵貌,陳詩羽終於忍不住驚唿了一聲。
確實,這具巨人觀屍體膨脹得非常厲害,是比較少見的。
“綠巨人啊,這是。”大寶說。
因為腐敗的進展,屍體的舌頭都已經成了墨綠色,陰森森地露在口外。麵部皮膚因為氣體膨脹而變得很緊,眼瞼已經繃成了一條線,已經半塌陷的眼球露在眼眶之外,就像是隨時會掉下來一樣。屍體的衣服在初檢的時候就已經被剪開取下,峰嶺市公安局的劉法醫正在解剖室一角的操作台上逐件把衣物拚湊還原。
死者是一名男性,看不出年齡。屍體的胸腹部都高高地隆起,全身墨綠,其間還有錯綜複雜的黑紅色的靜脈網。頭發全部脫落,手腳掌的表皮皺皺巴巴的,已經變形,隻需要輕輕一拽就可以把表皮完整地剝落下來。
“屍體還沒有解剖?”我見屍體的表麵很完整,沒有縫線,問道。
周科長點點頭,說:“我們對死者頭麵部的損傷爭議很大,沒有定論,就決定暫不解剖,等你們來了,共同商量著辦。”
“屍源呢?”我問。
“dna已經取了檢材送實驗室進行了,結果估計現在已經出來了。”周科長說,“不過因為還沒解剖,所以對屍體的特征刻畫沒有辦法進行。是不是本地人,是不是現場周圍住戶,這些都沒法確認。調查失蹤人口的工作正在進行。”
“指紋也沒有取嗎?”林濤戴著麵具,甕聲甕氣地說。
一般已經經過初次屍檢的屍體,手指都是黑的,因為需要進行常規的屍體指紋捺印。就是給屍體的手指指腹抹上油墨,然後在指紋卡上捺印。獲取的指紋可以作為尋找屍源、排除現場指紋的一項依據。對於高度腐敗而且未必是命案的屍體,對這方麵的要求並不是十分嚴格。
周科長搖搖頭,說:“死者手指的皮膚因為腐敗和長時間被水浸泡,沒法進行捺印。”
“誰說沒法捺印?”大寶小心翼翼地拿起死者的手,看了看,說,“好捺印得很啊。”
大寶說完,用手術刀在死者右手拇指指根部劃了一圈,然後像是脫手套一樣,把大拇指的皮膚就這樣整個兒脫了下來,然後把自己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伸進皮膚套裏,說:“快拿捺印卡!”
就這樣,大寶把死者的十根手指的皮膚依次取了下來,套在自己的手指上,完成了死者指紋的捺印。陳詩羽看得目瞪口呆。
這種取指紋的方法不是常規方法,但是我們也會經常使用。峰嶺市是一個穩定和諧的小城,命案本身就不多,腐敗屍體的命案更是鳳毛麟角。所以當地法醫並沒有學會這種讓人有些毛骨悚然的辦法。
當然,這種辦法也不是每次都會有效的。如果屍體腐敗程度還沒有達到手部皮膚手套樣剝離,或者腐敗程度嚴重到手指皮膚已經破碎,都是不能用這種辦法進行指紋捺印的。所以,在這起案件中,大寶成功地獲取了死者的十指指紋,也有運氣的成分在裏麵。
“你們對什麽有爭議?”我沒有多看大寶取指紋的過程,而是專心致誌地看著死者麵部的幾處交錯的傷口。畢竟取不取得到指紋不是案件能否準確定性的關鍵。
死者的麵部顱骨沒有塌陷,用指壓也沒有感覺出有明顯的骨擦音7,可見並沒有明顯嚴重的骨折存在。但是,在墨綠色的麵部,可以看到幾條邊緣不整齊、互相交叉的皮膚裂口。因為高度腐敗,創口周圍都已經變得不清晰而且圓鈍了,根本無法判斷出致傷工具,更別說判斷有沒有生活反應了。
“無法判斷有無生活反應。”周科長說,“除此之外,屍體全身沒有發現什麽致命性的損傷。毒物檢驗也做了,沒有中毒的跡象。所以現在不太好確認死者是溺死,還是被打死以後拋屍入水。屍體腐敗成這個樣子,我們擔心解剖了也無法確認,所以就等你們來了。”
“確實看不出有沒有生活反應。”我屏住唿吸,用放大鏡照著,湊得更近一些看了看創口,說道。
周科長說:“現場的環廠河是和我們峰嶺市的母親河——峰河相連著的,裏麵有很多魚。所以,有些人認為這是死後被魚啃噬所致的創口,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創口,但其下顱骨沒有骨折呢?不過也有些人認為魚畢竟不是野獸,啃不出這麽多、這麽大的創口。”
所有的法醫都知道在野外的屍體可能會被野獸啃噬,但確實不是所有的法醫都知道,其實魚類的啃噬也可以在已經腐敗了的屍體上形成創口。
我曾經出勘過一個現場,法醫從河裏撈出一具屍體後,發現他額頭的正中部位有一塊皮膚缺損,而在這塊皮膚缺損的下方顱骨上,看到一條裂紋。
學過醫學基礎的人都知道,人的顱骨頂部有一條橫行和一條縱行的骨縫,分別叫作冠狀縫和矢狀縫。另外,在枕部有一個“人”行的骨縫,稱之為人字縫。除此之外,顱骨應該是完整、平滑的,不應該有裂紋。既然額部正常不應該有骨縫,那麽發現的這條裂紋應該就是骨折線。法醫以此來推斷這可能是一起命案,兇手用鈍器打擊死者額部,導致顱骨骨折、腦挫傷而死亡。在通知家屬要進行屍體解剖的時候,家屬一致反對。因為家屬都清楚死者有抑鬱症,多次自殺未果,這次離家出走前也寫了遺書說自己要投河自盡。
法醫覺得家屬反對解剖的行為有些蹊蹺,於是要求偵查部門對死者的家屬進行了調查,並且獲取局長的同意,強行對屍體進行了解剖。解剖後,不知道如何下結論,於是申請省廳支援。
我們到達現場後,對屍體進行了複檢,發現死者額部皮膚缺損下方的裂痕曲折,顯然不是骨折線,而應該是骨縫。這就涉及冷門知識了。其實在每六百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是這種先天變異,額骨的正中有一條沒有愈合好的骨縫,稱之為“先天性額縫不愈”。在法醫屍檢中,時常可以發現先天性額縫不愈的人,但是隻要顱骨沒有損傷,法醫有時候不會注意到額部異常的骨縫。
後來,這起案件定性為自殺案件。因為屍體腐敗後,額部被魚類啃噬,導致皮膚缺損,恰巧露出了其先天性變異的骨縫,引起了法醫的誤會。
“確實不像是魚啃噬的。”我皺了皺眉頭,說。
“肯定不會是銳器創,因為邊緣不整齊。”周科長說,“但如果是鈍器創的話,形成這麽多創口,肯定是多次打擊,那下顱骨不會骨折嗎?”
“我們解剖吧。”我說,“我和周科長檢驗頭麵部,大寶和劉法醫檢驗胸腹部。”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大寶的手術刀就劃了下去。劃開屍體腹腔的時候,隻聽見“噗”的一聲,屍體腹部膨隆迅速消失。我趕緊屏住唿吸,招了招手,示意我們一起暫時離開解剖室。沒想到林濤的速度比我還快,早已拉著陳詩羽躲到了更衣間隔離玻璃的後麵。
走進了更衣間,我說:“大寶,你下刀之前能不能說一聲?”
大寶嬉笑著說:“那我總不能喊,預備,劃!”
“這具屍體體內積聚了大量氣體,屍體上一旦有了破口,氣體就會迅速從破口處湧出來。第一,這氣味受不了;第二,這一下會釋放很多有毒氣體,對健康不利;第三,這和爆炸原理相同,氣體會攜帶著體內的腐敗液體往外崩濺。”我說,“大寶你的衣服不用你自己洗嗎?”
我們幾個人躲在更衣間的隔離玻璃後麵,看著屍體逐漸“變瘦”。周科長把排風係統開到了最大風量。過了五分鍾,我們才陸續迴到解剖台前開始工作。
屍體的軟組織由於腐敗已經非常酥鬆,手術刀劃過的地方,立即一分為二,暴露出同樣是墨綠色的皮下組織。我拿著手術刀,沿著死者的下頜骨的走向,劃開了死者的麵部皮膚,然後逐漸向鼻骨位置分離。周科長也用和我一樣的方式對死者的另一側麵部進行解剖。
“死者麵部的皮下組織的綠色顯得更深,說明這裏曾經有血液聚集。”我說,“血液從血管滲到了軟組織,說明這裏的血管有破裂啊。”
“你是說這是生前損傷?”周科長問。
我點點頭,說:“沒有充分的依據,但是憑經驗,我覺得這裏是有異常的。”
說話間,我們已經把屍體的麵部皮膚掀了下來,暴露出麵部顱骨。這個還和身體連接、有著頭皮和耳朵的“骷髏”看起來格外恐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順著屍體的鼻骨摸了摸,說:“呀,鼻骨有骨折。”
仔細分離了屍體鼻骨附近的軟組織,鼻骨的碎片就暴露了出來。鼻骨是麵顱骨中最容易骨折的骨頭。因為鼻骨相對於麵顱骨較為突出,而且非常薄,所以麵部受傷的時候,最容易造成鼻骨的骨折。
我用止血鉗鉗出骨折的碎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說:“骨折的斷端骨質裏有滲入的血跡!”
由於腐敗的作用,血液會逐漸變成腐敗液體,導致無法判斷屍體有無出血。但血液在屍體腐敗之前滲透進了骨質的斷端,會在骨小梁之間被保存起來。通過這一點,可以肯定死者在生前就發生了鼻骨骨折。
“麵部皮膚挫裂傷,鼻骨粉碎性骨折,但顱骨卻沒有骨折,這是因為兇手的力氣小,還是因為工具輕?”周科長說。
“顯然是因為工具輕。”我說,“如果工具質量較重,兇手力氣小到隻能把鼻骨打骨折,那麽也不可能在麵部皮膚形成這麽多挫裂傷。隻有當工具質量輕時,盡管兇手用力擊打,卻隻能打破皮膚、打碎鼻骨,而不能對堅厚的顱骨造成損傷。”
“工具較輕……”周科長沉吟起來。
我說:“死者麵部皮膚的破口周圍圓鈍,不規則,說明工具沒有尖銳的棱邊,應該是個圓滑的工具。因為較輕,所以肯定不是金屬的。另外,之所以可以形成不規則的創口,工具接觸麵肯定不是平麵或者弧麵,而應該有圓滑的條狀突起物。”
林濤在一旁翻了翻眼睛:“那會是個什麽東西?”
“不知道。”我搖搖頭,說,“但它至少不是個殺人的利器。兇手為什麽要選擇這樣的工具殺人?這不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嗎?”
“麵部損傷是不是致命傷還不好說。”周科長說,“我們開顱看看。”
在開顱鋸的轟鳴聲中,大寶突然尖銳地叫道:“死者的甲狀軟骨上角骨折了!”
甲狀軟骨是頸部前麵的方形軟骨,左右各一,在頸部的正前方連接在一起。甲狀軟骨的上角的位置,就在頸部正中的兩側。雖然屍體頸部的皮膚都已經腐敗了,無法看到皮膚損傷,但是從軟骨的骨折,可以判斷死者的頸部在生前遭受到了暴力。因為兩側均有骨折,那麽這樣的暴力肯定是掐扼所致的。當然,勒頸也可以形成這樣的骨折,但是肯定會在頸部留下索溝,而這裏並沒有。
“扼死?”我停下開顱鋸,說,“屍體有窒息征象嗎?”
大寶搖搖頭,說:“眼球都突出來了,可以看到沒有出血點,剛才我們進行胸腹部檢驗的時候,也沒有發現死者的主要髒器有出血點或者有淤血的征象。”
“有扼頸動作,但不是機械性窒息死亡。”周科長說,“那說明了什麽呢?”
“嗬嗬。”我笑了笑,繼續打開開顱鋸,說,“說明這個扼的動作,隻是一個約束性動作。很簡單,兇手用一隻手掐住死者的脖子,讓其不能活動。”
隨著鋸線的交錯,屍體的顱蓋骨應聲掉落,暴露出了粉紅色的硬腦膜。
機體死亡後,組織細胞失去生活機能,因為酶的作用,會發生組織溶解的現象,也就是自溶。腦組織是最先也是最容易發生自溶的組織,所以,在我們剪開硬腦膜後,一坨腦組織就像麵糊一樣流淌了出來。
“快,照相、錄像!”我一邊用顱蓋骨接住流出來的腦組織,一邊對林濤說。
“我們可以看到,額部腦組織的顏色比其他部位腦組織的顏色要深很多。”我說,“正常腦組織自溶後,呈現淡粉紅色,但是額部腦組織卻是暗褐色,說明之前這個部位有大量出血。”
“真的是命案哦!”大寶一隻手用止血鉗鉗著屍體的胃組織,另一隻手用湯勺舀出一勺胃內容物,說,“死者的胃裏沒有溺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