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先和毛文龍想到的是這些,而皇帝則有一句話“軍民魚水情”。


    隻不過,現在說這個有點太超前。明軍的紀律在以前是很不堪的,搶掠和殺良冒功的事情沒少幹。


    也就是在東江開鎮,建立武學之後,軍紀才不斷地得到整肅。因為軍法部的權力,連主帥也不得幹預。各鎮軍法官更是皇帝親派,能夠向皇帝直接匯報的。


    當然,軍紀即便好轉,離皇帝心目中的人民軍隊也相差甚遠。


    遼東重建,皇帝就是想把軍隊再打造一番,與老百姓的關係更密切一些。


    當然,軍隊不管是耕種,還是修路建屋,都有功勳點記錄,或是優惠政策鼓勵。比如耕十畝給一畝,或給家屬,或在退役時一並計算。


    所以,軍隊不會有抵觸和磨洋工,毛文龍也覺得肯定能超額完成規定的數量。畢竟,任務完成的好,上可對朝廷,下對將士也有利。


    “多謝毛帥。”吳用先得到了承諾和保證,拱了拱手表示謝意。


    不管是誰統率遼東軍隊,都必須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吳用先對此很是確定。但事前溝通,也很必要。文武不和,皇帝可是看得很重,絕不允許。


    “吳大人客氣了。”毛文龍拱手還禮,覺得算是過了吳用先這一關,皇帝應該能夠滿意。


    軍政分離,看似讓武將擺脫了文官的抑製。可實際上,最終的軍餉糧草還是要地方上來解決,也就是變相地控製。


    從東江開鎮,軍事指揮、餉糧、軍法便是各自分開,形成了製約的關係。


    現在,隨著遼東的重建,毛文龍能夠預料到餉糧這塊,會逐漸歸到地方官員手中。


    克扣想必是不大可能有的。皇帝一直在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有這樣的態度,想必沒有哪個文官敢違逆。


    但遲延卻也說得過去,隻要有合適的理由,比如歉收,比如有其他的困難,朝廷也不會降罪。


    總之,處好關係是有利無害的。這一點,毛文龍倒是看得很清楚。


    其實,吳用先和毛文龍也是一樣的心思,皇帝更是耳提麵命過。隻要把遼東治理好,前途光明,他也是這樣的目標。


    更重要的是,吳用先知道自己被皇帝任命為遼東巡撫的原因所在,那就是有自知之明。


    讀過兩本兵書就覺得自己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就覺得自己應該在武人之上。就象王化貞,覺得自己了不起,最後也是被自己的自大害了性命。


    敢稱自己文武雙全,且是真材實料的,熊廷弼算一個。既是武舉人,又是文進士。上馬管軍,下馬治民,誰敢說不是呢?


    可在吳用先看來,正是老熊文武兼備,他才多半不能留在遼東。


    道理很簡單,真正的文武全才,還鎮守邊疆,皇帝能放心嗎?


    “聽說萬歲要改爵位授予的製度,不知是真是假?”毛文龍和吳用先又商議了一會兒,才試探著詢問。


    吳用先微笑頜首,說道:“本官也不知詳細,但萬歲確有此意。”


    毛文龍的眼睛亮了一下,也不再加細問,轉移話題,和吳用先又聊了起來。


    ………………….


    “張盤,何可綱,黃龍……”皇帝的筆停頓了一下,似在思索,然後又繼續添加著名字,“曹變蛟、黃得功……”


    這些都是將留在遼東,或者說是東江鎮的將領。


    而象毛承祿、孔有德等人,則將被調至九邊各鎮,加強整個北方防線的力量。


    盡管對毛文龍是信任的,或者說是更信任現在的監督約束的機製,但皇帝也不想給東江鎮留下成立山頭的環境和機會。


    留下的都是皇帝更加信任的忠勇將領,而皇帝所認為的毛文龍的親信,則將調走很多。


    不怕毛文龍有什麽抵觸情緒,興許這樣的安排讓他更安心,沒有了擁兵自重的嫌疑,更不擔心東江鎮被文官攻擊為“毛家軍”。


    至於毛承祿、孔有德等人,會心生不滿嗎?


    升官了,帶著模範部隊,或者稱為教導隊前往其它邊鎮,成為打擊北虜的主力,建功立業的機會更多。


    再說,就是心生不滿,又有什麽關係?現在的明軍將領中,特別是遼東將領,能打又忠誠的太多,皇帝根本就不愁。


    “皇爺,孫大人奉召在外候見。”王體乾不敢打擾,直到皇帝停了筆直起身,才躬身稟報。


    皇帝擺了下手,簡單地吩咐道:“宣!”


    孫承宗進到殿內,施禮拜見,未及全禮,皇帝已經賜座平身。


    “萬歲,兵部行文何時發出,開始將領和軍隊的調動?”孫承宗躬身請示。


    皇帝把自己寫好的調動名單拿起,有宮人躬身接過,轉遞給孫承宗。


    孫承宗迅速看過後,也沒有不同意見。在他看來,平遼成功,這些將領都表現得很好。怎麽安排,都沒有大的問題。


    “孫師。”皇帝笑著開口說道:“海軍部的籌備如何了?遼東戰事告一段落,該是加快施行的時候了。”


    海軍是皇帝對於大明水師的新定義,從這個新名詞上就能看出,皇帝對海軍的看重,和陸軍是並列的關係。


    孫承宗也知道皇帝對於海軍的青睞,就是遼東戰事如火如荼的時候,對於海軍的投入也一直沒有中斷。


    盡管他並不是很理解,覺得以大明水師現在的實力,抵禦外敵是足夠的。但皇帝既然要加強水師,朝廷財政也允許,兵部也沒有阻撓的理由。


    “迴萬歲,海軍部的準備工作正在加緊落實,隻是相較於陸軍,將領的選擇比較困難。”孫承宗如實奏道。


    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海軍這幾年來沒有什麽實戰,除了幾個老將外,確實不好判斷年輕軍官的能力。但朕相信沈有容,就按他的推薦名單來安排吧!”


    對於海軍將領,皇帝確實很陌生。


    在他的記憶中,除了已經花甲年紀的沈有容,再就是鄭家兄弟比較能打。可曆史已經改變,那些曾經的海上猛將,就是有幾個熟悉的名字,他也不好判斷。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