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伯北上而救趙,欲再立奇功否?”不止熊荊一人有小人之心,西陽邑尹曾瑕也有小人之心,他這話一出口,項燕麵色突變,然後怒瞪著他。
“曾公此言差矣!”陳縣的陳卜立即指責他說錯了話。“項伯念及昔年齊國圍魏救趙之事,故而曰伐秦不能救趙。便如成敖所言,西進複郢後亦要再行積粟,方可循武關道伐秦。我楚國積攢六年才有三年之粟,試問複郢後需積粟幾年?這幾年秦國坐視我安然積粟?”
“積粟六年乃因楚地狹小,人丁太少,若得舊郢,三年可也。”寢縣沈尹喜駁斥道,陳兼、陳丐執掌陳縣之時,陳卜隻是個右司馬,地位並不高。
“舊郢丁口三十餘萬戶,食粟將更多,何言三年可得三年之粟?”陳卜再辯。這時候不再是成介、項燕對辯,朝臣中讚成北上的人、屬意西進的人都在爭辯。
好好的火炮演示變成一場大規模的辯論會,熊荊對此也是無奈。辯論放嘴炮無所謂,就怕動武。楚人易怒,怒時拔劍相向不在少數。他正擔心,可越是擔心什麽越是來什麽,就隻聽得成介大喊一聲:“拔劍!我與汝相決之。”
成介已經拔劍,他要與之相決的人不是項燕,而是站在熊荊立場、支持項燕北上的弋陽侯弋菟。兩人都是火爆脾氣,他話音未落弋菟也已經拔劍,劍尖遙指成介,旁人迅速退開。
“放肆!”熊荊急忙在兩人沒有砍殺之前衝了上去,逼得雙方劍尖下指,對他揖禮。“此非正朝,若要決之,可赴正朝,不佞定不阻攔。”
隻有在正朝,朝臣是可以決鬥的,其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可以,更不能像以前那樣找些舍人半路上偷偷摸摸把誰誰誰做掉。要殺掉誰必須正大光明的邀戰,然後在所有朝臣的注視下了斷。根據對等原則,大夫隻能挑戰大夫,士隻能挑戰士;又因年齡關係,大夫可以代替大夫,士可以代替士;最後便是作為大王的熊荊有權中斷、裁決,以防有人濫用武力。
在熊荊的怒斥下,成介和弋菟不得不收劍。弋菟是死忠之人,知道大王不喜歡決鬥,成介則清楚隨著熊荊的年長,王權一日勝過一日,潛意識裏很早就有了忌憚。熊荊雖說可赴正朝,但兩人都收劍入鞘,隻餘下火一樣的怒視。
“演示已畢,若無他事,退了吧。”已經劍拔弩張,再討論下去估計要群毆,熊荊趕緊散場。
“敢問大王火炮售價幾何?欲購者如何相購?”爭論耽誤了正事,等熊荊宣布退場時,有些人才想起來問火炮的價錢。
價錢當然不要熊荊來說,石尪看到熊荊的顏色便躬身上前道:“十斤炮售價二十金,十五金炮售價三十金。一炮所備彈藥兩百發,十斤炮需三十金;十五斤炮需四十五金。”
“這……”以神器而言,這個價格並不貴,可以武器而言,這個價錢卻貴得不得了。按這個價格,一個營十六門十斤炮,火炮加炮彈需要八百金,這已將將是一個小縣一年的田租——甲士雖然不需要繳納田租,但他必須自己購買自己用的武器裝備,並在縣邑高庫內囤積戰時自己吃的糧秣。如果縣邑貴族認為必要購買什麽武器,比如戰舟、荊弩、投石機、火炮等等,他們一樣要臨時出錢。
火炮彈藥就要花掉八百金,火炮用的馬匹花費那就更多。一個十斤炮營需要八百六十匹挽馬,三十二匹乘馬。這隻是編製內的馬匹,戰時還要百分之十左右的備馬,以及一百多輛價值兩金的四輪馬車。
當然,如果能削減那八日給養,一個炮營隻要配備三百二十匹馬,戰時三百五十匹。這就要看大司馬府的意思,如果大司馬府覺得炮營必須配備八日的馬料才能保證炮兵作戰,那各縣邑必要購置這麽多的挽馬和馬車。
石尪說完價格,諸人看向砲兵將軍公輸忌以及項燕,隻聽公輸忌說道:“大司馬府以為砲兵必備三日之糧秣,即一營需備兩百一十六匹挽馬,五十四輛糧秣重車。”
“一車所載糧秣少矣!”大司馬府所計算的馬車運載數每輛隻有五百公斤,有人質疑。
“然。重車四馬挽曳,少者四千楚斤,多者六千楚斤,豈能以兩千楚斤相計。”又有人道。
“一車隻計兩千楚斤,自有大司馬府的理由。”項燕出言道。“若君等爰金不足,可購一連。一連火炮彈藥不過兩百金,加備糧秣馬車十四輛,挽馬五十六匹。”
一個十斤炮營要五百多匹馬,加上五十四輛馬車,差不多要一千六百金,這麽多錢小縣要三、五年才能付清;而如果隻購買一個炮連,花的錢不會超過四百金。這樣一些小邑都能買得起。項燕話語剛落,就有一些縣邑要買,但他還有話沒有說完。
“火炮乃雷神之器,非常人所能用。故而購炮之縣邑需先遣人至郢都相試,試成入學方能購炮,學成方能用炮。”項燕補充著購炮條件。
“敢問項伯,入郢都所試者何也?”一幹人巴望著,很擔心自己會被淘汰出局。
好在項燕說道:“所試者,自然者也,武藝也不可懈怠。”
楚語、自然、實踐、武藝,這是基礎課程,每個縣邑的學舍都教習這四門課程。文教之政推行已有七年,但因為教師也需要入師校學習,中間又有波折,所以直到今年,才有第一批學生畢業。八歲入學,十一歲畢業,來郢都相試的將是十一歲的娃娃兵。
“這該如何是好……”有些人急了,一些縣邑學舍開的晚,到今年學生都還未畢業。不過時至今日,朝臣們早就拉幫結黨了,總有一些縣邑的學舍開得早,今年畢業的學生多,彼此調劑也是可以的。
朝臣們最後帶著喜悅退出了武場——項燕最後又宣布了一道命令:即明年起,各縣邑原有的投石機可以出售給齊魏趙三國。這種武器射程不如火炮,重量又遠超火炮,已列為淘汰。
他們高興,項燕、熊荊卻沒有半點高興。從剛才朝臣的反應看,讚成西進的人占絕大多數。甚至宋、吳兩地的譽士也希望西進。西進是光複舊地,又能獲得實際利益,無閭之士變成有閭之主,一閭之主變成一邑之尹,一邑之尹說不定很快就要被人敬稱為一縣縣公。情感也好、實利也好,都使人趨向西進而非北上。
“敢問項伯,可分兵否?是否可一軍率齊魏以救趙,一軍西進以伐秦?”正寢明堂,對戰事不甚熟悉的屈遂如此問道。他這樣問,連熊荊也看向項燕。
“不可。齊魏之軍,早已懼秦,不敢與秦人戰。若分兵率之與秦人戰,或如城濮之戰。”項燕搖頭,說起了城濮之戰。他見屈遂仍不明白,隻好再道:“秦人大軍雲集共邑,我若分兵率齊魏之師與秦人戰,對陣時,秦人必猛攻齊魏兩軍,其必潰也。
楚軍不過二十萬,非十五萬人與之戰,不可勝也;若以十五萬人與之戰,西進之卒又不足。故而西進、北上,必取其一。以今日觀之,朝決當西進。然西進乃後歲之事,明歲秦人便將伐趙,後歲我雖攻秦,秦亦不救南郡而執意滅趙,如此趙國必亡。”
“可否多召新卒?”屈遂想起那一年征召了三十多萬人。
“非久訓之卒,多召無益。”項燕答完看向熊荊,“大王亦想複郢否?”
項燕冒大不韙遊說趙妃,就是怕熊荊也讚同西進。他現在問來熊荊搖頭苦笑,“複郢之事可緩,然救趙之事不可緩。若諸卿非要西進,郢師當與項師、陳師北上救趙。”
“不可。甚不可。”項燕、昭黍、淖狡、屈遂、弋菟等人一起搖頭。
“複郢大王豈能不至?”淖狡急道,“舊郢之民不見大王,念大王也。且若敖氏之心,眾人皆知,任由其率軍複郢,他日必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若敖氏曾經叛亂,不過理由是什麽,都很讓人忌諱。當初將城陽給予他們便已經有人反對,如果複郢之戰以其為主導,複郢成功他日必成大患。淖狡如此說,項燕、昭黍幾個完全讚同他的意思,屈遂也微微點頭。
各氏的勢力必須達到平衡,國政才能安定。複郢之戰一個不好會讓若敖氏再次做大,這就很影響政局了。
“本不當售炮予若敖氏。”弋菟點完頭又抱怨了一句。
“此言不妥。”熊荊還沒說話,項燕就反對道。“火炮乃我最利之器,不需交兵,數裏之外便可破陣。不售火炮,士卒多死也。”
弋菟今日差點和成介相搏,他和項燕的關係也不好,但這次項燕的話他也沒有反駁。站在製衡的角度,確要限製若敖氏,可站在楚人的立場,那不能這樣做了。這是下限。
“若是後日朝決西進,臣請大王準臣與陳師、魯師北上救趙。”項燕請求道。局勢如此,他隻能冒戰敗的風險分兵。
“曾公此言差矣!”陳縣的陳卜立即指責他說錯了話。“項伯念及昔年齊國圍魏救趙之事,故而曰伐秦不能救趙。便如成敖所言,西進複郢後亦要再行積粟,方可循武關道伐秦。我楚國積攢六年才有三年之粟,試問複郢後需積粟幾年?這幾年秦國坐視我安然積粟?”
“積粟六年乃因楚地狹小,人丁太少,若得舊郢,三年可也。”寢縣沈尹喜駁斥道,陳兼、陳丐執掌陳縣之時,陳卜隻是個右司馬,地位並不高。
“舊郢丁口三十餘萬戶,食粟將更多,何言三年可得三年之粟?”陳卜再辯。這時候不再是成介、項燕對辯,朝臣中讚成北上的人、屬意西進的人都在爭辯。
好好的火炮演示變成一場大規模的辯論會,熊荊對此也是無奈。辯論放嘴炮無所謂,就怕動武。楚人易怒,怒時拔劍相向不在少數。他正擔心,可越是擔心什麽越是來什麽,就隻聽得成介大喊一聲:“拔劍!我與汝相決之。”
成介已經拔劍,他要與之相決的人不是項燕,而是站在熊荊立場、支持項燕北上的弋陽侯弋菟。兩人都是火爆脾氣,他話音未落弋菟也已經拔劍,劍尖遙指成介,旁人迅速退開。
“放肆!”熊荊急忙在兩人沒有砍殺之前衝了上去,逼得雙方劍尖下指,對他揖禮。“此非正朝,若要決之,可赴正朝,不佞定不阻攔。”
隻有在正朝,朝臣是可以決鬥的,其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可以,更不能像以前那樣找些舍人半路上偷偷摸摸把誰誰誰做掉。要殺掉誰必須正大光明的邀戰,然後在所有朝臣的注視下了斷。根據對等原則,大夫隻能挑戰大夫,士隻能挑戰士;又因年齡關係,大夫可以代替大夫,士可以代替士;最後便是作為大王的熊荊有權中斷、裁決,以防有人濫用武力。
在熊荊的怒斥下,成介和弋菟不得不收劍。弋菟是死忠之人,知道大王不喜歡決鬥,成介則清楚隨著熊荊的年長,王權一日勝過一日,潛意識裏很早就有了忌憚。熊荊雖說可赴正朝,但兩人都收劍入鞘,隻餘下火一樣的怒視。
“演示已畢,若無他事,退了吧。”已經劍拔弩張,再討論下去估計要群毆,熊荊趕緊散場。
“敢問大王火炮售價幾何?欲購者如何相購?”爭論耽誤了正事,等熊荊宣布退場時,有些人才想起來問火炮的價錢。
價錢當然不要熊荊來說,石尪看到熊荊的顏色便躬身上前道:“十斤炮售價二十金,十五金炮售價三十金。一炮所備彈藥兩百發,十斤炮需三十金;十五斤炮需四十五金。”
“這……”以神器而言,這個價格並不貴,可以武器而言,這個價錢卻貴得不得了。按這個價格,一個營十六門十斤炮,火炮加炮彈需要八百金,這已將將是一個小縣一年的田租——甲士雖然不需要繳納田租,但他必須自己購買自己用的武器裝備,並在縣邑高庫內囤積戰時自己吃的糧秣。如果縣邑貴族認為必要購買什麽武器,比如戰舟、荊弩、投石機、火炮等等,他們一樣要臨時出錢。
火炮彈藥就要花掉八百金,火炮用的馬匹花費那就更多。一個十斤炮營需要八百六十匹挽馬,三十二匹乘馬。這隻是編製內的馬匹,戰時還要百分之十左右的備馬,以及一百多輛價值兩金的四輪馬車。
當然,如果能削減那八日給養,一個炮營隻要配備三百二十匹馬,戰時三百五十匹。這就要看大司馬府的意思,如果大司馬府覺得炮營必須配備八日的馬料才能保證炮兵作戰,那各縣邑必要購置這麽多的挽馬和馬車。
石尪說完價格,諸人看向砲兵將軍公輸忌以及項燕,隻聽公輸忌說道:“大司馬府以為砲兵必備三日之糧秣,即一營需備兩百一十六匹挽馬,五十四輛糧秣重車。”
“一車所載糧秣少矣!”大司馬府所計算的馬車運載數每輛隻有五百公斤,有人質疑。
“然。重車四馬挽曳,少者四千楚斤,多者六千楚斤,豈能以兩千楚斤相計。”又有人道。
“一車隻計兩千楚斤,自有大司馬府的理由。”項燕出言道。“若君等爰金不足,可購一連。一連火炮彈藥不過兩百金,加備糧秣馬車十四輛,挽馬五十六匹。”
一個十斤炮營要五百多匹馬,加上五十四輛馬車,差不多要一千六百金,這麽多錢小縣要三、五年才能付清;而如果隻購買一個炮連,花的錢不會超過四百金。這樣一些小邑都能買得起。項燕話語剛落,就有一些縣邑要買,但他還有話沒有說完。
“火炮乃雷神之器,非常人所能用。故而購炮之縣邑需先遣人至郢都相試,試成入學方能購炮,學成方能用炮。”項燕補充著購炮條件。
“敢問項伯,入郢都所試者何也?”一幹人巴望著,很擔心自己會被淘汰出局。
好在項燕說道:“所試者,自然者也,武藝也不可懈怠。”
楚語、自然、實踐、武藝,這是基礎課程,每個縣邑的學舍都教習這四門課程。文教之政推行已有七年,但因為教師也需要入師校學習,中間又有波折,所以直到今年,才有第一批學生畢業。八歲入學,十一歲畢業,來郢都相試的將是十一歲的娃娃兵。
“這該如何是好……”有些人急了,一些縣邑學舍開的晚,到今年學生都還未畢業。不過時至今日,朝臣們早就拉幫結黨了,總有一些縣邑的學舍開得早,今年畢業的學生多,彼此調劑也是可以的。
朝臣們最後帶著喜悅退出了武場——項燕最後又宣布了一道命令:即明年起,各縣邑原有的投石機可以出售給齊魏趙三國。這種武器射程不如火炮,重量又遠超火炮,已列為淘汰。
他們高興,項燕、熊荊卻沒有半點高興。從剛才朝臣的反應看,讚成西進的人占絕大多數。甚至宋、吳兩地的譽士也希望西進。西進是光複舊地,又能獲得實際利益,無閭之士變成有閭之主,一閭之主變成一邑之尹,一邑之尹說不定很快就要被人敬稱為一縣縣公。情感也好、實利也好,都使人趨向西進而非北上。
“敢問項伯,可分兵否?是否可一軍率齊魏以救趙,一軍西進以伐秦?”正寢明堂,對戰事不甚熟悉的屈遂如此問道。他這樣問,連熊荊也看向項燕。
“不可。齊魏之軍,早已懼秦,不敢與秦人戰。若分兵率之與秦人戰,或如城濮之戰。”項燕搖頭,說起了城濮之戰。他見屈遂仍不明白,隻好再道:“秦人大軍雲集共邑,我若分兵率齊魏之師與秦人戰,對陣時,秦人必猛攻齊魏兩軍,其必潰也。
楚軍不過二十萬,非十五萬人與之戰,不可勝也;若以十五萬人與之戰,西進之卒又不足。故而西進、北上,必取其一。以今日觀之,朝決當西進。然西進乃後歲之事,明歲秦人便將伐趙,後歲我雖攻秦,秦亦不救南郡而執意滅趙,如此趙國必亡。”
“可否多召新卒?”屈遂想起那一年征召了三十多萬人。
“非久訓之卒,多召無益。”項燕答完看向熊荊,“大王亦想複郢否?”
項燕冒大不韙遊說趙妃,就是怕熊荊也讚同西進。他現在問來熊荊搖頭苦笑,“複郢之事可緩,然救趙之事不可緩。若諸卿非要西進,郢師當與項師、陳師北上救趙。”
“不可。甚不可。”項燕、昭黍、淖狡、屈遂、弋菟等人一起搖頭。
“複郢大王豈能不至?”淖狡急道,“舊郢之民不見大王,念大王也。且若敖氏之心,眾人皆知,任由其率軍複郢,他日必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若敖氏曾經叛亂,不過理由是什麽,都很讓人忌諱。當初將城陽給予他們便已經有人反對,如果複郢之戰以其為主導,複郢成功他日必成大患。淖狡如此說,項燕、昭黍幾個完全讚同他的意思,屈遂也微微點頭。
各氏的勢力必須達到平衡,國政才能安定。複郢之戰一個不好會讓若敖氏再次做大,這就很影響政局了。
“本不當售炮予若敖氏。”弋菟點完頭又抱怨了一句。
“此言不妥。”熊荊還沒說話,項燕就反對道。“火炮乃我最利之器,不需交兵,數裏之外便可破陣。不售火炮,士卒多死也。”
弋菟今日差點和成介相搏,他和項燕的關係也不好,但這次項燕的話他也沒有反駁。站在製衡的角度,確要限製若敖氏,可站在楚人的立場,那不能這樣做了。這是下限。
“若是後日朝決西進,臣請大王準臣與陳師、魯師北上救趙。”項燕請求道。局勢如此,他隻能冒戰敗的風險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