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處處皆靜好
眾皇子們出京的出京、巡夜的巡夜,看著都一副沉穩幹練的樣子,讓許多大臣們心裏苦笑——皇帝現在還真不缺幹事的人,他們之前的算盤是白打了。
趁著東風揚鞭馳馬或楊帆而下的皇子們,暫且不去說,二皇子等人還不及到吏部和刑部查閱卷宗,就被章和帝密信中提到的一件秘事給驚住了——三品大員,中書令黃秉實大人,日前被人在家中暗害,死狀淒慘。
雖然說實在的,在京城中,黃秉實這樣沒什麽實權的三品官也是隻有受氣的份兒,但再怎麽說也是當朝三品,天子腳下,竟然被人暗害,一旦傳揚開去,後果不堪設想。大湯強盛富庶,官老爺們也比前朝更有十分臉麵些,這種事情,真是碰到了所有仕宦的禁忌,必須盡快破案。
可是,這樣的手法,明顯是江湖人的手筆,捕快們也是隻能撓頭的,何況養尊處優的皇子們?
章和帝為人強硬,他治下,江湖勢微,已經多年不曾有這樣明目張膽挑釁朝廷的事情出現了,現在出了這樣不講“規矩”的人,章和帝自然萬分憤怒,實際辦事兒的二皇子等人卻是心中叫苦。
其實,如果章和帝把事情原原本本地給二皇子等人交代了,他們自然能迅速鎖定“忘塵樓”這一重要線索,按圖索驥,要破案並不很為難。偏偏章和帝不可能說,甚至,為了保住名聲,他還手腳極快地掃清了相關痕跡,給辦事兒的人留下迷霧重重……
案件撲朔迷離,二皇子等人隻能從頭清查。
偏偏黃秉實最愛鑽營,人際關係極其複雜,其中不乏三教九流之輩。好在大湯國力強盛,並不像前朝那樣遇到江湖事就要避諱三分,管他什麽武林世家、江湖前輩,隻要有嫌疑的,都可以直接監視、看管甚至軟禁起來。且,京兆尹已經被下了大獄,皇子們無人製肘,行事但憑心意,倒是比平時做事爽快許多。
手中大事都有孩兒們操心,章和帝忙碌了幾日,便閑了下來,想起允了三兒子婚事,心情還不錯的皇帝老子就打算關心一二。
朱家畢竟不同凡響,即使三皇子現在看起來前途堪憂,又是娶的繼室,並且還有那樣不好的名聲,朱貴妃擬出的人選也足以讓其他好些皇子羨慕嫉妒恨了。
章和帝久不至鹹福宮,聽得宮人通報,朱貴妃愣了好一會兒才急忙迎駕。
章和帝心情不錯,也願意表現出幾分溫情,和顏悅色地牽了朱貴妃的手,說笑著到側殿炕上坐了。
朱貴妃心裏泛起些許難言的思緒,又很快地按下去,帶上溫婉慈和地笑容,又有無法掩飾的感激,對章和帝道:“全賴陛下您一片慈父心腸,毅兒才有改過的機會……吳氏是個好的,原是毅兒對她不起,也是臣妾素日不經心,以致緣分淺薄……”
章和帝拍拍貴妃的手,歎口氣,當真一副慈父的口氣,道:“孩子哪能不犯錯?我們為人父母,卻不必平常百姓家對子女事事關心,也隻能事後諸葛亮。朕看老三也是悔恨不已,想來是知錯了,這次愛妃也不必有顧慮,當給老三挑個好的。”
朱貴妃拭去眼角的濕潤,聲音帶了喜氣,道:“人說,為人父母的,最是偏心不過。臣妾以前覺得這話以偏概全,也不覺得自己會‘幫親不幫理’,臨到事了,才發現自己也隻是凡人。本來毅兒這樣的,哪個好人家的閨女兒給他都稱得上是‘暴殄天物’,臣妾這個做母親的,卻是厚顏無恥,百般挑剔,非要尋個好的。也幸好毅兒生是陛下的兒子,不然事情可沒這麽好辦……”
章和帝笑了,興致勃勃地拿過貴妃之前放在案幾上的名單,略掃了眼,就說:“果然是個偏心的,朕瞧著這上麵的女孩兒個個都是不錯的。”
朱貴妃察覺出章和帝並沒有不滿,鬆了口氣,更是笑意盈盈、湊趣賣乖地要討章和帝的主意。倒不是她真搖擺不定,而是,若章和帝開了金口,指了女子,日後新的楚王妃在妯娌間走動,也不會處處因身為繼室而矮別人一頭。那樣,這兩三年都不好高調的三皇子,也有了不錯的聯絡外人的途徑。
也是皇帝確實心情相當不錯,默認了朱貴妃的想頭,略躊躇了半響,便指了石家大女兒,算起來還是曾經大皇子嫡妻的侄女兒。
說來,石家嫡出女兒為三皇子繼室,便是不考慮他之前和原楚王妃鬧得不像不像的,名聲臭得很了,也算得上是三皇子高攀了。但是也要想到,畢竟大皇子的事情,雖然皇帝看著沒有追究的意思,石家也是受了牽累。雖然,這種牽累是政治上的,和女眷不太想幹,反而,因為原秦王妃不肯和離,甘與成為庶人還被圈禁的夏侯弘同甘共苦,石家女兒的名聲其實是更好了許多倍。
隻是近兩年不能高嫁,等大皇子的事平息下去,那石家女兒的身價是會大漲的。
若按一般世家的做法,那是寧願自家女兒不嫁——出家或是“病逝”,也不會隨意低嫁,熬過幾年,就是勝利。但是偏偏石家多生男兒,這兩代,也就原秦王妃和這位小石氏兩個女孩,家中向來是如珠似寶地寵著,如何肯委屈她呢?這般,朱貴妃著人試探了,名單上才有了這樣一個重量級的女子。
隻是她之前還真不敢直接定下這位。
沒有任何不滿意,隻是這位太好,朱貴妃擔心章和帝對夏侯毅怒氣未消,若貿然選得太好,怕是會弄巧成拙。現在章和帝自己指了這位,朱貴妃自然喜不自禁,連連謝恩。
章和帝似乎隻是來關心一下自己新的三兒媳婦兒,指了人,沒坐一會兒,就走了。
恭送了章和帝,朱貴妃高興之餘,忽然想到——
皇帝是真的心情不錯,來關心下三兒子娶妻的事兒,然後因自己的請求,指了最好的?
還是……
冷汗冒出。
朱貴妃捏著名單,枯坐半響,最後苦笑。
想明白,又能怎樣呢?
自己,或是老三,能舍得這樣一個好姻親麽?
從鹹福宮出來,章和帝想了想,擺駕去了長春宮。
薑皇後近日身體不適,玉德妃和她素來交好,自然親身侍疾。忽宮人來報,章和帝聖駕快到了,聖上體恤皇後身子,不讓她前去迎駕,但好好兒的玉德妃自然不能躲懶。
在自己的永和宮裏,曲青青現在是基本不講什麽規矩,隻按自己高興來便好,在外麵卻還是一如既往的一板一眼,從不輕慢逾矩。當下便放下手中的湯蠱,略行個禮,提著裙子急匆匆去迎皇帝了。
這邊皇後雖不用起身相迎,到底也要略略整理衣衫妝容,又讓宮人扶著坐起,床帳等物也要歸置好。著急忙慌的,等章和帝攜著玉德妃的手進了寢殿,宮人們才突兀地停下各種忙亂,消無聲息地退下了。
章和帝今兒也不知道是搭錯了哪根兒弦,不說在朱貴妃麵前溫言細語,到了一向沒甚話說的薑皇後這裏,居然也溫柔地執手相看,輕聲關懷。
玉德妃是被寵壞了的,許是看不慣皇帝對別的女人如此溫情脈脈,隨意找了個不尷不尬的理由,自個兒走了,倒是讓一些忠心皇後的宮人暗自腹誹這位氣量狹小,白費了皇後一貫的疼愛。
青青離了長春宮,慢悠悠走著,半天沒想到接下來該做什麽,於是招了鸞駕,徑自去了蘇相給長宸公主授課的學舍。
薑皇後病中氣短,凡事都多出十分不耐煩,更是懶得配合皇帝演戲。見宮人都出去了,抽出被章和帝握住的手,聲音略微嘶啞地道:“皇上今兒興致可好!有什麽事兒直管吩咐,臣妾身子不適,精神不濟,恐衝撞聖駕。”
那意思,有話快說,有屁快放,老娘病了,沒心情和你瞎掰扯。
章和帝顯然聽懂了皇後的言下之意,嘴唇抽動了一下。
無奈薑皇後這位子本就是章和帝出於種種考慮一力扶持的,貴妃、珍淑妃,甚至是玉德妃都比皇後顯得貴重些,若不想這招棋廢掉,皇帝還真不能給皇後什麽臉色看。於是章和帝也不動怒,直言道:“貴妃已經給老三選好了妻子,隻是你也知道這事兒有些尷尬,你是做嫡母的,看著合適也要幫一把手。”
薑皇後從來不掩飾自己對三皇子那樣刻薄寡恩、冷心絕情之人的厭惡,雖然一點兒不推脫地應下了,卻也要刺上兩句——“臣妾自然要精心著,還不知道咱們三皇子要休幾次妻呢,可不得把這操持得熟練些?”
章和帝也不好和病人置氣,但心裏也確實不喜歡別人這樣處處挑自己兒子的毛病——他罵兒子,罵得再狠,也是一番慈父管教,皇後這樣的,卻可見其心性刻薄,無慈母之心了。
程元珍一向是章和帝肚子裏的蛔蟲,一下子就發現了皇帝對皇後的不滿,好容易皇帝心情不錯,他這個忠心的奴才自然不肯讓人壞了主子的心情。當然,若是他程家的獨苗苗沒在玉德妃手中,他還會不會為了避免明顯同玉德妃一邊兒的皇後吃瓜落而這般用心,就不好細究了。
“皇上,”程元珍聲音裏透出為難:“皇上和皇後鶼鰈情深,奴才不敢打擾。隻是皇上乃天下之主,必須保重自身,這,皇上已經待了許久,不好過了病氣。若是太後知道了,奴才怕是要挨板子的……”
章和帝聞言,笑罵了句老奴才,卻也不反駁,又溫聲囑咐了幾句,便起駕去了永和宮。
皇帝鑾駕看不見了,宮人們又輕手輕腳地迴到寢殿。
一個皇後娘家新送來的宮女細心地扶著皇後躺下,神色猶豫,良久,終於忍不住對皇後說:“娘娘,奴才笨嘴拙舌的,說這話您可能不愛聽。但是奴才一心向著您,有些話又不能不說。”
薑皇後看了她一眼,漫不經心地道:“你是母親親自選了送進來的,雖現在還隻是個平頭宮女,但本宮親自提了你貼身伺候,便是信你的。在本宮這兒,私下裏,有話就直說,拐彎抹角的,倒不像是本宮身邊兒的人。”
皇後身邊的第一得意人兒,紅藥,剛好捧了之前皇後沒進完的補湯進來,神色不動地瞄了小宮女一眼。
小宮女眼睛裏藏不住喜色,膝行幾步,湊到皇後耳邊,道:“奴才沒進宮時,一直聽說娘娘您和玉德妃最是交好,可以說,薑家,對玉德妃算得上是恩重如山了。於是,奴才私心裏,就一直把玉德妃當作自己人呢。如今到了娘娘身邊伺候,才發現事情和想象的不太一樣呢……就說這次您偶感不適,雖然玉德妃表麵上細心伺候著,可實際上……”
“嬤嬤說,這宮裏,什麽都是假的,隻子嗣和皇上的恩寵才是實在的。若玉德妃真心向著您,怎麽不勸著皇上早早來探視您呢?這不,好容易皇上想起娘娘的好,不顧三不顧四地來看您——奴才觀皇上臉色,分明也是一萬分關心娘娘、在意娘娘的。隻可恨那玉德妃,仗著皇上寵她幾分,竟然在娘娘您麵前也敢張狂。若不是她故意擺臉色,皇上何至於匆匆走了?”
見皇後表情果然不好看起來,小宮女心裏得意,卻帶著懊悔道:“奴才失言,請娘娘責罰……娘娘千萬不要灰心,您是皇後,是薑家嫡女,和那起子小門小戶的可不一樣!皇上不過是暫時被狐媚手段迷住了,總會覺出娘娘您的好。”
薑皇後閉上眼,攬過被子,不發一言,似乎睡著了。
小宮女有些摸不著頭腦。
紅藥溫和地對她說:“你是個忠心的,隻是娘娘身子不舒坦,怕是沒心思聽那些……且下去休息吧,這幾日你也是勞累的。”
小宮女這才放下心,紅藥大人卻是個不排擠人的呢,悄聲退下了。
“查清楚!”
“是!”
“娘娘放寬心,這樣螻蟻樣的人,不值得您上心。”
“若真隻是她自己的意思,我又何必在意……”
眾皇子們出京的出京、巡夜的巡夜,看著都一副沉穩幹練的樣子,讓許多大臣們心裏苦笑——皇帝現在還真不缺幹事的人,他們之前的算盤是白打了。
趁著東風揚鞭馳馬或楊帆而下的皇子們,暫且不去說,二皇子等人還不及到吏部和刑部查閱卷宗,就被章和帝密信中提到的一件秘事給驚住了——三品大員,中書令黃秉實大人,日前被人在家中暗害,死狀淒慘。
雖然說實在的,在京城中,黃秉實這樣沒什麽實權的三品官也是隻有受氣的份兒,但再怎麽說也是當朝三品,天子腳下,竟然被人暗害,一旦傳揚開去,後果不堪設想。大湯強盛富庶,官老爺們也比前朝更有十分臉麵些,這種事情,真是碰到了所有仕宦的禁忌,必須盡快破案。
可是,這樣的手法,明顯是江湖人的手筆,捕快們也是隻能撓頭的,何況養尊處優的皇子們?
章和帝為人強硬,他治下,江湖勢微,已經多年不曾有這樣明目張膽挑釁朝廷的事情出現了,現在出了這樣不講“規矩”的人,章和帝自然萬分憤怒,實際辦事兒的二皇子等人卻是心中叫苦。
其實,如果章和帝把事情原原本本地給二皇子等人交代了,他們自然能迅速鎖定“忘塵樓”這一重要線索,按圖索驥,要破案並不很為難。偏偏章和帝不可能說,甚至,為了保住名聲,他還手腳極快地掃清了相關痕跡,給辦事兒的人留下迷霧重重……
案件撲朔迷離,二皇子等人隻能從頭清查。
偏偏黃秉實最愛鑽營,人際關係極其複雜,其中不乏三教九流之輩。好在大湯國力強盛,並不像前朝那樣遇到江湖事就要避諱三分,管他什麽武林世家、江湖前輩,隻要有嫌疑的,都可以直接監視、看管甚至軟禁起來。且,京兆尹已經被下了大獄,皇子們無人製肘,行事但憑心意,倒是比平時做事爽快許多。
手中大事都有孩兒們操心,章和帝忙碌了幾日,便閑了下來,想起允了三兒子婚事,心情還不錯的皇帝老子就打算關心一二。
朱家畢竟不同凡響,即使三皇子現在看起來前途堪憂,又是娶的繼室,並且還有那樣不好的名聲,朱貴妃擬出的人選也足以讓其他好些皇子羨慕嫉妒恨了。
章和帝久不至鹹福宮,聽得宮人通報,朱貴妃愣了好一會兒才急忙迎駕。
章和帝心情不錯,也願意表現出幾分溫情,和顏悅色地牽了朱貴妃的手,說笑著到側殿炕上坐了。
朱貴妃心裏泛起些許難言的思緒,又很快地按下去,帶上溫婉慈和地笑容,又有無法掩飾的感激,對章和帝道:“全賴陛下您一片慈父心腸,毅兒才有改過的機會……吳氏是個好的,原是毅兒對她不起,也是臣妾素日不經心,以致緣分淺薄……”
章和帝拍拍貴妃的手,歎口氣,當真一副慈父的口氣,道:“孩子哪能不犯錯?我們為人父母,卻不必平常百姓家對子女事事關心,也隻能事後諸葛亮。朕看老三也是悔恨不已,想來是知錯了,這次愛妃也不必有顧慮,當給老三挑個好的。”
朱貴妃拭去眼角的濕潤,聲音帶了喜氣,道:“人說,為人父母的,最是偏心不過。臣妾以前覺得這話以偏概全,也不覺得自己會‘幫親不幫理’,臨到事了,才發現自己也隻是凡人。本來毅兒這樣的,哪個好人家的閨女兒給他都稱得上是‘暴殄天物’,臣妾這個做母親的,卻是厚顏無恥,百般挑剔,非要尋個好的。也幸好毅兒生是陛下的兒子,不然事情可沒這麽好辦……”
章和帝笑了,興致勃勃地拿過貴妃之前放在案幾上的名單,略掃了眼,就說:“果然是個偏心的,朕瞧著這上麵的女孩兒個個都是不錯的。”
朱貴妃察覺出章和帝並沒有不滿,鬆了口氣,更是笑意盈盈、湊趣賣乖地要討章和帝的主意。倒不是她真搖擺不定,而是,若章和帝開了金口,指了女子,日後新的楚王妃在妯娌間走動,也不會處處因身為繼室而矮別人一頭。那樣,這兩三年都不好高調的三皇子,也有了不錯的聯絡外人的途徑。
也是皇帝確實心情相當不錯,默認了朱貴妃的想頭,略躊躇了半響,便指了石家大女兒,算起來還是曾經大皇子嫡妻的侄女兒。
說來,石家嫡出女兒為三皇子繼室,便是不考慮他之前和原楚王妃鬧得不像不像的,名聲臭得很了,也算得上是三皇子高攀了。但是也要想到,畢竟大皇子的事情,雖然皇帝看著沒有追究的意思,石家也是受了牽累。雖然,這種牽累是政治上的,和女眷不太想幹,反而,因為原秦王妃不肯和離,甘與成為庶人還被圈禁的夏侯弘同甘共苦,石家女兒的名聲其實是更好了許多倍。
隻是近兩年不能高嫁,等大皇子的事平息下去,那石家女兒的身價是會大漲的。
若按一般世家的做法,那是寧願自家女兒不嫁——出家或是“病逝”,也不會隨意低嫁,熬過幾年,就是勝利。但是偏偏石家多生男兒,這兩代,也就原秦王妃和這位小石氏兩個女孩,家中向來是如珠似寶地寵著,如何肯委屈她呢?這般,朱貴妃著人試探了,名單上才有了這樣一個重量級的女子。
隻是她之前還真不敢直接定下這位。
沒有任何不滿意,隻是這位太好,朱貴妃擔心章和帝對夏侯毅怒氣未消,若貿然選得太好,怕是會弄巧成拙。現在章和帝自己指了這位,朱貴妃自然喜不自禁,連連謝恩。
章和帝似乎隻是來關心一下自己新的三兒媳婦兒,指了人,沒坐一會兒,就走了。
恭送了章和帝,朱貴妃高興之餘,忽然想到——
皇帝是真的心情不錯,來關心下三兒子娶妻的事兒,然後因自己的請求,指了最好的?
還是……
冷汗冒出。
朱貴妃捏著名單,枯坐半響,最後苦笑。
想明白,又能怎樣呢?
自己,或是老三,能舍得這樣一個好姻親麽?
從鹹福宮出來,章和帝想了想,擺駕去了長春宮。
薑皇後近日身體不適,玉德妃和她素來交好,自然親身侍疾。忽宮人來報,章和帝聖駕快到了,聖上體恤皇後身子,不讓她前去迎駕,但好好兒的玉德妃自然不能躲懶。
在自己的永和宮裏,曲青青現在是基本不講什麽規矩,隻按自己高興來便好,在外麵卻還是一如既往的一板一眼,從不輕慢逾矩。當下便放下手中的湯蠱,略行個禮,提著裙子急匆匆去迎皇帝了。
這邊皇後雖不用起身相迎,到底也要略略整理衣衫妝容,又讓宮人扶著坐起,床帳等物也要歸置好。著急忙慌的,等章和帝攜著玉德妃的手進了寢殿,宮人們才突兀地停下各種忙亂,消無聲息地退下了。
章和帝今兒也不知道是搭錯了哪根兒弦,不說在朱貴妃麵前溫言細語,到了一向沒甚話說的薑皇後這裏,居然也溫柔地執手相看,輕聲關懷。
玉德妃是被寵壞了的,許是看不慣皇帝對別的女人如此溫情脈脈,隨意找了個不尷不尬的理由,自個兒走了,倒是讓一些忠心皇後的宮人暗自腹誹這位氣量狹小,白費了皇後一貫的疼愛。
青青離了長春宮,慢悠悠走著,半天沒想到接下來該做什麽,於是招了鸞駕,徑自去了蘇相給長宸公主授課的學舍。
薑皇後病中氣短,凡事都多出十分不耐煩,更是懶得配合皇帝演戲。見宮人都出去了,抽出被章和帝握住的手,聲音略微嘶啞地道:“皇上今兒興致可好!有什麽事兒直管吩咐,臣妾身子不適,精神不濟,恐衝撞聖駕。”
那意思,有話快說,有屁快放,老娘病了,沒心情和你瞎掰扯。
章和帝顯然聽懂了皇後的言下之意,嘴唇抽動了一下。
無奈薑皇後這位子本就是章和帝出於種種考慮一力扶持的,貴妃、珍淑妃,甚至是玉德妃都比皇後顯得貴重些,若不想這招棋廢掉,皇帝還真不能給皇後什麽臉色看。於是章和帝也不動怒,直言道:“貴妃已經給老三選好了妻子,隻是你也知道這事兒有些尷尬,你是做嫡母的,看著合適也要幫一把手。”
薑皇後從來不掩飾自己對三皇子那樣刻薄寡恩、冷心絕情之人的厭惡,雖然一點兒不推脫地應下了,卻也要刺上兩句——“臣妾自然要精心著,還不知道咱們三皇子要休幾次妻呢,可不得把這操持得熟練些?”
章和帝也不好和病人置氣,但心裏也確實不喜歡別人這樣處處挑自己兒子的毛病——他罵兒子,罵得再狠,也是一番慈父管教,皇後這樣的,卻可見其心性刻薄,無慈母之心了。
程元珍一向是章和帝肚子裏的蛔蟲,一下子就發現了皇帝對皇後的不滿,好容易皇帝心情不錯,他這個忠心的奴才自然不肯讓人壞了主子的心情。當然,若是他程家的獨苗苗沒在玉德妃手中,他還會不會為了避免明顯同玉德妃一邊兒的皇後吃瓜落而這般用心,就不好細究了。
“皇上,”程元珍聲音裏透出為難:“皇上和皇後鶼鰈情深,奴才不敢打擾。隻是皇上乃天下之主,必須保重自身,這,皇上已經待了許久,不好過了病氣。若是太後知道了,奴才怕是要挨板子的……”
章和帝聞言,笑罵了句老奴才,卻也不反駁,又溫聲囑咐了幾句,便起駕去了永和宮。
皇帝鑾駕看不見了,宮人們又輕手輕腳地迴到寢殿。
一個皇後娘家新送來的宮女細心地扶著皇後躺下,神色猶豫,良久,終於忍不住對皇後說:“娘娘,奴才笨嘴拙舌的,說這話您可能不愛聽。但是奴才一心向著您,有些話又不能不說。”
薑皇後看了她一眼,漫不經心地道:“你是母親親自選了送進來的,雖現在還隻是個平頭宮女,但本宮親自提了你貼身伺候,便是信你的。在本宮這兒,私下裏,有話就直說,拐彎抹角的,倒不像是本宮身邊兒的人。”
皇後身邊的第一得意人兒,紅藥,剛好捧了之前皇後沒進完的補湯進來,神色不動地瞄了小宮女一眼。
小宮女眼睛裏藏不住喜色,膝行幾步,湊到皇後耳邊,道:“奴才沒進宮時,一直聽說娘娘您和玉德妃最是交好,可以說,薑家,對玉德妃算得上是恩重如山了。於是,奴才私心裏,就一直把玉德妃當作自己人呢。如今到了娘娘身邊伺候,才發現事情和想象的不太一樣呢……就說這次您偶感不適,雖然玉德妃表麵上細心伺候著,可實際上……”
“嬤嬤說,這宮裏,什麽都是假的,隻子嗣和皇上的恩寵才是實在的。若玉德妃真心向著您,怎麽不勸著皇上早早來探視您呢?這不,好容易皇上想起娘娘的好,不顧三不顧四地來看您——奴才觀皇上臉色,分明也是一萬分關心娘娘、在意娘娘的。隻可恨那玉德妃,仗著皇上寵她幾分,竟然在娘娘您麵前也敢張狂。若不是她故意擺臉色,皇上何至於匆匆走了?”
見皇後表情果然不好看起來,小宮女心裏得意,卻帶著懊悔道:“奴才失言,請娘娘責罰……娘娘千萬不要灰心,您是皇後,是薑家嫡女,和那起子小門小戶的可不一樣!皇上不過是暫時被狐媚手段迷住了,總會覺出娘娘您的好。”
薑皇後閉上眼,攬過被子,不發一言,似乎睡著了。
小宮女有些摸不著頭腦。
紅藥溫和地對她說:“你是個忠心的,隻是娘娘身子不舒坦,怕是沒心思聽那些……且下去休息吧,這幾日你也是勞累的。”
小宮女這才放下心,紅藥大人卻是個不排擠人的呢,悄聲退下了。
“查清楚!”
“是!”
“娘娘放寬心,這樣螻蟻樣的人,不值得您上心。”
“若真隻是她自己的意思,我又何必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