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淵坐在龍椅上。  百官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淵伸手:“眾卿平身。”  “朕初登大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今大都百姓人心惶惶,諸位可有良策助朕?”林淵問道。  “臣有本奏。”鄭清風出列。  百官都看著他。  鄭清風是被宋石昭叫來的,他此時上前,胸有成竹。  林淵笑道:“哦,鄭卿請講。”  鄭清風言:“開市、納美、祭天,如此,大都安定,百姓安定。”  “那便依鄭卿所言,開市祭天。”林淵,“納美再議,如今百姓剛剛遠離戰事,怎好奪人子女?”  鄭清風也沒有堅持,剛登基就廣充後宮確實不妥,他不過是依例提一嘴而已。  林淵歎氣道:“經過連年征戰,百姓苦不堪言,民強則國強,民富則國富。”  “朕念百姓疾苦,免五年賦稅,眾卿以為如何?”  宋石昭先一步說:“陛下心懷天下,憐愛百姓,乃百姓之福,天下之福!臣為百姓,謝陛下!”  話都被宋石昭先說了,後麵的官員氣得要吐血。  下了朝,林淵走到了大明殿後的延春閣。  宋石昭和鄭清風緊跟其後。  林淵讓兩人就坐。  “朕想開府學。”林淵道:“讓百姓之子年滿六歲者皆可入學。”  “無需學資,一坊一學。”  “從京城開始推行。”  宋石昭沉吟:“陛下,此事耗資巨大,適才陛下又免除五年賦稅……”  林淵:“莫急。”  鄭清風道:“陛下胸有成竹,已有良策,還望陛下指教。”  林淵笑道:“各地世家,一家便能養活一城。”  宋石昭猛然道:“陛下深謀遠慮!可世家未必願意雙手奉上家資,若有不妥,非但無利,反而有害。”  林淵看向鄭清風:“卿也以為如此?”  鄭清風卻說:“宋大人所言不差,但非常時期,還需非常手段。”  林淵笑道:“鄭卿知朕心意,那此時就盡托於卿了,朕初登基,手下可用之人甚少,天下世家培養子弟,朕自然虛位以待。”  鄭清風拱手道:“臣遵旨。”  ——  世家們膽戰心驚不過數月,又開始歡欣鼓舞。  朝堂之上已泄露了口風,當今陛下初臨朝政,力有不逮,要從世家挑選能臣幹將。  世家如今正在商議怎麽把自家子弟送到皇宮。  鄭家如今的當家人乃是鄭家大兒,鄭子慧,他得知消息之後召集家中子弟坐談,他兒子們年紀有大有小,一個家族,最重的就是人,所以他除了妻子以外還有數位妾室姬婢,鄭家韜光養晦時關著門就生孩子。  孩子越多越好,無論男女都有用。  於是鄭家子弟,年過弱冠的就是六人,未及弱冠的共十一人。  幼童不曾出席,出席的共十四人。  “當今陛下要廣開文會,選官以充朝堂,咱們鄭家的機會就在眼前。”鄭子慧麵帶笑容,“爾等可明白自己肩上之責?”  兒子們高聲說:“兒等明白,必不丟鄭家的臉麵,多年苦學,便是為了此刻。”  鄭子慧:“好!若寫文章,必要有溢美之詞,再有提議便不會得罪君王。”  “爾等之風骨,需上殿為臣後才能施展,切記切記,莫要自以為事。”  “若能與世家子結識,可親近,不可親密。”鄭子慧又言,“鄭家的未來,就在爾等身上來。”  “兒必為主盡忠!力爭上遊,為我鄭家增光添彩!”鄭子慧的大兒子朗聲說。  鄭子慧拍案:“好誌氣!”  “我兒必定乘風而起,扶搖直上!”鄭子慧大笑,“去吧!鄭家就靠你們了!”  文會按時舉行,就在皇宮宴會的偏殿。  京城裏的世家子弟盡皆前來。  這是他們的機會,他們將在君主麵前一展所長,然後封官。  畢竟新朝初立,沒有那個時間開科舉尋找良才,現在是他們最大的機會。  文會簡單,不過就是林淵出一題,眾人作答。  不必書寫,隻需要口頭作答。  林淵出的題不算難。  他問:“諸位今日因何而來?”  下麵有人答:“為報效國家!”  “為為國取利!”  “為與百姓謀福祉!”  隻有一人說:“為聞名天下而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此人,這人麵白若玉,身姿挺拔,有修竹之姿,但所說卻狂妄至極。  當下就有人問:“你有何能?如此囂張?今日所來者皆是熟讀詩書之人。”  此人:“諸位熟讀詩書,奈何?”  眾人怒目而視:“聖人言說!治國之道!”  此人又說:“哦,那諸位厲害,書上學之,紙上治國。”  “你!你是何家所出?口氣這麽大,也不怕咬了自己的舌頭!”  此人拱手道:“不才,鄙人姓周,周容。”  “我道是誰,原來是聞名遠近的周大才子,有天才之稱,少年成名,可惜少時了了,大未必佳,周大才子可有小名?”  周容:“小名不堪入耳。”  “那我便贈你一小名,便叫仲永可好?”  此話落音,眾人大笑。  周容卻不怒,隻說:“聽聞口舌能化刀劍,傷人於無形,鄙人見識了。”  “你這話是說我等都是狹隘之輩?”  “周容!如今是天子文會,容不得你放肆!”  “我等為報效國家而來,你為自身名利,我若是你,此時就會羞得無地自容。”  周容:“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鄙人為何羞愧?諸位不是為做官而來?”  眾人一愣。  周榮又說:“陛下能得天下,足證陛下心胸寬廣,能容天下人,便能容鄙人此等狂妄之人。”  林淵朝身邊的宋石昭說:“此人有趣。”  宋石昭笑道:“嘩眾取寵,但求君王一顧罷了,另辟蹊徑,恐名不副實。”  林淵點頭:“先生所言有理。”  “叫上前來。”林淵吩咐道。  內侍領周容上前。  林淵笑問他:“周公子,可有見教?”  周容先行禮,等林淵免禮之後才說:“見教不敢,但草民前來,可解陛下之憂。”  林淵又問:“朕有何憂?”  周容:“陛下免除百姓五年賦稅,以定天下,使百姓休養生息,草民感念陛下憐民之情,故此,也願分陛下之憂。”  “世家盤踞,勢大根深,陛下召集世家子弟,便是以虛爵誘之。”  “但京城世家可用此法,他地世家如何?”  林淵正色:“周公子請講。”  周容:“草民願為陛下奔走,周家舉家之力為陛下分憂!”  林淵:“公子有何求?”  周容雙眼精光閃爍:“陛下覺得,草民可堪太常一職?”  宋石昭:“放肆!”  林淵擺手:“先生不必動怒。”  “周公子有鴻鵠之誌,朕必應之,公子若成,莫說太常,便授光祿大夫又有何不可?”  “若不成,公子就有欺君之罪,項上人頭難保。”  周容當即跪下:“草民若不成,自戮之!”第151章 151  自林淵登基起, 宋府便門庭若市,宋石昭為了安置門客, 又再買了兩邊的屋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初搞慈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七並收藏迴到明初搞慈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