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了控製太子賢,數次向太子賢發令召他來見自己,而太子賢卻因為擔心與母後過於接近從而受到傷害,便屢屢抗命不從。武則天終於由對他的喜愛變成了一腔憤怒,於是便派人向高宗告發說太子賢生活不檢,而且隨時可能圖謀造反。高宗並不相信,便派宰相薛元紹、裴炎跟禦史大夫高智周去進行調查,結果沒想到竟在馬廄中發現了大量兵器,於是武則天更加理直氣壯地聲稱自己所言非虛。

    高宗仍然不願相信這是真的,可是證據確鑿,武後又堅持法辦,高宗也無可奈何。於是,在調露二年(680年)八月,太子賢被廢為庶人,流放至巴州。幾年後,武則天便派人將李賢父子四人全部殺死,以絕後患。連殺自己數個兒女都麵不改色,可見武則天之狠之毒,都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又該用何語評之?隻能冷汗涔涔了。

    永隆元年(683年)八月,英王李顯又被冊立為太子。同年十二月,高宗皇帝的病終於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便留下遺言,讓侍中裴炎輔佐太子,而朝中大事則由天後來裁決。

    高宗駕崩後,李顯繼位,即為中宗。同時,太子妃韋氏便成為皇後,武後自然地便成為皇太後。另外李顯還遵父命,封裴炎為中書令,輔佐自己。但他並不滿足於僅僅使用這些權力,他將自己的嶽父韋玄貞從普州參軍提為豫州刺史,又欲封為侍中,立即遭到了裴炎的反對。他認為韋玄貞並無半點功勞,不能如此對他一封再封。中宗大怒,喝道:“朕為天子,就算把天下讓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

    這句話給他招來了大禍!此時的武則天,正愁自己不知該如何重新奪迴執掌朝廷的權力,此時聽別人傳達了這句話後,立即召集百官到乾元殿,宣布廢掉李顯帝位,降為廬陵王。中宗不服,大聲抗議,質問母後自己犯了何錯。武則天便稱他既然要把天下讓給韋玄貞,如何還能做皇帝?李顯對自己說話的魯莽懊惱不已,可是已經無法改變這一事實了。於是,他便隻好離開了帝位。

    僅僅利用一句話的破綻,便可以廢掉一個皇帝。恐怕這種能力,也隻有武則天才能具備了。高明也!

    可是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裏,武則天卻遲遲不提另立新君之事。因為現在唯一能繼承皇位的,就剩下她的小兒子豫王旦了。武則天表麵上顯得異常平靜,然而心中卻一直沒平靜下來,因為她在觀察著群臣的反應。

    群臣皆知道武後的意願,便齊齊奏請她登上帝位,可李旦卻隻向她進獻了皇太後的稱號。她知道這還不是自己登基的最佳時機。於是在武則天的支持下,李旦成為新君,便是睿宗。但睿宗登基後並沒有皇帝的權力,而是被囚禁在後宮,同時國家的所有軍政大事,則都由武則天親自處理。

    武則天在大權在握之際,追封了武氏的幾代祖先,建立武氏祠堂,更改了唐朝官署和官職名稱,並且在其他許多方麵都進行了相應的改變。

    終於,朝中的部分大臣不願意再忍耐她了。麵對武後的種種行為,許多武後的反對者集結在揚州,準備發動一場反武的戰爭。

    武則天的狠毒與專權,終於導致了一場真正的對決。無論她是不是在做著更偉大的事業,如此對待自己的幾個兒子,即使今天的人聞之,都會立感心驚肉跳,而在當時,更會引起事端。於是,一場大戰也在所難免了。

    在討伐之初,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還出麵寫了一篇《討武曌檄》,以造成更大的聲勢。當武則天聽到這篇檄文時,不但不惱,而且還為朝廷竟沒有收到這樣的人才深深感到遺憾。

    她對叛亂雖感到有些突然,卻並不害怕。她迅速調集三十萬大軍,僅用了四十餘天便將叛軍擊潰。接下來,她派人將駱賓王找了出來,正當大家皆為駱賓王的命運感到擔憂時,武則天卻出人意料地重用了駱賓王。由此可看出,武則天頗有政治家的風範,在做大事時也能夠顯出其大度的一麵。

    反叛的軍隊氣勢洶洶,可是武則天沒費很多的力氣便將其擊敗了。看來這武後還真是一個多麵手。

    此時的武則天認為時機已經趨向成熟,便開始不斷地想辦法給自己製造一些支持的聲音,以便於盡早能夠登基為帝。她的侄子武承嗣送了一塊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白石,被武則天稱做“寶圖”。不久之後,她正式給自己加尊號為“聖母神皇”,而且讓群臣改稱“陛下”。除此之外,她還進行了一係列登基前的準備,她離登基的時刻已經越來越接近了。

    可是“反武”的聲音並沒有因為叛軍被擊敗而消失。當她一步步地邁向皇帝的寶座時,李唐宗室王公們再也無法忍耐了。他們聯合起來起兵造反,欲讓中宗還朝為帝,讓武後退出政治舞台。武則天並不慌張,一個計劃了半生的成功者,如何能為小小的叛亂所擊敗?沒過多久,所有叛亂便全部被平息,武則天便繼續向著她的最後一步邁進。

    這一年,在新建的明堂進行祭奠活動時,武則天第一次穿上了天子大禮服的袞冕。而睿宗則跟在她的身後,任何人都看得出來,不僅僅是在權力上,即使是在形式上,武則天距皇帝之位也就隻不過是差個頭銜了。

    而正是這最後一步,卻有著相當大的難度。她采納了侍禦史魚承曄的兒子魚保家的上奏,在朝堂門前設置銅匭,收受天下告密文書;同時,她培養了一批酷吏。於是,有可能與她作對的李唐家族人以及朝中大臣皆因被舉報出來而遭到重罰。這樣一來,自己的阻力又減小了許多,武則天知道,她已經可以達成自己的心願了。

    一切障礙已滅,武則天終於到達了人生的頂峰!縱然她有過一些過錯,但如果僅僅看這個結局,她的能力豈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很難有人可與之相匹敵!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已經六十七歲的武則天終於完成了畢生之願,正式登上了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的位置。她把“大唐王朝”改成了“大周王朝”,進行了徹底的改朝換代。幾日後,武則天加尊號為“聖神皇帝”,以睿宗為皇嗣。這一事件史稱“武周革命”。

    經過了無數的磨難與奮鬥,她終於登上了帝位,成為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或許在問鼎最高權力的過程中,武則天有著許多為後人所不知的行為,但從她後來的執政結果來看,她應該算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了。

    在武則天執政期間,她一直對朝廷製度以及執政天下的方案不斷地進行著改變與嚐試。在政治上,她不計門第,能夠破格用人,在經濟上注意恢複和發展生產,整個社會又一次出現了與太宗貞觀年間相仿的盛世。從這個角度上看,她是很有政治作為的。但在朝廷中,她卻開始大力培植武氏集團,同時繼續迫害李氏家族。她甚至把繼承者也欲選定在自己的侄子身上,以求讓武氏族人能夠永遠執掌江山。可是此時,宰相狄仁傑與李昭德卻向她奏道,姑侄與母子哪個更親呢?

    武則天聞之,感覺很有道理。若侄子繼位,將來其後世人如何會敬自己為祖先?而若兒子繼位,自己卻仍然能夠將名字刻在祖宗靈位上。於是,她改變了主意,決定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

    武則天登上高位,心中反而有些空虛,便找來了兩個男寵,即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來供她得到生理上的滿足。當她不斷地告誡自己的兒女與武氏族人要和睦相處時,她的這兩個男寵卻因受寵,在朝中為所欲為,飛揚跋扈,終於引起了朝臣的不滿。於是在不久後又一次引起了一場大風波,讓曆史又一次發生了變更。

    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朝臣發動了一場政變,他們擁護著太子李顯,以非常快的速度擒住了張氏兄弟,並將其處死。接下來,已經身染疾病的武則天在她統治了十五年後終於被趕下了皇位,被囚於洛陽宮城西南的上陽宮。眾臣一起擁護太子李顯重新登基為帝。中宗皇帝又一次走上了帝位,心中感慨萬千,他也感謝母親又一次立自己為太子,便為母親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作為對母親的迴報與慰藉。

    沒過多久,武則天便死在了上陽宮中。臨終前,她仿佛改變了許多對往事的看法,她認為自己更適合做一個皇後,而不是皇帝,所以改稱中宗賜給自己的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後”。同時,她將一生中被她害死的忠臣義士全部赦免,為他們澄清了過往。於是,她便靜靜地在上陽宮中的仙居殿逝去了。雖然有些淒涼,卻也了無遺憾。她在枕畔留下一紙遺詔記錄了她棄世之前的某種含混不清的願望:請不要將我看成皇帝吧,我隻不過是一個皇後而已。

    武則天遺言稱,她欲與唐高宗合葬在乾陵,中宗滿足了她的要求。但她卻提出,她墓前的碑不要寫字,這個奇怪的現象讓後人議論紛紛。或許,她所做的一切自己雖然感到滿足了,但她卻更希望她的一切功過是非由後人來評價。於是,一座“無字碑”便這樣在風雨中矗立了一千多年。而不同時期的人,卻給予了她不同的評價。

    秦始皇是曆史上第一個皇帝,而武則天則是曆史上唯一的一次女人稱帝,因此,她無疑成了曆史上最著名的後宮人物。在男權處於絕對統治地位的時代,作為一個女人,當她走上帝位之時,當然不可避免的會引起軒然之波。於是,作為女人的她,功過哪個更大,就成了曆史爭議的焦點。

    武則天是曆史上最有爭議的後宮人物。她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呢?其實究其根本,不過因為她是一個女人。所謂“女人”,我們今天倒沒有這樣的偏見,但在那個朝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品。如果武則天是男兒身,又出生在皇族,以她的能力,肯定會成為一代英傑,甚至會成為太宗那樣的聖明帝君。可是因為她是女人,當世人是無法接受這樣一種現實的,於是她即使做得再好,也總會有人想辦法去反對她。

    一個有魄力、有能力的女人,一個有野心、有抱負的女人,一個手段高明、心腸狠毒的女人,麵對如此的反對,心中當然不甘,於是她隻能用許多極端的方式來迴敬這種反對——她殺子女、滅忠臣、折磨王皇後與蕭淑妃,其心腸之黑令人咋舌,手段之狠令人發指——這應當是她的主要罪過;而她在執政期間國泰民安,甚至可以與太宗的“貞觀盛世”相媲美,從這個角度看,她又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執政者。而令當時的人認為她最大逆不道的,便是篡了李家之天下,以女人的身份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如果沒有篡位一事,她與北魏的文明皇後馮氏便也沒有更多的差別了。而馮氏雖有過錯,但因為治世水平很高,後人便更多地記住了她的功,而忽略了她的過。可是武則天則不同,在封建時代還是男人掌權思想極度盛行的時候,她的登位當然會引起天下嘩然。因此,她的一步步登上皇位的過程便成了後人重點研究的對象,而與馮氏相似的先奪權後治世的這一特征卻反而相對被減少議論。但宏觀地看,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排除她的登位給當時的唐朝帶來的微小影響的話,她應當是有功於社稷,可謂是唐朝時期的有功之人。客觀地講,她的功是大於過的。她之功是為社稷,她之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個有思想有抱負的人的無奈之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於她的奪權經曆,則更顯出她的本性一麵。或許女人在那個時代要想奪權,也隻能采取這種為世人所不容的手段。她入宮時的目標便很明確,希望借此機會征服皇上,改變自己的命運。當她發現自己在太宗身上實現不了自己的抱負時,便果斷地轉移了目標,把全部的希望押在了未來的皇帝身上。她一步步地設計著自己的未來,也一步步地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在心機如此深沉的武則天麵前,與她同在後宮的嬪妃們當然不是對手,她成為皇後也成了一種理所當然。可是當她當上皇後之後,權力的欲望終於在自己的體內繼續膨脹,以至於她不僅僅想主管後宮,朝廷政事也不斷幹預,享受了一下權力所能帶來的美妙感覺後,她當然再也舍不得放下了。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阻礙自己當權也是一個字——死!其他朝代雖然這樣的後妃也有不少,可是她們或者是完全將後代抵製,國家便因此開始搖搖欲墜;或者是在自己專權的同時也培養自己的兒子,在自己將來歸天後為後世得一繼承。可是武則天則不同,她既有治世之才華,不讓自己的江山有任何危機,同時也完全抵製了繼承者。在這樣的一種矛盾的情況下,她到最後稱帝也就不算奇怪了。可以說她的所作所為雖然頗有爭議,可是步步都充滿了心機與智慧,不愧為一代女傑。

    縱觀武則天的能力跟特點,都是比較突出的。可她的心腸雖狠,漢朝的呂雉、晉朝的賈南風卻未必會輸給她;武則天麵對宮廷鬥爭的能力雖強,但與清朝的孝莊太後相比,也未必能明顯強出;武則天在麵對叛亂之際雖然能夠冷靜相對,輕易地平息戰亂,但指揮作戰的能力比之契丹蕭太後也很可能無法占得上風;武則天治國能力雖強,但若唐朝的長孫皇後或是明朝的馬皇後直接幹政,其能力也必然不在其下……可是武則天卻擁有了這一切特征!所以,她才登上了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的位置。在曆史上身為女人能夠擁有如此能力者,唯武則天一人而已!

    如果有人在她留下的空白墓碑上刻上祭文的話,當重點記錄她的才能,至於殺兒女、戮功臣等彰顯她性格狠毒一麵的特征,則應當逐漸地被後人忽略掉,隻作曆史欣賞、研究之用,而不是作為對她功過評價的一個重要因素。既然她讓她的墓碑空無一字地流傳於後,那麽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應當已經充滿了屬於自己的看法,在心中也早已在碑上刻上了屬於自己的文字。至於都是些什麽,那就讓曆史來見證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國皇帝之龍起中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夜流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夜流光並收藏開國皇帝之龍起中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