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那柴火堆裏頭我瞧著雖然柴火還多,卻沒有幾個經燒的,等吃了飯咱去後山上尋些個樹樁和樹墩子迴來。”
種薯碼上了炕,底下的月餘時間就要天天給炕加火了,就如同妞子剛剛說的,每日裏兩遍,每次得燒大半個時辰左右,因此必得要樹樁或者樹墩子這類十分經燒的才行,且燒炕的火候也要拿捏得當,
溫度低了誤事,溫度高了種薯直接就被燒熟了。因此每次燒炕都得小心著些,隨時摸一摸炕溫,一旦火太旺了就要將火炭撤出些,封上炕門防止熱氣外溢。
等過了這二三十天,薯炕就漸漸有了動靜,上頭蒙著的紮長細肥就會一塊塊地顯露拱破的跡象,這承望拂開細肥就會看見種薯塊兒發了芽,燒火頻率就低了下去,一日一次即可,也不用樹墩子了,什麽玉米棒瓤兒或者秸稈點燃了燎一燎就成了。
這活兒與孵小雞比起來要求自然低得多,但也是項磨人的農活兒,以往都是季桂月幹的,但是因為生了安安之後身體虧了下去,去年春頭上更是病得炕都起不來,可家裏又沒多少地,白薯再斷了,更是吃飯都難了,無法,杜大山硬是自己個兒忙裏抽冷子弄了。
杜大山家裏家外忙得陀螺一般,心力憔悴;季桂月麵黃肌瘦病在床上喘喘咳咳;安安也因為營養跟不上整日裏恣扭人,想著那時候的艱難,再看如今熱火朝天的好日子,季桂月摸了摸妞子的小臉蛋由衷道:“小芹、芊芊,再加上我們妞子,是咱們家的福星吶!”
妞子抿著嘴兒不好意思地笑,杜小芹忙著種薯炕的手稍稍頓了頓,鼻子發酸卻要掉下淚來,彭家那個火坑她是再也不想迴了,這幾日睡前總也翻來覆去地想彭大壯那日臨走前放的狠話,雖則小妹安慰自己華子應承了要幫忙想法子,彭大壯的難纏她最清楚不過了,想要說服他和彭家人,哪裏是那麽容易的事兒?一日沒消息她便一日懸著心,如放在火上烤著般煎熬,這份人情看來是要欠定了。
聽說要去後山上挖樹墩子,櫻子、阿青連帶著裴華、曹鬆都一齊去了,唿朋引伴一般,不像是做農活兒倒更像是郊遊。山裏春天的綠是從腳到頭一點兒一點兒染綠的。先是從那條小溪開始,慵懶的溪
水開始靈動起來,潺潺流動的同時帶綠了柳尖兒的嫩黃,而當柳葉不知不覺間在梢頭由尖變葉、從黃轉綠之際,如同一夜之間山坡底下泥土地上小草已經探出了腦袋,擠擠挨挨成一撮撮的了。
仍大片枯黃還沒來得及甦醒的山林間會藏著一團一團紅白粉黃各色的山桃花,但山頂上卻兀自無動於衷地固執喜歡著冬天,冬天來的時候山頂是第一個搶著迎接的,而轉念春姑娘駕臨時卻遲遲拖著不肯動彈,一直要候到溪水盡情喧鬧翻騰、沿路歡叫著“春來啦!”才會慵懶迴應,而隻有山頂起身迴應了、春意才算是徹底得透了。
衰草捧新綠,烏燕鳴殘雪。
溪水旁掬水敷麵,早春的溪水已經不復寒冬的刺骨,水澈而麵爽,一群人不忘來時的任務。
挖樹墩子是個不折不扣的體力活兒,但是對於砍過柴、割過草、摸過魚,莊稼地頭長大的人來說更是件趣事兒。以樹墩為圓心,遇到小石塊就用鎬子刨,碰到大石頭就用撬棍撬。
第460章 苤莒
挖到的最大一個樹墩,直徑足有半米多,盤根錯結,非常難挖,但卻是燒薯炕最佳的柴火,別說妞子,就是幾個杜芊芊她們姑娘家也使力撼動不得,櫻子不信邪,高高掄起鎬子“砰”一聲砸在樹根兒處,結果隻留下了不痛不癢的小白點子,倒是讓櫻子的兩隻手臂被反震得麻酥酥的,不禁扔了鎬子“哎呦”叫喚了兩聲。
曹鬆笑著攔了正欲上前的裴華,“我來!”後者也不逞強,任由他上前拾起鎬子,彎腰圍著樹墩子將樹根四周的土都扒拉掉,很快,更深處的樹樁漏了出來,從懷中扯出來備好的粗繩將樹墩子攏上,站定了往外試著拽了拽,“是個大傢夥!”
於是幾個人齊心協力攥了繩子勁兒往一處使,如同拔蘿蔔一樣:“一!二!三!拔!”
勞動號子都喊起來了,妞子頂來勁兒了,興奮地前跑後跳,日頭從頭頂密密匝匝的嫩綠枝梢縫隙之間漏下來,照在眾人臉上斑駁的明亮,溪流潺潺應和著小聲,不像是幹農活兒、倒更像是春遊來了。
姑娘家本就沒多大勁兒,再一笑,勁兒都散了,其實也出不了多少力,到底還是靠曹鬆和裴華二人將生生拔了出來,曹鬆擔心裴華的腿,餘下的活兒堅決不讓裴華幹了,自己用斧子將那些支棱太過的枝杈給剁了,又將那個一人合抱都費勁的大樹墩子劈成了三四份兒,方便帶迴。
大大小小挖了十來個樹樁就住了手,山上倒不缺這些個,隻是挖多了帶不迴去。不管幫沒幫上忙,又是笑鬧又是出汗的,眾人都渴了,山溪清澈見底,掬起一捧清涼解渴。藍鳥花經過了一個寒冬早已
經耷拉下去,但在早春的唿喚下根部已經有了復甦的徵兆,到了四月裏就能再次生長成片了,及六七盛夏,就會一隻隻飛舞的藍鳥,葉色翠綠、光亮,杜芊芊想著去年來這裏采了熬粥的情形仍歷歷在目,不妨間卻已然過了快一年的光景。
春日裏最先耐不住性子拱出來的野草是苤莒,村裏人通常都叫它車軲轆菜或者車前草,總也離不開一個“車”字,菜葉子表麵甚是平滑,邊緣處呈波狀,脈絡的紋理很深,就像是一道道車轍嵌進葉麵一般,這大抵就是村裏人如此稱唿它的緣故吧。
</br>
種薯碼上了炕,底下的月餘時間就要天天給炕加火了,就如同妞子剛剛說的,每日裏兩遍,每次得燒大半個時辰左右,因此必得要樹樁或者樹墩子這類十分經燒的才行,且燒炕的火候也要拿捏得當,
溫度低了誤事,溫度高了種薯直接就被燒熟了。因此每次燒炕都得小心著些,隨時摸一摸炕溫,一旦火太旺了就要將火炭撤出些,封上炕門防止熱氣外溢。
等過了這二三十天,薯炕就漸漸有了動靜,上頭蒙著的紮長細肥就會一塊塊地顯露拱破的跡象,這承望拂開細肥就會看見種薯塊兒發了芽,燒火頻率就低了下去,一日一次即可,也不用樹墩子了,什麽玉米棒瓤兒或者秸稈點燃了燎一燎就成了。
這活兒與孵小雞比起來要求自然低得多,但也是項磨人的農活兒,以往都是季桂月幹的,但是因為生了安安之後身體虧了下去,去年春頭上更是病得炕都起不來,可家裏又沒多少地,白薯再斷了,更是吃飯都難了,無法,杜大山硬是自己個兒忙裏抽冷子弄了。
杜大山家裏家外忙得陀螺一般,心力憔悴;季桂月麵黃肌瘦病在床上喘喘咳咳;安安也因為營養跟不上整日裏恣扭人,想著那時候的艱難,再看如今熱火朝天的好日子,季桂月摸了摸妞子的小臉蛋由衷道:“小芹、芊芊,再加上我們妞子,是咱們家的福星吶!”
妞子抿著嘴兒不好意思地笑,杜小芹忙著種薯炕的手稍稍頓了頓,鼻子發酸卻要掉下淚來,彭家那個火坑她是再也不想迴了,這幾日睡前總也翻來覆去地想彭大壯那日臨走前放的狠話,雖則小妹安慰自己華子應承了要幫忙想法子,彭大壯的難纏她最清楚不過了,想要說服他和彭家人,哪裏是那麽容易的事兒?一日沒消息她便一日懸著心,如放在火上烤著般煎熬,這份人情看來是要欠定了。
聽說要去後山上挖樹墩子,櫻子、阿青連帶著裴華、曹鬆都一齊去了,唿朋引伴一般,不像是做農活兒倒更像是郊遊。山裏春天的綠是從腳到頭一點兒一點兒染綠的。先是從那條小溪開始,慵懶的溪
水開始靈動起來,潺潺流動的同時帶綠了柳尖兒的嫩黃,而當柳葉不知不覺間在梢頭由尖變葉、從黃轉綠之際,如同一夜之間山坡底下泥土地上小草已經探出了腦袋,擠擠挨挨成一撮撮的了。
仍大片枯黃還沒來得及甦醒的山林間會藏著一團一團紅白粉黃各色的山桃花,但山頂上卻兀自無動於衷地固執喜歡著冬天,冬天來的時候山頂是第一個搶著迎接的,而轉念春姑娘駕臨時卻遲遲拖著不肯動彈,一直要候到溪水盡情喧鬧翻騰、沿路歡叫著“春來啦!”才會慵懶迴應,而隻有山頂起身迴應了、春意才算是徹底得透了。
衰草捧新綠,烏燕鳴殘雪。
溪水旁掬水敷麵,早春的溪水已經不復寒冬的刺骨,水澈而麵爽,一群人不忘來時的任務。
挖樹墩子是個不折不扣的體力活兒,但是對於砍過柴、割過草、摸過魚,莊稼地頭長大的人來說更是件趣事兒。以樹墩為圓心,遇到小石塊就用鎬子刨,碰到大石頭就用撬棍撬。
第460章 苤莒
挖到的最大一個樹墩,直徑足有半米多,盤根錯結,非常難挖,但卻是燒薯炕最佳的柴火,別說妞子,就是幾個杜芊芊她們姑娘家也使力撼動不得,櫻子不信邪,高高掄起鎬子“砰”一聲砸在樹根兒處,結果隻留下了不痛不癢的小白點子,倒是讓櫻子的兩隻手臂被反震得麻酥酥的,不禁扔了鎬子“哎呦”叫喚了兩聲。
曹鬆笑著攔了正欲上前的裴華,“我來!”後者也不逞強,任由他上前拾起鎬子,彎腰圍著樹墩子將樹根四周的土都扒拉掉,很快,更深處的樹樁漏了出來,從懷中扯出來備好的粗繩將樹墩子攏上,站定了往外試著拽了拽,“是個大傢夥!”
於是幾個人齊心協力攥了繩子勁兒往一處使,如同拔蘿蔔一樣:“一!二!三!拔!”
勞動號子都喊起來了,妞子頂來勁兒了,興奮地前跑後跳,日頭從頭頂密密匝匝的嫩綠枝梢縫隙之間漏下來,照在眾人臉上斑駁的明亮,溪流潺潺應和著小聲,不像是幹農活兒、倒更像是春遊來了。
姑娘家本就沒多大勁兒,再一笑,勁兒都散了,其實也出不了多少力,到底還是靠曹鬆和裴華二人將生生拔了出來,曹鬆擔心裴華的腿,餘下的活兒堅決不讓裴華幹了,自己用斧子將那些支棱太過的枝杈給剁了,又將那個一人合抱都費勁的大樹墩子劈成了三四份兒,方便帶迴。
大大小小挖了十來個樹樁就住了手,山上倒不缺這些個,隻是挖多了帶不迴去。不管幫沒幫上忙,又是笑鬧又是出汗的,眾人都渴了,山溪清澈見底,掬起一捧清涼解渴。藍鳥花經過了一個寒冬早已
經耷拉下去,但在早春的唿喚下根部已經有了復甦的徵兆,到了四月裏就能再次生長成片了,及六七盛夏,就會一隻隻飛舞的藍鳥,葉色翠綠、光亮,杜芊芊想著去年來這裏采了熬粥的情形仍歷歷在目,不妨間卻已然過了快一年的光景。
春日裏最先耐不住性子拱出來的野草是苤莒,村裏人通常都叫它車軲轆菜或者車前草,總也離不開一個“車”字,菜葉子表麵甚是平滑,邊緣處呈波狀,脈絡的紋理很深,就像是一道道車轍嵌進葉麵一般,這大抵就是村裏人如此稱唿它的緣故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