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遠方文明殘影,星空網關汝主何在。
~~~~~~~~~~~~~~~~~~~~~~~~~~~~
雙螺旋結構,這是宇宙中碳基生物最常見的一種基因構造形態,仿佛是被神明精心設計過一樣充滿了種種神奇的特性:結構穩定,能夠儲存大量的信息,複製過程不容易出錯,同時構成元素也都是宇宙中大量存在的常規元素種類。
當這個異常熟悉的形狀通過數據建模逐漸展現出來的時候,星嵐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做夢……這個圖像怎麽可能在這裏以這種形態出現?但是事實又確實如此,即使這段雙螺旋序列非常之短,甚至整體也隻有幾百個原子構成,但是它的形狀確實就是標準的dna雙螺旋形態,而且是動態的,正在以一條無形的中心線為圓心不斷地旋轉著,即使旋轉速度非常慢,但是確實是在不斷旋轉著。
如果你以為這是發現了生命基因的痕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形成這個雙螺旋圖案的數據並非來自於那些正在對星球進行探查的傳感器,而是來自於引力波雷達陣列統合出來的波段數據。
是的,讓星嵐為之無比震驚的正是這一點……這不是真正的dna分子,組成這個巨大雙螺旋結構的每一顆原子所處的位置都是黑暗星空中的一個引力擾動點,它們在數個天文單位的尺度上有規律地相互連接在一起,而麵前這顆黑暗中的神秘行星便是位於其中一顆碳原子所處的位置上。
既然這個引力點是一顆行星……那麽很容易就可以猜到其它類似的引力點應該也是分布在這片星空中的行星,依此類推的話,一副龐大的圖景就這麽呈現在了星嵐麵前,這是一個由數百顆行星在廣闊的天文尺度上組合而成的宇宙螺旋帶!
“這到底是什麽東西……”星嵐反複確認著接收到的各項數據,保證她所構建的模型正確無誤……事實上這已經沒什麽好確認的了,這種完美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很顯然不可能是偶然的數據錯誤能夠產生的,而且麵前這顆行星上表現出的文明跡象也異常明顯,她之所以還反複確認僅僅是對於這種非同一般的奇跡感到難以置信而已,“就算是環繞在近地軌道之上的星環或者能夠自由移動的行星堡壘,也遠遠無法與這種龐大的結構體相媲美。”
是誰,如同玩弄組裝積木一樣拚接著星空中的行星,將它們拚接成了這個長度足有數十個天文單位的巨大雙螺旋分子鏈?同時,這個壯觀工程中最強悍的不是能夠拚裝起這個造型,而是讓這個星空積木維持住了現在的形狀不會散架……行星之間的引力可不會像原子之間的力那樣規律穩定,你不能指望偶然巧合的位置就可以讓它們形成一個穩定的引力平衡,要知道就算是三個引力點相互環繞形成的三體問題就已經幾乎無解,更別提這足足數百個引力點組成的複雜混沌係統了。
這個異常優美的形狀注定了無法被普通肉眼直接看到全貌……哪怕是把畫麵整體縮小也不行,因為行星的尺寸相對於它們之間的距離來說顯得過於渺小了,根本就微小到無法捕捉,也隻有通過儀器進行數據建模或者是星嵐把大量信號子彌漫到這個結構所處的空間範圍才能夠一睹它真正的麵貌:那個在宇宙中繞著軸心自轉的雙螺旋分子。
這種不可思議的技術已經遠遠超出了她所能夠做到的極限,星嵐很清楚這一點,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在這裏對這些行星進行改造的文明並不像是夜萊文明那樣可以讓星嵐為所欲為的低級文明,而很有可能是一個科技水平比她強得多的文明,甚至說不定是曳空碟那樣的存在。
“事情,有點變麻煩了啊……”考慮到對方可能擁有的科技水平,星嵐越發謹慎了起來,即使是附近沒有可以方便獲取能量的恆星,她還是將一部分信號子分散了出去,“要是就這樣全都集中在一起的話,說不定會被幹掉……這地方的空間坐標可是相當有價值的啊,不能就這麽丟失了。”
從飛船動力中樞獲取了足夠能量的信號子迅速開始朝著不同的方向擴散開來,這些彌漫到遠處的信號子會直接進入休眠的待機模式來節省自身攜帶的能量……微弱的星光不足以提供它們維持高維結構所需的能量,在無法確認能否從那些古怪星球上獲得能量補給之前,這艘星際戰艦上攜帶的那些反物質能量便是目前星嵐所能獲得的全部補給了,這種情況下當然是能省則省比較好。
不過,還沒等星嵐對接下來的行動做出進一步規劃,麵前這顆黑暗表麵上分布著離散光點的行星就好像是一台因為年代久遠而出現了延遲的座鍾一樣,慢悠悠地終於做出了遲來的反應。
在那一刻,這顆普通的星球仿佛化身為了宇宙茫茫星海中一座明亮的燈塔,原本幾乎無法察覺的存在感也一下子變得異常強烈,在所有探測儀器中的讀數都瞬間開始成千上萬倍地增長……就好像是這裏突然發生了一次超新星爆發一樣驚人。
星嵐還以為這個星球上的自動防衛係統終於反應了過來,甚至都已經控製著飛船緊急減速準備規避了,不過她很快就發現了對方究竟是要做些什麽,這不是攻擊,僅僅是一次信號發送而已。
一段有規律的波動突然從星球表麵向著太空發射了出去,它不是單一的波動,而是許多種不同波動共存的形態,其中包含了電磁波,引力波,空間自身震蕩的波紋……甚至有一層高能粒子以一定的間隔向著太空擴散。它們的表現形式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共同點在於都擁有著相同的波形變化規律,承載著相同的信息向四麵八方散去。
這些信號並沒有做出什麽刻意的掩飾,星嵐自然迅速地捕捉到了這次短暫爆發所輻射出的信號波形,這些波形並不是加密的通訊信號,反而更像是一段迫切希望被其它接收者解讀出全部內容的信息……它甚至自身就帶有一套語言編碼庫,承載著一段特殊的翻譯代碼。在有了這套相應的編碼庫之後,星嵐僅僅花費了幾分鍾的時間就成功地破解出了這段信息的含義。
然而,這並不是什麽威脅的通知,也不是友好的問候,它甚至根本就不能算是交流的語句,這段信息僅僅是在不斷地重複著一個固定的名詞,而從編碼庫裏的信息來看,它的意思應該是……
【星空網關8051-450#】
“這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設備的編號……”在破譯出其含義的第一時刻,星嵐就有了這種感覺,這顆星球發射出的信息是某種編號,不過在這個編號的末尾還有一個古怪到無法翻譯的字符,應該是某種沒有對應含義的特殊名字,她也就用一個#代替了這個特殊字符的位置,“不過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星空網關又是什麽?”
她停留在原地等待了一會,期待著是否能夠得到更多的信息,不過這顆行星在對外連續發送了二十秒左右的重複信號之後很快又恢複了那平靜的樣子,在三個巨大星環的包圍下繼續圍繞著雙螺旋結構中央那道看不見的中軸線公轉,就好像之前所發生的一切都隻是錯覺一樣。
很顯然,這不可能是在純自然的引力環境下會有的運轉路線,萬有引力的作用根本就不足以誕生如此精妙的運轉路線,所以即使表麵上看不到任何明顯的推進器,肯定有某種外力在約束著這顆行星保持著現在的這種軌道,或許是某種星體推進技術,那就引出了一個恐怖的可能性,這裏的數百顆行星……難道全都是能夠自行控製移動軌跡的星球堡壘麽?如果上麵還搭載著戰爭武器呢?
數百個能夠在星空中受控運動的行星堡壘……一個如此龐大的結構體甚至不需要裝備任何的直接打擊方式,就算是在恆星係旁邊稍微接近一下就已經足以讓其內部的行星引力平衡被打破,進而脫離原定公轉軌道,演化成一場滅頂之災了……
思考了一會之後,星嵐控製著飛船打開了側麵的艙蓋,從中彈出一枚長度隻有兩米多的小型機動衛星,並且將一部分信號子植入內部電路來進行操縱。考慮到接下來可能存在的危險性,並且附近沒有其它能量補給點,她不能直接拿這艘星際飛船來進行冒險,而是利用那些小型衛星探路。
信號子接入控製係統之後迅速分散到每一處電路中,並且控製著衛星的小型反物質電池開始從待機轉入正常運行,推動著整體向附近最明顯的標誌物……那團如有實質的巨大白色光輝前進。
畢竟不管怎麽看,那玩意的存在感也實在是強得過分了一點,簡直就是在正大光明地宣告:這裏隱藏著很關鍵的秘密,請務必來探查一番。
或許是動力中樞,或許是武器平台,不過不管怎麽說,那裏肯定存在著值得探尋的秘密……星嵐可不相信星球表麵那麽一團巨大的光芒僅僅是一個裝飾性作用的奢侈品而已,它肯定有某種用途。
不過,她的打算很快就遭遇了挫折,當小型機動衛星一直穿過了最內層的星環試圖接近星球表麵時,這顆行星終於再一次有了反應……它的星環轉動速度一下子開始了加快,而那團巨大的白色光芒中則是猛地射出了一道直徑足有千米的巨大光束,以某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將正在前進的小型機動衛星直接定格在了真空中。
光束亮度猛地暴增,一道刺眼的閃光之後,原本被光束完全籠罩的小型機動衛星已經不見蹤影。
~~~~~~~~~~~~~~~~~~~~~~~~~~~~
雙螺旋結構,這是宇宙中碳基生物最常見的一種基因構造形態,仿佛是被神明精心設計過一樣充滿了種種神奇的特性:結構穩定,能夠儲存大量的信息,複製過程不容易出錯,同時構成元素也都是宇宙中大量存在的常規元素種類。
當這個異常熟悉的形狀通過數據建模逐漸展現出來的時候,星嵐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做夢……這個圖像怎麽可能在這裏以這種形態出現?但是事實又確實如此,即使這段雙螺旋序列非常之短,甚至整體也隻有幾百個原子構成,但是它的形狀確實就是標準的dna雙螺旋形態,而且是動態的,正在以一條無形的中心線為圓心不斷地旋轉著,即使旋轉速度非常慢,但是確實是在不斷旋轉著。
如果你以為這是發現了生命基因的痕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形成這個雙螺旋圖案的數據並非來自於那些正在對星球進行探查的傳感器,而是來自於引力波雷達陣列統合出來的波段數據。
是的,讓星嵐為之無比震驚的正是這一點……這不是真正的dna分子,組成這個巨大雙螺旋結構的每一顆原子所處的位置都是黑暗星空中的一個引力擾動點,它們在數個天文單位的尺度上有規律地相互連接在一起,而麵前這顆黑暗中的神秘行星便是位於其中一顆碳原子所處的位置上。
既然這個引力點是一顆行星……那麽很容易就可以猜到其它類似的引力點應該也是分布在這片星空中的行星,依此類推的話,一副龐大的圖景就這麽呈現在了星嵐麵前,這是一個由數百顆行星在廣闊的天文尺度上組合而成的宇宙螺旋帶!
“這到底是什麽東西……”星嵐反複確認著接收到的各項數據,保證她所構建的模型正確無誤……事實上這已經沒什麽好確認的了,這種完美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很顯然不可能是偶然的數據錯誤能夠產生的,而且麵前這顆行星上表現出的文明跡象也異常明顯,她之所以還反複確認僅僅是對於這種非同一般的奇跡感到難以置信而已,“就算是環繞在近地軌道之上的星環或者能夠自由移動的行星堡壘,也遠遠無法與這種龐大的結構體相媲美。”
是誰,如同玩弄組裝積木一樣拚接著星空中的行星,將它們拚接成了這個長度足有數十個天文單位的巨大雙螺旋分子鏈?同時,這個壯觀工程中最強悍的不是能夠拚裝起這個造型,而是讓這個星空積木維持住了現在的形狀不會散架……行星之間的引力可不會像原子之間的力那樣規律穩定,你不能指望偶然巧合的位置就可以讓它們形成一個穩定的引力平衡,要知道就算是三個引力點相互環繞形成的三體問題就已經幾乎無解,更別提這足足數百個引力點組成的複雜混沌係統了。
這個異常優美的形狀注定了無法被普通肉眼直接看到全貌……哪怕是把畫麵整體縮小也不行,因為行星的尺寸相對於它們之間的距離來說顯得過於渺小了,根本就微小到無法捕捉,也隻有通過儀器進行數據建模或者是星嵐把大量信號子彌漫到這個結構所處的空間範圍才能夠一睹它真正的麵貌:那個在宇宙中繞著軸心自轉的雙螺旋分子。
這種不可思議的技術已經遠遠超出了她所能夠做到的極限,星嵐很清楚這一點,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在這裏對這些行星進行改造的文明並不像是夜萊文明那樣可以讓星嵐為所欲為的低級文明,而很有可能是一個科技水平比她強得多的文明,甚至說不定是曳空碟那樣的存在。
“事情,有點變麻煩了啊……”考慮到對方可能擁有的科技水平,星嵐越發謹慎了起來,即使是附近沒有可以方便獲取能量的恆星,她還是將一部分信號子分散了出去,“要是就這樣全都集中在一起的話,說不定會被幹掉……這地方的空間坐標可是相當有價值的啊,不能就這麽丟失了。”
從飛船動力中樞獲取了足夠能量的信號子迅速開始朝著不同的方向擴散開來,這些彌漫到遠處的信號子會直接進入休眠的待機模式來節省自身攜帶的能量……微弱的星光不足以提供它們維持高維結構所需的能量,在無法確認能否從那些古怪星球上獲得能量補給之前,這艘星際戰艦上攜帶的那些反物質能量便是目前星嵐所能獲得的全部補給了,這種情況下當然是能省則省比較好。
不過,還沒等星嵐對接下來的行動做出進一步規劃,麵前這顆黑暗表麵上分布著離散光點的行星就好像是一台因為年代久遠而出現了延遲的座鍾一樣,慢悠悠地終於做出了遲來的反應。
在那一刻,這顆普通的星球仿佛化身為了宇宙茫茫星海中一座明亮的燈塔,原本幾乎無法察覺的存在感也一下子變得異常強烈,在所有探測儀器中的讀數都瞬間開始成千上萬倍地增長……就好像是這裏突然發生了一次超新星爆發一樣驚人。
星嵐還以為這個星球上的自動防衛係統終於反應了過來,甚至都已經控製著飛船緊急減速準備規避了,不過她很快就發現了對方究竟是要做些什麽,這不是攻擊,僅僅是一次信號發送而已。
一段有規律的波動突然從星球表麵向著太空發射了出去,它不是單一的波動,而是許多種不同波動共存的形態,其中包含了電磁波,引力波,空間自身震蕩的波紋……甚至有一層高能粒子以一定的間隔向著太空擴散。它們的表現形式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共同點在於都擁有著相同的波形變化規律,承載著相同的信息向四麵八方散去。
這些信號並沒有做出什麽刻意的掩飾,星嵐自然迅速地捕捉到了這次短暫爆發所輻射出的信號波形,這些波形並不是加密的通訊信號,反而更像是一段迫切希望被其它接收者解讀出全部內容的信息……它甚至自身就帶有一套語言編碼庫,承載著一段特殊的翻譯代碼。在有了這套相應的編碼庫之後,星嵐僅僅花費了幾分鍾的時間就成功地破解出了這段信息的含義。
然而,這並不是什麽威脅的通知,也不是友好的問候,它甚至根本就不能算是交流的語句,這段信息僅僅是在不斷地重複著一個固定的名詞,而從編碼庫裏的信息來看,它的意思應該是……
【星空網關8051-450#】
“這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設備的編號……”在破譯出其含義的第一時刻,星嵐就有了這種感覺,這顆星球發射出的信息是某種編號,不過在這個編號的末尾還有一個古怪到無法翻譯的字符,應該是某種沒有對應含義的特殊名字,她也就用一個#代替了這個特殊字符的位置,“不過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星空網關又是什麽?”
她停留在原地等待了一會,期待著是否能夠得到更多的信息,不過這顆行星在對外連續發送了二十秒左右的重複信號之後很快又恢複了那平靜的樣子,在三個巨大星環的包圍下繼續圍繞著雙螺旋結構中央那道看不見的中軸線公轉,就好像之前所發生的一切都隻是錯覺一樣。
很顯然,這不可能是在純自然的引力環境下會有的運轉路線,萬有引力的作用根本就不足以誕生如此精妙的運轉路線,所以即使表麵上看不到任何明顯的推進器,肯定有某種外力在約束著這顆行星保持著現在的這種軌道,或許是某種星體推進技術,那就引出了一個恐怖的可能性,這裏的數百顆行星……難道全都是能夠自行控製移動軌跡的星球堡壘麽?如果上麵還搭載著戰爭武器呢?
數百個能夠在星空中受控運動的行星堡壘……一個如此龐大的結構體甚至不需要裝備任何的直接打擊方式,就算是在恆星係旁邊稍微接近一下就已經足以讓其內部的行星引力平衡被打破,進而脫離原定公轉軌道,演化成一場滅頂之災了……
思考了一會之後,星嵐控製著飛船打開了側麵的艙蓋,從中彈出一枚長度隻有兩米多的小型機動衛星,並且將一部分信號子植入內部電路來進行操縱。考慮到接下來可能存在的危險性,並且附近沒有其它能量補給點,她不能直接拿這艘星際飛船來進行冒險,而是利用那些小型衛星探路。
信號子接入控製係統之後迅速分散到每一處電路中,並且控製著衛星的小型反物質電池開始從待機轉入正常運行,推動著整體向附近最明顯的標誌物……那團如有實質的巨大白色光輝前進。
畢竟不管怎麽看,那玩意的存在感也實在是強得過分了一點,簡直就是在正大光明地宣告:這裏隱藏著很關鍵的秘密,請務必來探查一番。
或許是動力中樞,或許是武器平台,不過不管怎麽說,那裏肯定存在著值得探尋的秘密……星嵐可不相信星球表麵那麽一團巨大的光芒僅僅是一個裝飾性作用的奢侈品而已,它肯定有某種用途。
不過,她的打算很快就遭遇了挫折,當小型機動衛星一直穿過了最內層的星環試圖接近星球表麵時,這顆行星終於再一次有了反應……它的星環轉動速度一下子開始了加快,而那團巨大的白色光芒中則是猛地射出了一道直徑足有千米的巨大光束,以某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將正在前進的小型機動衛星直接定格在了真空中。
光束亮度猛地暴增,一道刺眼的閃光之後,原本被光束完全籠罩的小型機動衛星已經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