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壕車打開橋麵,在第一道壕溝上架起通行的橋梁,越來越多的包衣把鉤梯往前送。
火箭再次淩空飛起,射向建奴的壕橋和楯車,但落在橋麵上的火箭轉眼便被衝上來的包衣踢飛踩熄。
明軍陣地上的輕型火炮全部裝填著霰…彈,射出的彈丸如雨點般潑向敵人。輕重火槍也一輪一輪地射擊,將包衣們打倒在地。
黑壓壓的一群轟天雷從陣地上升起,砸向敵人。片刻後,爆炸聲此起彼伏,在火光迸現和煙霧升騰中,敵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轟,轟,轟……城頭的火炮發出怒吼,炮彈掠過一百多米,或摧毀楯車,或將建奴砸得一溜血肉橫飛。
敵我雙方在瘋狂地對射,有胸牆壕溝作依托掩護的明軍,在火器上也占著優勢,也讓敵人付出了更大的傷亡。
但壕橋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鉤梯搭橋也在不斷增多。相比於第一次進攻,建奴的新戰法似乎是有了不錯的效果。
轟,轟,轟……炮聲震耳欲襲,城上的紅夷大炮也發出了怒吼。更大更猛的炮彈越過壕橋、楯車,以及前麵的建奴和包衣,砸向了出動的建奴甲兵。
炮彈的軌跡又低又平,仿佛在水麵上跳躍的石子,在堅硬的凍土地上連續起落著,以極快地速度在建奴甲兵中打出了一條血胡同。
什麽盾牌,什麽重甲,在紅夷大炮發射的炮彈下,如同紙糊的一樣,不堪一擊。
炮彈直到打穿了甲兵的隊列,才餘勢未衰地被一堆積雪阻住了腳步。這個時候,甲兵隊列裏才響起了滯後的慘叫哀嚎。
努爾哈赤咬緊了牙齒,範文程也是臉色陰鬱。雖然已經見識過明軍城上這種大炮的威力,可依然令他們心情沉痛。
佟養性緊皺著眉頭,出征時的自信已經蕩然無存。無論是威力和數量,寧遠的火炮都令他心悸恐懼。
特別是這種打得又遠,威力又大的火炮,簡直就是噩夢,且死死纏繞著他。
又是一顆炮彈飛來,佟養性的眼睛不由得眯了眯。甲兵隊列中血肉橫飛,又是一條死亡的軌跡。
“這是什麽火炮,威力如此巨大?”努爾哈赤沉聲問道,卻又象是在自言自語。
佟養性不知道,之前努爾哈赤已經問過一次,但他想不出來,現在也還是不知道。
努爾哈赤可能也知道沒人會迴答,問完之後便在馬上挺直了腰身,注目於激烈交鋒的戰場。
就在這威力巨大的火炮的轟擊下,披著重甲、手持盾牌的官兵如同紙糊的一般不堪一擊。
不管是身經百戰的巴圖魯,還是初上戰場的新兵,死亡都是一視同仁。老奴覺得這不公平,但卻毫無辦法。
參領格布庫、西特庫,佐領烏巴十、古郎阿、巴揚阿……這些隻是努爾哈赤能記下的,而傷亡的軍官遠不止此。
在唿嘯而來的炮彈前,在激射而至的鉛彈前,生命都是一樣,沒有高低貴賤。這讓努爾哈赤感到痛惜的同時,也隻能以“將軍難免陣前亡”來自我安慰。
戰鬥在繼續進行著,明軍雖做了撤退的準備,但在城頭火炮的支援下,以擲彈車、輕型火炮、輕重火槍為武器的反擊,依然猛烈。
沒有麵對麵的搏殺,隻是弓箭與火器的較量,漢兵的鳥銃也稀疏下來,顯然是落了下風。
因為楯車又被損毀了大半,少了掩護的包衣和弓箭手在火炮、火槍的打擊下,損失慘重。
好在壕溝已經不是阻礙,盡管鉤梯搭起的橋並不穩固,也不象壕橋那樣能形成寬大的正麵。
甲兵終於衝了上去,除了甲胄,他們還配備了盾牌,希望能借此減小敵人犀利火器的傷害。
由鉤梯搭架的便橋,由於太長而被身著重甲的建奴壓得彎出了弧形,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哢嚓一聲,一架鉤梯不堪重負,猛然從中間斷裂,三個甲兵掉進了布置了尖樁的壕溝,非人的慘叫從溝底響起。
甲兵不敢再連續登梯,限製了人數的進攻,在明軍不斷射出的鉛彈下,又陷入了停滯。
不斷有甲兵被重火槍擊中,在血肉迸濺中倒地。而每一聲火炮的轟鳴,隨後更是帶來一片死傷。
明軍陣地上的火槍如過年放的鞭炮,似乎沒有停歇地攢射。白煙升騰,越來越濃,很快覆蓋了陣地前方。射擊時閃爍的火焰,也看得不那麽清晰了。
慘叫聲不斷在周圍響起,甲兵穆護薩用力地咽著唾沫,喉嚨裏幹得象著了火。牛錄額真的怒吼指揮,隻是讓他機械地向前,腦子裏卻幾乎是一片空白。
瓦爾喀死了,那是白甲老兵,久經征戰,還得到過汗王的賞賜。
也是這個白甲老兵,在他膽怯的時候充滿信心地鼓勵,“漢狗的火器沒什麽厲害,衝上去就能殺他們個屁滾尿流,連頭都不敢迴。”
然而,射箭百發百中,近身肉搏能打好幾個的瓦爾喀,他心中的偶像和支柱,就在他的眼前被打爛了腦袋,鐵盔好象一點用都沒有。
不僅是瓦爾喀,還有壯健如牛的哈爾漢,來時的路上老跟他說要搶綢緞迴去,給他的婆娘做衣服。
現在呢,哈爾漢再也不能嘮叨個不停了。在列陣前行的時候,一顆兇猛的炮彈砸來,把哈爾漢打成了一堆爛肉……
想到那一堆混著內髒、糞便的碎骨爛肉,穆護薩的腹部又猛烈地翻騰起來,喉結不由得上下滾動。
對麵的槍聲稀疏下來,寒風卷走了硝煙,景物漸漸清晰,牛錄額真的嚎叫也聽得更加真切。
前麵的戰友踩著鉤梯越過了壕溝,身著重甲的身形顯得有些笨拙。輪到自己了,穆護薩又咽了口唾沫,發出的“咕嚕”聲是如此之大。
踩著疊壓在一起的兩架鉤梯,穆護薩小心地把盾牌護在身前,一步一步向前走著。
壕溝太寬,本來能夠攀爬城牆的結實鉤梯也顫悠悠的。下麵——穆護薩不敢細看,尖利的木樁會令他腿腳發軟,心中發悸。
轟鳴聲猛然爆發,短暫的停頓隻是為了讓視野清晰。用黑火藥就有這樣的缺陷,火槍火炮發射時的煙霧太大。
閃爍的火光成百上千,很多很多,穆護薩隻能用貧乏的語言這麽形容。在重新升騰起的白煙中,他看到了對麵的敵人。
戴著鐵盔的腦袋伸出了工事,還有脖子和一點肩膀,黝黑冰冷的鐵麵上畫著不知什麽圖案,有點象薩滿塗著油彩的臉。
呯!一顆衝力十足的鉛彈擊中了穆護薩的盾牌,即便他有防備,巨大的撞擊也讓他身子趔歪,向後退。而他,隻有一步便要邁上壕溝了。
手臂傳來的劇痛令穆護薩發出了慘叫,又一顆鉛彈射來,再次撞擊在盾牌上。穆護薩再也穩不住身形,打著轉掉下了壕溝。
冷冰冰的、毫無感情的目光,穆護薩在跌落的瞬間再次看到了那個探頭射擊的敵人……
劇烈的疼痛打斷了穆護薩的思維,他長聲慘叫著,卻隻有手腳能動。兩根槍杆粗細的尖利木樁紮穿了他的身體,身體的重量還使他在不斷地下沉。
穆護薩用極度恐懼和絕望的目光望著在左腹部越來越長的染血尖刺,仰臉再閃發出了非人的慘嚎。
天空是藍的,飄著的是煙霧,還是白雲?隨著鮮血的湧出,穆護薩的聲音越來越低,神誌越來越模糊。又一個甲兵從上麵掉下,給他帶來了永久的黑暗。
傷亡在不斷增加,越接近明軍的陣地,火槍火炮的威力就越大。不僅重火槍無堅不摧,輕火槍也能給甲兵帶來傷害。
努爾哈赤聽著探騎的不斷迴報,好幾次要下令停攻,但還是決定再堅持。
原因很簡單,傷亡的代價不是沒有效果,明軍在不斷後退,攻到城下是有希望的。
範文程也處在緊張和矛盾之中,汗珠沁出毛孔,順著臉在慢慢流淌。每次探騎迴報,他的嘴唇都在劇烈抖動,眼中閃過不安和惶恐。
努爾哈赤的脾氣火暴,有時還會失去理智,萬一牽怒於他?後果嚴重,範文程不敢想象。
“報汗王,我軍已奪取敵人第一道工事。”探騎再次飛馬迴報,剛說完好消息,就又報上了噩耗,“參領達穆布,佐領卓納、拜桑武陣亡。”
後金軍分八旗,旗主為固山額真,下轄五參領(後改為甲喇,正三品),已屬高級軍官。
努爾哈赤臉上的肉跳了兩下,揮手沉聲道:“再探。”
在強持的鎮靜之下,身旁的人能夠聽出努爾哈赤的聲音有點顫抖。自起兵叛明後,一次作戰陣亡這麽多的將領,可是頭一迴。
痛惜、憤怒,又有些無奈、無力,這就是努爾哈赤現在的心情。
當努爾哈赤的目光轉向佟養性時,佟養性立刻躬身請命,“汗王,請派末將率漢兵出動,用火炮助陣攻城。”
“去吧!”努爾哈赤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說話的語氣也稍微緩和。
依據明軍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又有居高臨下的優勢,憑著這些老舊火炮靠前轟擊,可以說是相當危險而艱巨的任務。
佟養性能夠主動請纓,這份勇敢,還是讓老奴頗為心慰。
接到命令,佟養性縱馬離開。時間不大,便率領著漢兵推著火炮,向寧遠城下開進。
此時,寧遠城頭突然爆發出一陣轟鳴,火炮火槍猛烈開火,對進攻的敵人進行迎頭痛擊。
努爾哈赤皺緊了眉頭,但隨即又慢慢鬆緩。他猜測這是火力掩護,使城外的明軍能夠順利退進城內。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明軍放棄了城外陣地,沒給建奴以近身肉搏的機會,全部撤進了城池。
但撤退不意味著失利,更不意味著危險;對建奴來說,也不是勝利的曙光,反倒是更殘酷血腥的噩夢的開始。
…………………分隔線………………………
轟,轟,轟……
連續的爆炸聲如同晴天響雷,在閃耀的火光中,一團團黑煙升騰。
“籲!”薩哈廉口中輕喚著,伸手撫著馬頭,安撫著躁動不安的戰馬。
戰馬的蹄子刨著地,噴著粗氣,很快安定下來。但薩哈廉的心情卻難以平靜,甚至比戰馬還要焦躁。
按照努爾哈赤的布置,代善率正紅、鑲紅二旗,並蒙、漢附庸兵數千,進駐複州,兵壓旅大明軍。
而所謂的兵壓,就是威懾,讓明軍不能趁後金主力出動而趁虛深入遼南。
所以,代善將主力駐紮新金,前鋒則由兒子薩哈廉率領,前出至石河驛。
這是比較穩妥的布置,既威懾旅大明軍,又能顧及到明軍在東部沿海的登陸襲擾。
代善以為明軍多半會利用水師之利而登陸襲擾,卻沒料到旅大明軍竟敢於正麵出擊,先占金州,然後又攻打石河驛。
薩哈廉感到很意外,但他知道己軍擅野戰,守城卻是弱項。所以,得到探騎報告後,他便率軍出城,迎戰明軍。
按照薩哈廉的意思,明軍防禦是挺厲害,可野戰不會是鐵騎的對手。
但事實上卻讓薩哈廉很是鬱悶。明軍沿著官道慢慢逼近,以車炮為先,步步為營,且戰且守,在幾次接觸戰中接連小勝,逼得薩哈廉所部不斷後退。
幾次小失利本來不算什麽,可薩哈廉卻看出明軍兵力甚多,大眾集前,難以抵擋。
在曆史上,明軍最少兩次使用過這種戰術。雖然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在開始,卻都獲得小勝。
一次是大淩河之戰的張春率軍援錦州,初戰獲勝,卻被後金軍的仿製紅夷大炮所擊敗;
另一次是鬆山之戰的洪承疇援錦州,開始也是屢獲小勝,卻讓皇太極看出“重前權、輕後守”的破綻,被抄了後路、斷了糧道。
曆史上是相似而不盡相同的,薩哈廉所率的人馬少,正麵難以擋住明軍,也不知道明軍的後守是不是薄弱?
大迂迴繞襲嘛,憑自己這五千人馬,薩哈廉根本沒想過。在隨父親代善增援滿浦、昌城時,他可是見識到了明軍的火器威力和新戰法。
分兵勢弱,再遭遇到明軍的伏擊,薩哈廉認為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火箭再次淩空飛起,射向建奴的壕橋和楯車,但落在橋麵上的火箭轉眼便被衝上來的包衣踢飛踩熄。
明軍陣地上的輕型火炮全部裝填著霰…彈,射出的彈丸如雨點般潑向敵人。輕重火槍也一輪一輪地射擊,將包衣們打倒在地。
黑壓壓的一群轟天雷從陣地上升起,砸向敵人。片刻後,爆炸聲此起彼伏,在火光迸現和煙霧升騰中,敵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轟,轟,轟……城頭的火炮發出怒吼,炮彈掠過一百多米,或摧毀楯車,或將建奴砸得一溜血肉橫飛。
敵我雙方在瘋狂地對射,有胸牆壕溝作依托掩護的明軍,在火器上也占著優勢,也讓敵人付出了更大的傷亡。
但壕橋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鉤梯搭橋也在不斷增多。相比於第一次進攻,建奴的新戰法似乎是有了不錯的效果。
轟,轟,轟……炮聲震耳欲襲,城上的紅夷大炮也發出了怒吼。更大更猛的炮彈越過壕橋、楯車,以及前麵的建奴和包衣,砸向了出動的建奴甲兵。
炮彈的軌跡又低又平,仿佛在水麵上跳躍的石子,在堅硬的凍土地上連續起落著,以極快地速度在建奴甲兵中打出了一條血胡同。
什麽盾牌,什麽重甲,在紅夷大炮發射的炮彈下,如同紙糊的一樣,不堪一擊。
炮彈直到打穿了甲兵的隊列,才餘勢未衰地被一堆積雪阻住了腳步。這個時候,甲兵隊列裏才響起了滯後的慘叫哀嚎。
努爾哈赤咬緊了牙齒,範文程也是臉色陰鬱。雖然已經見識過明軍城上這種大炮的威力,可依然令他們心情沉痛。
佟養性緊皺著眉頭,出征時的自信已經蕩然無存。無論是威力和數量,寧遠的火炮都令他心悸恐懼。
特別是這種打得又遠,威力又大的火炮,簡直就是噩夢,且死死纏繞著他。
又是一顆炮彈飛來,佟養性的眼睛不由得眯了眯。甲兵隊列中血肉橫飛,又是一條死亡的軌跡。
“這是什麽火炮,威力如此巨大?”努爾哈赤沉聲問道,卻又象是在自言自語。
佟養性不知道,之前努爾哈赤已經問過一次,但他想不出來,現在也還是不知道。
努爾哈赤可能也知道沒人會迴答,問完之後便在馬上挺直了腰身,注目於激烈交鋒的戰場。
就在這威力巨大的火炮的轟擊下,披著重甲、手持盾牌的官兵如同紙糊的一般不堪一擊。
不管是身經百戰的巴圖魯,還是初上戰場的新兵,死亡都是一視同仁。老奴覺得這不公平,但卻毫無辦法。
參領格布庫、西特庫,佐領烏巴十、古郎阿、巴揚阿……這些隻是努爾哈赤能記下的,而傷亡的軍官遠不止此。
在唿嘯而來的炮彈前,在激射而至的鉛彈前,生命都是一樣,沒有高低貴賤。這讓努爾哈赤感到痛惜的同時,也隻能以“將軍難免陣前亡”來自我安慰。
戰鬥在繼續進行著,明軍雖做了撤退的準備,但在城頭火炮的支援下,以擲彈車、輕型火炮、輕重火槍為武器的反擊,依然猛烈。
沒有麵對麵的搏殺,隻是弓箭與火器的較量,漢兵的鳥銃也稀疏下來,顯然是落了下風。
因為楯車又被損毀了大半,少了掩護的包衣和弓箭手在火炮、火槍的打擊下,損失慘重。
好在壕溝已經不是阻礙,盡管鉤梯搭起的橋並不穩固,也不象壕橋那樣能形成寬大的正麵。
甲兵終於衝了上去,除了甲胄,他們還配備了盾牌,希望能借此減小敵人犀利火器的傷害。
由鉤梯搭架的便橋,由於太長而被身著重甲的建奴壓得彎出了弧形,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哢嚓一聲,一架鉤梯不堪重負,猛然從中間斷裂,三個甲兵掉進了布置了尖樁的壕溝,非人的慘叫從溝底響起。
甲兵不敢再連續登梯,限製了人數的進攻,在明軍不斷射出的鉛彈下,又陷入了停滯。
不斷有甲兵被重火槍擊中,在血肉迸濺中倒地。而每一聲火炮的轟鳴,隨後更是帶來一片死傷。
明軍陣地上的火槍如過年放的鞭炮,似乎沒有停歇地攢射。白煙升騰,越來越濃,很快覆蓋了陣地前方。射擊時閃爍的火焰,也看得不那麽清晰了。
慘叫聲不斷在周圍響起,甲兵穆護薩用力地咽著唾沫,喉嚨裏幹得象著了火。牛錄額真的怒吼指揮,隻是讓他機械地向前,腦子裏卻幾乎是一片空白。
瓦爾喀死了,那是白甲老兵,久經征戰,還得到過汗王的賞賜。
也是這個白甲老兵,在他膽怯的時候充滿信心地鼓勵,“漢狗的火器沒什麽厲害,衝上去就能殺他們個屁滾尿流,連頭都不敢迴。”
然而,射箭百發百中,近身肉搏能打好幾個的瓦爾喀,他心中的偶像和支柱,就在他的眼前被打爛了腦袋,鐵盔好象一點用都沒有。
不僅是瓦爾喀,還有壯健如牛的哈爾漢,來時的路上老跟他說要搶綢緞迴去,給他的婆娘做衣服。
現在呢,哈爾漢再也不能嘮叨個不停了。在列陣前行的時候,一顆兇猛的炮彈砸來,把哈爾漢打成了一堆爛肉……
想到那一堆混著內髒、糞便的碎骨爛肉,穆護薩的腹部又猛烈地翻騰起來,喉結不由得上下滾動。
對麵的槍聲稀疏下來,寒風卷走了硝煙,景物漸漸清晰,牛錄額真的嚎叫也聽得更加真切。
前麵的戰友踩著鉤梯越過了壕溝,身著重甲的身形顯得有些笨拙。輪到自己了,穆護薩又咽了口唾沫,發出的“咕嚕”聲是如此之大。
踩著疊壓在一起的兩架鉤梯,穆護薩小心地把盾牌護在身前,一步一步向前走著。
壕溝太寬,本來能夠攀爬城牆的結實鉤梯也顫悠悠的。下麵——穆護薩不敢細看,尖利的木樁會令他腿腳發軟,心中發悸。
轟鳴聲猛然爆發,短暫的停頓隻是為了讓視野清晰。用黑火藥就有這樣的缺陷,火槍火炮發射時的煙霧太大。
閃爍的火光成百上千,很多很多,穆護薩隻能用貧乏的語言這麽形容。在重新升騰起的白煙中,他看到了對麵的敵人。
戴著鐵盔的腦袋伸出了工事,還有脖子和一點肩膀,黝黑冰冷的鐵麵上畫著不知什麽圖案,有點象薩滿塗著油彩的臉。
呯!一顆衝力十足的鉛彈擊中了穆護薩的盾牌,即便他有防備,巨大的撞擊也讓他身子趔歪,向後退。而他,隻有一步便要邁上壕溝了。
手臂傳來的劇痛令穆護薩發出了慘叫,又一顆鉛彈射來,再次撞擊在盾牌上。穆護薩再也穩不住身形,打著轉掉下了壕溝。
冷冰冰的、毫無感情的目光,穆護薩在跌落的瞬間再次看到了那個探頭射擊的敵人……
劇烈的疼痛打斷了穆護薩的思維,他長聲慘叫著,卻隻有手腳能動。兩根槍杆粗細的尖利木樁紮穿了他的身體,身體的重量還使他在不斷地下沉。
穆護薩用極度恐懼和絕望的目光望著在左腹部越來越長的染血尖刺,仰臉再閃發出了非人的慘嚎。
天空是藍的,飄著的是煙霧,還是白雲?隨著鮮血的湧出,穆護薩的聲音越來越低,神誌越來越模糊。又一個甲兵從上麵掉下,給他帶來了永久的黑暗。
傷亡在不斷增加,越接近明軍的陣地,火槍火炮的威力就越大。不僅重火槍無堅不摧,輕火槍也能給甲兵帶來傷害。
努爾哈赤聽著探騎的不斷迴報,好幾次要下令停攻,但還是決定再堅持。
原因很簡單,傷亡的代價不是沒有效果,明軍在不斷後退,攻到城下是有希望的。
範文程也處在緊張和矛盾之中,汗珠沁出毛孔,順著臉在慢慢流淌。每次探騎迴報,他的嘴唇都在劇烈抖動,眼中閃過不安和惶恐。
努爾哈赤的脾氣火暴,有時還會失去理智,萬一牽怒於他?後果嚴重,範文程不敢想象。
“報汗王,我軍已奪取敵人第一道工事。”探騎再次飛馬迴報,剛說完好消息,就又報上了噩耗,“參領達穆布,佐領卓納、拜桑武陣亡。”
後金軍分八旗,旗主為固山額真,下轄五參領(後改為甲喇,正三品),已屬高級軍官。
努爾哈赤臉上的肉跳了兩下,揮手沉聲道:“再探。”
在強持的鎮靜之下,身旁的人能夠聽出努爾哈赤的聲音有點顫抖。自起兵叛明後,一次作戰陣亡這麽多的將領,可是頭一迴。
痛惜、憤怒,又有些無奈、無力,這就是努爾哈赤現在的心情。
當努爾哈赤的目光轉向佟養性時,佟養性立刻躬身請命,“汗王,請派末將率漢兵出動,用火炮助陣攻城。”
“去吧!”努爾哈赤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說話的語氣也稍微緩和。
依據明軍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又有居高臨下的優勢,憑著這些老舊火炮靠前轟擊,可以說是相當危險而艱巨的任務。
佟養性能夠主動請纓,這份勇敢,還是讓老奴頗為心慰。
接到命令,佟養性縱馬離開。時間不大,便率領著漢兵推著火炮,向寧遠城下開進。
此時,寧遠城頭突然爆發出一陣轟鳴,火炮火槍猛烈開火,對進攻的敵人進行迎頭痛擊。
努爾哈赤皺緊了眉頭,但隨即又慢慢鬆緩。他猜測這是火力掩護,使城外的明軍能夠順利退進城內。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明軍放棄了城外陣地,沒給建奴以近身肉搏的機會,全部撤進了城池。
但撤退不意味著失利,更不意味著危險;對建奴來說,也不是勝利的曙光,反倒是更殘酷血腥的噩夢的開始。
…………………分隔線………………………
轟,轟,轟……
連續的爆炸聲如同晴天響雷,在閃耀的火光中,一團團黑煙升騰。
“籲!”薩哈廉口中輕喚著,伸手撫著馬頭,安撫著躁動不安的戰馬。
戰馬的蹄子刨著地,噴著粗氣,很快安定下來。但薩哈廉的心情卻難以平靜,甚至比戰馬還要焦躁。
按照努爾哈赤的布置,代善率正紅、鑲紅二旗,並蒙、漢附庸兵數千,進駐複州,兵壓旅大明軍。
而所謂的兵壓,就是威懾,讓明軍不能趁後金主力出動而趁虛深入遼南。
所以,代善將主力駐紮新金,前鋒則由兒子薩哈廉率領,前出至石河驛。
這是比較穩妥的布置,既威懾旅大明軍,又能顧及到明軍在東部沿海的登陸襲擾。
代善以為明軍多半會利用水師之利而登陸襲擾,卻沒料到旅大明軍竟敢於正麵出擊,先占金州,然後又攻打石河驛。
薩哈廉感到很意外,但他知道己軍擅野戰,守城卻是弱項。所以,得到探騎報告後,他便率軍出城,迎戰明軍。
按照薩哈廉的意思,明軍防禦是挺厲害,可野戰不會是鐵騎的對手。
但事實上卻讓薩哈廉很是鬱悶。明軍沿著官道慢慢逼近,以車炮為先,步步為營,且戰且守,在幾次接觸戰中接連小勝,逼得薩哈廉所部不斷後退。
幾次小失利本來不算什麽,可薩哈廉卻看出明軍兵力甚多,大眾集前,難以抵擋。
在曆史上,明軍最少兩次使用過這種戰術。雖然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在開始,卻都獲得小勝。
一次是大淩河之戰的張春率軍援錦州,初戰獲勝,卻被後金軍的仿製紅夷大炮所擊敗;
另一次是鬆山之戰的洪承疇援錦州,開始也是屢獲小勝,卻讓皇太極看出“重前權、輕後守”的破綻,被抄了後路、斷了糧道。
曆史上是相似而不盡相同的,薩哈廉所率的人馬少,正麵難以擋住明軍,也不知道明軍的後守是不是薄弱?
大迂迴繞襲嘛,憑自己這五千人馬,薩哈廉根本沒想過。在隨父親代善增援滿浦、昌城時,他可是見識到了明軍的火器威力和新戰法。
分兵勢弱,再遭遇到明軍的伏擊,薩哈廉認為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