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說明在文案, 提高訂閱比例或等72h可看正文,感謝理解麽麽 灶台還濕著, 暫且不能用,李三和來旺用碳在每個灶台下少留了點火,慢慢烘幹,如此大概到明晚就能用如常做飯了。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明晚上請你們吃頓好飯。”趙寒煙致謝道。
“真的?寒弟的手藝我們可都見識過了,一個餅能做得這麽好吃, 做起菜來的話肯定差不了。”李三高興道。
來旺直點頭, 嘴上沒說話, 心裏卻動了小念頭:必然好吃, 想想就流口水,對了,明天我偷偷帶個食盒來, 悄悄弄點好菜迴去孝敬老母。
“那明日見。”趙寒煙笑看來旺和李三。
李三和來旺二人雙雙笑著拱手和趙寒煙告辭,各自歸家。
趙寒煙就帶著秀珠和春來春去兄弟打算到外麵湊合吃一口晚飯。四人從廚房出來的時候, 才發現衙差們正著忙地去馬棚, 欲去巡視。
天近黃昏時,這本該是多數人放值的時候,忽然這麽多人出動,必然有事。
“出什麽事了?”春來抓住一位相熟的衙差詢問。
“殺豬巷死人了。”衙差張淩迴道。
“張淩哪兒去了!”騎上馬的趙虎發現人不對, 扭頭搜尋。張淩趕緊應聲跟上, 趙虎看到趙寒煙這邊, 點了下頭, 也沒多說話,立刻帶人騎馬去了。
趙虎帶齊人在開封府門口與公孫策、展昭等人匯合。
公孫策道:“出發吧。”
“大人呢,不去?”趙虎問。
公孫策目光遲疑了下,咳嗽一聲,“大人今日身體不適,這命案便由我們處置便是。”
“不舒服?是怎麽了?”趙虎忙問。
“先不要多問了,查案要緊。”公孫策說罷,上了馬車。
趙虎應承,隨即跟上,趕往案發現場。
殺豬巷在禦街以南,大巷子裏有幾條小巷,共有妓院十二家。這裏的多數妓院都在天黑後營業,白日歇息,加之殺豬巷地界較偏,所以巷子在白天時候鮮少有人走動。
公孫策等人到的時候,周圍圍了不少人,好在發現屍體時正好有巡城官差路過,保護了現場,所以屍體三丈以內的地方都沒有被破壞。但盡管如此,現場看起來也沒有什麽特別的證據留下。
死者身亡於殺豬巷內的一條小巷,穿一身蓑衣,頭帶鬥笠,如果不是因為周遭地麵滿是血跡,看起來就像個睡著的酒鬼似得靠在牆根處。
公孫策挽起袖子,將袍角夾在腰帶上,蹲下身來去檢查屍體。被割喉而亡,蓑衣上的血多數已經被雨水衝刷掉了,屍體周圍的血跡也超過正常的量,足有丈餘鋪滿地麵,從形成的超大片血跡來看,顯然是晌午時突降的暴雨衝刷所致,而且因為小巷庇蔭背風,所以到現在地麵上混著水的血跡還沒有幹涸。
“一刀斃命,傷口整齊平滑,很深。”公孫策仔細檢查傷口之後,翻開死者的蓑衣,“隨身財物俱在,看來不是劫財。”
公孫策推算死者死亡時間大概在兩三個時辰之前,而從現場血跡情況以及死者衣著來看,可以推斷死者應該就是在晌午暴雨的時候受害。公孫策隨即問展昭有什麽看法。
“是一把快刀,且刀法很準。”展昭琢磨道,“不過這種割喉的方式,兇手身上一定會濺血。巷子裏都是妓院,出了巷子就是街市,來來往往的人都不算少。如果兇手滿身血漬的話,一定會引人注意。”
公孫策點頭,命王朝等人照此盤查,看看是否有目擊者。
趙虎跑過來,喊道:“有發現。”
公孫策和展昭隨即跟著趙虎去了前頭的另一條小巷內,巷內有堆稻草,就在稻草堆的另一頭有件被遺棄的蓑衣。蓑衣上粘著些許血跡,蓑衣周圍的稻草也有血漬,可見是兇手行兇後,把蓑衣丟在了這裏。
趙虎示意大家看地麵,眾人隨即注意到地麵上有淡紅色的血滴的痕跡,應該是兇手殺人後,蓑衣上的血水一路滴在地麵上所致。
“可以通知王朝他們不必找了,兇手穿著蓑衣殺人,完美掩蓋了身上血跡。”公孫策撚著胡子琢磨,這穿蓑衣殺人到底是偶然還是故意為之。如果是後者,公孫策隱隱能感覺到這樁兇殺案不簡單,至少兇手耍了聰明,是有準備有計劃的殺人,就更難對付了。
一行人在現場逗留到天大黑,方迴了開封府。
公孫策立刻去見了包拯,將大概案情講述後,發現包拯麵色很差。退出來後,他詢問了伺候包拯的小廝,得知他還是因鬧肚子後一直不舒坦,頗有些擔憂。
公孫策迴房後想了想,打發趙虎跑一趟廚房。
“看看那邊能不能熬些軟爛的粥來,不成的話就去外頭買些。”
趙虎應承就去,半路卻被展昭叫住了。
“這有一封信,大人剛交代下來,要你親自跑一趟。”展昭把信遞給趙虎。
趙虎接信應承,“廚房那頭煩勞展護衛告訴一聲。”
“行,你快去吧。”展昭笑著拍拍趙虎的肩膀。
趙寒煙和秀珠剛從外麵吃了飯迴來,手裏提著一條黃鱔,是迴來的路上碰巧買的。主仆倆人進府後,還在低聲討論明天該怎麽吃這條魚。
“既然灶台不能用,就烤著吃,就像今天的椒鹽餅那樣烤,烤到外皮酥脆,味道一定好!”秀珠雙手互相握住,眯眼憧憬,忍不住咽了口水。
她邊說話的時候心裏邊不停地想:“好期待,好期待,好想吃,我命真好,能跟著郡主出來吃吃吃!”
趙寒煙聽到秀珠的心聲,忍不住嘴角帶笑。
“你就是新來的廚子?”
說笑的氛圍忽然被一句男聲打斷。
趙寒煙和秀珠同時循聲看去,就見東邊夾道那邊走過來一位身穿紅色四品官服的男子。年紀二十出頭,走起路來俠氣十足,一瞧就是習武之人。鼻梁高挺,目帶威氣,冠玉臉上有雙灼灼的黑眸似黑瑪瑙般放射光華,通身凜凜氣派,但絲毫不讓人畏懼,反而生幾分親近。
因來人特點十足,趙寒煙幾乎不必思慮就可將對方‘對號’為展昭。又見到一位名人,趙寒煙眼睛眯成了月牙形,爽快地對展昭承道:“我是。”
展昭聞言笑意更甚,再走進幾步方停下來,上下打量趙寒煙。
“剛聽公孫先生說,小廚房終於召來廚子了,還說人不俗。我就想著不俗是怎麽個不俗法,現在終於見了。”
“那到底是怎麽個不俗法?”趙寒煙故意問。
“一身儒雅斯文氣,不像廚子,確實像個書生。”展昭特意又瞟了一眼趙寒煙道,“而且這個廚子長得還很俊俏,怕是飯做的不好吃,隻瞧臉也能讓人下飯了!”
趙寒煙忙拱手謝過,“展大人誇得很用心,多謝多謝!”
“倒不必謝,這正有個吩咐給你,做好了我謝你。”展昭麵露掛念,“包大人今天胃不舒服,能否煮點粥給他?”
“胃不舒服?”趙寒煙細問,“可是鬧肚子?”
“這……”展昭猶豫著。
趙寒煙:“對症吃什麽很緊要。”
展昭點頭,“從昨夜開始,吃了藥管用了,但今一天不曾用好飯。”
“知道了,我去做。”趙寒煙說罷,就和展昭告辭,拎著魚帶著秀珠直奔廚房。
因為原來的灶台還不能用,趙寒煙就請春去和春來幫忙,在廚房前麵的小院裏用石頭暫時搭了個臨時灶。
趙寒煙則在搭灶台的工夫,先用水泡米,接著收拾黃鱔,剔魚骨魚皮,用水抄過魚骨和魚肉後,將魚肉切碎。隨後在搭好的臨時灶台上放砂鍋,添七成水,入魚骨,等水開後,將研碎的米加進去小火熬煮,不停攪拌以防粘鍋,熬煮半個時辰後,取出魚骨,放魚肉,繼續煮熬煮到米粥粘稠就算完成。
趙寒煙讓春來直接端著砂鍋送給包大人,這樣能最好的保持粥的香味。
包拯剛和公孫策討論完案情,精力有些耗盡,正覺得周身乏的無力,粥便來了。
“勞煩先生操勞,可當下我確實沒什麽胃口。”包拯還要說他睡一覺可能就會好些了,這時候砂鍋的蓋子被公孫策揭開了,濃鬱的米香頓時四溢,迫得包拯果斷咽下了後半句話,並暗暗猛吸了幾口香氣。
忽然覺得餓了,想吃東西。
“小兄弟不必打量,她是我的婢女。”
“廚子還帶婢女?”小廝注意到這倆人身後背著一些做飯的器具,加之還有婢女,極可能來得是什麽厲害的廚子,好歹他做飯該是掙錢的,不然哪裏用得起婢女。如此思慮後,小廝就更加猶豫了。“你二人確定是來開封府應征廚子?這裏是開封府的後門,你們確定沒走錯?”
趙寒煙被這個問題問得有些疑惑,隨即和身邊的秀珠互相看了一眼,對小廝很確定地點頭,“對,就是來開封府應征,莫非人招到了?”
趙寒煙微微挑眉,誠摯詢問。
小廝被趙寒煙一雙如有清溪在內流動的眼眸給迷住了,又愣了一下,才慌忙擺手道:“沒沒沒,當然沒招到。不過請進之前,我還是要確認一下,二位可知道上一任廚子的事?”
“什麽事?”趙寒煙問。
“果然不知道,我就說怎麽會有好廚子上門。”小廝失望地歎氣,“我們師爺說過,此事不能瞞著,那我就要對你提前說清楚。這開封府的上一任廚子就在廚房被人給殺了,兇手正是開封府大牢內被關押犯人的同夥。”
“天哪!”秀珠驚詫地捂住嘴,害怕地湊到趙寒煙身邊,“公子,在這做個廚子還要冒著被殺的危險,太不劃算了。”
趙寒煙點頭讚同。三天前趙禎對她的囑咐還熱乎著,什麽在開封府做廚子是官家的地方安全,能夠令他放心。原來這‘安全’二字是她皇帝堂哥在跟她開玩笑呢。
“那二位還想來應征廚子麽?”小廝小心翼翼地用目光來迴打量她們主仆,在得到迴答之前他竟然有些緊張了,頭一次舍不得人走。
“應征。”趙寒煙幹脆道。
小廝一喜,趕緊把門推到最大,熱情地邀請她們進門,又要幫忙拿東西。趙寒煙和秀珠也不客氣,真把東西都給他了。小廝愣了愣,隻好默默扛著東西帶她們先到了廚房。
“這就是廚房。”小廝笑嘻嘻地把東西放下,鬆了口氣,對他們二人道。
趙寒煙看了眼秀珠。
秀珠立刻明白,從錢袋裏拿了一串錢給小廝。
小廝再再次愣了,“這是做什麽?”
“不能讓你白扛東西,拿著,迴頭吃茶用。”秀珠笑著把錢遞過去。
小廝沒想到會得到賞錢,開心不已,連連謝過,倒有些愧疚剛剛自己接行李時腹誹人家了。
“要不了這麽多,拿兩文就是,都挺不容易的,大家以後互相幫忙。”小廝把剩下的大部分還給秀珠,“東西先暫且放這,我帶你們去見師爺。”
小廝說罷就在前領路。
秀珠收迴了錢,就有些驚喜地湊到趙寒煙身邊,小聲道:“這開封府的人還都挺實在的。”
“也不看主人是誰,上正下自然正。”
主仆二人隨後跟著小廝至公孫策房間。公孫策聽說終於招到廚子了,高興不已,立刻見了趙寒煙和秀珠。初見麵,免不得要彼此互相打量一番。公孫策觀趙寒煙,膚白,眼神純淨,笑起來一雙眼彎成了月牙兒,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一對劍眉當真英氣十足,是個清俊討喜的少年,而且瞧著人不會壞。至於他身後的婢女,公孫策剛剛已經聽小廝說過了,當然他也一眼就看出來是名女子。
趙寒煙打量公孫策,更多得是在‘對號入座’,畢竟眼前的這位可是她見到的第一位的開封府名人。年紀三十多歲,清秀儒雅,有些仙風道骨,笑起來十分和藹,一瞧就知是好相處的人。公孫策說起話來特別斯文,慢慢的語調不僅能讓人能聽進耳,還會給人以平靜感。
兩廂見過之後,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公孫策請趙寒煙落座後,撚著胡子點點頭,順便笑眯眯地問趙寒煙姓名、年齡、家住哪裏等問題。
“我叫趙寒,和我徒弟都是京城人士,祖上曾是書香出身,但家父這一輩就沒落了,父親靠開個酒館謀生,盼著我讀書有出息,後來父母相繼故去了,日子難以為繼,我隻能放棄讀書,先謀生。遂來應召做廚子,討口飯吃。”趙寒煙盡量把自己的身份說得沒破綻,“當然來這裏除了做飯,還有些別的小心思,開封府遠近聞名,包大人的盛名更是早有耳聞。最重要這裏是官家地方,有書香,我想著做飯之餘,或許還能有機會讀書。”
公孫策聽完這些解釋後,略作點頭,難怪這次來的廚子不忌諱廚房死人的事,原來是個內心清明一心求學之人。公孫策很滿意的點點頭,“趙寒小兄弟很是不俗啊,便留在這裏,要書或筆墨盡管來我這裏借便是。”
“多謝先生。”趙寒煙對公孫策行禮謝過。
公孫策仔細觀察了這名叫趙寒的後生的談吐舉止,又一次點點頭,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雖然家道中落,但大家規矩教養出來孩子還是不俗,特別是他眼前見到這位尤其很不俗。
“那你這婢女?”公孫策問。
趙寒煙尷尬地笑了下,“不瞞先生,母親去世後,她其實是我父親買來伺候我的,算半個妹妹了。”
公孫策點點頭,本要親自去一趟廚房安排,這時候見趙虎來了,就打發趙虎去。
“那處廚房已有近一月沒用過了,需得打掃,你多找些人幫忙。”公孫策囑咐道。
趙虎從剛剛一進門就注意到屋裏多了兩個麵生的人,其中一名的長相還特別合他眼緣。俊得不招人嫉妒且靈氣十足,令人自然而然對其心生好感。
趙虎趕緊應下活兒,就帶著趙寒煙主仆去了廚房,路上不忘熱情地介紹自己,還有展昭、王朝、馬漢和張龍等人。
趙寒煙都一一認真聽著。
到了地方後,趙虎就把廚房的人都喚來,對趙寒煙繼續介紹廚房裏其它的四個人:砍柴的李三,燒火的來旺,負責洗菜買辦等雜活的春來、春去兄弟。
春來,春去,這二人該就是趙禎所言暗中保護自己的人。趙寒煙特意打量他們二人一眼,一身布衣,正憨笑著對自己打招唿,看著還真像是廚房幫忙的仆人,半點沒有侍衛的樣子。
既然說好不會彼此戳破身份,趙寒煙的目光也沒有在他們身上過多停留,打量起廚房的環境,確實有些天沒動過了,有積灰。而且廚房的地方不大,灶台有三個,烤爐等也有,稍微改造修葺一下,就能使用了。
開封府內上下幹活的官吏有近百人,就小破廚房必然不是供所有人的飯食,而且她剛聽說這廚子出事後此處廚房已經擱置了近一個月,趙寒煙遂問這其中的緣由是什麽。
李三解釋道:“那些官吏的飯不歸我們管,咱們這是小廚房,隻管包大人、師爺、展護衛,還有王、馬、張、趙四位校尉的飯食。開封府公務繁忙,包大人辦起事來時常廢寢忘食,師爺和展護衛他們一直貼身為包大人辦事,自然也跟著忙,所以一天十之八、九吃飯的時間不準時,跟那些早晚按時點卯的判官、推官等官員不同。大人不忍給那邊領公糧的廚子多添活計,就自己出錢弄個這樣的小廚房。”
“原來如此。”趙寒煙點點頭。
“幾個人圍著桌子一起吃飯還有個名頭呢,叫‘小飯桌’。”春來補充道。
“小飯桌?咳咳……”趙寒煙忍不住笑了,因覺得場合不合適,就用手擋住嘴假裝咳嗽,接著故作正經道,“這裏看來要拾掇兩天才能弄好,煩勞趙校尉幫忙轉告公孫先生一聲。”
“好好好,我這就去轉告。”趙虎忙應承,轉身就要走。
趙寒煙:“那我們的房間?”
“對,我怎麽把這事兒忘了,我領你們去,離廚房不遠。”趙虎笑著在前領路,從廚房西側門出去右拐,到了一處小院落。
小院子裏東西廂房住著春來春去,唯一一間小正房給了趙寒煙,邊上的耳房則給秀珠住。李三和來旺二人在外有家,所以不住開封府。
送走趙虎後,秀珠開始收拾房間。別的都忍了,到整理被褥這一步,秀珠忍不住抱怨:“這床也太硬了,跟睡地上沒什麽分別,被褥還有股子怪味。公子,這小破屋子真能住?都沒有宮女住得房間好。”
趙寒煙對住的地方不挑,整齊幹淨就可,“住什麽地方無所謂,幹淨就成,你去把這床被褥換了。若是有人問起,就說是從咱們自己家搬來的。”
秀珠應承是,立刻去辦。
至晌午,天越來越陰,下了一陣大雨,雖隻維持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停了,但已令地麵上有了不少積水。雨停後不久就起了風,撥雲見日,天竟然晴了。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明晚上請你們吃頓好飯。”趙寒煙致謝道。
“真的?寒弟的手藝我們可都見識過了,一個餅能做得這麽好吃, 做起菜來的話肯定差不了。”李三高興道。
來旺直點頭, 嘴上沒說話, 心裏卻動了小念頭:必然好吃, 想想就流口水,對了,明天我偷偷帶個食盒來, 悄悄弄點好菜迴去孝敬老母。
“那明日見。”趙寒煙笑看來旺和李三。
李三和來旺二人雙雙笑著拱手和趙寒煙告辭,各自歸家。
趙寒煙就帶著秀珠和春來春去兄弟打算到外麵湊合吃一口晚飯。四人從廚房出來的時候, 才發現衙差們正著忙地去馬棚, 欲去巡視。
天近黃昏時,這本該是多數人放值的時候,忽然這麽多人出動,必然有事。
“出什麽事了?”春來抓住一位相熟的衙差詢問。
“殺豬巷死人了。”衙差張淩迴道。
“張淩哪兒去了!”騎上馬的趙虎發現人不對, 扭頭搜尋。張淩趕緊應聲跟上, 趙虎看到趙寒煙這邊, 點了下頭, 也沒多說話,立刻帶人騎馬去了。
趙虎帶齊人在開封府門口與公孫策、展昭等人匯合。
公孫策道:“出發吧。”
“大人呢,不去?”趙虎問。
公孫策目光遲疑了下,咳嗽一聲,“大人今日身體不適,這命案便由我們處置便是。”
“不舒服?是怎麽了?”趙虎忙問。
“先不要多問了,查案要緊。”公孫策說罷,上了馬車。
趙虎應承,隨即跟上,趕往案發現場。
殺豬巷在禦街以南,大巷子裏有幾條小巷,共有妓院十二家。這裏的多數妓院都在天黑後營業,白日歇息,加之殺豬巷地界較偏,所以巷子在白天時候鮮少有人走動。
公孫策等人到的時候,周圍圍了不少人,好在發現屍體時正好有巡城官差路過,保護了現場,所以屍體三丈以內的地方都沒有被破壞。但盡管如此,現場看起來也沒有什麽特別的證據留下。
死者身亡於殺豬巷內的一條小巷,穿一身蓑衣,頭帶鬥笠,如果不是因為周遭地麵滿是血跡,看起來就像個睡著的酒鬼似得靠在牆根處。
公孫策挽起袖子,將袍角夾在腰帶上,蹲下身來去檢查屍體。被割喉而亡,蓑衣上的血多數已經被雨水衝刷掉了,屍體周圍的血跡也超過正常的量,足有丈餘鋪滿地麵,從形成的超大片血跡來看,顯然是晌午時突降的暴雨衝刷所致,而且因為小巷庇蔭背風,所以到現在地麵上混著水的血跡還沒有幹涸。
“一刀斃命,傷口整齊平滑,很深。”公孫策仔細檢查傷口之後,翻開死者的蓑衣,“隨身財物俱在,看來不是劫財。”
公孫策推算死者死亡時間大概在兩三個時辰之前,而從現場血跡情況以及死者衣著來看,可以推斷死者應該就是在晌午暴雨的時候受害。公孫策隨即問展昭有什麽看法。
“是一把快刀,且刀法很準。”展昭琢磨道,“不過這種割喉的方式,兇手身上一定會濺血。巷子裏都是妓院,出了巷子就是街市,來來往往的人都不算少。如果兇手滿身血漬的話,一定會引人注意。”
公孫策點頭,命王朝等人照此盤查,看看是否有目擊者。
趙虎跑過來,喊道:“有發現。”
公孫策和展昭隨即跟著趙虎去了前頭的另一條小巷內,巷內有堆稻草,就在稻草堆的另一頭有件被遺棄的蓑衣。蓑衣上粘著些許血跡,蓑衣周圍的稻草也有血漬,可見是兇手行兇後,把蓑衣丟在了這裏。
趙虎示意大家看地麵,眾人隨即注意到地麵上有淡紅色的血滴的痕跡,應該是兇手殺人後,蓑衣上的血水一路滴在地麵上所致。
“可以通知王朝他們不必找了,兇手穿著蓑衣殺人,完美掩蓋了身上血跡。”公孫策撚著胡子琢磨,這穿蓑衣殺人到底是偶然還是故意為之。如果是後者,公孫策隱隱能感覺到這樁兇殺案不簡單,至少兇手耍了聰明,是有準備有計劃的殺人,就更難對付了。
一行人在現場逗留到天大黑,方迴了開封府。
公孫策立刻去見了包拯,將大概案情講述後,發現包拯麵色很差。退出來後,他詢問了伺候包拯的小廝,得知他還是因鬧肚子後一直不舒坦,頗有些擔憂。
公孫策迴房後想了想,打發趙虎跑一趟廚房。
“看看那邊能不能熬些軟爛的粥來,不成的話就去外頭買些。”
趙虎應承就去,半路卻被展昭叫住了。
“這有一封信,大人剛交代下來,要你親自跑一趟。”展昭把信遞給趙虎。
趙虎接信應承,“廚房那頭煩勞展護衛告訴一聲。”
“行,你快去吧。”展昭笑著拍拍趙虎的肩膀。
趙寒煙和秀珠剛從外麵吃了飯迴來,手裏提著一條黃鱔,是迴來的路上碰巧買的。主仆倆人進府後,還在低聲討論明天該怎麽吃這條魚。
“既然灶台不能用,就烤著吃,就像今天的椒鹽餅那樣烤,烤到外皮酥脆,味道一定好!”秀珠雙手互相握住,眯眼憧憬,忍不住咽了口水。
她邊說話的時候心裏邊不停地想:“好期待,好期待,好想吃,我命真好,能跟著郡主出來吃吃吃!”
趙寒煙聽到秀珠的心聲,忍不住嘴角帶笑。
“你就是新來的廚子?”
說笑的氛圍忽然被一句男聲打斷。
趙寒煙和秀珠同時循聲看去,就見東邊夾道那邊走過來一位身穿紅色四品官服的男子。年紀二十出頭,走起路來俠氣十足,一瞧就是習武之人。鼻梁高挺,目帶威氣,冠玉臉上有雙灼灼的黑眸似黑瑪瑙般放射光華,通身凜凜氣派,但絲毫不讓人畏懼,反而生幾分親近。
因來人特點十足,趙寒煙幾乎不必思慮就可將對方‘對號’為展昭。又見到一位名人,趙寒煙眼睛眯成了月牙形,爽快地對展昭承道:“我是。”
展昭聞言笑意更甚,再走進幾步方停下來,上下打量趙寒煙。
“剛聽公孫先生說,小廚房終於召來廚子了,還說人不俗。我就想著不俗是怎麽個不俗法,現在終於見了。”
“那到底是怎麽個不俗法?”趙寒煙故意問。
“一身儒雅斯文氣,不像廚子,確實像個書生。”展昭特意又瞟了一眼趙寒煙道,“而且這個廚子長得還很俊俏,怕是飯做的不好吃,隻瞧臉也能讓人下飯了!”
趙寒煙忙拱手謝過,“展大人誇得很用心,多謝多謝!”
“倒不必謝,這正有個吩咐給你,做好了我謝你。”展昭麵露掛念,“包大人今天胃不舒服,能否煮點粥給他?”
“胃不舒服?”趙寒煙細問,“可是鬧肚子?”
“這……”展昭猶豫著。
趙寒煙:“對症吃什麽很緊要。”
展昭點頭,“從昨夜開始,吃了藥管用了,但今一天不曾用好飯。”
“知道了,我去做。”趙寒煙說罷,就和展昭告辭,拎著魚帶著秀珠直奔廚房。
因為原來的灶台還不能用,趙寒煙就請春去和春來幫忙,在廚房前麵的小院裏用石頭暫時搭了個臨時灶。
趙寒煙則在搭灶台的工夫,先用水泡米,接著收拾黃鱔,剔魚骨魚皮,用水抄過魚骨和魚肉後,將魚肉切碎。隨後在搭好的臨時灶台上放砂鍋,添七成水,入魚骨,等水開後,將研碎的米加進去小火熬煮,不停攪拌以防粘鍋,熬煮半個時辰後,取出魚骨,放魚肉,繼續煮熬煮到米粥粘稠就算完成。
趙寒煙讓春來直接端著砂鍋送給包大人,這樣能最好的保持粥的香味。
包拯剛和公孫策討論完案情,精力有些耗盡,正覺得周身乏的無力,粥便來了。
“勞煩先生操勞,可當下我確實沒什麽胃口。”包拯還要說他睡一覺可能就會好些了,這時候砂鍋的蓋子被公孫策揭開了,濃鬱的米香頓時四溢,迫得包拯果斷咽下了後半句話,並暗暗猛吸了幾口香氣。
忽然覺得餓了,想吃東西。
“小兄弟不必打量,她是我的婢女。”
“廚子還帶婢女?”小廝注意到這倆人身後背著一些做飯的器具,加之還有婢女,極可能來得是什麽厲害的廚子,好歹他做飯該是掙錢的,不然哪裏用得起婢女。如此思慮後,小廝就更加猶豫了。“你二人確定是來開封府應征廚子?這裏是開封府的後門,你們確定沒走錯?”
趙寒煙被這個問題問得有些疑惑,隨即和身邊的秀珠互相看了一眼,對小廝很確定地點頭,“對,就是來開封府應征,莫非人招到了?”
趙寒煙微微挑眉,誠摯詢問。
小廝被趙寒煙一雙如有清溪在內流動的眼眸給迷住了,又愣了一下,才慌忙擺手道:“沒沒沒,當然沒招到。不過請進之前,我還是要確認一下,二位可知道上一任廚子的事?”
“什麽事?”趙寒煙問。
“果然不知道,我就說怎麽會有好廚子上門。”小廝失望地歎氣,“我們師爺說過,此事不能瞞著,那我就要對你提前說清楚。這開封府的上一任廚子就在廚房被人給殺了,兇手正是開封府大牢內被關押犯人的同夥。”
“天哪!”秀珠驚詫地捂住嘴,害怕地湊到趙寒煙身邊,“公子,在這做個廚子還要冒著被殺的危險,太不劃算了。”
趙寒煙點頭讚同。三天前趙禎對她的囑咐還熱乎著,什麽在開封府做廚子是官家的地方安全,能夠令他放心。原來這‘安全’二字是她皇帝堂哥在跟她開玩笑呢。
“那二位還想來應征廚子麽?”小廝小心翼翼地用目光來迴打量她們主仆,在得到迴答之前他竟然有些緊張了,頭一次舍不得人走。
“應征。”趙寒煙幹脆道。
小廝一喜,趕緊把門推到最大,熱情地邀請她們進門,又要幫忙拿東西。趙寒煙和秀珠也不客氣,真把東西都給他了。小廝愣了愣,隻好默默扛著東西帶她們先到了廚房。
“這就是廚房。”小廝笑嘻嘻地把東西放下,鬆了口氣,對他們二人道。
趙寒煙看了眼秀珠。
秀珠立刻明白,從錢袋裏拿了一串錢給小廝。
小廝再再次愣了,“這是做什麽?”
“不能讓你白扛東西,拿著,迴頭吃茶用。”秀珠笑著把錢遞過去。
小廝沒想到會得到賞錢,開心不已,連連謝過,倒有些愧疚剛剛自己接行李時腹誹人家了。
“要不了這麽多,拿兩文就是,都挺不容易的,大家以後互相幫忙。”小廝把剩下的大部分還給秀珠,“東西先暫且放這,我帶你們去見師爺。”
小廝說罷就在前領路。
秀珠收迴了錢,就有些驚喜地湊到趙寒煙身邊,小聲道:“這開封府的人還都挺實在的。”
“也不看主人是誰,上正下自然正。”
主仆二人隨後跟著小廝至公孫策房間。公孫策聽說終於招到廚子了,高興不已,立刻見了趙寒煙和秀珠。初見麵,免不得要彼此互相打量一番。公孫策觀趙寒煙,膚白,眼神純淨,笑起來一雙眼彎成了月牙兒,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一對劍眉當真英氣十足,是個清俊討喜的少年,而且瞧著人不會壞。至於他身後的婢女,公孫策剛剛已經聽小廝說過了,當然他也一眼就看出來是名女子。
趙寒煙打量公孫策,更多得是在‘對號入座’,畢竟眼前的這位可是她見到的第一位的開封府名人。年紀三十多歲,清秀儒雅,有些仙風道骨,笑起來十分和藹,一瞧就知是好相處的人。公孫策說起話來特別斯文,慢慢的語調不僅能讓人能聽進耳,還會給人以平靜感。
兩廂見過之後,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公孫策請趙寒煙落座後,撚著胡子點點頭,順便笑眯眯地問趙寒煙姓名、年齡、家住哪裏等問題。
“我叫趙寒,和我徒弟都是京城人士,祖上曾是書香出身,但家父這一輩就沒落了,父親靠開個酒館謀生,盼著我讀書有出息,後來父母相繼故去了,日子難以為繼,我隻能放棄讀書,先謀生。遂來應召做廚子,討口飯吃。”趙寒煙盡量把自己的身份說得沒破綻,“當然來這裏除了做飯,還有些別的小心思,開封府遠近聞名,包大人的盛名更是早有耳聞。最重要這裏是官家地方,有書香,我想著做飯之餘,或許還能有機會讀書。”
公孫策聽完這些解釋後,略作點頭,難怪這次來的廚子不忌諱廚房死人的事,原來是個內心清明一心求學之人。公孫策很滿意的點點頭,“趙寒小兄弟很是不俗啊,便留在這裏,要書或筆墨盡管來我這裏借便是。”
“多謝先生。”趙寒煙對公孫策行禮謝過。
公孫策仔細觀察了這名叫趙寒的後生的談吐舉止,又一次點點頭,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雖然家道中落,但大家規矩教養出來孩子還是不俗,特別是他眼前見到這位尤其很不俗。
“那你這婢女?”公孫策問。
趙寒煙尷尬地笑了下,“不瞞先生,母親去世後,她其實是我父親買來伺候我的,算半個妹妹了。”
公孫策點點頭,本要親自去一趟廚房安排,這時候見趙虎來了,就打發趙虎去。
“那處廚房已有近一月沒用過了,需得打掃,你多找些人幫忙。”公孫策囑咐道。
趙虎從剛剛一進門就注意到屋裏多了兩個麵生的人,其中一名的長相還特別合他眼緣。俊得不招人嫉妒且靈氣十足,令人自然而然對其心生好感。
趙虎趕緊應下活兒,就帶著趙寒煙主仆去了廚房,路上不忘熱情地介紹自己,還有展昭、王朝、馬漢和張龍等人。
趙寒煙都一一認真聽著。
到了地方後,趙虎就把廚房的人都喚來,對趙寒煙繼續介紹廚房裏其它的四個人:砍柴的李三,燒火的來旺,負責洗菜買辦等雜活的春來、春去兄弟。
春來,春去,這二人該就是趙禎所言暗中保護自己的人。趙寒煙特意打量他們二人一眼,一身布衣,正憨笑著對自己打招唿,看著還真像是廚房幫忙的仆人,半點沒有侍衛的樣子。
既然說好不會彼此戳破身份,趙寒煙的目光也沒有在他們身上過多停留,打量起廚房的環境,確實有些天沒動過了,有積灰。而且廚房的地方不大,灶台有三個,烤爐等也有,稍微改造修葺一下,就能使用了。
開封府內上下幹活的官吏有近百人,就小破廚房必然不是供所有人的飯食,而且她剛聽說這廚子出事後此處廚房已經擱置了近一個月,趙寒煙遂問這其中的緣由是什麽。
李三解釋道:“那些官吏的飯不歸我們管,咱們這是小廚房,隻管包大人、師爺、展護衛,還有王、馬、張、趙四位校尉的飯食。開封府公務繁忙,包大人辦起事來時常廢寢忘食,師爺和展護衛他們一直貼身為包大人辦事,自然也跟著忙,所以一天十之八、九吃飯的時間不準時,跟那些早晚按時點卯的判官、推官等官員不同。大人不忍給那邊領公糧的廚子多添活計,就自己出錢弄個這樣的小廚房。”
“原來如此。”趙寒煙點點頭。
“幾個人圍著桌子一起吃飯還有個名頭呢,叫‘小飯桌’。”春來補充道。
“小飯桌?咳咳……”趙寒煙忍不住笑了,因覺得場合不合適,就用手擋住嘴假裝咳嗽,接著故作正經道,“這裏看來要拾掇兩天才能弄好,煩勞趙校尉幫忙轉告公孫先生一聲。”
“好好好,我這就去轉告。”趙虎忙應承,轉身就要走。
趙寒煙:“那我們的房間?”
“對,我怎麽把這事兒忘了,我領你們去,離廚房不遠。”趙虎笑著在前領路,從廚房西側門出去右拐,到了一處小院落。
小院子裏東西廂房住著春來春去,唯一一間小正房給了趙寒煙,邊上的耳房則給秀珠住。李三和來旺二人在外有家,所以不住開封府。
送走趙虎後,秀珠開始收拾房間。別的都忍了,到整理被褥這一步,秀珠忍不住抱怨:“這床也太硬了,跟睡地上沒什麽分別,被褥還有股子怪味。公子,這小破屋子真能住?都沒有宮女住得房間好。”
趙寒煙對住的地方不挑,整齊幹淨就可,“住什麽地方無所謂,幹淨就成,你去把這床被褥換了。若是有人問起,就說是從咱們自己家搬來的。”
秀珠應承是,立刻去辦。
至晌午,天越來越陰,下了一陣大雨,雖隻維持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停了,但已令地麵上有了不少積水。雨停後不久就起了風,撥雲見日,天竟然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