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穀道長逾十五裏,車不方軌、馬不並行,鬆柏參天,白日天昏。兩端皆有關城,設備極密。六十二年前,齊韓魏三國攻秦,數十萬之眾費三年之功方破函穀;十一年前,信陵君率五國之大軍大敗秦軍,然不敢入關。故曰:舟師繞至關後攻拔,無四萬甲士難破函穀。


    關東舟楫欲入三門,水急焉,需奴人沿岸以繩纖之。此繩非麻繩,麻繩斷也,此繩需蜀地老竹之竹篾雜編,方可纖舟而上。至三門,奴人無路也,又需鑿石壁建棧道,遂得路纖舟。如此,舟楫過三門仍半數盡墨。


    越卒不懼死也,我知。楚卒不懼死也,我亦知。然四萬甲士至函穀之西,請死四萬甲士於三門天險!”


    酈且說著說著幾乎要流下淚來,他又拜道:“三門之南岸者,崤山也。當年秦穆公欲出函穀而伐鄭,蹇叔、百裏奚諫之,弗聽。軍出之日,蹇叔送子而哭之:‘晉人禦師必於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


    四萬甲士死三門,若秦人得悉此謀,餘下四萬甲士則死崤之二陵。以八萬甲士奪函穀而使五國合縱攻秦,無智也。信陵君乃魏國公子,又曾救趙,趙王無昏,秦軍又伐魏,故能合縱。比之信陵君,今項伯不如也;比之趙孝成王,今趙王不如也;比之魏安釐王,今魏王不如也。僅我楚國一國之力,如何合縱?僅我楚國甲士赴死,如何破秦?”


    酈且最初就反對函穀關作戰,但誰也沒有想到他會反對的如此徹底。他說完就請罪告退了,隻留下一屋子被他說得心裏發涼的人。


    三門峽是天下,崤函穀道也是天險。軍隊如果殺進去了,一旦後方關城沒有守住,或則東麵關城沒有奪下,那可能就再也出不來了。


    作戰司草擬的作戰計劃是五千甲士從東麵關城進攻,這不過是佯攻,主力三萬五千人從西關城進攻。三萬五千人中,兩萬人阻截西麵來救援的秦軍,剩餘一萬五千人破關殺入關內。因為資料缺失,整個計劃總共隻有兩百三十七個字。


    “卿等何意?”捏著薄薄的作戰計劃,熊荊隻能問在座之人。


    “子期過慎。”弋菟是個不怕死的。“大翼戰舟豈是奴人牽引之舟?大翼三漿,前後進退皆在己,又有輪舵,轉向隨意。舟壞不是卒亡,一旦前舟可過,後舟自是魚貫而入。何至於輸卒四萬必死四萬?我弗信!”


    “臣亦弗信。”紅牼與歐拓幾乎同聲。紅牼道:“請大王準臣遣死士駕十艘大翼一試,若不成,當不成;若成,應發兵函穀,以成合縱。”


    “大王,趙國或可合縱,魏國……”負責軍校的魯陽君也被要求與會。大戰不止,軍校原本確定的春季招生根本就沒有招生,隻能拖到六七月大戰之後。


    “若可將魏俘交還魏國,魏王必與我合縱。”昭黍趁機道,這話一出口就惹來一堆白眼。


    “齊國不定?”熊荊隻考慮齊國。拉動齊國才是合縱的關鍵,魏國在陳郢損失近二十萬人,國內可戰之軍不過二十萬,力量可能還不如韓國。


    “齊國……”昭黍無奈地搖頭,道:“不定也。”


    “趙國雖有意攻秦,若秦國許其攻燕,不知趙王欲如何。”勿畀我小聲說了一句。“且傳聞趙王因秦軍攻鄴而寢疾。”


    “趙王寢疾?!”熊荊吃驚,看向他的目光有責怪的意思。


    “此乃傳聞,尚未有確實之消息。”勿畀我解釋道。秦國東郡橫斷南北,魏國又與楚國交戰,趙國的消息隻能從齊國得來,耗費時日頗多。


    “趙王已立大子?”熊荊皺眉深思趙國的局勢。韓魏已經衰弱到任秦國魚肉禦使,便宜嶽父齊王又是個膽小鬼,要合縱隻能靠趙國。


    “稟大王,趙王已立大子遷,然為立大子遷,趙王廢前大子嘉。王後乃一倡女,姿色豔麗,又善歌舞,趙王…咳咳…”勿畀我咳嗽一記,臉上是一副男人都懂的神情。“廢大子趙嘉並無惡名,大子遷因是倡女所生,趙人皆惡之,他日趙王薨落,趙國必有一番……”


    “咳咳……”又有人咳嗽,是魯陽君。勿畀我最後那句話其實很犯忌,因為楚國也是兩王子爭位,鬥的還很厲害,陽文君他們現在還關在大牢。


    “無事。”熊荊眉毛一挑,臉上笑出來。“王位強者居之,諸王子中不佞最強。”


    沒人敢說話,暫為令尹的昭黍眼皮都不敢抬,就好象沒有聽到這句話一樣。熊荊也不深究,他看向昭黍道:“縣邑公族之尹何日至郢都?”


    “稟大王,彼等已至下蔡,又攜甲士,不敢入郢也。”昭黍答道。


    “不敢入郢?”下蔡就在郢都斜對麵,兩座城市不過是隔著淮水。熊荊聞言先是錯愕,然後便想笑。“他們膽子既然這麽小,當初為何不勤王?”


    “大王……”昭黍滿是為難之色,在大司馬府討論政務,讓大家聽笑話並不好。他起身請熊荊出了大司馬府,待到對麵的令尹府才道:“眾人懼大王也。”


    “不佞以先祖之名保證不懲。你讓他們來。”熊荊吩咐道。“不佞將於燕朝設宴以饗。”


    *


    “大王要設宴以饗臣等?”下蔡縣尹府。縣公蔡文是四朝老臣,年紀比宋玉大,所以老掉了很多牙,說話漏風。他昏黃的眸子看了看昭黍,又看了看宋玉,仍有些狐疑。


    “敢問令尹,大王召臣等入郢所為何事?”寢縣縣公沈尹義問道。郢都相召,他不敢不來,來了又怕大王問罪,所以縮在下蔡隔著淮水打聽。


    和他一樣,其他幾十個縣公邑尹都擔心治罪,生怕一入郢都再也出不來了——吳起被殺後,即位的楚肅王先是表示吳起該殺、殺得好,緊接著頒布王命,說要重賞射殺吳起之人。王命自然不會有假,於是七十二名貴族前去領賞,皆被死,唯陽城君少數幾人聽門客之言逃脫。


    從此楚王與貴族之間難有信任,現在熊荊急召他們入郢,誰都帶著幾百名護衛,但帶了幾百護衛也還擔心,就怕被熊荊這個未齔之王一鍋燉了。


    “乃為譽士之事。”昭黍不得不透一點消息。“大王欲封譽士於縣邑,然彼等縣邑世襲久矣,封、不封、封幾何,皆要與你等商議,不去者,縣邑盡封譽士。”


    “這……”眾人全然色變。他們也是反對譽士的,但不是像官吏那般從根本上反對,而是因為自己落後那些落魄公族一大步。畢竟,身為縣公邑尹的他們,兒孫犯不著站在軍陣最前。


    “大王素倡勇信,此天下皆聞,陳郢之低賤傭夫亦為譽士。汝等豈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宋玉看著他們連連搖頭,一副鄙夷神態。


    “大王允汝等帶甲士入宮。”昭黍趕緊補充了一句。


    “大王信也。”唐縣縣公鬥於雉趁機再次遊說。他曾發五千縣卒赴陳郢勤王,算是有功之人。“譽士之製,乃廢盡官吏重行分封是也。我等雖非譽士,然受先祖之蔭,故大王召我等入郢一議。”


    “大王,我信也!”西陽邑尹曾瑕也高喊道,“我願與令尹入宮。”


    “既如此,”胡邑邑尹莊安也激動了,“臣便與令尹入宮。”


    “入宮、入宮。”一人說入宮,人人說入宮。剽輕易發怒的楚人怕的時候很怕,一旦鼓動起來那就什麽也不怕了。幾十個縣公邑尹最後連甲士都未帶,就跟著昭黍、宋玉入城進宮。


    郢都成為都城不過五年,去年雖然熊荊告廟正式即位為王,但多數縣公邑尹隻派了親信至郢送禮,而非他們親至。畫舫從淮水入肥水,又從肥水經水門入城進宮,一路都有舟師的新式大翼護衛,一些人又開始擔心起來,但更多人則指著新式大翼評頭論足。


    與去年建造的大翼不同,今年的新大翼裝了兩麵船帆。這是地道的中國帆,竹篾麻布所製,樹立在大翼甲板之上。沒見識的縣公邑尹們當然不知道這是帆,以為這是扇。在戰舟上裝兩把大扇子,他們搞不明白這是怎麽迴事。


    “大王真欲重行分封?”息縣縣公成介還是不太相信,作為同氏,他隻能問鬥於雉。


    “譽士一人封一閭,雖小,然也是封。”鬥於雉知道的並不比成介多多少。“我聞數百譽士已入郢,不去,息縣便封與譽士,你願否?”


    “自然不願!”成介大腦袋直晃。以前楚國的膏腴之地是在大別山以西的江漢平原已經南陽郡,淮上因為與宋國、齊國抗衡,息縣、期思這些全是邊地,等同雞肋。封君全封在大別山以西,老公族多數踢到淮上。誰想四十多年前楚國痛失西地,不得不東遷。這下雞肋變肥肉,成介每天想的都是如何保住縣邑之位,然後傳給兒子。


    “既是不願,那便仔細聽聽大王之言。”鬥於雉眼睛眨了幾眨,似笑非笑。這時畫舫恰恰靠岸停穩,成介想再問時,眾人已經下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荊楚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零肆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零肆柒並收藏荊楚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