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防盜說明在文案, 72h後自動替換正文,感謝理解 “對我夫君是有一些,但對小姑妹很好。”裘氏迴答道, 轉即詢問包拯何故問這些。
包拯和她講明, 裘海極可能身死於歐大春之手。
“這不可能,他那麽溫和的人怎可能會下手殺我父親, 我不信!”裘氏搖頭道。
公孫策隨即和裘氏講明她父親開棺驗屍的結果,裘氏搖頭堅決不信。當公孫策表示他可以把裘氏父親的脖頸骨拿來給她親眼看看時候,裘氏才有些信了, 開始落淚。
在公孫策幾番勸慰之後, 裘氏情緒漸漸冷靜, 認真迴答包拯之前的問題:“父親生前對我夫君偶有打罵之時, 但我夫君他人好,脾氣隨和,對此從未曾有過抱怨。父親一向把小姑妹當成親女兒一般疼的,有時比對我還好。不過我小姑妹這人卻壞脾氣,不敬長輩, 常耍性子。後來也是怪我多嘴,說她不懂規矩, 但我怎麽都沒料到就說了這兩嘴,她竟任性跑了出去, 再沒音訊。為這事我一直愧疚到現在, 覺得對不起夫君。”
裘氏正覺得因這個緣故, 歐大春心裏過不去,所以近一年多來才躲在京城不想見她。
但她沒想到,他躲著自己,竟是因為他下手殺了自己的父親!
裘氏又氣又恨,痛哭流涕地對包拯磕頭,懇請他為自己做主,為她死去的父親申冤。
展昭隨後來告知包拯,歐大春從被抓之後,不管他們怎麽審問,就一直沉默不言,拒不招供,即便用重刑嚇唬,也是如此。
包拯見眼珠微微一動,立刻宣告提審歐大春,令他們夫妻當堂對質。
裘氏見到歐大春就發了瘋似得往他身上撲,揪住他的脖領子罵他狼心狗肺,愧對他們裘家。
“自你帶著妹妹入贅我家以來,我家何曾在吃穿用度上虧待過你,我父親還把你當半個兒子養,教你宰豬殺羊的手藝。我給你生兒育女,還把裘家的家產放心全給了你打點,卻沒想到你竟是個白眼狼,生生的用刀砍死了我父親!姓歐的,你沒良心,我上輩子到底做了什麽孽,嫁給你這樣的人!”
歐大春的身體被裘氏拉扯得來迴晃動,但表情麻木,絲毫沒什麽改變。直到裘氏一巴掌打在了歐大春臉上,歐大春突然爆吼:“夠了!”隨即狠狠地將裘氏推到一邊。
裘氏整個人摔倒在地上,越發絕望而憎恨地看著歐大春。
“這一年多來我也一直在想,我上輩子到底做了什麽孽會看上你,答應入贅你們家。平常瞧不起我,打罵受點苦都可以忍。”歐大春眯著眼瞪著裘氏,“你怎麽不問問你那個混賬父親對我妹妹幹出何等喪盡天良之事,小妹受辱後羞愧自盡,到死都沒敢對我說出實情。她的可憐,她受的冤,誰來心疼?誰來平反?你麽,你能麽!”
歐大春赤紅著一雙眼。
裘氏一臉發懵地看著歐大春,“什麽喪盡天良?莫非我父親對你妹妹……”
裘氏的後半句話激得歐大春眼底烈火騰騰,五官氣得扭曲。
裘氏嚇得縮脖子,恐懼地看著歐大春,挪屁股往後縮,“這不可能。”
“不可能?”歐大春表情忽然冷下來,沒表情地看著裘氏。裘氏更覺得害怕,往包大人所在的方向縮了縮。
猛地,歐大春哈哈獰笑:“當初我說你父親和人偷情害了馬上風,你不是信了麽這會兒怎麽竟還覺得你父親‘品行端正’了?我告訴你,這就是你那‘品行端正’的父親親口承認的話!”
裘氏驚惶地渾身顫栗,像篩糠一樣哆嗦起來,淚水更是抑製不住地嘩嘩往下流。
歐大春冷眸掃了一眼裘氏後,筆直腰板跪著,麵色肅然地對包拯道:“大人不必再用她來‘審’我,所有的殺人案我都認。”
裘氏在旁聞言,眼睛睜得又圓又大,充滿驚恐。她的丈夫親口承認殺了她父親!裘氏牙齒打顫地張了張嘴,把手伸向歐大春,大概是想打他,但因全身無力,整個人攤倒在地上。在被攙扶離開之前,終究是一聲都哼不出來了。
歐大春冷靜片刻後,就向包拯等人坦白了一切。
一年半前,他撞見妹妹自盡,轉眼瞟見床榻淩亂,褥子上有一塊血跡,便關聯了往日妹妹態度奇怪之處,才恍然意識到什麽。家裏的男人除了他,便是裘海。可他妹妹還不足十歲,歐大春不大敢相信他的嶽父會對一個小女孩起那種心思。傷心,後悔,懊惱,猜疑,痛恨……許多情緒一股腦地充斥在他腦子裏,幾乎把他逼瘋。歐大春逼迫自己冷靜下來,思慮整個經過,便下定了決心。總歸不管是誰欺侮他妹妹,他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定要為她報仇!
歐大春遂決定暫時隱藏妹妹身亡的事,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妹妹屍體搬出去葬了。歐大春隨後就告訴裘海他妹妹失蹤的消息,並暗中觀察裘海的反應,其慌亂的表現加重了歐大春對他的懷疑。後來歐大春幾次試探,裘海的表現都在一步步確定他的猜疑。歐大春最後以妹妹的名義給他書信一封,約他在外見麵。裘海果然赴約了,因撲了個空,便氣急敗壞地罵人,口稱歐大春的妹妹是‘小賤人’,又說‘天生蕩婦勾搭人’,‘事兒都辦了這會兒何必害羞躲著不見人’之類的話。
“如大人所言,裘海他媚富賤貧,那時我覺得他對我的態度是壞了些,但對我幼妹卻是好的,至少我眼見的時候,都是好的。我那會兒真真半點都沒多想,當他對我妹妹和善是因他養著獨女,所以更偏疼女兒一些,也把我妹妹當成半個女兒看待。因此我對他一向心懷感激,敬他是長輩,哪怕是他對我態度多壞甚至打罵我都可忍下,感恩他養活了我們兄妹。可我妹妹一直不太喜歡她,甚至還和他頂嘴,我有幾次為此還訓斥過妹妹沒規矩。因妹妹還不足十歲!我當時怎麽都沒有想到他一個年過五十人的人,竟會對小女孩幹出……這種禽獸不如的事!他不該死麽,他該死!”歐大春咬牙切齒道,“我殺他的時候,甭提多爽快了,恨不得仰天大笑,喝酒慶祝,就是髒血濺了我滿身。惡心,太惡心了,洗了兩個時辰還是一身的髒腥!”
趙虎聽聞裘海這等令人發指禽獸之舉,氣得緊攥拳頭,恨恨地小聲歎一句:“是該死。”
展昭就站在趙虎身邊,特意看他一眼,示意他在公堂之上切記要保持安靜,不要亂言。
“裘海奸幼女,行亂倫,確實罪不可恕,”包拯評判道,一雙眼銳利如鷹地看著歐大春,“那劉三水、陳州和孫橋三人又因何該死?”
“他們三個都是我的老客,在我這買肉最短的也有三個月了,性子都和裘海一樣,是畜生。劉三水嫌貧愛富,當街調戲那賣豆芽的女子,甚至還說出讓人家良家女去妓院做活兒的話來,該不該死?陳州亦是,對夥計百般挑剔,克扣工錢,轉頭卻想花大價錢去買個年輕嬌嫩的小妾玩玩,該不該死?還有那個孫橋,身為開封府的衙差,卻趨炎附勢,整日跟在那個姓張的蠢國舅的後頭拍馬屁占便宜,還瞧不起乞丐,每每見了非打即罵,更妄圖跟東街的王寡婦私通,幾番有意無意地去調戲人家,該不該死?”歐大春越說表情越冷靜,就像是個地府判官,在給每個亡故者數落其生前罪名。雖在每個人後頭他都問一句‘該不該死’,實則他早給出答案了,畢竟他早已經把人給殺了。
“你殺人後你為何要把他三人的隨身之物送到衙門?”展昭追問。
歐大春:“因為我知他們這些罪人最該接受官府的審判,包大人每日公務繁忙,未必能顧全,我代而行之,若北俠歐陽春那般行俠仗義,多痛快!”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們三人確有過輕佻言行,令人不齒,但他們卻並非如你嶽父那般,犯下大奸大惡之事。世人皆俗,少有人不動邪念,便是兄弟吵架,忽起了想殺對方的念頭也不在少數,但真做的有幾個?迴頭一方有難,另一方多是會伸出援手。孫橋等三人雖非德高之輩,卻也未犯下該死之罪,你如此武斷奪人性命之舉與他們三人的相比,更重一層。你可曾想過,你如此該不該死?”包拯講完道理之後,反問歐大春一句。
包大人一席話醍醐灌頂,歐大春麵變灰色,瞠目結舌地跪坐在地上。陷入了自我糾結之中,每每看到和裘海一樣脾氣的人,他就恨,覺得該殺,該殺……控製不住自己。或許真是他錯了?
歐大春雙手伏地,對包拯磕頭,隻說了句“但求一死”,便閉了眼。
待其簽字畫押之後,包拯就判了歐大春斬立決,隨即王朝等人就將人帶走行刑。歐大春被拖出開封府公堂後不久,方聽到遠方傳來嚎啕哭聲。
公堂之內靜了片刻後,包拯拍了驚堂木,宣告退堂。
趙虎從公堂內出來後,就樂嗬嗬地和展昭道別,欲往廚房方向去,轉即發現展昭也和他同路,納悶問:“你也去找小廚子?”
展昭:“是。”
“雖說這歐大春的經曆還挺讓人覺得唏噓,不過總算結案了,我想跟小廚子商量晚上加兩樣菜慶祝一下。”趙虎先解釋了下自己的理由,然後問展昭,“你找他什麽事?也是加菜的事?”
展昭斜看他一眼。
趙虎撓頭嘿嘿笑,“對,展護衛怎麽可能跟我一樣呢,那到底是什麽事?”
說話間倆人已經到了廚房,展昭見趙寒煙正在讀信,就快步走了過去,還是沒迴答趙虎。趙虎得不到答案有點不甘心,就追了上來,正欲開口再問,他聽展昭問小廚子是不是上次的人又來信了,趙虎就好奇起那封信來。
“不是,字不同。”趙寒煙把信遞給展昭看。
宣紙光白細膩,有淡淡梅香,該是市麵上最貴的梅香紙。
信上的字險勁秀拔,鷹隼摩空,雖好看,卻有咄咄逼人之氣。至於內容則有些好笑了,竟是說‘烤雞雖好,不如紅鯉,一斤以上,現殺現做’。
待公孫策等人離開後,趙寒煙心感不妙地看著包拯。
包拯伸手示意趙寒煙坐。
麵對包大人肅穆正氣的臉,趙寒煙心裏開始打鼓,想了各種可能,以及麵對各種可能的應對辦法。
“而今就你我二人,趙小兄弟何不開誠布公,道明自己的身份。”包拯一雙眸子緊盯趙寒煙,似要將其看破。
“大人何意?”
“人能偽裝得了身份,卻偽裝不了其與生俱來的氣度。觀趙小兄弟的言談舉止絕非俗類,豈可能隻是個破落門戶出身的書生?”包拯語氣篤定至極,“當然,趙小兄弟若實在不想坦白,包某也不會強逼,但避免不了會叫人詳查你的身份。”
“是有假,大人不必命人查了,我說實話就是。其實我也料到我這點偽裝挺不了多久,就會被大人的銳眼看穿。”趙寒煙迴答時不忘小小恭維一句包大人,接著道,“我是八賢王的幼子,小字寒。因自小嗜好吃,喜研究做飯,為眾人所不喜。前些日子我與父親作賭,若我贏,就可做一件遂心事。父親應了,結果我真贏了,我因怕他改主意攔我,便留書一封陳清緣由離開。”
“你是八王幼子,曾替父在大雄山出家的那一位?”八賢王的兒子們包拯都見過,唯獨有一位幼子不曾見過,據說是自小體弱多病,不得不以“孝”之名養在寺中,以求多福延壽。
趙寒煙點頭。
包拯感慨不已,沒想到轉眼間八王的幼子已經長成這般大了。難不得如此不俗,原有那樣的出身,又有在寺清修數年的經曆,教化他的人皆是高僧和老儒,非一般人可比。
“我瞞眾人此事確有難言之隱。人活在世隻自己活得明白能如何,卻難逃世俗眼光。我本意變通行事,未曾想傷害任何人,或許還是給包大人添麻煩了,我明天就走。”趙寒煙賠罪以後,以退為進。
包拯思慮片刻之後,忙道:“你既然與八王作賭商定在先,而你做廚子亦是個堂堂正正的活計,說到底這是你們自己的家事,既不影響他人也不傷天害理,包某實沒道理阻攔。”
“多謝包大人!”趙寒煙致謝,聖命難違,她不能暴露身份,隻好暫且拿她的堂弟擋槍了。
包拯本就是想確認趙寒煙對開封府無害,至於人家的家事,他平常連公務都忙不過來,豈會多問。不過包拯還是建議趙寒煙能跟她‘父親’講清楚,盡量破除誤會,得到理解。
趙寒煙沉吟片刻後,點點頭,“以後得機會我會和我父親講清楚,但在這以前,包大人可否就當做不知這件事,也不知我的身份?”
包拯雖不理解趙寒煙才華橫溢,為何偏偏要執著於做廚子。但轉念想想,或許她對廚子的信念,正如自己當年想要立誌做忠君為民的賢臣一般,人各有誌,強求不得。
包拯和她講明, 裘海極可能身死於歐大春之手。
“這不可能,他那麽溫和的人怎可能會下手殺我父親, 我不信!”裘氏搖頭道。
公孫策隨即和裘氏講明她父親開棺驗屍的結果,裘氏搖頭堅決不信。當公孫策表示他可以把裘氏父親的脖頸骨拿來給她親眼看看時候,裘氏才有些信了, 開始落淚。
在公孫策幾番勸慰之後, 裘氏情緒漸漸冷靜, 認真迴答包拯之前的問題:“父親生前對我夫君偶有打罵之時, 但我夫君他人好,脾氣隨和,對此從未曾有過抱怨。父親一向把小姑妹當成親女兒一般疼的,有時比對我還好。不過我小姑妹這人卻壞脾氣,不敬長輩, 常耍性子。後來也是怪我多嘴,說她不懂規矩, 但我怎麽都沒料到就說了這兩嘴,她竟任性跑了出去, 再沒音訊。為這事我一直愧疚到現在, 覺得對不起夫君。”
裘氏正覺得因這個緣故, 歐大春心裏過不去,所以近一年多來才躲在京城不想見她。
但她沒想到,他躲著自己,竟是因為他下手殺了自己的父親!
裘氏又氣又恨,痛哭流涕地對包拯磕頭,懇請他為自己做主,為她死去的父親申冤。
展昭隨後來告知包拯,歐大春從被抓之後,不管他們怎麽審問,就一直沉默不言,拒不招供,即便用重刑嚇唬,也是如此。
包拯見眼珠微微一動,立刻宣告提審歐大春,令他們夫妻當堂對質。
裘氏見到歐大春就發了瘋似得往他身上撲,揪住他的脖領子罵他狼心狗肺,愧對他們裘家。
“自你帶著妹妹入贅我家以來,我家何曾在吃穿用度上虧待過你,我父親還把你當半個兒子養,教你宰豬殺羊的手藝。我給你生兒育女,還把裘家的家產放心全給了你打點,卻沒想到你竟是個白眼狼,生生的用刀砍死了我父親!姓歐的,你沒良心,我上輩子到底做了什麽孽,嫁給你這樣的人!”
歐大春的身體被裘氏拉扯得來迴晃動,但表情麻木,絲毫沒什麽改變。直到裘氏一巴掌打在了歐大春臉上,歐大春突然爆吼:“夠了!”隨即狠狠地將裘氏推到一邊。
裘氏整個人摔倒在地上,越發絕望而憎恨地看著歐大春。
“這一年多來我也一直在想,我上輩子到底做了什麽孽會看上你,答應入贅你們家。平常瞧不起我,打罵受點苦都可以忍。”歐大春眯著眼瞪著裘氏,“你怎麽不問問你那個混賬父親對我妹妹幹出何等喪盡天良之事,小妹受辱後羞愧自盡,到死都沒敢對我說出實情。她的可憐,她受的冤,誰來心疼?誰來平反?你麽,你能麽!”
歐大春赤紅著一雙眼。
裘氏一臉發懵地看著歐大春,“什麽喪盡天良?莫非我父親對你妹妹……”
裘氏的後半句話激得歐大春眼底烈火騰騰,五官氣得扭曲。
裘氏嚇得縮脖子,恐懼地看著歐大春,挪屁股往後縮,“這不可能。”
“不可能?”歐大春表情忽然冷下來,沒表情地看著裘氏。裘氏更覺得害怕,往包大人所在的方向縮了縮。
猛地,歐大春哈哈獰笑:“當初我說你父親和人偷情害了馬上風,你不是信了麽這會兒怎麽竟還覺得你父親‘品行端正’了?我告訴你,這就是你那‘品行端正’的父親親口承認的話!”
裘氏驚惶地渾身顫栗,像篩糠一樣哆嗦起來,淚水更是抑製不住地嘩嘩往下流。
歐大春冷眸掃了一眼裘氏後,筆直腰板跪著,麵色肅然地對包拯道:“大人不必再用她來‘審’我,所有的殺人案我都認。”
裘氏在旁聞言,眼睛睜得又圓又大,充滿驚恐。她的丈夫親口承認殺了她父親!裘氏牙齒打顫地張了張嘴,把手伸向歐大春,大概是想打他,但因全身無力,整個人攤倒在地上。在被攙扶離開之前,終究是一聲都哼不出來了。
歐大春冷靜片刻後,就向包拯等人坦白了一切。
一年半前,他撞見妹妹自盡,轉眼瞟見床榻淩亂,褥子上有一塊血跡,便關聯了往日妹妹態度奇怪之處,才恍然意識到什麽。家裏的男人除了他,便是裘海。可他妹妹還不足十歲,歐大春不大敢相信他的嶽父會對一個小女孩起那種心思。傷心,後悔,懊惱,猜疑,痛恨……許多情緒一股腦地充斥在他腦子裏,幾乎把他逼瘋。歐大春逼迫自己冷靜下來,思慮整個經過,便下定了決心。總歸不管是誰欺侮他妹妹,他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定要為她報仇!
歐大春遂決定暫時隱藏妹妹身亡的事,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妹妹屍體搬出去葬了。歐大春隨後就告訴裘海他妹妹失蹤的消息,並暗中觀察裘海的反應,其慌亂的表現加重了歐大春對他的懷疑。後來歐大春幾次試探,裘海的表現都在一步步確定他的猜疑。歐大春最後以妹妹的名義給他書信一封,約他在外見麵。裘海果然赴約了,因撲了個空,便氣急敗壞地罵人,口稱歐大春的妹妹是‘小賤人’,又說‘天生蕩婦勾搭人’,‘事兒都辦了這會兒何必害羞躲著不見人’之類的話。
“如大人所言,裘海他媚富賤貧,那時我覺得他對我的態度是壞了些,但對我幼妹卻是好的,至少我眼見的時候,都是好的。我那會兒真真半點都沒多想,當他對我妹妹和善是因他養著獨女,所以更偏疼女兒一些,也把我妹妹當成半個女兒看待。因此我對他一向心懷感激,敬他是長輩,哪怕是他對我態度多壞甚至打罵我都可忍下,感恩他養活了我們兄妹。可我妹妹一直不太喜歡她,甚至還和他頂嘴,我有幾次為此還訓斥過妹妹沒規矩。因妹妹還不足十歲!我當時怎麽都沒有想到他一個年過五十人的人,竟會對小女孩幹出……這種禽獸不如的事!他不該死麽,他該死!”歐大春咬牙切齒道,“我殺他的時候,甭提多爽快了,恨不得仰天大笑,喝酒慶祝,就是髒血濺了我滿身。惡心,太惡心了,洗了兩個時辰還是一身的髒腥!”
趙虎聽聞裘海這等令人發指禽獸之舉,氣得緊攥拳頭,恨恨地小聲歎一句:“是該死。”
展昭就站在趙虎身邊,特意看他一眼,示意他在公堂之上切記要保持安靜,不要亂言。
“裘海奸幼女,行亂倫,確實罪不可恕,”包拯評判道,一雙眼銳利如鷹地看著歐大春,“那劉三水、陳州和孫橋三人又因何該死?”
“他們三個都是我的老客,在我這買肉最短的也有三個月了,性子都和裘海一樣,是畜生。劉三水嫌貧愛富,當街調戲那賣豆芽的女子,甚至還說出讓人家良家女去妓院做活兒的話來,該不該死?陳州亦是,對夥計百般挑剔,克扣工錢,轉頭卻想花大價錢去買個年輕嬌嫩的小妾玩玩,該不該死?還有那個孫橋,身為開封府的衙差,卻趨炎附勢,整日跟在那個姓張的蠢國舅的後頭拍馬屁占便宜,還瞧不起乞丐,每每見了非打即罵,更妄圖跟東街的王寡婦私通,幾番有意無意地去調戲人家,該不該死?”歐大春越說表情越冷靜,就像是個地府判官,在給每個亡故者數落其生前罪名。雖在每個人後頭他都問一句‘該不該死’,實則他早給出答案了,畢竟他早已經把人給殺了。
“你殺人後你為何要把他三人的隨身之物送到衙門?”展昭追問。
歐大春:“因為我知他們這些罪人最該接受官府的審判,包大人每日公務繁忙,未必能顧全,我代而行之,若北俠歐陽春那般行俠仗義,多痛快!”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們三人確有過輕佻言行,令人不齒,但他們卻並非如你嶽父那般,犯下大奸大惡之事。世人皆俗,少有人不動邪念,便是兄弟吵架,忽起了想殺對方的念頭也不在少數,但真做的有幾個?迴頭一方有難,另一方多是會伸出援手。孫橋等三人雖非德高之輩,卻也未犯下該死之罪,你如此武斷奪人性命之舉與他們三人的相比,更重一層。你可曾想過,你如此該不該死?”包拯講完道理之後,反問歐大春一句。
包大人一席話醍醐灌頂,歐大春麵變灰色,瞠目結舌地跪坐在地上。陷入了自我糾結之中,每每看到和裘海一樣脾氣的人,他就恨,覺得該殺,該殺……控製不住自己。或許真是他錯了?
歐大春雙手伏地,對包拯磕頭,隻說了句“但求一死”,便閉了眼。
待其簽字畫押之後,包拯就判了歐大春斬立決,隨即王朝等人就將人帶走行刑。歐大春被拖出開封府公堂後不久,方聽到遠方傳來嚎啕哭聲。
公堂之內靜了片刻後,包拯拍了驚堂木,宣告退堂。
趙虎從公堂內出來後,就樂嗬嗬地和展昭道別,欲往廚房方向去,轉即發現展昭也和他同路,納悶問:“你也去找小廚子?”
展昭:“是。”
“雖說這歐大春的經曆還挺讓人覺得唏噓,不過總算結案了,我想跟小廚子商量晚上加兩樣菜慶祝一下。”趙虎先解釋了下自己的理由,然後問展昭,“你找他什麽事?也是加菜的事?”
展昭斜看他一眼。
趙虎撓頭嘿嘿笑,“對,展護衛怎麽可能跟我一樣呢,那到底是什麽事?”
說話間倆人已經到了廚房,展昭見趙寒煙正在讀信,就快步走了過去,還是沒迴答趙虎。趙虎得不到答案有點不甘心,就追了上來,正欲開口再問,他聽展昭問小廚子是不是上次的人又來信了,趙虎就好奇起那封信來。
“不是,字不同。”趙寒煙把信遞給展昭看。
宣紙光白細膩,有淡淡梅香,該是市麵上最貴的梅香紙。
信上的字險勁秀拔,鷹隼摩空,雖好看,卻有咄咄逼人之氣。至於內容則有些好笑了,竟是說‘烤雞雖好,不如紅鯉,一斤以上,現殺現做’。
待公孫策等人離開後,趙寒煙心感不妙地看著包拯。
包拯伸手示意趙寒煙坐。
麵對包大人肅穆正氣的臉,趙寒煙心裏開始打鼓,想了各種可能,以及麵對各種可能的應對辦法。
“而今就你我二人,趙小兄弟何不開誠布公,道明自己的身份。”包拯一雙眸子緊盯趙寒煙,似要將其看破。
“大人何意?”
“人能偽裝得了身份,卻偽裝不了其與生俱來的氣度。觀趙小兄弟的言談舉止絕非俗類,豈可能隻是個破落門戶出身的書生?”包拯語氣篤定至極,“當然,趙小兄弟若實在不想坦白,包某也不會強逼,但避免不了會叫人詳查你的身份。”
“是有假,大人不必命人查了,我說實話就是。其實我也料到我這點偽裝挺不了多久,就會被大人的銳眼看穿。”趙寒煙迴答時不忘小小恭維一句包大人,接著道,“我是八賢王的幼子,小字寒。因自小嗜好吃,喜研究做飯,為眾人所不喜。前些日子我與父親作賭,若我贏,就可做一件遂心事。父親應了,結果我真贏了,我因怕他改主意攔我,便留書一封陳清緣由離開。”
“你是八王幼子,曾替父在大雄山出家的那一位?”八賢王的兒子們包拯都見過,唯獨有一位幼子不曾見過,據說是自小體弱多病,不得不以“孝”之名養在寺中,以求多福延壽。
趙寒煙點頭。
包拯感慨不已,沒想到轉眼間八王的幼子已經長成這般大了。難不得如此不俗,原有那樣的出身,又有在寺清修數年的經曆,教化他的人皆是高僧和老儒,非一般人可比。
“我瞞眾人此事確有難言之隱。人活在世隻自己活得明白能如何,卻難逃世俗眼光。我本意變通行事,未曾想傷害任何人,或許還是給包大人添麻煩了,我明天就走。”趙寒煙賠罪以後,以退為進。
包拯思慮片刻之後,忙道:“你既然與八王作賭商定在先,而你做廚子亦是個堂堂正正的活計,說到底這是你們自己的家事,既不影響他人也不傷天害理,包某實沒道理阻攔。”
“多謝包大人!”趙寒煙致謝,聖命難違,她不能暴露身份,隻好暫且拿她的堂弟擋槍了。
包拯本就是想確認趙寒煙對開封府無害,至於人家的家事,他平常連公務都忙不過來,豈會多問。不過包拯還是建議趙寒煙能跟她‘父親’講清楚,盡量破除誤會,得到理解。
趙寒煙沉吟片刻後,點點頭,“以後得機會我會和我父親講清楚,但在這以前,包大人可否就當做不知這件事,也不知我的身份?”
包拯雖不理解趙寒煙才華橫溢,為何偏偏要執著於做廚子。但轉念想想,或許她對廚子的信念,正如自己當年想要立誌做忠君為民的賢臣一般,人各有誌,強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