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轉了一圈再見麵,情形卻已然大為不同。雙方心裏都清楚,這件親事基本算是定下來,隻不過給二人遞了個台階碰個麵罷了。
池邊竹林颯颯作響,應和著習習涼風,初夏的午後於池亭內賞魚恰是美事。
“小曼姑娘,你用這竿來釣吧。”吳文博有些害羞得給李曼遞過去一桿放好了魚餌的魚竿,魚線講究,是將結繭蠶體內的絲漿收集後,人工拉成單股粗絲,自然幹燥後形成的絲線較之常用的麻線更加柔軟、光滑和透明。竹子砍下來是彎的,用火烘烤之後再用重物壓直便是魚竿,韌性極佳。
不知是不是功名的加持與光環,李曼如今瞧著吳文博倒沒以前那般看不順眼了,接過魚竿,將絲繩拋下,不過十來句話的功夫就有一條楊葉竄兒吞了鉤子、漂兒跟著墜了下去,李曼趕緊將魚竿一挑往旁邊的地上一撩,活蹦亂跳。
旁邊伺候的丫鬟早得了吳夫人的命,不得太過湊前,於是撿魚的活兒就成了吳文博的了,他哪裏幹過這個,在滿地上亂抓,那楊葉竄兒形狀細長滑溜得很,吳文博抓了幾次都未成功,急得臉都紅了,李曼瞧著他出糗卻“噗嗤”笑了出來,卻也讓吳文博鬆了口氣,又抓了幾把終於抓了起來,雙手捧著擱在小瓷罈子裏頭用清水養著。
“你來吧,卻要看看咱倆誰運氣更好些。”李曼想著臨來前姨夫諄諄囑託,也不敢一味嬌蠻,將魚竿又遞迴給吳文博,讓他也釣了試試。
吳文博簡直受寵若驚,將釣竿垂下,手裏覺著絲繩往下一墜,忙不迭拎起來卻是個空鉤子,又扔迴去半晌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鉤絲動了拎起來仍舊是空鉤,將鉤子拿近一瞧,卻原來往裏鉤了:“怪不得釣不著呢,看來還是姑娘你的運氣好!”招手讓一旁的丫鬟過來將鉤子敲好,換上新魚餌,上邊兒復又貼好了蘆葦片兒,都弄妥帖了遞給李曼。
這愣頭青看來也不是一無是處,這一番舉動讓李曼心裏十分慰貼,接了過來,卻也是巧了,剛沉下去就又釣上來一條,比方才那條還大上些,李曼心情極佳。
“我倒是想問你一事。”
吳文博立即應承:“姑娘請講!”
“我聽姨媽說,姨夫要給你個刑名師爺的差事,你怎麽卻非要推辭,去當什麽書啟師爺?”
第555章 書啟師爺
秀才不具備做官的資格,必得努力去考舉人,才能有士的身份,但可被推薦去擔任富貴人家的幕僚、師爺或者掌櫃等職。欒縣丞給吳文博安排了個刑名師爺的職位,主管刑事、民事案件的審理,這可是實打實的肥差。可吳文博卻辭了,自己求了個書啟師爺的差事。
書啟,顧名思義,就是撰寫官方文書、處理信函,待遇相較於其他師爺更低。
“刑名師爺諸事繁雜,我也不喜太多的來往應酬。”
這話聽得李曼眉頭一皺,果真是個呆子,多少人擠破腦袋搶不到的職務他還百般推辭,“若是將來你為官作宰這些一應事務你也能推辭了不成?如今不學著些,隻顧眼前輕便。”
可吳文博在此事上卻少有的堅持:“姑娘有所不知,距貢考雖有三年,但時間頗緊,哪裏有那許多的功夫去應酬那些瑣事。”
語氣裏還頗帶著些說教的意味,唷,小子還長本事了。李曼斜晲了他一眼,不過他難得不以軟蛋語氣說話倒是讓李曼對他的厭惡和不喜更淡了些,何況吳文博說的也有道理,有上進心總歸是好的,若是考上貢士豈是區區一個刑名師爺可比?
“那你貢考把握有幾何?”
“……”吳文博撓撓後頸,“總要考過才知道,盡人事罷了。”
呆子。
李曼釣得有些不耐煩,丟了魚竿在一旁,手裏拿了一枝茉莉花玩了一會兒也絮煩了,就掐了茉莉花蕊撒到水麵上,引得那些遊魚爭先浮上來唼喋;而吳文博拿過魚竿接著在垂柳蔭底下默默釣著,二人不時聊些什麽,吳夫人和欒夫人她們也聽不真切,不過瞧著有來有去交談甚歡的模樣兒。
“看來咱們家得開始預備做綾酥的豆蓉、爽糖、蓮蓉和豆沙了。”吳夫人笑道,一麵又命丫鬟送點心去吳文博和李曼那裏。
這是預備成親的含蓄說法,這四樣是做綾酥的食材,綾酥在男方聘禮單上也稱作聘餅。聘餅是聘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男方一般要預備一擔約莫五十公斤的聘餅,女方在收到後將這些聘餅分給親戚朋友以傳達喜訊。
綾酥有黃、白、紅、橙四色之分:黃綾以豆蓉做餡,喻意貴氣;白綾以爽糖做餡,代表了女方的貞潔;紅綾最講究也最貴,以蓮蓉做餡,也有用冬蓉的,喻意喜慶的氣氛;橙綾則有豆沙或椰絲做餡,喻意小兩口今後生活金燦燦。
欒夫人也笑著稱是,小曼的婚事一直讓她懸心,如今也算得上四角俱全。
入夏時分菜園子也不輸果園,開了各色的花。
有蝴蝶般的蠶豆花、有純白的葫蘆花、還有喇叭形的絲瓜花……葉綠花艷,粉嫩鮮活。杜小芹如今愈發忙起來,杜家飯桌上的時令蔬菜不缺,今兒個清蒸茄子、炒長豆,白篤葫蘆湯;明兒個涼拌黃瓜、炒韭菜,絲瓜雞蛋湯;後兒炒莧菜、鹽煮蠶豆,有時杜大山還會領著妞子和安安去捉黃鱔和田雞,那麽桌上便會又多兩道硬菜——爆炒黃鱔、毛豆兒炒田雞。兩小塊兒菜園子就能讓一家人一整個夏天都能吃上新鮮菜蔬。
</br>
池邊竹林颯颯作響,應和著習習涼風,初夏的午後於池亭內賞魚恰是美事。
“小曼姑娘,你用這竿來釣吧。”吳文博有些害羞得給李曼遞過去一桿放好了魚餌的魚竿,魚線講究,是將結繭蠶體內的絲漿收集後,人工拉成單股粗絲,自然幹燥後形成的絲線較之常用的麻線更加柔軟、光滑和透明。竹子砍下來是彎的,用火烘烤之後再用重物壓直便是魚竿,韌性極佳。
不知是不是功名的加持與光環,李曼如今瞧著吳文博倒沒以前那般看不順眼了,接過魚竿,將絲繩拋下,不過十來句話的功夫就有一條楊葉竄兒吞了鉤子、漂兒跟著墜了下去,李曼趕緊將魚竿一挑往旁邊的地上一撩,活蹦亂跳。
旁邊伺候的丫鬟早得了吳夫人的命,不得太過湊前,於是撿魚的活兒就成了吳文博的了,他哪裏幹過這個,在滿地上亂抓,那楊葉竄兒形狀細長滑溜得很,吳文博抓了幾次都未成功,急得臉都紅了,李曼瞧著他出糗卻“噗嗤”笑了出來,卻也讓吳文博鬆了口氣,又抓了幾把終於抓了起來,雙手捧著擱在小瓷罈子裏頭用清水養著。
“你來吧,卻要看看咱倆誰運氣更好些。”李曼想著臨來前姨夫諄諄囑託,也不敢一味嬌蠻,將魚竿又遞迴給吳文博,讓他也釣了試試。
吳文博簡直受寵若驚,將釣竿垂下,手裏覺著絲繩往下一墜,忙不迭拎起來卻是個空鉤子,又扔迴去半晌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鉤絲動了拎起來仍舊是空鉤,將鉤子拿近一瞧,卻原來往裏鉤了:“怪不得釣不著呢,看來還是姑娘你的運氣好!”招手讓一旁的丫鬟過來將鉤子敲好,換上新魚餌,上邊兒復又貼好了蘆葦片兒,都弄妥帖了遞給李曼。
這愣頭青看來也不是一無是處,這一番舉動讓李曼心裏十分慰貼,接了過來,卻也是巧了,剛沉下去就又釣上來一條,比方才那條還大上些,李曼心情極佳。
“我倒是想問你一事。”
吳文博立即應承:“姑娘請講!”
“我聽姨媽說,姨夫要給你個刑名師爺的差事,你怎麽卻非要推辭,去當什麽書啟師爺?”
第555章 書啟師爺
秀才不具備做官的資格,必得努力去考舉人,才能有士的身份,但可被推薦去擔任富貴人家的幕僚、師爺或者掌櫃等職。欒縣丞給吳文博安排了個刑名師爺的職位,主管刑事、民事案件的審理,這可是實打實的肥差。可吳文博卻辭了,自己求了個書啟師爺的差事。
書啟,顧名思義,就是撰寫官方文書、處理信函,待遇相較於其他師爺更低。
“刑名師爺諸事繁雜,我也不喜太多的來往應酬。”
這話聽得李曼眉頭一皺,果真是個呆子,多少人擠破腦袋搶不到的職務他還百般推辭,“若是將來你為官作宰這些一應事務你也能推辭了不成?如今不學著些,隻顧眼前輕便。”
可吳文博在此事上卻少有的堅持:“姑娘有所不知,距貢考雖有三年,但時間頗緊,哪裏有那許多的功夫去應酬那些瑣事。”
語氣裏還頗帶著些說教的意味,唷,小子還長本事了。李曼斜晲了他一眼,不過他難得不以軟蛋語氣說話倒是讓李曼對他的厭惡和不喜更淡了些,何況吳文博說的也有道理,有上進心總歸是好的,若是考上貢士豈是區區一個刑名師爺可比?
“那你貢考把握有幾何?”
“……”吳文博撓撓後頸,“總要考過才知道,盡人事罷了。”
呆子。
李曼釣得有些不耐煩,丟了魚竿在一旁,手裏拿了一枝茉莉花玩了一會兒也絮煩了,就掐了茉莉花蕊撒到水麵上,引得那些遊魚爭先浮上來唼喋;而吳文博拿過魚竿接著在垂柳蔭底下默默釣著,二人不時聊些什麽,吳夫人和欒夫人她們也聽不真切,不過瞧著有來有去交談甚歡的模樣兒。
“看來咱們家得開始預備做綾酥的豆蓉、爽糖、蓮蓉和豆沙了。”吳夫人笑道,一麵又命丫鬟送點心去吳文博和李曼那裏。
這是預備成親的含蓄說法,這四樣是做綾酥的食材,綾酥在男方聘禮單上也稱作聘餅。聘餅是聘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男方一般要預備一擔約莫五十公斤的聘餅,女方在收到後將這些聘餅分給親戚朋友以傳達喜訊。
綾酥有黃、白、紅、橙四色之分:黃綾以豆蓉做餡,喻意貴氣;白綾以爽糖做餡,代表了女方的貞潔;紅綾最講究也最貴,以蓮蓉做餡,也有用冬蓉的,喻意喜慶的氣氛;橙綾則有豆沙或椰絲做餡,喻意小兩口今後生活金燦燦。
欒夫人也笑著稱是,小曼的婚事一直讓她懸心,如今也算得上四角俱全。
入夏時分菜園子也不輸果園,開了各色的花。
有蝴蝶般的蠶豆花、有純白的葫蘆花、還有喇叭形的絲瓜花……葉綠花艷,粉嫩鮮活。杜小芹如今愈發忙起來,杜家飯桌上的時令蔬菜不缺,今兒個清蒸茄子、炒長豆,白篤葫蘆湯;明兒個涼拌黃瓜、炒韭菜,絲瓜雞蛋湯;後兒炒莧菜、鹽煮蠶豆,有時杜大山還會領著妞子和安安去捉黃鱔和田雞,那麽桌上便會又多兩道硬菜——爆炒黃鱔、毛豆兒炒田雞。兩小塊兒菜園子就能讓一家人一整個夏天都能吃上新鮮菜蔬。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