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寒煙迴去後, 琢磨這晚上想吃現做的豆花的話,現在才開始泡豆子已經來不及了。就問春來春去兄弟知不知道哪家豆腐好吃,他二人市場買辦, 在這方麵比較清楚。
“知道兩家,現在可要買豆腐?”春來問。
趙寒煙扭頭四處找了找,看見牆根底下還有兩個早前喜好準備放醃菜的陶罐,“你們拿著這兩個陶罐子去,買濾好的漿迴來, 在弄點鹵水。”
春來春去二話不說, 端起罐子就去了。沒過多久,倆人就把兩罐豆漿捧了迴來,還順道帶了一小罐專門點豆腐的鹵水迴來。
“李大娘聽說要做豆花, 說這兩罐漿子隻用這小半罐鹵水就夠了, 這麽點出來的豆花最嫩。”春來解釋道。
趙寒煙還在看菜譜研究用量,古書菜譜有關於這個的說法太簡單了, ‘鹵水少許’是多少?這不像做菜放鹽作料之類的,趙寒煙可以通過本來對這些佐料的認知,自己衡量用量。鹵水點豆花她可是第一次嚐試,趙寒煙正發愁該怎麽衡量使用的分量, 聽到春來說的話,大大鬆口氣。
“李大娘是吧,好人!”趙寒煙歎道, “以後咱們就在她家買豆腐了。”
春來笑著應承好, 他也覺得李大娘人不錯。
趙寒煙照著書上所言, 把鍋燒熱,再把涼豆漿倒進去,不停地用勺子攪拌,或許原料豆子是傳統農家肥種出的關係,豆漿沸騰時,隨著冉冉騰起的蒸汽帶著非常濃烈的豆香味,撲人滿鼻。
趙寒煙隨後把豆漿盛進大木盆內,大概靜等半柱香的時間,等豆漿微微變涼,大概有八、九十度的時候,在豆漿表層會凝成一層油皮,把這層皮揭掉,邊快速攪拌邊把鹵水順著盆壁倒進去,之後就蓋上蓋子悶漿等待,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再揭蓋去看,一盆細嫩豆花就做好了。
用勺子碰一下,表麵微顫,翻著晶晶光亮,十分柔軟。嚐一口,嫩而爽滑,滿口豆香。可惜是惹得,若是放涼了再用,必定爽口解暑。
趙寒煙用紗布把盆口封上,然後在紗布外層包裹數片大荷葉,再用布條將荷葉與整個盆都牢牢裹住。接下來就交給春來,讓他用繩子固定住盆,而後落進深井水裏,保持盆大部分沒入涼井水中即可。
趙寒煙在此期間熬了紅糖汁,晾到溫熱的時候再把切碎的酸葡萄幹放入,之所以要切碎是因為這樣可以令葡萄幹的果香味更重,趁熱的時候就可將葡萄果香更多的融進紅糖汁。而紅糖汁的餘溫也可恰到好處的把酸葡萄幹發得圓潤些,口感上咬起來不那麽幹柴,又因為這是酸葡萄,吸進葡萄幹內的紅糖汁也剛好可以中和酸葡萄原有的酸澀。這之後再準備一小碗榛仁碎,一小碗鬆仁,就算是甜豆花的作料配好了。
趙寒煙令把苦菜切碎,放進紗布內擰汁,將擠出來的綠汁再過濾一遍,就將一碗純純的綠綠的苦菜汁放在紅糖汁邊上。
考慮到那麽一大盆豆花白玉堂肯定喝不了,趙寒煙嚐試了做別的口味,比如辣的,鹹的。
上次做飯用的火腿還剩一些,趙寒煙把火腿切成丁,放到燒油的鍋內煸炒,然後加醬,再加辣椒碎,翻兩下的盛出,辣香味已經十足的火腿肉辣醬就做好了,再把蔥薑蒜和醋、醬油、花椒油一起和入,就算是調成了辣口的豆花調料。如果說紅糖汁是甜人的三月,那火腿肉辣醬就是火辣的六月。那接下來做的鹹口,大概就有點起秋風的九月的意思了。木耳、黃花菜、鮮蘑切丁炒製,添上鮮湯,調入醬油,加點地瓜粉勾芡,放著等涼就是了。這三種味道的豆花就猶如三季氣候,其中各有滋味,各有特色。三種味道都能吃的人,倒是享福了。趙寒煙又切了些香菜蔥花備用後,忽然想到‘三季’都有了,何不再來一個湊‘四季’,遂問春來等人可還有什麽別的吃飯的豆花。
春來春去兄弟沒想出來。秀珠卻機靈,立刻明白她家郡主問這個問題所代表的意思,秀珠指著那碗綠瑩瑩的苦菜汁,“寒冬難熬,唯有用苦形容了,公子厲害,隨便一做就湊成了四季豆花。”
“四季豆花,嗯,這名聽著不錯。”趙寒煙端起那碗像是能冒出黑氣的苦菜汁,“怎麽樣,要不要嚐一嚐?吃得苦上苦,方為人上人。”
“奴婢可沒那個福分,認命。”秀珠機靈迴道。
趙寒煙轉頭看春去春來兄弟,不及她開口問,倆兄弟紛紛表示他們的日子已經夠苦了,這會兒隻想吃點甜的,都等甜豆花。
“我愛吃辣的,”秀珠嘻嘻笑,“越辣日子越紅火。”
“那我也嚐嚐辣的。”春去跟著表示道,看秀珠的眼睛略有些發直。
春來用肩膀撞一下春去,半開玩笑道:“看你你什麽都不想吃了,隻想吃天鵝肉。”
“天鵝肉?咱們有天鵝肉麽?”春去有點懵地問,有一瞬間他真以為有天鵝肉,後來聽大家都笑了,才曉得這是自家兄長在玩笑自己,臉騰地就紅了。
“指不定真運氣好,就能吃到呢。”趙寒煙看了眼也有點臉紅的秀珠,調笑的意味更濃。
秀珠不可避免的紅了臉,“哪那麽好運,吃天鵝肉,能吃到大鵝肉就不錯了。”
“誒,大鵝肉我喜歡吃。”春去眼睛立刻就亮了,也不去逗弄自己的弟弟了,轉而感興趣地緊盯著趙寒煙,提議道,“咱們什麽時候做一頓鵝肉吃吃?”
“好好好!”春去附和,這會兒提到吃滿臉興奮,把剛剛自己窘迫臉紅的事兒忘得一幹二淨。
“好啊,容我琢磨琢磨。”趙寒煙拿起剛剛放在案台上的菜譜,翻閱尋找起來,這種肉菜做起來要注意地方很多,況且肉類食材比較貴,處於珍視食物的精神,她也不能給做瞎了。
而且鵝肉單純從口感上講,不比雞肉好做,肉質偏腥,一定要處理好用最合適的烹飪辦法才成。
趙寒煙坐在梧桐樹下,才捧著菜譜入神,那廂就有衙差來請趙寒煙去三思堂。
“包大人找我?”趙寒煙不解,“公孫先生迴來了?商議案子?”
衙差搖頭告知趙寒煙公孫策、展昭等人還未歸,隨即表示他也不知道包大人叫她做什麽。
趙寒煙痛快放下書,去見了包拯。
包拯一見趙寒煙來了,就立刻放下手中的筆,起身從桌案後走出,伸手示意趙寒煙落座,隨後他就在趙寒煙身邊的位置坐了下來。
包拯笑眯眯的詢問趙寒煙當年在廟中修行情況,被趙寒煙含糊混過去之後,包拯又問趙寒煙迴京之後,可曾隨他父親見過龐太師等貴族。
趙寒煙搖頭,心裏覺得再被包拯這麽問下去指不定露餡,遂對包拯道:“大人有什麽事還請直說,隻要晚輩能做到,必撲湯蹈火。”
“真是個好孩子,”包拯滿意地打量趙寒煙,“龐太師和馮指揮使那裏總要跑一趟,趙小兄弟會觀人心,我便琢磨著帶著你一同去。一旦有收獲呢,那就會咱們破案有幫助了。”
“大人說的有道理,我隨大人一同去。”趙寒煙毫不猶豫道。
“可是你的身份,就不怕被揭穿麽?”包拯問。
“不會,我自小就在京外居住,迴京後亦是深居簡出,未曾應酬過,所以這京城幾乎沒人認得我。”趙寒煙補充一句,“隻八王可以,不過他十天前已經被聖上外放了出去,碰不著。”
包拯聞言點點頭,也便放心了,又勸趙寒煙還是盡量和八王爺把事情溝通好,百善孝為先。
“大人放心,我會挑合適的時機,絕不會拖累任何人。”趙寒煙解釋道。
包拯見這孩子挺懂事,道理也都懂,就不深說了,即刻帶著趙寒煙前往太師府。
沒守孝前,本尊平康郡主被養在王府深宅之內,沒人識得。守孝後,身處在深宮之中,宴會之類皆無法參與,遂與外人的接觸為零。她平常就隻與皇後、趙禎打交道,最多和老太妃打過照麵,再有就是八賢王了。
第一次見龐太師,趙寒煙的好奇心有點小小地被勾起。但當她真見到本人時,發現他老人家還真如傳言中那般一眼,非常淩厲,整個人像個生氣的大螃蟹一般,半張著雙臂氣勢磅礴地坐在紅檀木椅上。一雙眼看人的時候,就跟老鷹盯著獵物似得,充滿了‘弄死你’的氣息。
趙寒煙隨包拯見過龐太師後,就乖乖地站在包拯的身後。
龐太師還是維持他嚇唬人的坐姿,目光淩厲地從趙寒煙身上掃過,開口詢問保證:“你這次倒是奇怪,怎麽沒帶你那個溫文儒雅的學生?反倒帶了嫩臉的小孩來?莫不是嫌了公孫?那老夫倒是可以把他招來做個門客了。”
“這是開封府新招的捕快,趙寒。”包拯隨即讓趙寒煙再一次見過龐太師。
龐太師哼了一聲,對於包拯不直接迴答自己的問題很是不滿,連帶著看趙寒煙也很不順眼。他直接不耐煩地問了包拯的來意之後,愣了下,就瞪眼,大怒拍桌起身。
龐太師:“包大人,你把老夫當成什麽了,莫非是你們開封府隨便盯上的小賊麽。可別把你們開封府無能辦理的案子,就賴在我身上。而今朝中三品大員身亡,你竟不去盡全力破案,反倒跑到我太師府上胡鬧了,何其笑話!”
包拯忙要解釋,卻聽龐太師絲毫不給包拯說話的機會,直接開口趕人。
下人們開始沒敢動,但聽龐太師又一聲嗬斥,太師府的下人們就趕忙的厲聲請包拯和趙寒煙離開。
包拯早料到龐太師這種態度,不氣不惱,麵色如常,轉身帶著趙寒煙就去了。
除了太師府,上車後,包拯問趙寒煙感覺如何。
“略知情,但未看在眼裏。”趙寒煙歎道,“其實像他那樣性子的人,很難把誰看在眼裏吧?”
包拯迴看趙寒煙,不置可否。
接下來二人就去見了殿前都指揮使馮高。
馮高本就因為次子馮誌新的身亡,每日頻繁派人催促包拯盡快找到兇手。而今包拯送上門來,還質疑自己可能跟什麽女色虐待有幹係,更有可能是兇手盯上的下一個目標,令馮高更加生氣。不過他的官職可沒有龐太師那般高,對包拯的態度也不敢太囂張,隻是在臉上表達了對開封府辦案不力的不滿。
馮高全程都在針對保證發牢騷,執著尋找殺害兒子的兇手,而對於包拯忽然提到女色之類絲毫不感興趣,看起來就是個愛子心切的寵溺型父親。
趙寒煙暗觀馮高的言談舉止,表現出的性格也不太像是野心勃勃之人。趙寒煙隨包拯從馮府出來後,就問包拯馮誌新的妻子為誰,得知竟是鎮國大將軍之女,文武兼修,頗有才氣,便另起了些懷疑。不過這件事一般人查不出來,估計得找白玉堂了。
夜深了,飛鶴的嗡嗡地朝紅燈籠上撲著,蟬鳴聲似乎永不消止。偶爾才來的一陣微微清風,就跟隔靴搔癢一般,根本無法緩解在外跑了一天歸來的人的乏累。
趙寒煙搬了竹席鋪在牆根,靠牆坐著,仰頭看天上閃閃發亮的星星,乍看覺得那些星星是一動不動的,但盯著其中一顆看久了,就覺得它仿佛一點點前行。
人在深度發呆的時候,精神放空,身體也輕鬆了。
白玉堂從西牆上要跳下來的時候,正看到對麵靠著東牆跟的趙寒煙嘴角帶笑地仰望天空,一張清秀的臉偷著一股叫人說不清的誘人勁兒,總歸是會僅僅拉住他人的眼神,叫人連眼睛都不想眨一下。白玉堂很快就迴神了,跳下牆,朝趙寒煙走去。
趙寒煙聞聲,起了身,問白玉堂:“可查到了?到底如何?”
“查到了,已經告知展昭,他會去迴稟包大人。”白玉堂簡單迴道,隨即轉頭環顧四周,問趙寒煙他的甜豆花在哪兒。
“你說,我去給盛,不耽誤聽。”趙寒煙笑著轉身去了。秀珠見白玉堂迴來了,也湊了過來,跟白玉堂介紹她家公子所做得‘四季豆花’。
她分別把甜的,鹹的和辣的皆是給了白玉堂聽。白玉堂說過自己不是挑食的人,隻要好吃都能入口,遂三樣都要嚐。
甜豆花帶著葡萄果香和脆果仁,吃得人心裏美滋滋的容易高興;鹹的則有肉香很有滋味,吃得人心滿意足;辣的配上冰涼的嫩豆花,則有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吃完微微冒汗,竟覺得夠勁兒和舒爽。
三樣豆花皆讓白玉堂吃得欲罷不能,每樣來了兩碗。他還特意留了點肚子給第四種季節的豆花。
“那第四季呢?不會是我迴來的晚了些,因為太好吃都被展護衛他們吃完了?”
“沒有,這個對身體可好了,我還給它特別起了個名字,叫碧水飄白荷。”趙寒煙盛了一碗雪白的豆花,再把碧綠的苦菜汁澆了上去,端給白玉堂的。
白玉堂的看著翠綠的湯汁裏,白如雪的豆花,歎趙寒煙名字起得很妙。
“這是‘冬’,”趙寒煙道,“可聽清了?”
“冬季的冬,當然聽清了。”白玉堂謝過趙寒煙,端起碗就直接送到嘴邊喝了一口。
無盡的苦澀從舌尖開始蔓延,然後到舌根,一路下滑道喉嚨和胃裏。
白玉堂皺眉,轉即看著趙寒煙。
“你耍我?”
“恰恰相反,我是為你好。”趙寒煙解釋道,“人要吃酸甜苦辣鹹五味,但平常吃甜辣居多,燥火上身,對身體並沒有好處,偶爾吃點苦,不僅可彌補體內五味的缺失,還有涼血明目、清熱解毒之功效。”
“多謝。”白玉堂接著把碗裏剩下的苦豆花都喝了。
“知道兩家,現在可要買豆腐?”春來問。
趙寒煙扭頭四處找了找,看見牆根底下還有兩個早前喜好準備放醃菜的陶罐,“你們拿著這兩個陶罐子去,買濾好的漿迴來, 在弄點鹵水。”
春來春去二話不說, 端起罐子就去了。沒過多久,倆人就把兩罐豆漿捧了迴來,還順道帶了一小罐專門點豆腐的鹵水迴來。
“李大娘聽說要做豆花, 說這兩罐漿子隻用這小半罐鹵水就夠了, 這麽點出來的豆花最嫩。”春來解釋道。
趙寒煙還在看菜譜研究用量,古書菜譜有關於這個的說法太簡單了, ‘鹵水少許’是多少?這不像做菜放鹽作料之類的,趙寒煙可以通過本來對這些佐料的認知,自己衡量用量。鹵水點豆花她可是第一次嚐試,趙寒煙正發愁該怎麽衡量使用的分量, 聽到春來說的話,大大鬆口氣。
“李大娘是吧,好人!”趙寒煙歎道, “以後咱們就在她家買豆腐了。”
春來笑著應承好, 他也覺得李大娘人不錯。
趙寒煙照著書上所言, 把鍋燒熱,再把涼豆漿倒進去,不停地用勺子攪拌,或許原料豆子是傳統農家肥種出的關係,豆漿沸騰時,隨著冉冉騰起的蒸汽帶著非常濃烈的豆香味,撲人滿鼻。
趙寒煙隨後把豆漿盛進大木盆內,大概靜等半柱香的時間,等豆漿微微變涼,大概有八、九十度的時候,在豆漿表層會凝成一層油皮,把這層皮揭掉,邊快速攪拌邊把鹵水順著盆壁倒進去,之後就蓋上蓋子悶漿等待,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再揭蓋去看,一盆細嫩豆花就做好了。
用勺子碰一下,表麵微顫,翻著晶晶光亮,十分柔軟。嚐一口,嫩而爽滑,滿口豆香。可惜是惹得,若是放涼了再用,必定爽口解暑。
趙寒煙用紗布把盆口封上,然後在紗布外層包裹數片大荷葉,再用布條將荷葉與整個盆都牢牢裹住。接下來就交給春來,讓他用繩子固定住盆,而後落進深井水裏,保持盆大部分沒入涼井水中即可。
趙寒煙在此期間熬了紅糖汁,晾到溫熱的時候再把切碎的酸葡萄幹放入,之所以要切碎是因為這樣可以令葡萄幹的果香味更重,趁熱的時候就可將葡萄果香更多的融進紅糖汁。而紅糖汁的餘溫也可恰到好處的把酸葡萄幹發得圓潤些,口感上咬起來不那麽幹柴,又因為這是酸葡萄,吸進葡萄幹內的紅糖汁也剛好可以中和酸葡萄原有的酸澀。這之後再準備一小碗榛仁碎,一小碗鬆仁,就算是甜豆花的作料配好了。
趙寒煙令把苦菜切碎,放進紗布內擰汁,將擠出來的綠汁再過濾一遍,就將一碗純純的綠綠的苦菜汁放在紅糖汁邊上。
考慮到那麽一大盆豆花白玉堂肯定喝不了,趙寒煙嚐試了做別的口味,比如辣的,鹹的。
上次做飯用的火腿還剩一些,趙寒煙把火腿切成丁,放到燒油的鍋內煸炒,然後加醬,再加辣椒碎,翻兩下的盛出,辣香味已經十足的火腿肉辣醬就做好了,再把蔥薑蒜和醋、醬油、花椒油一起和入,就算是調成了辣口的豆花調料。如果說紅糖汁是甜人的三月,那火腿肉辣醬就是火辣的六月。那接下來做的鹹口,大概就有點起秋風的九月的意思了。木耳、黃花菜、鮮蘑切丁炒製,添上鮮湯,調入醬油,加點地瓜粉勾芡,放著等涼就是了。這三種味道的豆花就猶如三季氣候,其中各有滋味,各有特色。三種味道都能吃的人,倒是享福了。趙寒煙又切了些香菜蔥花備用後,忽然想到‘三季’都有了,何不再來一個湊‘四季’,遂問春來等人可還有什麽別的吃飯的豆花。
春來春去兄弟沒想出來。秀珠卻機靈,立刻明白她家郡主問這個問題所代表的意思,秀珠指著那碗綠瑩瑩的苦菜汁,“寒冬難熬,唯有用苦形容了,公子厲害,隨便一做就湊成了四季豆花。”
“四季豆花,嗯,這名聽著不錯。”趙寒煙端起那碗像是能冒出黑氣的苦菜汁,“怎麽樣,要不要嚐一嚐?吃得苦上苦,方為人上人。”
“奴婢可沒那個福分,認命。”秀珠機靈迴道。
趙寒煙轉頭看春去春來兄弟,不及她開口問,倆兄弟紛紛表示他們的日子已經夠苦了,這會兒隻想吃點甜的,都等甜豆花。
“我愛吃辣的,”秀珠嘻嘻笑,“越辣日子越紅火。”
“那我也嚐嚐辣的。”春去跟著表示道,看秀珠的眼睛略有些發直。
春來用肩膀撞一下春去,半開玩笑道:“看你你什麽都不想吃了,隻想吃天鵝肉。”
“天鵝肉?咱們有天鵝肉麽?”春去有點懵地問,有一瞬間他真以為有天鵝肉,後來聽大家都笑了,才曉得這是自家兄長在玩笑自己,臉騰地就紅了。
“指不定真運氣好,就能吃到呢。”趙寒煙看了眼也有點臉紅的秀珠,調笑的意味更濃。
秀珠不可避免的紅了臉,“哪那麽好運,吃天鵝肉,能吃到大鵝肉就不錯了。”
“誒,大鵝肉我喜歡吃。”春去眼睛立刻就亮了,也不去逗弄自己的弟弟了,轉而感興趣地緊盯著趙寒煙,提議道,“咱們什麽時候做一頓鵝肉吃吃?”
“好好好!”春去附和,這會兒提到吃滿臉興奮,把剛剛自己窘迫臉紅的事兒忘得一幹二淨。
“好啊,容我琢磨琢磨。”趙寒煙拿起剛剛放在案台上的菜譜,翻閱尋找起來,這種肉菜做起來要注意地方很多,況且肉類食材比較貴,處於珍視食物的精神,她也不能給做瞎了。
而且鵝肉單純從口感上講,不比雞肉好做,肉質偏腥,一定要處理好用最合適的烹飪辦法才成。
趙寒煙坐在梧桐樹下,才捧著菜譜入神,那廂就有衙差來請趙寒煙去三思堂。
“包大人找我?”趙寒煙不解,“公孫先生迴來了?商議案子?”
衙差搖頭告知趙寒煙公孫策、展昭等人還未歸,隨即表示他也不知道包大人叫她做什麽。
趙寒煙痛快放下書,去見了包拯。
包拯一見趙寒煙來了,就立刻放下手中的筆,起身從桌案後走出,伸手示意趙寒煙落座,隨後他就在趙寒煙身邊的位置坐了下來。
包拯笑眯眯的詢問趙寒煙當年在廟中修行情況,被趙寒煙含糊混過去之後,包拯又問趙寒煙迴京之後,可曾隨他父親見過龐太師等貴族。
趙寒煙搖頭,心裏覺得再被包拯這麽問下去指不定露餡,遂對包拯道:“大人有什麽事還請直說,隻要晚輩能做到,必撲湯蹈火。”
“真是個好孩子,”包拯滿意地打量趙寒煙,“龐太師和馮指揮使那裏總要跑一趟,趙小兄弟會觀人心,我便琢磨著帶著你一同去。一旦有收獲呢,那就會咱們破案有幫助了。”
“大人說的有道理,我隨大人一同去。”趙寒煙毫不猶豫道。
“可是你的身份,就不怕被揭穿麽?”包拯問。
“不會,我自小就在京外居住,迴京後亦是深居簡出,未曾應酬過,所以這京城幾乎沒人認得我。”趙寒煙補充一句,“隻八王可以,不過他十天前已經被聖上外放了出去,碰不著。”
包拯聞言點點頭,也便放心了,又勸趙寒煙還是盡量和八王爺把事情溝通好,百善孝為先。
“大人放心,我會挑合適的時機,絕不會拖累任何人。”趙寒煙解釋道。
包拯見這孩子挺懂事,道理也都懂,就不深說了,即刻帶著趙寒煙前往太師府。
沒守孝前,本尊平康郡主被養在王府深宅之內,沒人識得。守孝後,身處在深宮之中,宴會之類皆無法參與,遂與外人的接觸為零。她平常就隻與皇後、趙禎打交道,最多和老太妃打過照麵,再有就是八賢王了。
第一次見龐太師,趙寒煙的好奇心有點小小地被勾起。但當她真見到本人時,發現他老人家還真如傳言中那般一眼,非常淩厲,整個人像個生氣的大螃蟹一般,半張著雙臂氣勢磅礴地坐在紅檀木椅上。一雙眼看人的時候,就跟老鷹盯著獵物似得,充滿了‘弄死你’的氣息。
趙寒煙隨包拯見過龐太師後,就乖乖地站在包拯的身後。
龐太師還是維持他嚇唬人的坐姿,目光淩厲地從趙寒煙身上掃過,開口詢問保證:“你這次倒是奇怪,怎麽沒帶你那個溫文儒雅的學生?反倒帶了嫩臉的小孩來?莫不是嫌了公孫?那老夫倒是可以把他招來做個門客了。”
“這是開封府新招的捕快,趙寒。”包拯隨即讓趙寒煙再一次見過龐太師。
龐太師哼了一聲,對於包拯不直接迴答自己的問題很是不滿,連帶著看趙寒煙也很不順眼。他直接不耐煩地問了包拯的來意之後,愣了下,就瞪眼,大怒拍桌起身。
龐太師:“包大人,你把老夫當成什麽了,莫非是你們開封府隨便盯上的小賊麽。可別把你們開封府無能辦理的案子,就賴在我身上。而今朝中三品大員身亡,你竟不去盡全力破案,反倒跑到我太師府上胡鬧了,何其笑話!”
包拯忙要解釋,卻聽龐太師絲毫不給包拯說話的機會,直接開口趕人。
下人們開始沒敢動,但聽龐太師又一聲嗬斥,太師府的下人們就趕忙的厲聲請包拯和趙寒煙離開。
包拯早料到龐太師這種態度,不氣不惱,麵色如常,轉身帶著趙寒煙就去了。
除了太師府,上車後,包拯問趙寒煙感覺如何。
“略知情,但未看在眼裏。”趙寒煙歎道,“其實像他那樣性子的人,很難把誰看在眼裏吧?”
包拯迴看趙寒煙,不置可否。
接下來二人就去見了殿前都指揮使馮高。
馮高本就因為次子馮誌新的身亡,每日頻繁派人催促包拯盡快找到兇手。而今包拯送上門來,還質疑自己可能跟什麽女色虐待有幹係,更有可能是兇手盯上的下一個目標,令馮高更加生氣。不過他的官職可沒有龐太師那般高,對包拯的態度也不敢太囂張,隻是在臉上表達了對開封府辦案不力的不滿。
馮高全程都在針對保證發牢騷,執著尋找殺害兒子的兇手,而對於包拯忽然提到女色之類絲毫不感興趣,看起來就是個愛子心切的寵溺型父親。
趙寒煙暗觀馮高的言談舉止,表現出的性格也不太像是野心勃勃之人。趙寒煙隨包拯從馮府出來後,就問包拯馮誌新的妻子為誰,得知竟是鎮國大將軍之女,文武兼修,頗有才氣,便另起了些懷疑。不過這件事一般人查不出來,估計得找白玉堂了。
夜深了,飛鶴的嗡嗡地朝紅燈籠上撲著,蟬鳴聲似乎永不消止。偶爾才來的一陣微微清風,就跟隔靴搔癢一般,根本無法緩解在外跑了一天歸來的人的乏累。
趙寒煙搬了竹席鋪在牆根,靠牆坐著,仰頭看天上閃閃發亮的星星,乍看覺得那些星星是一動不動的,但盯著其中一顆看久了,就覺得它仿佛一點點前行。
人在深度發呆的時候,精神放空,身體也輕鬆了。
白玉堂從西牆上要跳下來的時候,正看到對麵靠著東牆跟的趙寒煙嘴角帶笑地仰望天空,一張清秀的臉偷著一股叫人說不清的誘人勁兒,總歸是會僅僅拉住他人的眼神,叫人連眼睛都不想眨一下。白玉堂很快就迴神了,跳下牆,朝趙寒煙走去。
趙寒煙聞聲,起了身,問白玉堂:“可查到了?到底如何?”
“查到了,已經告知展昭,他會去迴稟包大人。”白玉堂簡單迴道,隨即轉頭環顧四周,問趙寒煙他的甜豆花在哪兒。
“你說,我去給盛,不耽誤聽。”趙寒煙笑著轉身去了。秀珠見白玉堂迴來了,也湊了過來,跟白玉堂介紹她家公子所做得‘四季豆花’。
她分別把甜的,鹹的和辣的皆是給了白玉堂聽。白玉堂說過自己不是挑食的人,隻要好吃都能入口,遂三樣都要嚐。
甜豆花帶著葡萄果香和脆果仁,吃得人心裏美滋滋的容易高興;鹹的則有肉香很有滋味,吃得人心滿意足;辣的配上冰涼的嫩豆花,則有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吃完微微冒汗,竟覺得夠勁兒和舒爽。
三樣豆花皆讓白玉堂吃得欲罷不能,每樣來了兩碗。他還特意留了點肚子給第四種季節的豆花。
“那第四季呢?不會是我迴來的晚了些,因為太好吃都被展護衛他們吃完了?”
“沒有,這個對身體可好了,我還給它特別起了個名字,叫碧水飄白荷。”趙寒煙盛了一碗雪白的豆花,再把碧綠的苦菜汁澆了上去,端給白玉堂的。
白玉堂的看著翠綠的湯汁裏,白如雪的豆花,歎趙寒煙名字起得很妙。
“這是‘冬’,”趙寒煙道,“可聽清了?”
“冬季的冬,當然聽清了。”白玉堂謝過趙寒煙,端起碗就直接送到嘴邊喝了一口。
無盡的苦澀從舌尖開始蔓延,然後到舌根,一路下滑道喉嚨和胃裏。
白玉堂皺眉,轉即看著趙寒煙。
“你耍我?”
“恰恰相反,我是為你好。”趙寒煙解釋道,“人要吃酸甜苦辣鹹五味,但平常吃甜辣居多,燥火上身,對身體並沒有好處,偶爾吃點苦,不僅可彌補體內五味的缺失,還有涼血明目、清熱解毒之功效。”
“多謝。”白玉堂接著把碗裏剩下的苦豆花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