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龍椅上的人,本就是多疑的,聖上就算自詡明君,在這一點上也不可能免俗。
而薑珩,又是一個手握重兵,而且還在軍中有著至高威望的人,這樣的一個人,換了是任何一個帝王,隻怕也都會生出忌憚之心。
曆史上多少手握兵權的人最後都不得善終,不就是因為此麽?
薑珩生於武將世家,自幼就熟讀兵書,史書也看了不少,對於曆史上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多有什麽樣的結果,也早就看得再清楚不過。
平心而論,薑珩也沒有想過要往上一步,去做什麽九五至尊,如果可以,薑珩最希望的就是保持原狀相安無事,但他沒辦法阻止景文帝對他的忌憚,更不可能左右景文帝的左右。
不能阻止景文帝的忌憚,也不能將自己一家的性命都寄托在景文帝的仁慈上,薑珩便也隻有自己早早的作了打算了。
薑珩突然問道:“夫人,你想過……邊關是怎樣的嗎?”
邊關?
衛芙自然是想過的。
她與薑珩成親時,薑珩就已經是天下聞名的少年將軍,一年之中倒是有大半年都呆在邊關的,身為薑珩的夫人,衛芙自然不可能沒想過邊關的情況。
衛芙知道,邊關是苦寒之地,那裏夏日酷熱難當,冬天又暴寒難忍,據說還有黃沙漫天,著實不是個好地方,想來那裏一定極為艱苦。
她將自己的想象與薑珩說了。
薑珩不由朗聲笑了起來:“夏天熱冬天冷倒確是如此,但可沒有黃沙漫天,比起京城的繁華,那自然是拍馬難及的,但若是撇除這一點,邊關比京城自由了許多……”
邊關與夷族交界,而夷族多民風粗獷,雖然是兩國,但這交界之處多少總有些交匯,自然而然的,邊關的規矩也就不似京城這般多。
在邊關,女子可不用出趟門都得擋著臉,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外行走,甚至在街頭策馬奔騰也是可以的,並不會招來什麽奇怪的眼神,更有不少女子出麵與人做生意,當地最大的一家商鋪,其東家就是一名女子。
除此之外,邊關的自然風光,也遠比京城更吸引人。
夏天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冬天可以看到遠處的雪山,生活在這樣的地方,整個人都會覺得心胸開闊一些。
薑珩將這些都細細與衛芙說了。
衛芙一邊驚歎著,一邊也有些向往,“什麽時候有機會,真想去邊關走走啊……”
薑珩聽著衛芙這話,低頭在衛芙的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不知為何,看向衛芙的眼中,卻是帶著淡淡的愧意。
“夫人,若是有朝一日,咱們必須去邊關生活,你會不會怨我讓你舍了京城的繁華?”薑珩問。
衛芙一怔。
她不知薑珩為何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來,但很快,她也就想到了一個可能。
衛芙於是抬頭,略帶著疑問地看著薑珩,得到了薑珩的點頭以示確定。
景文帝對薑珩的忌憚,就是衛芙這個並不如何懂朝中之事的婦人也都能看得出來了,要不然,衛芙也不會在景文帝、方皇後的麵前那般費勁兒的演著另外一個人了。
她也是不想景文帝和方皇後對自己生出警惕之心,因為這樣必然會最終牽連到薑珩的身上。
薑珩倒是一直在告訴衛芙,對於他們的將來,他心中有數,但衛芙怎麽想,也沒能想出要如何解開這個結。
畢竟,隻要景文帝心裏的忌憚不除,整個薑家的危機也同樣不會得到解除。
可原來……
薑珩是打了這樣的主意。
離開京城去往邊關,這倒是一個好辦法,隻要他們一家在一起,是在京城還是在邊關,衛芙都可以不在意。
可是,以景文帝對薑珩的忌憚,他會放任薑珩一直呆在邊關?
衛芙不覺擰起了眉頭。
薑珩見狀,卻是以為衛芙是不喜邊關的環境,他將衛芙攬進懷裏,略帶了愧疚地道:“夫人,我知道你自幼就在京城長大,親朋好友也都在京城,要讓你離開,著實有些難為你,可……”
他的話還沒說完,衛芙就用食指按在了他的嘴上。
“急什麽呢,我又沒說不樂意,我隻是在想,若是去了邊關要用多久才能完全適應而已。”衛芙道。
聞言,薑珩不由鬆了口氣。
衛芙輕輕偎在薑珩的懷裏,道:“夫君,不管是京城還是邊關,隻要我們一家人都在一起,那裏就是家。”
薑珩緊緊摟著衛芙。
他多慶幸,他的夫人在十五年後還能重新歸來,讓他們這個家,重新變成了一個家。
好一會兒,薑珩才又在衛芙的頭頂輕輕吻了吻,道:“議和之事雖然景朝和西夷都有了意向,但畢竟涉及極廣,想要完全談妥,隻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接下來這段時間……會極為太平。”
對於薑珩的判斷,衛芙當然是相信的。
“太平才好啊……”一邊說著話,衛芙一邊打了個嗬欠,“再過不久咱們韜哥兒就要成親了,說不定過個一年咱們家就要添丁進口了呢!”
話說到後來,衛芙的聲音卻漸漸模糊了下去。
薑珩低頭一看,就見著衛芙已經偎在他懷裏睡著了。
“嗬嗬……”
薑珩輕笑一聲,小心翼翼地摟著衛芙,就這樣相擁入眠。
*
就如薑珩所說,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非常的太平。
不過,太平之中,倒也稍稍有些波瀾。
定下了和親的人選之後,議和之事的推進速度自然也就極快,兩國在京城簽署了文書,至於涉及到更細節的一些東西,以及兩國議和之後必然會有的通商、歲貢的繳納等事,則會交到魏長征將軍的手裏。
而京城的百姓們,雖然最開始會因為和親的人換成了福安公主李慧而覺得驚訝,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去和親的到底是誰,這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隻要議和這件事能夠談成也就行了。
所以……
和親的主角,李慧以及長寧長公主,她們對於這件事到底樂不樂意,很快也就沒有人關心了。
而薑珩,又是一個手握重兵,而且還在軍中有著至高威望的人,這樣的一個人,換了是任何一個帝王,隻怕也都會生出忌憚之心。
曆史上多少手握兵權的人最後都不得善終,不就是因為此麽?
薑珩生於武將世家,自幼就熟讀兵書,史書也看了不少,對於曆史上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多有什麽樣的結果,也早就看得再清楚不過。
平心而論,薑珩也沒有想過要往上一步,去做什麽九五至尊,如果可以,薑珩最希望的就是保持原狀相安無事,但他沒辦法阻止景文帝對他的忌憚,更不可能左右景文帝的左右。
不能阻止景文帝的忌憚,也不能將自己一家的性命都寄托在景文帝的仁慈上,薑珩便也隻有自己早早的作了打算了。
薑珩突然問道:“夫人,你想過……邊關是怎樣的嗎?”
邊關?
衛芙自然是想過的。
她與薑珩成親時,薑珩就已經是天下聞名的少年將軍,一年之中倒是有大半年都呆在邊關的,身為薑珩的夫人,衛芙自然不可能沒想過邊關的情況。
衛芙知道,邊關是苦寒之地,那裏夏日酷熱難當,冬天又暴寒難忍,據說還有黃沙漫天,著實不是個好地方,想來那裏一定極為艱苦。
她將自己的想象與薑珩說了。
薑珩不由朗聲笑了起來:“夏天熱冬天冷倒確是如此,但可沒有黃沙漫天,比起京城的繁華,那自然是拍馬難及的,但若是撇除這一點,邊關比京城自由了許多……”
邊關與夷族交界,而夷族多民風粗獷,雖然是兩國,但這交界之處多少總有些交匯,自然而然的,邊關的規矩也就不似京城這般多。
在邊關,女子可不用出趟門都得擋著臉,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外行走,甚至在街頭策馬奔騰也是可以的,並不會招來什麽奇怪的眼神,更有不少女子出麵與人做生意,當地最大的一家商鋪,其東家就是一名女子。
除此之外,邊關的自然風光,也遠比京城更吸引人。
夏天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冬天可以看到遠處的雪山,生活在這樣的地方,整個人都會覺得心胸開闊一些。
薑珩將這些都細細與衛芙說了。
衛芙一邊驚歎著,一邊也有些向往,“什麽時候有機會,真想去邊關走走啊……”
薑珩聽著衛芙這話,低頭在衛芙的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不知為何,看向衛芙的眼中,卻是帶著淡淡的愧意。
“夫人,若是有朝一日,咱們必須去邊關生活,你會不會怨我讓你舍了京城的繁華?”薑珩問。
衛芙一怔。
她不知薑珩為何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來,但很快,她也就想到了一個可能。
衛芙於是抬頭,略帶著疑問地看著薑珩,得到了薑珩的點頭以示確定。
景文帝對薑珩的忌憚,就是衛芙這個並不如何懂朝中之事的婦人也都能看得出來了,要不然,衛芙也不會在景文帝、方皇後的麵前那般費勁兒的演著另外一個人了。
她也是不想景文帝和方皇後對自己生出警惕之心,因為這樣必然會最終牽連到薑珩的身上。
薑珩倒是一直在告訴衛芙,對於他們的將來,他心中有數,但衛芙怎麽想,也沒能想出要如何解開這個結。
畢竟,隻要景文帝心裏的忌憚不除,整個薑家的危機也同樣不會得到解除。
可原來……
薑珩是打了這樣的主意。
離開京城去往邊關,這倒是一個好辦法,隻要他們一家在一起,是在京城還是在邊關,衛芙都可以不在意。
可是,以景文帝對薑珩的忌憚,他會放任薑珩一直呆在邊關?
衛芙不覺擰起了眉頭。
薑珩見狀,卻是以為衛芙是不喜邊關的環境,他將衛芙攬進懷裏,略帶了愧疚地道:“夫人,我知道你自幼就在京城長大,親朋好友也都在京城,要讓你離開,著實有些難為你,可……”
他的話還沒說完,衛芙就用食指按在了他的嘴上。
“急什麽呢,我又沒說不樂意,我隻是在想,若是去了邊關要用多久才能完全適應而已。”衛芙道。
聞言,薑珩不由鬆了口氣。
衛芙輕輕偎在薑珩的懷裏,道:“夫君,不管是京城還是邊關,隻要我們一家人都在一起,那裏就是家。”
薑珩緊緊摟著衛芙。
他多慶幸,他的夫人在十五年後還能重新歸來,讓他們這個家,重新變成了一個家。
好一會兒,薑珩才又在衛芙的頭頂輕輕吻了吻,道:“議和之事雖然景朝和西夷都有了意向,但畢竟涉及極廣,想要完全談妥,隻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接下來這段時間……會極為太平。”
對於薑珩的判斷,衛芙當然是相信的。
“太平才好啊……”一邊說著話,衛芙一邊打了個嗬欠,“再過不久咱們韜哥兒就要成親了,說不定過個一年咱們家就要添丁進口了呢!”
話說到後來,衛芙的聲音卻漸漸模糊了下去。
薑珩低頭一看,就見著衛芙已經偎在他懷裏睡著了。
“嗬嗬……”
薑珩輕笑一聲,小心翼翼地摟著衛芙,就這樣相擁入眠。
*
就如薑珩所說,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非常的太平。
不過,太平之中,倒也稍稍有些波瀾。
定下了和親的人選之後,議和之事的推進速度自然也就極快,兩國在京城簽署了文書,至於涉及到更細節的一些東西,以及兩國議和之後必然會有的通商、歲貢的繳納等事,則會交到魏長征將軍的手裏。
而京城的百姓們,雖然最開始會因為和親的人換成了福安公主李慧而覺得驚訝,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去和親的到底是誰,這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隻要議和這件事能夠談成也就行了。
所以……
和親的主角,李慧以及長寧長公主,她們對於這件事到底樂不樂意,很快也就沒有人關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