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清朝結束時,一邊是高喊自由的知識分子,一邊是剛剛解開辮子頭的遺老遺少。  一邊在天堂,一邊在地獄。  朝議的時候,宋石昭把接到國書後要來朝貢的鄰國都點了出來。  朝鮮、日本、琉球、北狄,東北夷、女真部等等。  林淵記得現在的日本還處於戰國時期,他倒是很好奇前來朝貢的會是哪個諸侯。  會有哪個諸侯想要最先得到大明朝的幫助。  蒙古部落這次都會過來,他們得到了好處,當然想要更多好處。  萬國來朝,說起來很好聽,史書上看來也叫人心潮澎湃,但實際上就是許多小國爭相過來占便宜,為了大國氣派,也隻能讓他們去占這些便宜。  沒有好處,誰會無故捧人呢?  尤其是國與國之間,弱小的國家依附強大的國家,就像高麗和元朝。  但這種所謂的友好關係也是虛假的,比如今時今日的朝鮮。  高麗改名了,林淵知道,直到近代朝鮮分裂成朝鮮和韓國,它將一直延續這個名字。  至於日本,還在自顧不暇,混亂至極,日本諸侯互相爭鬥,因戰爭消亡,他們手裏的武士流離失所,在饑寒交迫之下,他們紛紛逃入大明境內,搖身一變就成了倭寇。  好在現在邊關駐守的都不是酒囊飯袋,這些倭寇一直沒能騷擾百姓。  但他們不願離開。  畢竟在本國活不下去了,如果再離開大明,他們實在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裏去。  日本和朝鮮的關係可不好,他們又不會朝鮮話,一旦被發現是日本人,會有什麽樣的後果誰也不知道。  林淵也很頭疼。  朝議結束之後,他才開了內部會議,隻讓他的心腹參加。  如今的鄭清風已經有一席之地了。  “這些人要如何處置?”林淵問。  宋石昭:“殺了?”  林淵搖頭:“他們善於躲藏,我們的兵才出去,他們已經不見蹤影了。”  眾人沉吟良久,鄭清風忽然說:“既然如此,為何不叫他們自建村莊呢?”  “就在邊關建村。”  宋濂:“此計甚妙!”  林淵明白了,隻要從倭寇裏麵找出一個領頭的,給他一個村長的身份,他就會自動自發的管理這些人,人都會很快適應新的社會角色。  “他們不馴。”陳柏鬆在一旁說,“貪得無厭。”  他們建了村莊,難道就放任他們坐大嗎?到時候又怎麽保證他們會老老實實的當村民?  未必還期待這些倭寇自己種地?  林淵:“倭奴國還在打。”  “既然如此,就找他們買些女人吧。”  此時的日本女人還生活在戰亂的陰影之下,舉國上下,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打仗。  男人們死的越來越多,家裏的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野地裏到處都是人骨。  商人們有利可圖,又開始紛紛前往日本。  女人們很快被帶了迴來。  現在日本各個諸侯需要的都是糧食,他們要養自己的武士,至於女人?尤其是平民女人,那不重要。  建議的屋子很快搭了起來,這些日本女人被安置在城牆根下,她們隻需要走兩步就能出城。  她們還來不及驚慌失措,就被分到了工作。  她們要先學新的東西,學語言,學幹活,她們忙得沒有時間去思考。  早紀就是其中的一員,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她的父親和哥哥都死於戰亂,母親被餓死,她艱難地活了下來,後來商人就從領主的手裏買下了她。  因為她太瘦太小,所以不值多少糧食。  又是一個早晨,早紀起得很早,她總是天沒亮的時候就起床,然後去打水洗臉,跟朋友們一起去吃飯。  最開始的時候她們都很害怕。  畢竟這是新的地方,周圍的全是他國的人,說著她們聽不懂的話。  “外麵有倭寇。”夥伴們跟她說。  她們都不知道倭寇是什麽,隻是偶爾有大明的人提到這個詞。  雖然不了解意思,但她們也知道這不是一個好詞。  她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早上去學漢話,下午幹活,晚上可以休息。  以前哪有休息的時候?  幹活都覺得很充實。  越來越多的同鄉女人被送了過來。  已經學會漢話的早紀開始承擔起了教她們語言,幫助她們生活的責任。  早紀會安撫這些來到異國他鄉的女人們。  很快,女人們開始和當地的男人看對眼了。  當地的女人本來就少,很多光棍,這些女人也正值青春年華。  無需引導,男人和女人之間天生的吸引力就會出現。  荷爾蒙占據了這個邊關大城。  第一對成親的新人出現後不久,這個城裏幾乎每日都有婚事。  沒有什麽奢華的婚禮,隻是新人和鄰裏親朋吃一頓飯,再去府衙登個記,這親事就成了。  早紀也有了愛人,和她一樣,都是教新來的女人們語言的老師。  是個非常溫柔的男人,他有一雙漂亮的眼睛,會給她念詩,她喜歡那些詩,又美又動聽,即便她還無法完全理解那些詩的意思。  至於城外的那些倭寇們,他們在發現這個城裏有本國女人的時候幾乎瘋了。  女人們能到城裏去過好日子,他們這些武士在外麵沒有飯吃,這像話嗎?  倭寇們瘋了。  他們不敢打,隻敢在城牆邊騷擾。  一旦看到有兵出來就逃。  可是這一次,他們瘋了一樣跑過來,卻沒有拿起武器。  反而說:“我要見你們長官!”  “憑什麽女人可以進城!難道她們比武士還要厲害,比武士還要值得尊敬嗎?!”  士兵們隻能把營長叫來,營長聽不懂倭寇的話,隻能又叫來早紀。  早紀是學得最好的,她甚至沒有多少口音。  她站在城牆上以後,下麵的倭寇叫聲更大了。  “我們也要進城!”  早紀把這話轉述給了營長。  她很害怕,她一看到這些人,就想起了家鄉的那些武士,他們不把人命當命,殺人的時候從來不會眨眼,如果這些人進到城裏,會不會像毀了她的家鄉一樣又毀了這個她好不容易得來的新家?  營長說:“你跟他們說,要進城可以,現在城外建村,直到我們確定他們沒有威脅之後才能放他們進來。”  早紀一直在發抖,她低頭看著那些麵目猙獰的同胞,難以相信這些人真的是她的同胞。第177章 177  “那些人又來了。”楊三妹翻了個白眼, 她和她哥在城門口做生意,賣吃食給走夫, 賣的便宜, 但也能掙不少錢, 交的稅也少, 日子越來越好。  但自從那些倭寇來了以後, 走夫們就漸漸少了, 不從城牆正門出入,其它幾個出入口早被別的小販占了, 他們過去沒位子。  擺攤是要交攤位費的, 他們過去強占, 對方是能讓衙役來趕他們走的。  如今管小販的不叫衙役,叫城管, 就管小販和道路交通, 管打架鬥毆的才是衙役。  楊三妹憤憤不平:“就是他們來了,咱們才做不了生意!”  “就該把他們抓住, 全部投大獄, 這輩子也別出來!”  她哥楊大也說:“對!全抓了!”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也不怪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楊三妹看她大哥:“大哥,看來你成親的日子要推一推了。”  他們本來差不了多少錢就能把房子重新修一修, 再修兩個院子,以後一個院子給揚大和他媳婦,另一個院子給楊三妹。  要是招贅楊三妹也有地方住,不招贅嫁出去, 迴娘家也能長住。  楊大歎了口氣。  他們這地方本來就沒多少年輕女人,他好不容易跟倭奴國來的姑娘定了婚期,又要往後推。  楊大快三十了,這麽大年紀也沒能娶上妻,前些年是因為亂,這些年是因為窮。  好不容易找到了來錢的法子。  “楊大楊三,你倆在這兒傻站著幹嘛?”隔壁住的錢大手裏提著一刀肉,看他倆站在門口不動彈,奇怪地問了句,“你們這倆個掉錢眼的還有閑著的時候?”  楊三妹瞪他一眼:“那也得有錢眼給我掉,那些倭寇來了以後,我們家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錢大:“那你們還有得熬,聽說大人們要叫倭寇在城外建村。”  楊三妹嚇了一跳:“錢大!你嚇唬誰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初搞慈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七並收藏迴到明初搞慈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