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會後劉世光大汗,這麽明目張膽的拉班結派自己可能算是第一個了,不過這樣沒辦法,誰叫自己竟然忘了先和大家通氣了呢,現在要臨時抱佛腳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等在場的人都走了之後劉世光才收拾了一下走出了辦公室,往會議室走去。
這次,劉世光是壓著九點的整點鍾聲進入會場的,劉世光進去的時候,除了王衛國其餘的人都到了,劉世光直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然後等了兩分鍾王衛國才來,王衛國一進來便對著一副虛偽的笑臉和大家說道:“對不起了各位,人老了,這腿腳不利索,讓大家久等了。”
劉世光聽了之後很想說既然你腿腳不利索怎麽不申請提前退休啊?不過這話怎麽也不可能在這個場合說出口的,雖然大家都知道兩人勢如水火,但是適當的表麵工作還是應該做的:“王縣長,以後還是要多多注意一體吧。好了,各位,今天會議就正式開始吧。首先,大家看一下這份市委下來的文件,就上次增加唐華同誌和李軍同誌進常委會的決議組織上已經同意了,當然,這也是在場大夥都讚同的事情。現在大家歡迎一下兩位同誌吧。”
劉世光稍微對王衛國寒暄了一下後便拿著那份市裏麵下來的同意讓李軍和唐華進清泉縣常委會的文件給眾人都看了一下,然後說兩句體麵的話,在讓李軍和糖化都站起來慷慨激揚的說了一頓表決心的話後才打斷。
“李軍同誌和唐華同誌都是群眾的好幹部黨的好同誌,我想這點組織也是能夠看到的。希望你們二位以後能夠繼續堅持這種好的作風,在常委會上出策出力。好了,閑話也就不多說了,咱們開始吧。大家手上都拿到了今天的議題了,總共是五個問題,咱們一個個的來,先是第一個。”劉世光說道這裏頓了一下。
為什麽是五個呢?這個問題很好解釋的,本來就是五個議題,隻不過劉世光隻看重前三個罷了,在他看來前三個是他必須要拿下來的,不容有失,所以才會提前開會,做好準備。至於後麵兩個議題劉世光是打算送給王衛國的,畢竟現在在常委會上自己有其人,王衛國就算是加上政法委書記張永亮也不過才六票罷了,自己明顯稍勝一籌,如果什麽事自己都全部搶過來的話這不就成了自己的一言堂了嗎?
傳到上麵對自己的影響是很不好的,所以劉世光經過考慮後便把後麵兩個對自己益處不大的送給了王衛國。劉世光接著說道:“上次大家就一致同意了修路的問題,現在修路的籌備工作已經在進行了,關於需不需要成立一個專門負責此次全省範圍內的所有公路工程的部門現在是迫在眉睫了。這件事情大家今天就議出個結果來吧,誰有意見就誰先說吧”。
“我同意成立這樣一個部門”黃耀華首先說道,“這次咱們修路的工程量大,雖然隻是一般等級的鄉村公路,但是零零碎碎的加起來也是個非常打的工程量。這麽大的一個工程量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那是不行的,所以我讚同成立一個這樣的部門”。
“黃縣長,我看沒這個必要吧。你剛剛說的是沒有錯,是必須要有一個專門負責的的部門,但是咱們縣政府不是有這樣的機構嗎?單獨再設一個這樣的機構怕是有點說不過去吧。而且交通局的常建同誌工作一向做的很好。我覺得沒有必要再成立一個這樣的部門”一直以來就與黃耀華非常不對眼的羅建忠一聽黃耀華站出來說話立馬便提出了反對。
“怎麽沒有必要?我主管交通建設這一塊這麽多年了難道你比我還懂?”黃耀華就是個火爆脾氣,一見羅建忠他就火大,劉世光見黃耀華這牛脾氣又犯了連忙製止了黃耀華道:“黃縣長,咱們這是在議論。各位,大家也注意一下,我們這隻不過是在議論事情罷了,大家千萬不要帶有其它的一些感情在裏麵,而且大家說話也都和氣點,畢竟大家都是同事嘛。好了,黃縣長,你繼續說”。
“我還是覺得非常有必要,咱們清泉的交通局是個什麽樣的部門大家心裏都清楚。除了一個局長外,所有的幹事加起來才十個人。這麽大的一個工程量他們能負責的起來嗎?這次修路是縣委縣政府花了大力氣才提上了日程的,咱們不能兒戲。所以我堅持成立一個臨時性的部門主管此事”黃耀華顯然對於這個交通局非常的不看好。
“這也沒必要重新成立一個部門嘛,難道交通局就不能擴大編製了?我個人還是覺得繞開交通局重新成立一個部門的事情不符合規定,我堅決反對”羅建忠就像是個無奈一樣,氣的黃耀華直脖子粗。
“黃縣長說的很不錯,很有道理。不過羅縣長說的也算是有道理的。大家誰還有什麽意見沒有”劉世光直接在會上奚落羅建忠,一句也算是有道理的讓黃耀華聽了之後心裏舒服了很多。
“我覺得有必要成立這樣一個部門。畢竟這是個工程量大資金投入也巨大的工程,如果沒有一個專門的監督和控製部門的話很難保證不會出什麽意外,我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這樣的部門用以監督工程的進度、質量以及資金的具體流向,以確保工程在預算的投入內保質保量的完成”林軍直接說了一通,他這算是直接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劉世光這一邊和王衛國直接對著幹了吧,不過劉世光暗中觀察王衛國,這老頭子依舊是那一副半死不活的摸樣盯著自己手中的茶杯發著呆,劉世光甚至都懷疑他是不是得了老年癡呆症。
“好了,各位的意見大家也都聽明白了。今天的事情比較多,咱們就不多說了。大家直接舉手表決吧。同意成立一個這樣子的臨時部門的同誌請舉手。”劉世光說完之後自己舉起了手了,接著齊刷刷的舉了六隻手。
劉小強笑了笑後說道:“很好,有七位同誌同意這個決議。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記錄員,把這個記好。”
劉世光迴頭對坐在桌子旁邊不斷地記錄著的記錄員說道,然後又道:“既然要成立這麽一個部門,那麽就得有一個像樣的領導班子,大家認為誰最適合去主管負責這個事情?我個人比較看好黃縣長,黃縣長是個老清泉了,對於清泉的一山一水都了如指掌,由他出任這個職務相比能夠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黃縣長有資曆有能力,而且幹了這麽多年的交通工作這份經驗就沒有人能夠比的上。”
劉世光不想再拖時間了,直接自己提了出來。這下一個個都沒有說話了,羅建忠張了張嘴準備說什麽,但是直接被王衛國給瞪迴去了。王衛國直接說道:“我也同意黃縣長出任這個職務,在咱們清泉還有誰比黃縣長更適合呢?大家說是不是?”。
劉世光很意外地看了眼王衛國,隻見王衛國用耐人尋味地眼神望著劉世光,後來劉世光才感覺出來那眼神帶著一絲的陰險。
“大家還有沒有其它的人選?”劉世光看了看,見沒人說話直接道:“咱們還是按照規矩舉手表決一下吧,支持黃耀華同誌出任這個職務的請舉手”。依舊是七隻手,王衛國雖然讚同不過依舊沒有舉手,當然,這個對於劉世光來說無傷大雅。
第二個問題就很簡單了,王衛國竟然又大出劉世光的意外讚同起來,這讓劉世光覺得非常奇怪。不過細一想劉世光也就想明白了,現在自己勢大,他王衛國不管是同不同意這事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進行,他王衛國何不給自己賣個乖,這樣還能讓自己給他點好處,要是一味的反對萬一自己逼急了一點好處都不給他他也沒辦法,劉世光這麽想一點都沒有錯,因為他當時在王衛國勢力大的這半年也都是這麽過來的。開始的時候他還發對,後來見發對完全沒用,即使是和王衛國拍著桌子吵架也沒用,於是學乖了,還不如都同意,這樣起碼耳根清淨。
“今天大家的認識都很一致嘛。好了,咱們說說第三個吧。這個問題是個新問題,以前沒討論過,今天就一次性把它搞定吧。希望大家對這個議題都慎重一點。上次大家就一直同意了對紡織廠和冶金產進行改革改組的決定,現在咱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改革應該怎麽樣去改?”
劉世光說到這停頓了一下,一般說到這樣的問題都是必須要自己闡明一下紡織廠和冶金產的問題所在,然後又說出一下國家出台的一些意見的。劉世光想了想自己心裏早就想好的話接著道:“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一中全會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力爭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首先要盡最大努力實現這一目標。要從不同行業和地區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平衡發展的客觀進程,著力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老工業基地,把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為國有企業跨世紀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是:適應經濟體製與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製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禦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這是國家的精神,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大家就根據這個國家的精神來分析一下咱們清泉的紡織廠和冶金廠的問題到底在哪然後咱們就好根據這個問題的結症來製定相應的計劃,大家說是不是?
我個人認為咱們清泉的這個紡織廠和冶金廠的問題其實和大部分的國有企業所存在的問題都是一樣,無非就是公有企業的治理結構、經營者的行為呈現出複雜狀態。在企業擴權的背景下,相當多的企業,特別是從差到好的老企業,改革以來“從無到有”的“新國企”,高層經營者實際上掌握了大部分剩餘控製權和部分剩餘索取權。
這些人已不同於改革前的企業經理人員,也不同於西方國家老一代企業家打下江山後雇傭的支薪經理,他們不同程度上具有創業者的性質,對他們掌握的剩餘控製權和索取權,人們似乎多少持一種默認態度,認為“人家搞起來的企業,應該有一份合法權益”。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經營者已是某種程度上的“風險承擔者”。
這次,劉世光是壓著九點的整點鍾聲進入會場的,劉世光進去的時候,除了王衛國其餘的人都到了,劉世光直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然後等了兩分鍾王衛國才來,王衛國一進來便對著一副虛偽的笑臉和大家說道:“對不起了各位,人老了,這腿腳不利索,讓大家久等了。”
劉世光聽了之後很想說既然你腿腳不利索怎麽不申請提前退休啊?不過這話怎麽也不可能在這個場合說出口的,雖然大家都知道兩人勢如水火,但是適當的表麵工作還是應該做的:“王縣長,以後還是要多多注意一體吧。好了,各位,今天會議就正式開始吧。首先,大家看一下這份市委下來的文件,就上次增加唐華同誌和李軍同誌進常委會的決議組織上已經同意了,當然,這也是在場大夥都讚同的事情。現在大家歡迎一下兩位同誌吧。”
劉世光稍微對王衛國寒暄了一下後便拿著那份市裏麵下來的同意讓李軍和唐華進清泉縣常委會的文件給眾人都看了一下,然後說兩句體麵的話,在讓李軍和糖化都站起來慷慨激揚的說了一頓表決心的話後才打斷。
“李軍同誌和唐華同誌都是群眾的好幹部黨的好同誌,我想這點組織也是能夠看到的。希望你們二位以後能夠繼續堅持這種好的作風,在常委會上出策出力。好了,閑話也就不多說了,咱們開始吧。大家手上都拿到了今天的議題了,總共是五個問題,咱們一個個的來,先是第一個。”劉世光說道這裏頓了一下。
為什麽是五個呢?這個問題很好解釋的,本來就是五個議題,隻不過劉世光隻看重前三個罷了,在他看來前三個是他必須要拿下來的,不容有失,所以才會提前開會,做好準備。至於後麵兩個議題劉世光是打算送給王衛國的,畢竟現在在常委會上自己有其人,王衛國就算是加上政法委書記張永亮也不過才六票罷了,自己明顯稍勝一籌,如果什麽事自己都全部搶過來的話這不就成了自己的一言堂了嗎?
傳到上麵對自己的影響是很不好的,所以劉世光經過考慮後便把後麵兩個對自己益處不大的送給了王衛國。劉世光接著說道:“上次大家就一致同意了修路的問題,現在修路的籌備工作已經在進行了,關於需不需要成立一個專門負責此次全省範圍內的所有公路工程的部門現在是迫在眉睫了。這件事情大家今天就議出個結果來吧,誰有意見就誰先說吧”。
“我同意成立這樣一個部門”黃耀華首先說道,“這次咱們修路的工程量大,雖然隻是一般等級的鄉村公路,但是零零碎碎的加起來也是個非常打的工程量。這麽大的一個工程量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那是不行的,所以我讚同成立一個這樣的部門”。
“黃縣長,我看沒這個必要吧。你剛剛說的是沒有錯,是必須要有一個專門負責的的部門,但是咱們縣政府不是有這樣的機構嗎?單獨再設一個這樣的機構怕是有點說不過去吧。而且交通局的常建同誌工作一向做的很好。我覺得沒有必要再成立一個這樣的部門”一直以來就與黃耀華非常不對眼的羅建忠一聽黃耀華站出來說話立馬便提出了反對。
“怎麽沒有必要?我主管交通建設這一塊這麽多年了難道你比我還懂?”黃耀華就是個火爆脾氣,一見羅建忠他就火大,劉世光見黃耀華這牛脾氣又犯了連忙製止了黃耀華道:“黃縣長,咱們這是在議論。各位,大家也注意一下,我們這隻不過是在議論事情罷了,大家千萬不要帶有其它的一些感情在裏麵,而且大家說話也都和氣點,畢竟大家都是同事嘛。好了,黃縣長,你繼續說”。
“我還是覺得非常有必要,咱們清泉的交通局是個什麽樣的部門大家心裏都清楚。除了一個局長外,所有的幹事加起來才十個人。這麽大的一個工程量他們能負責的起來嗎?這次修路是縣委縣政府花了大力氣才提上了日程的,咱們不能兒戲。所以我堅持成立一個臨時性的部門主管此事”黃耀華顯然對於這個交通局非常的不看好。
“這也沒必要重新成立一個部門嘛,難道交通局就不能擴大編製了?我個人還是覺得繞開交通局重新成立一個部門的事情不符合規定,我堅決反對”羅建忠就像是個無奈一樣,氣的黃耀華直脖子粗。
“黃縣長說的很不錯,很有道理。不過羅縣長說的也算是有道理的。大家誰還有什麽意見沒有”劉世光直接在會上奚落羅建忠,一句也算是有道理的讓黃耀華聽了之後心裏舒服了很多。
“我覺得有必要成立這樣一個部門。畢竟這是個工程量大資金投入也巨大的工程,如果沒有一個專門的監督和控製部門的話很難保證不會出什麽意外,我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這樣的部門用以監督工程的進度、質量以及資金的具體流向,以確保工程在預算的投入內保質保量的完成”林軍直接說了一通,他這算是直接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劉世光這一邊和王衛國直接對著幹了吧,不過劉世光暗中觀察王衛國,這老頭子依舊是那一副半死不活的摸樣盯著自己手中的茶杯發著呆,劉世光甚至都懷疑他是不是得了老年癡呆症。
“好了,各位的意見大家也都聽明白了。今天的事情比較多,咱們就不多說了。大家直接舉手表決吧。同意成立一個這樣子的臨時部門的同誌請舉手。”劉世光說完之後自己舉起了手了,接著齊刷刷的舉了六隻手。
劉小強笑了笑後說道:“很好,有七位同誌同意這個決議。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記錄員,把這個記好。”
劉世光迴頭對坐在桌子旁邊不斷地記錄著的記錄員說道,然後又道:“既然要成立這麽一個部門,那麽就得有一個像樣的領導班子,大家認為誰最適合去主管負責這個事情?我個人比較看好黃縣長,黃縣長是個老清泉了,對於清泉的一山一水都了如指掌,由他出任這個職務相比能夠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黃縣長有資曆有能力,而且幹了這麽多年的交通工作這份經驗就沒有人能夠比的上。”
劉世光不想再拖時間了,直接自己提了出來。這下一個個都沒有說話了,羅建忠張了張嘴準備說什麽,但是直接被王衛國給瞪迴去了。王衛國直接說道:“我也同意黃縣長出任這個職務,在咱們清泉還有誰比黃縣長更適合呢?大家說是不是?”。
劉世光很意外地看了眼王衛國,隻見王衛國用耐人尋味地眼神望著劉世光,後來劉世光才感覺出來那眼神帶著一絲的陰險。
“大家還有沒有其它的人選?”劉世光看了看,見沒人說話直接道:“咱們還是按照規矩舉手表決一下吧,支持黃耀華同誌出任這個職務的請舉手”。依舊是七隻手,王衛國雖然讚同不過依舊沒有舉手,當然,這個對於劉世光來說無傷大雅。
第二個問題就很簡單了,王衛國竟然又大出劉世光的意外讚同起來,這讓劉世光覺得非常奇怪。不過細一想劉世光也就想明白了,現在自己勢大,他王衛國不管是同不同意這事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進行,他王衛國何不給自己賣個乖,這樣還能讓自己給他點好處,要是一味的反對萬一自己逼急了一點好處都不給他他也沒辦法,劉世光這麽想一點都沒有錯,因為他當時在王衛國勢力大的這半年也都是這麽過來的。開始的時候他還發對,後來見發對完全沒用,即使是和王衛國拍著桌子吵架也沒用,於是學乖了,還不如都同意,這樣起碼耳根清淨。
“今天大家的認識都很一致嘛。好了,咱們說說第三個吧。這個問題是個新問題,以前沒討論過,今天就一次性把它搞定吧。希望大家對這個議題都慎重一點。上次大家就一直同意了對紡織廠和冶金產進行改革改組的決定,現在咱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改革應該怎麽樣去改?”
劉世光說到這停頓了一下,一般說到這樣的問題都是必須要自己闡明一下紡織廠和冶金產的問題所在,然後又說出一下國家出台的一些意見的。劉世光想了想自己心裏早就想好的話接著道:“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一中全會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力爭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首先要盡最大努力實現這一目標。要從不同行業和地區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平衡發展的客觀進程,著力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老工業基地,把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為國有企業跨世紀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是:適應經濟體製與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製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禦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這是國家的精神,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大家就根據這個國家的精神來分析一下咱們清泉的紡織廠和冶金廠的問題到底在哪然後咱們就好根據這個問題的結症來製定相應的計劃,大家說是不是?
我個人認為咱們清泉的這個紡織廠和冶金廠的問題其實和大部分的國有企業所存在的問題都是一樣,無非就是公有企業的治理結構、經營者的行為呈現出複雜狀態。在企業擴權的背景下,相當多的企業,特別是從差到好的老企業,改革以來“從無到有”的“新國企”,高層經營者實際上掌握了大部分剩餘控製權和部分剩餘索取權。
這些人已不同於改革前的企業經理人員,也不同於西方國家老一代企業家打下江山後雇傭的支薪經理,他們不同程度上具有創業者的性質,對他們掌握的剩餘控製權和索取權,人們似乎多少持一種默認態度,認為“人家搞起來的企業,應該有一份合法權益”。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經營者已是某種程度上的“風險承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