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太後看著一下子就老了好幾歲。
她從前覺得,隻要有她在,就一定能護得長寧長公主的周全,也正因為如此,長寧長公主如今就算已經三十幾歲了,卻仍像個孩子一般,遇到什麽事都第一時間進宮向莊太後求助,而莊太後每次也都替長寧長公主將所有的事都處理妥當。
可她卻忘了,她是長寧長公主的母親,自然對長寧長公主予取予求,可別人,卻不像她一般可以無條件的縱容著長寧長公主。
比如方皇後。
再比如……
景文帝。
不管是長寧長公主還是李慧,這一次,都要為著她們往日的所為而付出代價。
意識到這件事隻怕是不可能有轉機了,莊太後再也不看景文帝和方皇後一眼,隻捂著胸口轉身,步履蹣跚的向外走去。
看著莊太後的背影,景文帝到最後仍隻沉默。
就如同方皇後所說的那樣,五皇子與芳華公主,都是景文帝疼愛的兒女,長寧長公主和李慧這般算計他的兒女,景文帝又如何可能不動怒呢?
方皇後這時候扭頭看向景文帝,略猶豫了一陣,還是道:“聖上,母後似是很傷心,如若不然……”
景文帝卻是冷著臉搖了搖頭。
他的兒女,才是最尊貴最不能被算計的,不管是誰,想要算計他的兒女,都要付出代價!
*
和親之事很快就有了定論。
就在京城的百姓們還在議論著,芳華公主這般尊貴的身份,又被帝後嬌養了十幾年,最後卻要去西夷那般的蠻夷之地時,聖上的一道聖旨,卻讓這已經耽擱了許久的和親之事徹底的塵埃落定。
長寧長公主之女李慧,被冊封為福安公主,前往西夷和親。
這樣的旨意……
簡直讓人驚得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當初李慧還是福安縣主的時候,她做了些什麽,那可是傳得滿京城人盡皆知的,這樣一個清白名聲都沒有了的人,竟然成了福安公主,而且還要去西夷和親?
在此之前,提起和親,百姓們都覺得,芳華公主可惜了。
但現在……
知道和親的人變成了李慧,百姓們卻是下意識的覺得,他們有些同情西夷的可汗了。
甜姐兒說到這裏的時候,笑得前仰後合的:“你們說說,李慧,不對,人家現在是福安公主了,這福安公主得有多不得人心,才會讓百姓們居然同情上西夷的可汗了?哈哈哈哈……”
甜姐兒是想到這裏就忍不住笑。
她是真的高興啊。
一來,李慧是甜姐兒的死對頭,如今李慧要去西夷和親,聖旨都已經下了,這件事再不可能會有改變,這就足夠讓甜姐兒開心的了。
二來……
李慧去和親,這件事也就不會再牽連到玉陽郡主了,甜姐兒自然也替玉陽郡主感到高興。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甜姐兒隻覺得這空氣都清新了許多,外麵的陽光也不那麽刺眼了,天氣也不那麽熱了。
總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麵發展。
見著甜姐兒如此,略哥兒頗為無奈地道:“甜姐兒,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哪裏還有半點世家貴女的文雅?這要是被外麵的少年郎看到了,估計都沒人敢娶你了。”
甜姐兒聞言,倒是一點都覺得害羞,朝著略哥兒做了個鬼臉:“反正不管我什麽樣子,父親和母親都不會嫌棄的,將要來是真的沒人娶我也沒關係,我就賴在家裏讓你和大哥養著。”
說到這裏,甜姐兒扭頭看向韜哥兒:“大哥,你說怎麽樣?”
韜哥兒的眼裏帶著笑意,點頭道:“好。”
甜姐兒於是極為得意地看著略哥兒,明顯是在示威。
略哥兒摸了摸鼻子,悻悻地道:“看把你得意的。”
衛芙和薑珩看著孩子們這般吵吵鬧鬧的,卻不覺得心煩,反而覺得心中一片靜好。
這時已是午膳後,孩子們又說笑了一會兒,就一起迴了各自的院子。
衛芙和薑珩便也迴了裏間準備午休。
“和親的事敲定了,議和的章程估計這幾日就能定下來,看聖上的意思,許是想讓我留在京城,讓如今正在邊關的魏長征負責此次和談的事宜。”薑珩說到這裏,微微笑了笑。
魏長征,雖然年紀比薑珩還要大上兩歲,但要說在軍中的地位,卻可以用“後起之秀”來形容了。
當初薑珩上戰場的時候,整個景朝可是沒有什麽能征善戰的將才的,要不是出了一個薑珩,還不知道邊關的戰場上會是怎樣的人間煉獄呢。
再後來……
這些年來薑珩在軍中一枝獨秀,在替景朝守住了國門的同時,也在軍中豎立起了極高的威望,成為了景朝屹立不倒的一尊戰神。
如果說最開始,對於薑珩的存在,景文帝是慶幸的,那麽到了如今,景文帝忌憚的同時,就是在想著,要如何才能讓他有更多的選擇了。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年來,景文帝多次派了人前往邊關,這其中意味著什麽,不管是景文帝還是薑珩自己,其實都是再清楚不過的。
而薑珩所說的魏長征,就是景文帝派往邊關的其中一人,而且還是如今地位最高的那個人,從去年開始就在薑珩的身邊做了副手。
議和,這對於兩國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大事,能夠主持議和之事,這自然是極大的功勞。
按理說,薑珩才是軍中統帥,並且也是與西夷打了二十年交道的那個人,這樣重要的事,應當交到薑珩的手裏,讓他來經手才是。
偏偏……
景文帝卻在這個時候將薑珩留在了京城,而將議和之事交給了魏長征。
衛芙擰起眉頭:“聖上這是已經想讓人取代你了?”
薑珩這些年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為他的無可取代性,若是他對於景朝來說不再是無可取代的,到了那時,景文帝不管怎麽做,自然也就容易了許多。
薑珩見狀,輕輕拍了拍衛芙的背,道:“聖上有這樣的心思已經許久了,會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她從前覺得,隻要有她在,就一定能護得長寧長公主的周全,也正因為如此,長寧長公主如今就算已經三十幾歲了,卻仍像個孩子一般,遇到什麽事都第一時間進宮向莊太後求助,而莊太後每次也都替長寧長公主將所有的事都處理妥當。
可她卻忘了,她是長寧長公主的母親,自然對長寧長公主予取予求,可別人,卻不像她一般可以無條件的縱容著長寧長公主。
比如方皇後。
再比如……
景文帝。
不管是長寧長公主還是李慧,這一次,都要為著她們往日的所為而付出代價。
意識到這件事隻怕是不可能有轉機了,莊太後再也不看景文帝和方皇後一眼,隻捂著胸口轉身,步履蹣跚的向外走去。
看著莊太後的背影,景文帝到最後仍隻沉默。
就如同方皇後所說的那樣,五皇子與芳華公主,都是景文帝疼愛的兒女,長寧長公主和李慧這般算計他的兒女,景文帝又如何可能不動怒呢?
方皇後這時候扭頭看向景文帝,略猶豫了一陣,還是道:“聖上,母後似是很傷心,如若不然……”
景文帝卻是冷著臉搖了搖頭。
他的兒女,才是最尊貴最不能被算計的,不管是誰,想要算計他的兒女,都要付出代價!
*
和親之事很快就有了定論。
就在京城的百姓們還在議論著,芳華公主這般尊貴的身份,又被帝後嬌養了十幾年,最後卻要去西夷那般的蠻夷之地時,聖上的一道聖旨,卻讓這已經耽擱了許久的和親之事徹底的塵埃落定。
長寧長公主之女李慧,被冊封為福安公主,前往西夷和親。
這樣的旨意……
簡直讓人驚得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當初李慧還是福安縣主的時候,她做了些什麽,那可是傳得滿京城人盡皆知的,這樣一個清白名聲都沒有了的人,竟然成了福安公主,而且還要去西夷和親?
在此之前,提起和親,百姓們都覺得,芳華公主可惜了。
但現在……
知道和親的人變成了李慧,百姓們卻是下意識的覺得,他們有些同情西夷的可汗了。
甜姐兒說到這裏的時候,笑得前仰後合的:“你們說說,李慧,不對,人家現在是福安公主了,這福安公主得有多不得人心,才會讓百姓們居然同情上西夷的可汗了?哈哈哈哈……”
甜姐兒是想到這裏就忍不住笑。
她是真的高興啊。
一來,李慧是甜姐兒的死對頭,如今李慧要去西夷和親,聖旨都已經下了,這件事再不可能會有改變,這就足夠讓甜姐兒開心的了。
二來……
李慧去和親,這件事也就不會再牽連到玉陽郡主了,甜姐兒自然也替玉陽郡主感到高興。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甜姐兒隻覺得這空氣都清新了許多,外麵的陽光也不那麽刺眼了,天氣也不那麽熱了。
總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麵發展。
見著甜姐兒如此,略哥兒頗為無奈地道:“甜姐兒,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哪裏還有半點世家貴女的文雅?這要是被外麵的少年郎看到了,估計都沒人敢娶你了。”
甜姐兒聞言,倒是一點都覺得害羞,朝著略哥兒做了個鬼臉:“反正不管我什麽樣子,父親和母親都不會嫌棄的,將要來是真的沒人娶我也沒關係,我就賴在家裏讓你和大哥養著。”
說到這裏,甜姐兒扭頭看向韜哥兒:“大哥,你說怎麽樣?”
韜哥兒的眼裏帶著笑意,點頭道:“好。”
甜姐兒於是極為得意地看著略哥兒,明顯是在示威。
略哥兒摸了摸鼻子,悻悻地道:“看把你得意的。”
衛芙和薑珩看著孩子們這般吵吵鬧鬧的,卻不覺得心煩,反而覺得心中一片靜好。
這時已是午膳後,孩子們又說笑了一會兒,就一起迴了各自的院子。
衛芙和薑珩便也迴了裏間準備午休。
“和親的事敲定了,議和的章程估計這幾日就能定下來,看聖上的意思,許是想讓我留在京城,讓如今正在邊關的魏長征負責此次和談的事宜。”薑珩說到這裏,微微笑了笑。
魏長征,雖然年紀比薑珩還要大上兩歲,但要說在軍中的地位,卻可以用“後起之秀”來形容了。
當初薑珩上戰場的時候,整個景朝可是沒有什麽能征善戰的將才的,要不是出了一個薑珩,還不知道邊關的戰場上會是怎樣的人間煉獄呢。
再後來……
這些年來薑珩在軍中一枝獨秀,在替景朝守住了國門的同時,也在軍中豎立起了極高的威望,成為了景朝屹立不倒的一尊戰神。
如果說最開始,對於薑珩的存在,景文帝是慶幸的,那麽到了如今,景文帝忌憚的同時,就是在想著,要如何才能讓他有更多的選擇了。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年來,景文帝多次派了人前往邊關,這其中意味著什麽,不管是景文帝還是薑珩自己,其實都是再清楚不過的。
而薑珩所說的魏長征,就是景文帝派往邊關的其中一人,而且還是如今地位最高的那個人,從去年開始就在薑珩的身邊做了副手。
議和,這對於兩國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大事,能夠主持議和之事,這自然是極大的功勞。
按理說,薑珩才是軍中統帥,並且也是與西夷打了二十年交道的那個人,這樣重要的事,應當交到薑珩的手裏,讓他來經手才是。
偏偏……
景文帝卻在這個時候將薑珩留在了京城,而將議和之事交給了魏長征。
衛芙擰起眉頭:“聖上這是已經想讓人取代你了?”
薑珩這些年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為他的無可取代性,若是他對於景朝來說不再是無可取代的,到了那時,景文帝不管怎麽做,自然也就容易了許多。
薑珩見狀,輕輕拍了拍衛芙的背,道:“聖上有這樣的心思已經許久了,會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