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潮湧恆靜紫盤,質能轉換虛空增殖。


    ~~~~~~~~~~~~~~~~~~~~~~~~~~~~


    年輕的藍色恆星被詭異的黑暗之物包裹,如同一輪殘缺的藍色彎月懸掛於天際,讓人感到說不出的死寂蒼涼,而紅巨星留下的巨型屍骸:那一大團錐形氫氣雲更是給人一種恐怖的感覺。


    這幾億年間到底是什麽力量,居然可以把這個雙星係統摧殘到如此的地步?


    “潛伏信號子的休眠模式似乎執行得太過於徹底了一點啊……”星嵐苦笑了一下,看著那團似乎是被藍色恆星引力拉成錐形的紅巨星殘骸,“就連一整顆恆星因為意外熄滅都沒有反應過來,一直到現在才發現……”


    麵對如此詭異的狀況,星嵐沒敢讓五點五號靠近恆星,那實在是太冒險了,而比起熄滅的紅巨星,她更在意那顆正在壓迫下變得混亂的藍色恆星,那層黑色的物質到底是什麽東西?竟然可以包裹整顆恆星並逐漸使其失控……


    確認了小謎昕沒有大礙隻是短暫昏迷之後,圍繞在飛船附近的信號子迅速匯合了恆星中湧出的信號子,補充了足夠的能量在飛船附近聚合,然後按照特定的順序連接起來,組成一麵無形的巨大望遠鏡……或者說實際上是光子捕獲網。


    如同真正的透鏡一樣,信號子旋轉變形,組成越發緊密的多層捕獲區,將分辨率不斷地提高著,大量的信息湧入思維網絡,轉化為越來越清晰的圖像信息。


    遠遠看去似乎如同宇宙背景一般黑暗的神秘物體其實並不是那麽徹底的黑,通過畫麵的不斷放大之後,星嵐眼前出現了一片如同火山岩漿凝固之後形成的黝黑大地。


    是的,大地。將這顆巨大的藍色恆星包裹了大半的黝黑外殼表麵並不是徹底光滑的,而那些高低不平的地方雖然看似不起眼,但是真正站在其上的時候,放眼所能看到的就是一片峰巒迭起的無垠大地……遠比任何一顆行星的表麵都要大得多。


    這是一片動蕩的大地,每一次來自底部恆星力量的衝擊都會讓它猛地鼓起一大塊,但是這個龐大的物體卻不是岩石般頑固,而是充滿了韌性。一旦下方的衝擊退去,它就會再一次反彈,就好像一根被鬆開的皮筋,帶來的後果便是遠遠超過十級地震的劇烈起伏。


    “這不是機械……”星嵐很是肯定地下了結論,“沒有任何規則的表麵,那些高低起伏的花紋也看不出任何具有邏輯性的規律,但是我真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奇怪的東西……”


    搖晃起伏的黑色大地在畫麵中迅速移動著,奇怪的是即使經曆著如此之大的拉伸,這些物質卻沒有出現任何崩塌破裂的跡象,而是仍然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似乎完全違背了流體力學,如同液體表麵一樣不留下任何縫隙。


    直到一抹異樣的色彩從畫麵中一晃而過……


    “剛才那是什麽!”星嵐一驚,連忙操縱著信號子朝剛才的方向轉動視角,“那個色彩……莫非是這個東西?這又是什麽?”


    一個紫色的圓盤如此突兀地出現在信號子的視野中,那好像是最精致藝術品一樣的花紋緊密地纏繞在它光滑無暇的表麵上,裝飾得如同博物館中華美的展覽品。


    “文明造物,這不可能是天然產生的……”星嵐咬住嘴唇,仔細地打量著這個出現在恆星黑色外殼上方的古怪飛行物,“完全看不懂的形態……”


    半透明的奇特帷幕籠罩在完全看不出任何推進裝置的圓盤表麵,光是從外觀上就無法推測出它任何可能的組成結構。這個直徑大概有三四百米的紫色圓盤就這麽靜靜地懸浮在一個穩定的高度,默默地注視著下麵正在起伏不定的黑色古怪物質,好像一個沉默的旁觀者。


    星嵐沒有敢於過多地盯著這個地方看,在記錄了坐標之後她便開始繼續轉動鏡頭看向黑色外殼上的其它位置,而很快,第二個,第三個……當畫麵快要移動到殼狀物邊緣的時候,大概一共發現了幾十個外觀完全一樣的古怪飛行器,它們都如同沉默的旁觀者一樣靜靜地飄浮在恆星上方。


    這顆年輕的藍色恆星表麵的溫度相當高,但是不知為何這股熱量被那層黑色的殼狀物阻隔得十分徹底,從光譜中可以分析出那層殼狀物外部表麵的溫度基本恆定維持在一百度左右……這是一個相當古怪的數字。


    如果是溫度高達上千度,那麽可以很肯定這層殼狀物並沒有完全阻擋來自恆星的熱量,它隻是自身具有極強的耐熱性而已。如果溫度一直跌到零下一百多度,那麽也可以說這層殼狀物的結構很可能跟岩石類似,依靠厚度幾乎完全阻擋了來自恆星的熱量。


    但是它的溫度是一百多度,一個相對於恆星火焰來說超低,相對於宇宙真空來說又超級高的古怪溫度。


    “感覺這裏的外部溫度簡直就好像是被刻意恆定在這種狀態下一樣……”星嵐疑惑地嘀咕著,在看見那些古怪的紫色圓盤之後她已經完全排除了自然原因導致恆星產生這種變化的可能,而是開始從文明種族的角度思考這些問題,“雖然感覺上完全不像是機械,但是如果……僅僅是如果,這層殼狀物能夠吸收下麵恆星發出的巨大能量來讓上表麵甚至整體都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溫度範圍內的話,那就出現了一個更有意思的問題了……”


    吸收成千上萬度的高溫,卻僅僅維持著一百攝氏度左右的環境,如此懸殊的對比,那麽那些多餘的能量呢?那些多餘的被吸收的能量去了哪裏?


    當畫麵真正轉移到那些黑色殼狀物分布的邊緣地帶,恆星藍色的明亮光焰映入眼簾之後,星嵐不得不放棄了遠距離的觀測……過於明亮的恆星光輝已經使她無法正常分辨邊緣地帶的細節了,而那些完全是無序產生的自然光又不能采用固定偏振的手段來過濾掉。


    恆星中殘留的信號子再一次開始了活動,它們吸收了足夠的能量之後脫離了炙熱的火海,開始向著上方移動,在大約上升了數萬公裏之後,終於接觸到了分布在恆星表麵的神秘外殼。


    全方位的立體視角,將最真切的畫麵展示在星嵐麵前。


    “這層外殼居然在……”


    足以遮蓋恆星的巨大黑色殼狀物,從邊緣處可以看出它的厚度卻隻有十幾公裏,這點距離相對於它的麵積來說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然而,在這個截麵處信號子卻觀察到了無比恐怖的一幕。


    蠕動,扭曲,擴散!


    黑色的不明物體並沒有岩石般牢固的質感,而是如同膠狀在不斷地扭動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著尚未被覆蓋的地方在擴散著。當親眼看著這些黑色浪潮湧動著不斷迎麵衝擊過來吞沒一切的場麵時,星嵐也不禁感覺到這確實是如同地獄般可怕的畫麵。


    “它在擴散!而且是持續不斷的擴散!”


    如果將視角放大到整顆恆星的畫麵,這個場景就好像是一張靜止的照片,隻能看見一輪殘缺的巨大藍月,但是一旦近距離觀察才會知道這些黑色的東西是多麽恐怖的存在,它們就好像地球上的行軍蟻,如同黑色的大海拍打過來。


    但是遠比那更可怕。


    黑色殼狀物並沒有直接接觸恆星表麵,通過信號子的視角星嵐可以看出即使是這種高耐熱物質也不可能直接承受恆星的高溫。每當來自恆星的巨浪撞擊在外殼的下表麵時,也會有一部分物質被直接氣化蒸發,但是剩餘部分會很快蠕動著迅速擴大,重新充斥這些殘缺的區域。


    漆黑的太空中,除了散亂的粒子沒有任何東西可供吞噬,但是那些黑色的殼狀物愣是可以無中生有一般,在空無一物的真空中不斷擴大自己的地盤,漸漸遮掩住這顆恆星殘餘的部分。


    “不對,不可能是無中生有,肯定會存在著合理的解釋,啊對了,倒不如說是……”星嵐突然意識到了什麽,不禁震驚地喊了出來,“那些從行星上吸收的多餘能量!這是質能轉換!它在不斷地把能量轉換為物質並且以此自我增長!”


    物質與能量轉換,這其中懸殊的比例是相當驚人的,使得一般人對此第一反應都是質量轉換能量的例子,比如核反應與反物質碰撞之類的,而相比較之下,用能量來凝固為物質似乎顯得過於不劃算了。但是,一顆恆星能產生多大能量?


    即使核反應隻是轉換了物質質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是恆星龐大的體積決定了它每一秒鍾都會有數百萬噸的質量被轉化為能量釋放,即使其實隻有一小部分被捕獲,轉換比例也極低,最後依舊能夠產生可怕的質量增長!


    “更何況我可不相信這家夥所產生反應的轉換率會低到哪裏去……”恍惚間,星嵐似乎明白了什麽,喃喃自語著,“原來隻是一小部分,後來一直吸收恆星能量自我擴增,隨著麵積增長,吸收到的能量也一起增加,結果麵積增加越來越快,才產生了這種遮蔽了大半個恆星的驚人規模嗎?”


    “上表麵溫度始終保持在一百度左右……我早就該想到的,體溫啊,這是恆定的體溫啊!”星嵐控製著五點五號緩慢調轉飛船的朝向,語氣中充滿了凝重,“沒有規律的外表,因為你確實不是機械,而是一隻無比龐大的……生物!”


    “可以承受超高溫和巨大的撕扯力,能夠吸收光能來進行自我增長,最終徹底吞沒恆星,成為一顆**戴森球,即使這個過程需要花費上億年的時間,也是當之無愧的可怕生物啊。”無意識地捏緊了拳頭,星嵐看著一大串坐標數據在麵前滑過,“雖然不知道那些明顯是科技造物的設備到底是什麽用處,也不知道你具體的來曆,但果然還是先取個名字吧,畢竟是我見過的第二種太空生物呢,而且還是如此強大的生物。”


    “就叫你……鎖星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體意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翎空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翎空羽並收藏星體意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