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飄零水自流,轉眼春芳盡。
自玉德妃生辰後,章和帝獨寵永和宮已逾兩月,但全宮上下,不管是皇太後、皇後還是新進的美人優伶,都不曾對外吐露過不滿,可見其淫威深重。
最近宮裏宮外討論的,全是六皇子夏侯乘與他名義上的養母,珍淑妃之間的齟齬私隱。
珍淑妃十分被動。
若此時向章和帝去求,不說老皇帝答不答應,心裏會不會嘀咕——皇帝還在位,太子和太子生母就為“將來”的事情考慮得十足,算不得好事。就隻說珍淑妃真為了區區閑言碎語就勞心勞力,倒顯得十分跌份兒,不說她堂堂獨孤家的顏麵,就是太子金尊玉貴的架子,也是十二萬得丟不起。
可要是無動於衷,又擔心皇帝被流言觸動,也怕激起諸皇子的惶恐,令他們有借口勾結起來,總歸是對太子不利。
思來想去,珍淑妃到底是宮裏經年的老人了,深知“百動不如一靜”的道理——宮裏的流言,若是沒有人背後推動,哪裏就能持續多久呢?若背後有人太“費心”,時間長了的獨角戲總是更容易露出馬腳。珍淑妃甚至偏偏時時傳了六皇子妃入宮,每每急言訓斥,明擺出一副不喜的樣子。
這便是隻差明說了——我珍淑妃就是不喜歡你六皇子,那郡王位,不是我求不來,隻是不願給你罷了。
另一方麵,又大張旗鼓地頻頻找借口賞賜眾皇子,任誰也不能說太子生母刻薄皇子。
至於說六皇子,時下的觀點,這長輩為難小輩兒的,就算這長輩再怎麽無理取鬧,那小輩也一定不清白。
珍淑妃如此一番作為,雖然她自己身上沒洗多幹淨,倒是不至於牽累太子了。而且,她上麵到底還有個名正言順的皇後,她一個嬌生慣養的皇妃娘娘,小性兒一點兒,不是什麽大錯。
隻是對於曲青青來說,宮裏這些事情,早已不在心頭。小鳳凰築基近在眼前,她“普度世人”的終極任務進行的卻說不上順利。
一是人選難定,人天道也不能是見個人悟了就收一個,真那樣,就是三千世界也不夠裝的。隻是這之間的標準,曲青青也尚未摸清。二是“人才”難得,悟性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的,青青也找了許多各種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苦大仇深的主,按照“黃粱一夢”等佛道標準化操作模式一一試過,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這世上大多數人,一夕間經曆種種大悲大喜、造化弄人,哪裏會立地逍遙而去呢?有責任心的,再苦再難,總要掙紮著活著,再努力盡量改變眼下的處境。沒責任心的,要麽混吃等死,要麽立刻就尋了死,就是有那些遁入空門的,也不是真“悟了”,不過是逃避現實而已。
曲青青現在算是明白了,那些傳說裏的神仙人物,為什麽一見著那初出茅廬、身無長物的愣頭青,就巴心巴肝兒地“倒貼”,實在是人才難得,慧根難覓啊……
最煩人的是,好容易尋摸著一二種子選手,卻總有人心難測——
恰如,江南許氏,積善積福之家。其小公子天資聰穎,打生下來就是千萬般寵愛於一身,也是家有餘慶,這孩子長到十六七,不但沒被寵壞成紈絝阿物,卻是秉性良善、溫柔多情。便是待家中侍女,也是嬌養愛寵得如大家小姐一般。於佛道等玄學上也是頗有領悟,常於名山古刹中洗滌自身。最難得是,樂善好施,仲夏涼茶、臘八熱粥從未落下過,方圓百裏皆有名聲。
如此風流人物,偏偏時運不濟,父兄五人卷入朝堂爭鬥,莫名入獄,不過三五日就說是人沒了,至此家道中落。
從深宅大院到奚落茅屋,從錦衣華服到粗木麻衣,從食不厭精到難得飽腹。昔日諸多慷慨善行幾無迴報,往日的良朋高座閉門不見,平常的好言誇讚全成惡語。那打小一道兒長大的婢子奴仆,要麽深受牽連處境堪憐,要麽一哄散了惡態百出。他那一對兒十二萬分伶俐的兒女一個沒看好,走失了,青梅竹馬情深意厚的表妹愛妻甚至一病去了,可說是一朝高台塌、人俱散。
這樣的可人兒,可不就是送上門給曲青青添功德的嗎?青青一接到資料,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了一應傀儡化作一僧一道前去“度化”這小公子。
孰料,天算不及人心。
這金尊玉貴、柔軟良善的小公子,陡然遭遇這人世險惡,又有情殤難過,居然不僅沒有看破紅塵,反而為了他家中僅剩的祖母、母親、寡嫂和侄子侄女,拋卻一身靈氣,日日為柴米油鹽操勞起來。
這實在是難以預料。
曲青青當然不肯放棄,也故意設計了更多為難——挑撥著往日最疼愛那小公子的祖母為著家中變故遷怒於他,設計那往日最是端莊賢淑的大嫂宗婦卷了家中剩餘錢財逃奔,收買往日受他恩惠頗多的百姓挑事兒磋磨……
然,盡管現實如此瑣碎殘酷,一僧一道講解的話語如此玄妙,小公子仍然故我,賺錢養家而已。
青青倒不是真的束手無策了——一把火讓幾間茅屋化為烏有,沒了牽掛,小公子不悟也得悟。終究不再插手,不是不忍,卻是怕和天道寵兒結下深仇因果,隻得放過。
曲青青是個最最心黑心狠的,是以也把世人神佛都想得心黑心狠。像無機那樣,給些許磨難是可以的,就是那吞了如來的孔雀,不也撈了個“大明王菩薩”?日後修真界相見,總不至於喊打喊殺。
但是,牽扯上人命就過了。
又有塞北一孤兒,天生佛性,無人教導也不曾受什麽感化,偏偏從不食葷腥。自身活得艱難,卻還秉持著“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紙罩燈”的善念。
更要緊這孩子分明是受天道寵愛的——手無縛雞之力,孤零零草原裏長大,猛獸不曾傷其性命,疾病不曾累其體膚。食野果花草卻不缺鹽鐵,長得體態婀娜花容月貌,十分不科學。
可惜曲青青晚了三年,這女子已經被她救下的富家公子納入後宅為妾,蹉跎於婦人爭鬥。
本來青青不曾覺得此事難為——雖身體不再純淨,但這女子如此奇異,分明是成道成仙的料子。青青也不用多做什麽。隻借富家公子的狐朋狗友,送了他一位貌美心黑的舞女,事情就果然按照預想一一發生了。
女子很快落敗,淒慘地被陳塘了。
青青安排的傀儡化作道姑,及時將其救起,又找了個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地兒,一同餐風飲露、濟世救人,自在逍遙。
可惜,情之一字,從來不是對與錯,而是覆水難收。這女子一顆心給了出去,如何還能收得迴來呢?便是死心,也是死在了外麵,屍骨無存。
女子看似平靜地跟在道姑身邊三月,學了一身醫藥本事,青青本以為她就該這樣逍遙而去,在“拯救蒼生”這件事兒上獲得新生,隔個三五年就坐收功德即可,便讓傀儡適時隱了。
卻不想女子轉頭就尋了個時機,救了一位老夫人,成了富商家的義女,改頭換麵重入那公子後院。若隻是報仇雪恨也就罷了,青青還有機會,偏偏她明明看透了那公子的不堪為人,滿腔深愛卻不改,就此沉淪於情愛爭鬥,汙了心性。
青青縱有千般手段,對這種明知對錯,也不惜粉身碎骨的深情,卻是無可奈何。
機心難用處,唯情而已。
自玉德妃生辰後,章和帝獨寵永和宮已逾兩月,但全宮上下,不管是皇太後、皇後還是新進的美人優伶,都不曾對外吐露過不滿,可見其淫威深重。
最近宮裏宮外討論的,全是六皇子夏侯乘與他名義上的養母,珍淑妃之間的齟齬私隱。
珍淑妃十分被動。
若此時向章和帝去求,不說老皇帝答不答應,心裏會不會嘀咕——皇帝還在位,太子和太子生母就為“將來”的事情考慮得十足,算不得好事。就隻說珍淑妃真為了區區閑言碎語就勞心勞力,倒顯得十分跌份兒,不說她堂堂獨孤家的顏麵,就是太子金尊玉貴的架子,也是十二萬得丟不起。
可要是無動於衷,又擔心皇帝被流言觸動,也怕激起諸皇子的惶恐,令他們有借口勾結起來,總歸是對太子不利。
思來想去,珍淑妃到底是宮裏經年的老人了,深知“百動不如一靜”的道理——宮裏的流言,若是沒有人背後推動,哪裏就能持續多久呢?若背後有人太“費心”,時間長了的獨角戲總是更容易露出馬腳。珍淑妃甚至偏偏時時傳了六皇子妃入宮,每每急言訓斥,明擺出一副不喜的樣子。
這便是隻差明說了——我珍淑妃就是不喜歡你六皇子,那郡王位,不是我求不來,隻是不願給你罷了。
另一方麵,又大張旗鼓地頻頻找借口賞賜眾皇子,任誰也不能說太子生母刻薄皇子。
至於說六皇子,時下的觀點,這長輩為難小輩兒的,就算這長輩再怎麽無理取鬧,那小輩也一定不清白。
珍淑妃如此一番作為,雖然她自己身上沒洗多幹淨,倒是不至於牽累太子了。而且,她上麵到底還有個名正言順的皇後,她一個嬌生慣養的皇妃娘娘,小性兒一點兒,不是什麽大錯。
隻是對於曲青青來說,宮裏這些事情,早已不在心頭。小鳳凰築基近在眼前,她“普度世人”的終極任務進行的卻說不上順利。
一是人選難定,人天道也不能是見個人悟了就收一個,真那樣,就是三千世界也不夠裝的。隻是這之間的標準,曲青青也尚未摸清。二是“人才”難得,悟性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的,青青也找了許多各種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苦大仇深的主,按照“黃粱一夢”等佛道標準化操作模式一一試過,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這世上大多數人,一夕間經曆種種大悲大喜、造化弄人,哪裏會立地逍遙而去呢?有責任心的,再苦再難,總要掙紮著活著,再努力盡量改變眼下的處境。沒責任心的,要麽混吃等死,要麽立刻就尋了死,就是有那些遁入空門的,也不是真“悟了”,不過是逃避現實而已。
曲青青現在算是明白了,那些傳說裏的神仙人物,為什麽一見著那初出茅廬、身無長物的愣頭青,就巴心巴肝兒地“倒貼”,實在是人才難得,慧根難覓啊……
最煩人的是,好容易尋摸著一二種子選手,卻總有人心難測——
恰如,江南許氏,積善積福之家。其小公子天資聰穎,打生下來就是千萬般寵愛於一身,也是家有餘慶,這孩子長到十六七,不但沒被寵壞成紈絝阿物,卻是秉性良善、溫柔多情。便是待家中侍女,也是嬌養愛寵得如大家小姐一般。於佛道等玄學上也是頗有領悟,常於名山古刹中洗滌自身。最難得是,樂善好施,仲夏涼茶、臘八熱粥從未落下過,方圓百裏皆有名聲。
如此風流人物,偏偏時運不濟,父兄五人卷入朝堂爭鬥,莫名入獄,不過三五日就說是人沒了,至此家道中落。
從深宅大院到奚落茅屋,從錦衣華服到粗木麻衣,從食不厭精到難得飽腹。昔日諸多慷慨善行幾無迴報,往日的良朋高座閉門不見,平常的好言誇讚全成惡語。那打小一道兒長大的婢子奴仆,要麽深受牽連處境堪憐,要麽一哄散了惡態百出。他那一對兒十二萬分伶俐的兒女一個沒看好,走失了,青梅竹馬情深意厚的表妹愛妻甚至一病去了,可說是一朝高台塌、人俱散。
這樣的可人兒,可不就是送上門給曲青青添功德的嗎?青青一接到資料,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了一應傀儡化作一僧一道前去“度化”這小公子。
孰料,天算不及人心。
這金尊玉貴、柔軟良善的小公子,陡然遭遇這人世險惡,又有情殤難過,居然不僅沒有看破紅塵,反而為了他家中僅剩的祖母、母親、寡嫂和侄子侄女,拋卻一身靈氣,日日為柴米油鹽操勞起來。
這實在是難以預料。
曲青青當然不肯放棄,也故意設計了更多為難——挑撥著往日最疼愛那小公子的祖母為著家中變故遷怒於他,設計那往日最是端莊賢淑的大嫂宗婦卷了家中剩餘錢財逃奔,收買往日受他恩惠頗多的百姓挑事兒磋磨……
然,盡管現實如此瑣碎殘酷,一僧一道講解的話語如此玄妙,小公子仍然故我,賺錢養家而已。
青青倒不是真的束手無策了——一把火讓幾間茅屋化為烏有,沒了牽掛,小公子不悟也得悟。終究不再插手,不是不忍,卻是怕和天道寵兒結下深仇因果,隻得放過。
曲青青是個最最心黑心狠的,是以也把世人神佛都想得心黑心狠。像無機那樣,給些許磨難是可以的,就是那吞了如來的孔雀,不也撈了個“大明王菩薩”?日後修真界相見,總不至於喊打喊殺。
但是,牽扯上人命就過了。
又有塞北一孤兒,天生佛性,無人教導也不曾受什麽感化,偏偏從不食葷腥。自身活得艱難,卻還秉持著“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紙罩燈”的善念。
更要緊這孩子分明是受天道寵愛的——手無縛雞之力,孤零零草原裏長大,猛獸不曾傷其性命,疾病不曾累其體膚。食野果花草卻不缺鹽鐵,長得體態婀娜花容月貌,十分不科學。
可惜曲青青晚了三年,這女子已經被她救下的富家公子納入後宅為妾,蹉跎於婦人爭鬥。
本來青青不曾覺得此事難為——雖身體不再純淨,但這女子如此奇異,分明是成道成仙的料子。青青也不用多做什麽。隻借富家公子的狐朋狗友,送了他一位貌美心黑的舞女,事情就果然按照預想一一發生了。
女子很快落敗,淒慘地被陳塘了。
青青安排的傀儡化作道姑,及時將其救起,又找了個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地兒,一同餐風飲露、濟世救人,自在逍遙。
可惜,情之一字,從來不是對與錯,而是覆水難收。這女子一顆心給了出去,如何還能收得迴來呢?便是死心,也是死在了外麵,屍骨無存。
女子看似平靜地跟在道姑身邊三月,學了一身醫藥本事,青青本以為她就該這樣逍遙而去,在“拯救蒼生”這件事兒上獲得新生,隔個三五年就坐收功德即可,便讓傀儡適時隱了。
卻不想女子轉頭就尋了個時機,救了一位老夫人,成了富商家的義女,改頭換麵重入那公子後院。若隻是報仇雪恨也就罷了,青青還有機會,偏偏她明明看透了那公子的不堪為人,滿腔深愛卻不改,就此沉淪於情愛爭鬥,汙了心性。
青青縱有千般手段,對這種明知對錯,也不惜粉身碎骨的深情,卻是無可奈何。
機心難用處,唯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