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已是邯鄲的初秋,太陽未出來前,河流以外的土地覆蓋著一層白霜。初秋之時便有如此白霜,今年天氣必定寒冷。站在混沌號甲板上的熊荊不自禁打了一個寒顫後有些慶幸,他慶幸自己來的早,如果晚來半個多月乃至一個月,黃河、漳水說不定已經結冰。
“大王,秦人遍開溝壑牆壘,趙人恐難脫重圍。”混沌號的位置已在漳水,滏水匯入漳水的河汊地帶已無其他舟楫。莊無地看到漳水西岸、滏水南北的秦軍密密麻麻,不免心生擔憂。三十萬秦軍,隻要指揮得當,四十多萬趙人是出不來的。
“趙人何時出城?”熊荊臉上不再有慶幸之色。城內除十萬趙軍外,最少一半以上是婦孺,這些人不要說作戰,突圍時不要拖累全軍就謝天謝地了。
“趙人何時出城?”熊荊的問題變成命令,傳遞至桅盤上的旗手,旗手揮舞著旗語,詢問著邯鄲城內的趙軍。
正寢屋脊上上的趙卒再次激動,鼙鼓又響,不過這一次不是大喊大叫,而是細致的記錄楚軍旗號,然後由騶開帶入城內的楚軍飛訊官翻譯成訊文。
何時突圍?從何處突圍?兩軍如何接應?這是楚軍要在事前弄明白的問題。
滏水全線被秦軍阻塞,舟楫最多順滏水逆行四裏,四裏後河道忽然收窄,植木、轉關橋梁、滿載土石的戎車,這些不大不小的東西塞滿了三十多裏長的河道。清理是可以的,隻是滏水寬不過一兩百步,水岸兩側布滿投石機、荊弩,哪怕是蹶張弩,也能危及船上的甲士,在炮艦沒有到來前,滏水無法進行清理。
現在有了炮艦,但清理如果時間過長,十月說不定大河已經結冰;再便是滏水這個季節水已經很淺,秦軍大可以在邯鄲城西麵滏水上遊築壩攔截水流,到時河道將剩下一片灘塗。趙人隻能自己走出來,走到距離炮艦炮門五裏左右的位置,才能得到安全。
炮艦上的旗手提問,半個多時辰後答案才從邯鄲城內傳出,飛訊官解讀城內傳來的訊息,揖告道:“稟大王、項伯,趙人曰,今日便將出城,我軍當於漳水……之上三十五裏……”
飛訊官報出一個奇怪的數字,隨行的謀士立即對照地圖。漳水之上三十五裏,那已經不是現在所處的肥鄉邑,而是漳水上遊的武安邑。漳水出太行山先是往南,到達邯鄲正南的鄴城(今臨漳)北麵後,又兩百七十度拐向東北,最終在巨鹿南麵附近匯入黃河支流。
因為鄴城巨鹿這一段漳水是四十五度流經邯鄲,所以邯鄲出城走正東並不是最短路線,最短路線是邯鄲出城行向東南,這才是最短路線。計算後的數字將是三十二裏。邯鄲都城、郭城邊角相對,東南正是秦軍圍城時空出的地方,這個三角地帶有足夠的空間列出直徑千人的圓陣,秦軍的包圍線也遠在三裏之外,算上炮艦火力支援的五裏,趙人真正要走的距離不過二十四裏。
“稟告大王、項伯,趙人請我軍拔下列人邑。”飛訊官讀出最後一條訊息。列人邑就在漳水西岸,現在處於秦軍的占領下。
“臣請率師拔下列人。”項超在熊荊身邊站著。郢師隻有一師,項師有三個師,加上陽夏縣的一個師,共有四師兵力。列人是小邑,西漢時才設列人縣,城池寬不三裏,城高不過兩丈四尺,這樣的城池不值得郢師出動。
“大王,”莊無地有別的意見。“此城當由郢師拔之。”
“然。”列人邑在滏水之北,趙人請求楚軍拔下列人邑,意思不言自明,莊無地建議由郢師拔下,也是順著趙人的意思設想。熊荊沒有猶豫,隻道:“傳令養虺,拔下列人。”
桅盤頂上的旗手專門負責與邯鄲溝通,甲板上的旗手傳遞軍內命令。命令傳達下去不久,郢一師的戰舟就在河汊處掉頭迴旋,轉向滏水漳水交匯處西北麵的列人。知道楚軍有巫器的王翦並沒有命令秦軍在漳水沿岸駐守,他隻在列人、肥鄉這樣的臨水城邑裏留下足夠的糧草和士卒,準備據城而戰。
混沌號桅盤與邯鄲王城正寢屋脊上的交流沒辦法逃過秦軍的眼睛,但他們對這種編碼過的旗語他們隻能幹瞪眼,根本不知其中包含的訊息。直到郢師在漳水上快速轉向,準備登陸漳水西岸,軍報才傳至旌旗之下。
“荊人登岸欲拔列人?”戎車上的王翦此前一直在注視著邯鄲,現在轉身一百六十度,看向三十多裏外的列人。朝陽的照耀下,一艘艘卒翼戰舟衝上漳水、滏水之畔,戰舟上的楚軍士卒跳入半人高的河水中,速速登岸。
“荊國王卒。”王翦注視的是楚軍士卒,王敖注意的卻是卒翼戰舟上飄揚著的三頭鳳旗。拒情報,隻有荊王直接率領的王卒才能懸掛鳳旗。“荊王是要拔下列人,接應趙人。趙人當北出也。”王敖很肯定的道。
他話音未落,‘轟’的一聲雷鳴,落錨於列人邑近處的一艘混沌級炮艦突然開炮。三十二斤艦炮轟鳴低沉,炮聲中火焰與煙霧交錯,從未見過火炮開火的諸將大吃一驚,有人驚道:“巫器!巫器!荊人巫器……”
巫器之名在秦軍中盛傳,即便大楚新聞已經明確告之火炮之名,很多人還是改不了巫器的稱唿。火炮繼續轟鳴,端著陸離鏡的王翦忽然迴望,喊巫器的那名郡尉見他怒視而來,不僅止住了自己的聲音,還掩住自己的嘴。
‘轟、轟、轟……’
郢一師登陸處離列人邑很近,眼見城頭秦軍射出荊弩,兩艘炮艦立刻靠前開火。炮艦與炮兵不同,為了不損傷龍骨和船體,炮艦齊射是一門炮接著一門炮開火。單側十二門艦炮打完,艦上的炮手立即裝彈再射。
對齊軍,紅牼心存仁慈,沒有使用霰彈,對列人邑的秦軍,從第一炮起裝的就是霰彈。
“大王,秦人遍開溝壑牆壘,趙人恐難脫重圍。”混沌號的位置已在漳水,滏水匯入漳水的河汊地帶已無其他舟楫。莊無地看到漳水西岸、滏水南北的秦軍密密麻麻,不免心生擔憂。三十萬秦軍,隻要指揮得當,四十多萬趙人是出不來的。
“趙人何時出城?”熊荊臉上不再有慶幸之色。城內除十萬趙軍外,最少一半以上是婦孺,這些人不要說作戰,突圍時不要拖累全軍就謝天謝地了。
“趙人何時出城?”熊荊的問題變成命令,傳遞至桅盤上的旗手,旗手揮舞著旗語,詢問著邯鄲城內的趙軍。
正寢屋脊上上的趙卒再次激動,鼙鼓又響,不過這一次不是大喊大叫,而是細致的記錄楚軍旗號,然後由騶開帶入城內的楚軍飛訊官翻譯成訊文。
何時突圍?從何處突圍?兩軍如何接應?這是楚軍要在事前弄明白的問題。
滏水全線被秦軍阻塞,舟楫最多順滏水逆行四裏,四裏後河道忽然收窄,植木、轉關橋梁、滿載土石的戎車,這些不大不小的東西塞滿了三十多裏長的河道。清理是可以的,隻是滏水寬不過一兩百步,水岸兩側布滿投石機、荊弩,哪怕是蹶張弩,也能危及船上的甲士,在炮艦沒有到來前,滏水無法進行清理。
現在有了炮艦,但清理如果時間過長,十月說不定大河已經結冰;再便是滏水這個季節水已經很淺,秦軍大可以在邯鄲城西麵滏水上遊築壩攔截水流,到時河道將剩下一片灘塗。趙人隻能自己走出來,走到距離炮艦炮門五裏左右的位置,才能得到安全。
炮艦上的旗手提問,半個多時辰後答案才從邯鄲城內傳出,飛訊官解讀城內傳來的訊息,揖告道:“稟大王、項伯,趙人曰,今日便將出城,我軍當於漳水……之上三十五裏……”
飛訊官報出一個奇怪的數字,隨行的謀士立即對照地圖。漳水之上三十五裏,那已經不是現在所處的肥鄉邑,而是漳水上遊的武安邑。漳水出太行山先是往南,到達邯鄲正南的鄴城(今臨漳)北麵後,又兩百七十度拐向東北,最終在巨鹿南麵附近匯入黃河支流。
因為鄴城巨鹿這一段漳水是四十五度流經邯鄲,所以邯鄲出城走正東並不是最短路線,最短路線是邯鄲出城行向東南,這才是最短路線。計算後的數字將是三十二裏。邯鄲都城、郭城邊角相對,東南正是秦軍圍城時空出的地方,這個三角地帶有足夠的空間列出直徑千人的圓陣,秦軍的包圍線也遠在三裏之外,算上炮艦火力支援的五裏,趙人真正要走的距離不過二十四裏。
“稟告大王、項伯,趙人請我軍拔下列人邑。”飛訊官讀出最後一條訊息。列人邑就在漳水西岸,現在處於秦軍的占領下。
“臣請率師拔下列人。”項超在熊荊身邊站著。郢師隻有一師,項師有三個師,加上陽夏縣的一個師,共有四師兵力。列人是小邑,西漢時才設列人縣,城池寬不三裏,城高不過兩丈四尺,這樣的城池不值得郢師出動。
“大王,”莊無地有別的意見。“此城當由郢師拔之。”
“然。”列人邑在滏水之北,趙人請求楚軍拔下列人邑,意思不言自明,莊無地建議由郢師拔下,也是順著趙人的意思設想。熊荊沒有猶豫,隻道:“傳令養虺,拔下列人。”
桅盤頂上的旗手專門負責與邯鄲溝通,甲板上的旗手傳遞軍內命令。命令傳達下去不久,郢一師的戰舟就在河汊處掉頭迴旋,轉向滏水漳水交匯處西北麵的列人。知道楚軍有巫器的王翦並沒有命令秦軍在漳水沿岸駐守,他隻在列人、肥鄉這樣的臨水城邑裏留下足夠的糧草和士卒,準備據城而戰。
混沌號桅盤與邯鄲王城正寢屋脊上的交流沒辦法逃過秦軍的眼睛,但他們對這種編碼過的旗語他們隻能幹瞪眼,根本不知其中包含的訊息。直到郢師在漳水上快速轉向,準備登陸漳水西岸,軍報才傳至旌旗之下。
“荊人登岸欲拔列人?”戎車上的王翦此前一直在注視著邯鄲,現在轉身一百六十度,看向三十多裏外的列人。朝陽的照耀下,一艘艘卒翼戰舟衝上漳水、滏水之畔,戰舟上的楚軍士卒跳入半人高的河水中,速速登岸。
“荊國王卒。”王翦注視的是楚軍士卒,王敖注意的卻是卒翼戰舟上飄揚著的三頭鳳旗。拒情報,隻有荊王直接率領的王卒才能懸掛鳳旗。“荊王是要拔下列人,接應趙人。趙人當北出也。”王敖很肯定的道。
他話音未落,‘轟’的一聲雷鳴,落錨於列人邑近處的一艘混沌級炮艦突然開炮。三十二斤艦炮轟鳴低沉,炮聲中火焰與煙霧交錯,從未見過火炮開火的諸將大吃一驚,有人驚道:“巫器!巫器!荊人巫器……”
巫器之名在秦軍中盛傳,即便大楚新聞已經明確告之火炮之名,很多人還是改不了巫器的稱唿。火炮繼續轟鳴,端著陸離鏡的王翦忽然迴望,喊巫器的那名郡尉見他怒視而來,不僅止住了自己的聲音,還掩住自己的嘴。
‘轟、轟、轟……’
郢一師登陸處離列人邑很近,眼見城頭秦軍射出荊弩,兩艘炮艦立刻靠前開火。炮艦與炮兵不同,為了不損傷龍骨和船體,炮艦齊射是一門炮接著一門炮開火。單側十二門艦炮打完,艦上的炮手立即裝彈再射。
對齊軍,紅牼心存仁慈,沒有使用霰彈,對列人邑的秦軍,從第一炮起裝的就是霰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