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月接連發生的幾件事情,終於讓林氏知道,兒子這些年到底是怎麽過來的,可能這還不是全部,卻已經讓她提心吊膽,都有些後悔當初答應他離開方家,送入宗‘門’。.xshuotxt,訪問:. 。 僅她知道的這些事,隨便一件應對有誤,那就是粉身碎骨,看來在對兒子的了解上,還是他父親方同更勝一籌。
林氏心中暗歎不已,雖然她也知道修真界不太平,卻沒想到殘酷至此。不過她也是有決斷的人,很快就拋卻了這些長籲短歎,和方言商量起魔修之事,這是燃眉之急,不管下一步該怎麽走,都要先麵對此事。
三人坐在屋內,小聲地商量了一整夜,直到天亮時也沒有多少眉目,勉強有了幾個看似辦法的辦法。一個就是直接乘坐遠距離傳送陣,完全避開魔修的追殺,任他追蹤術再高明,也不可能追到數萬裏之外。可這傳送陣又不是方家開的,哪能說用就用,據說現在控製的非常嚴格,隻能算是辦法之一暫列其中。
另外一個就是將那魔修除去再走,這一點雖然沒有太大異議,可是在如何設計擊殺此人時,方言提出的辦法卻讓林氏大搖其頭,原因是危險太大。想要將其除去,隻能是‘誘’殺,方言並不是魔修,即使以前得到過一‘門’追蹤秘術,卻無法修煉,找不到那人,隻有想辦法將他引出來。
引出來以後,也就是在城內,還是在城外設下圈套,無外乎這兩種選擇,都需要方言親身上陣,以自身為餌,才能釣上那名魔修,而無論哪一種,方言都危險無比。
林氏覺得還是先用第一個辦法,她十分不願方言再去行險,尤其是在她眼皮子底下,讓她內心很難接受。方言隻好試試看,乘坐傳送陣到其他大城,這當然好,甚至還可以設法聯係到妹妹方青,隻是傳送陣已不比平時,據說要有仙城開具的通行令才行。
現在是非常時期,各處大城都在嚴陣以待,不僅僅是麵對大劫,對大量蜂擁而來的人流亦是如此。南越地域廣闊,人口數量眾多,略微稠密之處便數以億計,而仙城數量卻曆來不多,尤其是像玄天城這一類的大城,在大劫的風聲初起之時,便有無數人前往。
方言當初建議家族搬遷,就是想讓方家逐漸進入大城之中,日子當然比不上在家裏,吃苦受累是免不了的,甚至處境比在烈陽城還要糟。可是那裏的防守卻要強得多,即使當炮灰也要選個希望大一些的地方,多少可以留下一些族人。
可方家沒人願意吃這樣的苦,方言也就沒有再往下說,因為除了進城以後的生計,族中那些凡人還要承受路途之苦,說出去更加沒人同意。凡人神魂孱弱,哪裏經得起傳送陣的煎熬,就連低階修士都很危險,隻能一路趕過去。
現在看來,方言當初的主意並不可取,莫說方家能否到達,就算到了那裏,從烈陽城這些時日發生的事情來看,方言上下這些人,隻怕連入城的資格都沒有,與城外那些在寒風中日日等待的人群,沒有多少區別。
而乘坐傳送陣遠遠離開,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開始這樣做了,烈陽城內那座僅有的傳送陣,幾年來都在超負荷運轉。為了維護這座曆史久遠的遠距離傳送陣,仙城近年來已經在逐漸減少使用頻率,這兩年更是嚴格規定了使用的條件,除非仙城開具通行令,任何人不得‘私’自使用。
盛陽‘門’看中的也是這一點,早就想向這邊伸手,卻又擔心胃口太大吃不下來,更擔心烈陽城這些人惱怒之下毀去陣法,故而一直投鼠忌器,並未采取過於‘激’烈的做法。而烈陽城高層也很識相,隻要是盛陽‘門’,或是以聯盟的名義使用傳送陣,一般都會滿足他們的要求,讓雙方的矛盾得以緩和。
昨晚幾人商量出這麽個結果,其實是方言想到的幾個辦法中,最不可行的一個,在城中通行令的難拿人所共知,可林氏還是覺得方言應該試一試,不願他去冒險。方言隻得厚起臉皮,再次向流雲子求援,盡管他知道可能‘性’不大,流雲子在城中連長老都不是,找上他也隻是了解一些內幕,看看能不能‘花’錢疏通罷了。
等到那裏一問,方言立刻就將這個想法完全打消。流雲子簡單明了地告訴他,想要得到傳送的機會絕無可能,除非他成為仙城的正式弟子,而且也隻有他一人,家眷和仆從都不在此列,離開的時間也不是現在,而是烈陽城發生危險之時。
這應該還算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其實說白了,這傳送陣就是烈陽城一眾修士的退路,若是大劫來臨後,城中抵擋不住,就會安排眾人通過傳送陣撤離。每次使用傳送陣,除了消耗靈石,對陣法本身也有損耗,現在大劫當前,當然是越少使用越好。
看來這條路是行不通了,方言趕緊又迴去和林氏商量,最後還是同意了方言的建議,就是由他以身做餌,在城內動手。具體辦法是他出麵設局,找人每日在城中打聽魔修之事,‘逼’迫他再次現身,即使不能一次擊殺,也要‘弄’清那人的底細,找到應對之策,否則他們根本無法成行,方言亦是被‘逼’出此下策。
既然已經商定,方言即刻就著手,自己在明處,林氏則指派幾名家族弟子暗中打聽,而青鸞則是尾隨方言,在暗處接應,隨時保護。隨後林氏就和方山傳訊,方言和青鸞開始準備行頭,裝扮一番,明日便去坊間。
烈陽城號稱散修之城,並非徒有其表,而是與它數萬年來形成的,便於散修生活和修煉的環境,外來的修士隻要進入城中,就能隨處體驗到。比如方言即將去的一個地方,那裏就是城中最具散修特‘色’的所在,“流言坊”,烈陽城中的一處密坊。
每個大城其實都有密坊,因為修士的需求是多方麵的,除了可以拿上台麵的東西,比如購買法器丹‘藥’,這些可以堂而皇之,公開買賣的東西之外,還有一些並不便於公然‘交’易,或是有悖人之常倫,違反修真界的公約,或是沒有違反但已經踩在線上,這些物品當然不能出現在坊市中。
可是有需求就會有‘交’易,市場不就是這麽形成的,既然有修士想要購買,就不乏追求暴利的各‘色’商家,想方設法地迎合這種需求,隻要利益足夠,規則、人倫,難道還會比靈石更珍貴?為了賺取靈石,殺人奪寶,甚至於淪為匪類也在所不惜,還會有人在乎從事這樣的生意。
於是這種專‘門’的市場悄然形成,誰也不知是在何時何地興起,此後便長盛不衰,吸引著眾多的修士前往‘交’易,裏麵的利益自然也是非常驚人。既然有好處,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仙城的興趣,其實越是大仙城,越需要海量的靈石來維護,這一塊當然不願放過。
可又要介入,攫取其中豐厚的利潤,又不能做的太過,損傷了仙城光鮮的外表,那就要小心處置其中的各種利害關係。不過這些大仙城從來不乏能人,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設立密坊,將那些不便放在明處的‘交’易,全部引入這裏,既有規則可以相對限製,又每天都有大筆靈石好處,何樂而不為。
至於這些‘交’易都是些什麽內容,其實也不用深究,多數都可以在凡人世界中找到,隻是這裏換了一件修仙世界的衣服。無外乎就是探聽消息、散布流言、盜取物品、買賣黑貨,甚至於販賣人口、替人殺人等等,包羅萬象,無所不為,隻要出得起靈石,自會有人幫著去做,而且不乏專業人士。
不過這些東西終究見不得光,更不適合大張旗鼓的宣傳,冠以密坊之名倒是十分貼切。而烈陽城在這方麵更甚,散修中本就不缺無法無天之徒,為了靈石鋌而走險之輩比比皆是,也就催生了一個無比繁榮的密坊,比其他仙城無論規模,還是‘交’易範圍都要大上一些,甚至不少修士專為此慕名而來。
隻是烈陽城終究還是一座小勢力共同守衛的仙城,比不得那些大宗‘門’治下的大城,至少在城中高階修士這方麵,就遠遠不如,因而密坊‘交’易再火爆,對手也大都是些不入流的家族或修士,層次再高恐怕也沒人敢接。
這座密坊由來已久,裏麵到底可以為修士做下多少隱秘之事,沒有人能‘弄’清楚,不過對其中最出名的‘交’易,卻是耳熟能詳,就是幫人散布流言。得益於數量眾多,幾乎無處不在的散修,烈陽城先天就有這個優勢,而散修本身又喜歡做這些事,幾乎天下各種流言蜚語,都是出自散修之口,而流言的力量也不可小覷。
久而久之,這處密坊原本的名字眾人都忘了,隻記得常用的綽號流言坊,口口相傳之下,密坊就被叫成了流言坊,位置就處在烈陽城的南麵,橫跨了幾個街區,規模確實非常大,從事這等營生的想必也不在少數。
平心而論,方言根本不願和這樣的商家打‘交’道,原因就是自己身上也不幹淨,一身隱秘之物不說,做下的諸多事情,被自己手刃的大宗‘門’弟子亦是不少,時常唯恐東窗事發,現在卻要和這些專做這等買賣的商家打‘交’道,心裏十分別扭。
可此時能夠借用的力量,也隻有這些隻認靈石不認人的亡命之徒,讓他自己單槍匹馬的前去,基本上有去無迴。而這種‘交’易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靈石必不可少,商家的信譽同樣重要,甚至對方還會提出一些額外要求,若是不能滿足,方言的願望一樣泡湯。
林氏心中暗歎不已,雖然她也知道修真界不太平,卻沒想到殘酷至此。不過她也是有決斷的人,很快就拋卻了這些長籲短歎,和方言商量起魔修之事,這是燃眉之急,不管下一步該怎麽走,都要先麵對此事。
三人坐在屋內,小聲地商量了一整夜,直到天亮時也沒有多少眉目,勉強有了幾個看似辦法的辦法。一個就是直接乘坐遠距離傳送陣,完全避開魔修的追殺,任他追蹤術再高明,也不可能追到數萬裏之外。可這傳送陣又不是方家開的,哪能說用就用,據說現在控製的非常嚴格,隻能算是辦法之一暫列其中。
另外一個就是將那魔修除去再走,這一點雖然沒有太大異議,可是在如何設計擊殺此人時,方言提出的辦法卻讓林氏大搖其頭,原因是危險太大。想要將其除去,隻能是‘誘’殺,方言並不是魔修,即使以前得到過一‘門’追蹤秘術,卻無法修煉,找不到那人,隻有想辦法將他引出來。
引出來以後,也就是在城內,還是在城外設下圈套,無外乎這兩種選擇,都需要方言親身上陣,以自身為餌,才能釣上那名魔修,而無論哪一種,方言都危險無比。
林氏覺得還是先用第一個辦法,她十分不願方言再去行險,尤其是在她眼皮子底下,讓她內心很難接受。方言隻好試試看,乘坐傳送陣到其他大城,這當然好,甚至還可以設法聯係到妹妹方青,隻是傳送陣已不比平時,據說要有仙城開具的通行令才行。
現在是非常時期,各處大城都在嚴陣以待,不僅僅是麵對大劫,對大量蜂擁而來的人流亦是如此。南越地域廣闊,人口數量眾多,略微稠密之處便數以億計,而仙城數量卻曆來不多,尤其是像玄天城這一類的大城,在大劫的風聲初起之時,便有無數人前往。
方言當初建議家族搬遷,就是想讓方家逐漸進入大城之中,日子當然比不上在家裏,吃苦受累是免不了的,甚至處境比在烈陽城還要糟。可是那裏的防守卻要強得多,即使當炮灰也要選個希望大一些的地方,多少可以留下一些族人。
可方家沒人願意吃這樣的苦,方言也就沒有再往下說,因為除了進城以後的生計,族中那些凡人還要承受路途之苦,說出去更加沒人同意。凡人神魂孱弱,哪裏經得起傳送陣的煎熬,就連低階修士都很危險,隻能一路趕過去。
現在看來,方言當初的主意並不可取,莫說方家能否到達,就算到了那裏,從烈陽城這些時日發生的事情來看,方言上下這些人,隻怕連入城的資格都沒有,與城外那些在寒風中日日等待的人群,沒有多少區別。
而乘坐傳送陣遠遠離開,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開始這樣做了,烈陽城內那座僅有的傳送陣,幾年來都在超負荷運轉。為了維護這座曆史久遠的遠距離傳送陣,仙城近年來已經在逐漸減少使用頻率,這兩年更是嚴格規定了使用的條件,除非仙城開具通行令,任何人不得‘私’自使用。
盛陽‘門’看中的也是這一點,早就想向這邊伸手,卻又擔心胃口太大吃不下來,更擔心烈陽城這些人惱怒之下毀去陣法,故而一直投鼠忌器,並未采取過於‘激’烈的做法。而烈陽城高層也很識相,隻要是盛陽‘門’,或是以聯盟的名義使用傳送陣,一般都會滿足他們的要求,讓雙方的矛盾得以緩和。
昨晚幾人商量出這麽個結果,其實是方言想到的幾個辦法中,最不可行的一個,在城中通行令的難拿人所共知,可林氏還是覺得方言應該試一試,不願他去冒險。方言隻得厚起臉皮,再次向流雲子求援,盡管他知道可能‘性’不大,流雲子在城中連長老都不是,找上他也隻是了解一些內幕,看看能不能‘花’錢疏通罷了。
等到那裏一問,方言立刻就將這個想法完全打消。流雲子簡單明了地告訴他,想要得到傳送的機會絕無可能,除非他成為仙城的正式弟子,而且也隻有他一人,家眷和仆從都不在此列,離開的時間也不是現在,而是烈陽城發生危險之時。
這應該還算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其實說白了,這傳送陣就是烈陽城一眾修士的退路,若是大劫來臨後,城中抵擋不住,就會安排眾人通過傳送陣撤離。每次使用傳送陣,除了消耗靈石,對陣法本身也有損耗,現在大劫當前,當然是越少使用越好。
看來這條路是行不通了,方言趕緊又迴去和林氏商量,最後還是同意了方言的建議,就是由他以身做餌,在城內動手。具體辦法是他出麵設局,找人每日在城中打聽魔修之事,‘逼’迫他再次現身,即使不能一次擊殺,也要‘弄’清那人的底細,找到應對之策,否則他們根本無法成行,方言亦是被‘逼’出此下策。
既然已經商定,方言即刻就著手,自己在明處,林氏則指派幾名家族弟子暗中打聽,而青鸞則是尾隨方言,在暗處接應,隨時保護。隨後林氏就和方山傳訊,方言和青鸞開始準備行頭,裝扮一番,明日便去坊間。
烈陽城號稱散修之城,並非徒有其表,而是與它數萬年來形成的,便於散修生活和修煉的環境,外來的修士隻要進入城中,就能隨處體驗到。比如方言即將去的一個地方,那裏就是城中最具散修特‘色’的所在,“流言坊”,烈陽城中的一處密坊。
每個大城其實都有密坊,因為修士的需求是多方麵的,除了可以拿上台麵的東西,比如購買法器丹‘藥’,這些可以堂而皇之,公開買賣的東西之外,還有一些並不便於公然‘交’易,或是有悖人之常倫,違反修真界的公約,或是沒有違反但已經踩在線上,這些物品當然不能出現在坊市中。
可是有需求就會有‘交’易,市場不就是這麽形成的,既然有修士想要購買,就不乏追求暴利的各‘色’商家,想方設法地迎合這種需求,隻要利益足夠,規則、人倫,難道還會比靈石更珍貴?為了賺取靈石,殺人奪寶,甚至於淪為匪類也在所不惜,還會有人在乎從事這樣的生意。
於是這種專‘門’的市場悄然形成,誰也不知是在何時何地興起,此後便長盛不衰,吸引著眾多的修士前往‘交’易,裏麵的利益自然也是非常驚人。既然有好處,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仙城的興趣,其實越是大仙城,越需要海量的靈石來維護,這一塊當然不願放過。
可又要介入,攫取其中豐厚的利潤,又不能做的太過,損傷了仙城光鮮的外表,那就要小心處置其中的各種利害關係。不過這些大仙城從來不乏能人,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設立密坊,將那些不便放在明處的‘交’易,全部引入這裏,既有規則可以相對限製,又每天都有大筆靈石好處,何樂而不為。
至於這些‘交’易都是些什麽內容,其實也不用深究,多數都可以在凡人世界中找到,隻是這裏換了一件修仙世界的衣服。無外乎就是探聽消息、散布流言、盜取物品、買賣黑貨,甚至於販賣人口、替人殺人等等,包羅萬象,無所不為,隻要出得起靈石,自會有人幫著去做,而且不乏專業人士。
不過這些東西終究見不得光,更不適合大張旗鼓的宣傳,冠以密坊之名倒是十分貼切。而烈陽城在這方麵更甚,散修中本就不缺無法無天之徒,為了靈石鋌而走險之輩比比皆是,也就催生了一個無比繁榮的密坊,比其他仙城無論規模,還是‘交’易範圍都要大上一些,甚至不少修士專為此慕名而來。
隻是烈陽城終究還是一座小勢力共同守衛的仙城,比不得那些大宗‘門’治下的大城,至少在城中高階修士這方麵,就遠遠不如,因而密坊‘交’易再火爆,對手也大都是些不入流的家族或修士,層次再高恐怕也沒人敢接。
這座密坊由來已久,裏麵到底可以為修士做下多少隱秘之事,沒有人能‘弄’清楚,不過對其中最出名的‘交’易,卻是耳熟能詳,就是幫人散布流言。得益於數量眾多,幾乎無處不在的散修,烈陽城先天就有這個優勢,而散修本身又喜歡做這些事,幾乎天下各種流言蜚語,都是出自散修之口,而流言的力量也不可小覷。
久而久之,這處密坊原本的名字眾人都忘了,隻記得常用的綽號流言坊,口口相傳之下,密坊就被叫成了流言坊,位置就處在烈陽城的南麵,橫跨了幾個街區,規模確實非常大,從事這等營生的想必也不在少數。
平心而論,方言根本不願和這樣的商家打‘交’道,原因就是自己身上也不幹淨,一身隱秘之物不說,做下的諸多事情,被自己手刃的大宗‘門’弟子亦是不少,時常唯恐東窗事發,現在卻要和這些專做這等買賣的商家打‘交’道,心裏十分別扭。
可此時能夠借用的力量,也隻有這些隻認靈石不認人的亡命之徒,讓他自己單槍匹馬的前去,基本上有去無迴。而這種‘交’易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靈石必不可少,商家的信譽同樣重要,甚至對方還會提出一些額外要求,若是不能滿足,方言的願望一樣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