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終年仰望空舟迷夢,膠草凝脂創造起始。
~~~~~~~~~~~~~~~~~~~~~~~~~~~~
這是一個說起來非常漫長的故事,事實上它最初的起因可能在數億年前穿透創星紀海洋的那場伽馬射線暴中就已經注定了……在預設基因編碼與適應環境進化的雙重矛盾中,這個種族的生命形態就像是被兩根朝著不同方向拉扯的繩子所束縛,這個拔河的過程一直持續了數億年才平靜下來。
汐海人,又或者說是海巨人,這種混合了陸地生物與海洋生物體征的古怪物種在命運的眷顧下沒有被反向的撕扯所毀滅,而是成功在嵐星數個紀元的起起落落中延續了下來,最終正如今天所看到的那樣,他們變成了這種前所未見的樣子:擁有人形的身體,利用臉頰兩側的腮唿吸,能夠生活在深海中卻非常依賴視覺觀察物體,以及提供了很強身體保護與力量輸出輔助的外骨骼裝甲。
作為一個同時具備了外骨骼與內骨骼的生物,汐海人天生的外骨骼裝甲擁有類似於昆蟲的液壓動力係統和堅硬的剛性結構,這意味著他們擁有遠超過肌肉輸出的力量,雖然不可能與那些百米長的龐然大物抗衡,但是在體型相近的情況下能夠超過汐海人力量的物種卻屈指可數。然而,這種外骨骼裝甲最大的缺點就是:它的密度太高了。
沉重的外骨骼裝甲與肌肉密度極高的身軀,這些作為生存優勢的特點卻使得汐海人失去了作為海洋生物很重要的一項能力,也就是遊泳。他們的身體密度遠遠超過海水,因此無論遊泳的姿勢再怎麽精妙,他們也隻能像是實心鐵塊一樣沉入深海底部,仰望那些海中的生物在上方來迴遊動。
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或許這個問題永遠也不會有答案,但是至少,正如祈月人會向往能夠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一樣,汐海人同樣盼望著能夠在海洋中隨意遊動。在那最古老的年代,他們是這片海洋中少數會被地形所限製的生物之一,當麵對海底山脈起伏不定的地形時,汐海人的先祖曾經所經曆過的那些艱難困苦至今早已無人知曉。
最初能夠從上方俯瞰海底的汐海人,隻有兩種方法能夠做到。第一種方法是尋找天然的高地,正如陸地上的攀岩一樣挑戰那些崎嶇的地形,從身邊流淌而過的海底暗流就像是陸地上吹拂的風,隻有最執著的人才能領悟到一覽眾山小的美妙。第二種方法則是借住那些能夠遊泳的生物的力量來抵達高處,但是能夠有力量帶著汐海人一起遊泳的必然是龐然大物,例如巨大的誘音鯨,這些大家夥可不是那麽好相處的,就算是汐海人一旦與其發生正麵對抗,基本上也不可能戰勝對手。
這樣的故事持續了很久很久,直到名為聖城的神跡出現在那片海底高原上,汐海人才發現了第三種能夠讓他們在海洋中自由移動的方法,那就是利用工具。聖城的深潛器是一種非常完善的交通工具,但是除了特殊任務之外,這些設備是不被允許帶到外界的,也不能私自使用。在沒有工業基礎的情況下,直接想要建造這些複雜的東西顯然是很不現實的事情,因此那批試圖幫助外界汐海人發展的聖城學生就開始研究簡化版,哪怕是利用自然界中原始材料也可以製作出來的載具。
就像是最初發明飛機想要上天的那些人一樣,他們同樣充滿了探索的精神,而這個持續了很多年的藍圖最終被賦予了這個名字:人造空舟計劃。
就和很多偉大的發明一樣,最初的開始總是充滿了坎坷與挫折的,據說剛剛開始人造空舟計劃的時候,這些先驅還因為窮困潦倒被其他人各種嘲笑他們的不自量力,就連出門都會被問“喲,這不就是想上天的那些家夥嗎?”,“你們這麽厲害,咋還不上天呢?”,“閣下這麽厲害,何不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之類聽起來就充滿惡意的話語。
在這種充滿了挫折的情況下,最初的人造空舟計劃就這麽展開了。空舟在早期的汐海人神話故事中是對遊礁的稱唿,而人造空舟顯然沒法模擬遊礁那種看似粗獷卻無比精密的結構。在海洋中是無法找到木頭之類的輕型材料來製作空舟的,所幸聖城的教科書中有足夠多的現成理論知識可以學習,其中就有一部分關於深潛器的原理認識。
他們最終決定采取類似於深潛器的原理來控製沉浮,也就是通過改變空艙內部的海水量來調整上升與下沉,這個過程可以通過一個精巧的水泵來實現,而這個水泵簡陋的動力來源則是手搖的傳動裝置……畢竟汐海人的臂力很強,能夠支撐住。
至於前後左右的移動,也同樣可以利用螺旋槳的方式來改變,如果手搖或者是腳踏的方式來提供動力輸出的話,哪怕是一個汐海人的力量不夠也可以讓多個汐海人通過聯動裝置一起出力解決。
這一切的設想似乎都很美好,但是最關鍵的問題就出來了,無論通過什麽方式改變內部水流,但是這個控製沉浮的艙室至少得是密封的吧。製作複雜的傳動係統需要很多堅硬而且不容易變形的零件,這些零件的材料顯然不能靠骨頭或者是石頭。於是材料的問題成為了這群發明者最頭疼的問題,在不能利用聖城中現成工具的情況下,他們甚至不能在海洋中點火,更別提是冶煉金屬之類的事情了,而且用什麽方式來密封也是問題。
這個問題困擾了汐海人數百年,最初的開拓者最終隻留下了美好的設計藍圖,卻沒有等到真正成功的那一天就早已離去,直到幾百年後,一位繼承先祖事業的汐海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一種稀有的名為膠草的植物。這種植物擁有肥碩的葉子,在被割破了葉片之後會從裏麵流出一種氣味古怪的乳白色粘稠液體,而且這種膠狀物並不能溶於海水,反而會在海水中聚集在一起。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種程度,那麽這種材料也沒什麽稀奇的,關鍵在於這位汐海人發現了這種膠狀物會在持續的高溫下漸漸硬化,成為一種特殊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且硬度極高並不容易變形,還能夠在海水中長久穩定保持自身的性質。
正因為這本身就是由膠狀物硬化變形產生的,因此這種被命名為膠草脂的材料才具備了很強的可塑性,甚至可以被用於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零件。
困擾了汐海人無數年的謎題一朝告破,頓時這位名叫希維的汐海人也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不用多久,他就能夠得到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然而,聖城內部哪怕是加熱設備也是不允許用於加工那些帶出去的裝置的,因此他必須找到能夠在自然環境下用於加熱膠草脂的方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聖城向南三十公裏就是一片大型的海底熱泉區域,從理論上來計算,這些大型海底熱泉的溫度也足夠使膠草脂在模具中完全凝固成型了,但是相關的具體實驗顯然是必不可少的。
在經曆了一番準備之後,希維就帶著一批汐海人向著熱泉所在區域出發了,由於這是實驗性質的工作,因此他們使用了聖城提供的深潛器快速抵達了那片熱泉區域。說起來簡單,其實製作過程還是有些複雜的……他們需要利用一些類似於粘土的東西製造出簡陋的模具,再把這些模具掛在細長的骨棒上放入熱泉那沸騰的海水中燒一次,再把帶來的膠草葉片割開,戴著植物葉片製作的臨時手套把膠草脂塞入模具內部。膠草脂是不溶於海水的,而且讓這種帶著微弱毒性的東西接觸到眼睛或者嘴巴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可是在完全充斥海水的環境中要防止這一點又實在是太難了。
最終,這位名叫希維的汐海人又想出了一個有趣的辦法,他大膽地將一小撮沙粒混入了膠狀的膠草脂中,大大增強了材料互相之間的吸附能力,使得它們更加不容易擴散開來,而且意外的是這樣卻沒有削弱材料強度,甚至因為組成了一種類似複合材料的模式,使得最終成品的穩定性大大提高了,這無疑又會是他前途廣闊的一大優勢。
在未來,有無數學者猜測過這位名叫希維的汐海人可能會因此獲得何等巨大的財富與地位,膠草脂的發現所解決的絕不僅僅是人造空舟的問題,更是一種像陸地上的鐵一樣可以應用到無數方麵的材料,它的價值不可估量,就連膠草本身,這種原本隻是比較稀有的植物也瞬間身價百倍,經過無數年種植之後成為了規模龐大的經濟作物。
然而,或許命運就是這麽諷刺的一件事情吧,作為這一切的發明者,那個名叫希維的汐海人最終卻沒能享受到這一切……就在那一次熱泉附近進行膠草脂實驗的時候,大概是為了更加仔細地觀測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的變化,他大膽地向著熱泉深入了一點,而就在那時,附近正好爆發了一次小型地震,一股沸騰的水流直接擊穿了他腳下並不堅實的地麵,將他卷入了麵前高溫的大型海底熱泉中。當同行的汐海人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從熱泉中拉出來的時候,卻發現他已經是……八成熟了。
恩,這就是一位天才發明家不幸遇難的故事。
(感謝“兔子的琪露諾”,“輪迴星塵瞳”與“路人123君”的打賞~章節首尾那些所謂的ps其實都是點娘自動強行加上去的,大家可以不必理會。)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迴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終年仰望空舟迷夢,膠草凝脂創造起始。
~~~~~~~~~~~~~~~~~~~~~~~~~~~~
這是一個說起來非常漫長的故事,事實上它最初的起因可能在數億年前穿透創星紀海洋的那場伽馬射線暴中就已經注定了……在預設基因編碼與適應環境進化的雙重矛盾中,這個種族的生命形態就像是被兩根朝著不同方向拉扯的繩子所束縛,這個拔河的過程一直持續了數億年才平靜下來。
汐海人,又或者說是海巨人,這種混合了陸地生物與海洋生物體征的古怪物種在命運的眷顧下沒有被反向的撕扯所毀滅,而是成功在嵐星數個紀元的起起落落中延續了下來,最終正如今天所看到的那樣,他們變成了這種前所未見的樣子:擁有人形的身體,利用臉頰兩側的腮唿吸,能夠生活在深海中卻非常依賴視覺觀察物體,以及提供了很強身體保護與力量輸出輔助的外骨骼裝甲。
作為一個同時具備了外骨骼與內骨骼的生物,汐海人天生的外骨骼裝甲擁有類似於昆蟲的液壓動力係統和堅硬的剛性結構,這意味著他們擁有遠超過肌肉輸出的力量,雖然不可能與那些百米長的龐然大物抗衡,但是在體型相近的情況下能夠超過汐海人力量的物種卻屈指可數。然而,這種外骨骼裝甲最大的缺點就是:它的密度太高了。
沉重的外骨骼裝甲與肌肉密度極高的身軀,這些作為生存優勢的特點卻使得汐海人失去了作為海洋生物很重要的一項能力,也就是遊泳。他們的身體密度遠遠超過海水,因此無論遊泳的姿勢再怎麽精妙,他們也隻能像是實心鐵塊一樣沉入深海底部,仰望那些海中的生物在上方來迴遊動。
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或許這個問題永遠也不會有答案,但是至少,正如祈月人會向往能夠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一樣,汐海人同樣盼望著能夠在海洋中隨意遊動。在那最古老的年代,他們是這片海洋中少數會被地形所限製的生物之一,當麵對海底山脈起伏不定的地形時,汐海人的先祖曾經所經曆過的那些艱難困苦至今早已無人知曉。
最初能夠從上方俯瞰海底的汐海人,隻有兩種方法能夠做到。第一種方法是尋找天然的高地,正如陸地上的攀岩一樣挑戰那些崎嶇的地形,從身邊流淌而過的海底暗流就像是陸地上吹拂的風,隻有最執著的人才能領悟到一覽眾山小的美妙。第二種方法則是借住那些能夠遊泳的生物的力量來抵達高處,但是能夠有力量帶著汐海人一起遊泳的必然是龐然大物,例如巨大的誘音鯨,這些大家夥可不是那麽好相處的,就算是汐海人一旦與其發生正麵對抗,基本上也不可能戰勝對手。
這樣的故事持續了很久很久,直到名為聖城的神跡出現在那片海底高原上,汐海人才發現了第三種能夠讓他們在海洋中自由移動的方法,那就是利用工具。聖城的深潛器是一種非常完善的交通工具,但是除了特殊任務之外,這些設備是不被允許帶到外界的,也不能私自使用。在沒有工業基礎的情況下,直接想要建造這些複雜的東西顯然是很不現實的事情,因此那批試圖幫助外界汐海人發展的聖城學生就開始研究簡化版,哪怕是利用自然界中原始材料也可以製作出來的載具。
就像是最初發明飛機想要上天的那些人一樣,他們同樣充滿了探索的精神,而這個持續了很多年的藍圖最終被賦予了這個名字:人造空舟計劃。
就和很多偉大的發明一樣,最初的開始總是充滿了坎坷與挫折的,據說剛剛開始人造空舟計劃的時候,這些先驅還因為窮困潦倒被其他人各種嘲笑他們的不自量力,就連出門都會被問“喲,這不就是想上天的那些家夥嗎?”,“你們這麽厲害,咋還不上天呢?”,“閣下這麽厲害,何不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之類聽起來就充滿惡意的話語。
在這種充滿了挫折的情況下,最初的人造空舟計劃就這麽展開了。空舟在早期的汐海人神話故事中是對遊礁的稱唿,而人造空舟顯然沒法模擬遊礁那種看似粗獷卻無比精密的結構。在海洋中是無法找到木頭之類的輕型材料來製作空舟的,所幸聖城的教科書中有足夠多的現成理論知識可以學習,其中就有一部分關於深潛器的原理認識。
他們最終決定采取類似於深潛器的原理來控製沉浮,也就是通過改變空艙內部的海水量來調整上升與下沉,這個過程可以通過一個精巧的水泵來實現,而這個水泵簡陋的動力來源則是手搖的傳動裝置……畢竟汐海人的臂力很強,能夠支撐住。
至於前後左右的移動,也同樣可以利用螺旋槳的方式來改變,如果手搖或者是腳踏的方式來提供動力輸出的話,哪怕是一個汐海人的力量不夠也可以讓多個汐海人通過聯動裝置一起出力解決。
這一切的設想似乎都很美好,但是最關鍵的問題就出來了,無論通過什麽方式改變內部水流,但是這個控製沉浮的艙室至少得是密封的吧。製作複雜的傳動係統需要很多堅硬而且不容易變形的零件,這些零件的材料顯然不能靠骨頭或者是石頭。於是材料的問題成為了這群發明者最頭疼的問題,在不能利用聖城中現成工具的情況下,他們甚至不能在海洋中點火,更別提是冶煉金屬之類的事情了,而且用什麽方式來密封也是問題。
這個問題困擾了汐海人數百年,最初的開拓者最終隻留下了美好的設計藍圖,卻沒有等到真正成功的那一天就早已離去,直到幾百年後,一位繼承先祖事業的汐海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一種稀有的名為膠草的植物。這種植物擁有肥碩的葉子,在被割破了葉片之後會從裏麵流出一種氣味古怪的乳白色粘稠液體,而且這種膠狀物並不能溶於海水,反而會在海水中聚集在一起。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種程度,那麽這種材料也沒什麽稀奇的,關鍵在於這位汐海人發現了這種膠狀物會在持續的高溫下漸漸硬化,成為一種特殊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且硬度極高並不容易變形,還能夠在海水中長久穩定保持自身的性質。
正因為這本身就是由膠狀物硬化變形產生的,因此這種被命名為膠草脂的材料才具備了很強的可塑性,甚至可以被用於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零件。
困擾了汐海人無數年的謎題一朝告破,頓時這位名叫希維的汐海人也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不用多久,他就能夠得到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然而,聖城內部哪怕是加熱設備也是不允許用於加工那些帶出去的裝置的,因此他必須找到能夠在自然環境下用於加熱膠草脂的方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聖城向南三十公裏就是一片大型的海底熱泉區域,從理論上來計算,這些大型海底熱泉的溫度也足夠使膠草脂在模具中完全凝固成型了,但是相關的具體實驗顯然是必不可少的。
在經曆了一番準備之後,希維就帶著一批汐海人向著熱泉所在區域出發了,由於這是實驗性質的工作,因此他們使用了聖城提供的深潛器快速抵達了那片熱泉區域。說起來簡單,其實製作過程還是有些複雜的……他們需要利用一些類似於粘土的東西製造出簡陋的模具,再把這些模具掛在細長的骨棒上放入熱泉那沸騰的海水中燒一次,再把帶來的膠草葉片割開,戴著植物葉片製作的臨時手套把膠草脂塞入模具內部。膠草脂是不溶於海水的,而且讓這種帶著微弱毒性的東西接觸到眼睛或者嘴巴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可是在完全充斥海水的環境中要防止這一點又實在是太難了。
最終,這位名叫希維的汐海人又想出了一個有趣的辦法,他大膽地將一小撮沙粒混入了膠狀的膠草脂中,大大增強了材料互相之間的吸附能力,使得它們更加不容易擴散開來,而且意外的是這樣卻沒有削弱材料強度,甚至因為組成了一種類似複合材料的模式,使得最終成品的穩定性大大提高了,這無疑又會是他前途廣闊的一大優勢。
在未來,有無數學者猜測過這位名叫希維的汐海人可能會因此獲得何等巨大的財富與地位,膠草脂的發現所解決的絕不僅僅是人造空舟的問題,更是一種像陸地上的鐵一樣可以應用到無數方麵的材料,它的價值不可估量,就連膠草本身,這種原本隻是比較稀有的植物也瞬間身價百倍,經過無數年種植之後成為了規模龐大的經濟作物。
然而,或許命運就是這麽諷刺的一件事情吧,作為這一切的發明者,那個名叫希維的汐海人最終卻沒能享受到這一切……就在那一次熱泉附近進行膠草脂實驗的時候,大概是為了更加仔細地觀測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的變化,他大膽地向著熱泉深入了一點,而就在那時,附近正好爆發了一次小型地震,一股沸騰的水流直接擊穿了他腳下並不堅實的地麵,將他卷入了麵前高溫的大型海底熱泉中。當同行的汐海人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從熱泉中拉出來的時候,卻發現他已經是……八成熟了。
恩,這就是一位天才發明家不幸遇難的故事。
(感謝“兔子的琪露諾”,“輪迴星塵瞳”與“路人123君”的打賞~章節首尾那些所謂的ps其實都是點娘自動強行加上去的,大家可以不必理會。)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迴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