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光武對待自己的結發夫人陰麗華始終是一往情深。稱帝後因為一些原因,立了郭氏為皇後,並立郭所生的劉疆為太子,後來郭皇後以寵稍衰,數懷怨懟。被廢。太子劉疆也請求辭去太子。獲準。劉秀沒有喜新厭舊,而是冊立了同是人老色衰的陰麗華。同時又封了陰的兒子劉莊為太子,就是後來的明帝。郭後和廢太子劉疆也都得以保全,獲得善終。光武的後宮比漢武少了很多,等級隻有5個。和劉徹的廣種多收相比,劉秀的10個兒子,有9個是郭後和陰後生的。

    班固說司馬遷良心大大地壞了,因為他把漢武寫得很不堪。其實太史公把劉徹寫得就夠好拉。對漢武的評價,司馬溫公就很恰當,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其實所謂秦皇漢武可以是名君,卻未必明。而光武帝的所作所為,豈非遠邁於他。

    也許劉秀不如李世民。唐太宗擒建德,降世充,一下擊敗兩個勁敵,掃平河南。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右者,此言非虛。貞觀之治對後世的影響力顯然也大於光武中興。看兩唐書和通鑒不能不承認唐太宗是前無古人的明君,當然太宗實錄的上部在唐太宗的生前就修好了,並且李世民也也親自過目了。唐宗和光武都是個人能力出色的皇帝。都屬於拿破侖那種類型的人物。但唐宗的軍事和政治才能顯然又要強過光武。而唐宗的對手竇建德,王世充,薛仁杲等顯然要比公孫述,隗囂,張步等難對付。

    大軍西上賈胡堡,隋將宋老生率精兵二萬屯霍邑,以拒義師。會久雨糧盡,高祖與裴寂議,且還太原,以圖後舉。太宗曰:“本興大義以救蒼生,當須先入鹹陽,號令天下;遇小敵即班師,將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此為賊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納,促令引發。太宗遂號泣於外,聲聞帳中。高祖召問其故,對曰:“今兵以義動,進戰則必克,退還則必散。眾散於前,敵乘於後,死亡須臾而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而止。

    同樣的事情,劉秀也碰到了。諸將見尋、邑兵盛,反走,馳入昆陽,皆惶怖,憂念妻孥,欲散歸諸城。光武議曰:“今兵穀既少,而外寇強大,並力禦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勢無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陽即破,一日之間,諸部亦滅矣。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諸將怒曰:“劉將軍何敢如是!”光武笑而起。會候騎還,言大兵且至城北,軍陳數百裏,不見其後。諸將遽相謂曰:“更請劉將軍計之。”光武複為圖畫成敗。諸將憂迫,皆曰:“諾”。

    這體現了兩人處事方法的不同,王船山評價光武,昆陽之戰,光武威震天下,王業之興肇此矣。王邑、王尋之師,號稱百萬,以臨瓦合之漢兵,存亡生死之界也。諸將欲散歸諸城,光武決迎敵之誌,諸將不從,臨敵而撓,傾覆隨之。光武心喻其吉兇,而難以曉譬於群劣,則固慨慷以爭、痛哭以求必聽之時也。乃微笑而起,俟其請而弗迫與之言,萬一諸將不再問而遽焉駭散,能弗與之俱糜爛乎?嗚唿!

    唐宗和光武都能不殺功臣,但光武不殺降,對降主都能保全。而唐宗在王世充投降後,殺王手下多人,又將俘獲的竇建德斬殺,造成河北竇的餘部不肯歸降,奉劉黑闥為主,又花費了很多氣力才平定河北。

    淩煙閣24傑和雲台28將,光武的雲台28將基本上都是武將,而唐宗的淩煙閣的24位文武都有,淩煙閣24人的才能顯然要強於雲台諸位。以唐宗的才能加二李,房杜在中國任何一段曆史時期都能統一中國,李世民的班底在中國曆史上隻有漢高能與之貔美。但雲台28將裏隻要和皇室有親戚關係的都沒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來歙功勞很大,最後也未被列入。舉賢不避親,但最後論功行賞時讓自己的親屬下來,把機會留給別人,光武的這份胸襟實在難能可貴。淩煙閣的24位,第一個就是唐太宗的大舅子長孫無忌。真看不出這個家夥有什麽功勞,估計都是見不得光的(就是在奪位過程中給唐宗出了不少主意,史書上當然不會有記載的)。這件事上隻能說唐宗任人唯親。

    唐宗武功遠勝漢武,滅突厥。但晚年迷信武力,親征高麗結果遭到慘敗。其實李世民根本不用親征,派李世勳率一偏師即可。執政的後期昏招不斷,和光武立了漢明帝這位優秀的皇帝相反,唐宗立了個最差的繼承人。而且在魏征死後的態度,也說明他的小氣。

    雖然內聖外王方麵,宋祖和光武都不如唐宗,但並不影響他們作為優秀的帝王。有宋一代,士大夫的地位是中國曆史上最高的時期。和光武帝一樣,宋祖也非常尊重讀書人。甚至將不殺士大夫作為祖訓,世世代代傳下來。隻要對讀書人好的皇帝,俺都喜歡。堰武修文,結束了唐以來藩鎮割據,五代更替的局麵。杯酒釋兵權,解除功臣武將的兵權。和劉秀一樣既不殺功臣也不殺降王。至於沒有能擊敗遼,那是太宗的責任。宋祖時雖然限製軍權,但兵力不弱。開國君主中隻有趙匡仞和劉秀有君子之風。光武和宋祖作為低級別的將領都挽救過全局,劉秀是昆陽之戰,趙匡仞是高平之戰。其實和曆代比北宋的環境是很不錯的,唐是一個胡化很嚴重的時期,不重禮法,明清專製已經很強拉,南宋程朱理學抬頭,束縛比較強,隻有北宋氛圍最好。王船山說,自漢光武以外,爰求令德,非宋太祖其誰為迥出者乎。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而宋太祖其次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說宋祖不如光武,主要就是1他的江山從孤兒寡婦手中取得,未免有些不武2為帝時間太短拉,如果宋祖多活10年,即使不能破遼,但幽雲奪迴應該問題不大。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明祖,就是暴。誠然,明祖確實是英雄,但其太過殘暴。嗜殺成性。形容光武就是柔字了,以柔術取天下,又以柔術治天下。

    明祖曾說,朕遭時喪亂,初起鄉土,本圖自全。及渡江以來,觀群雄所為,徒為生民之患,而張士誠、陳友諒尤為巨蠹。士誠恃富,友諒恃強,朕獨無所恃。惟不嗜殺人,布信義,行節儉,與卿等同心共濟。不知明祖說他不嗜殺人愧不愧心,不殺降,優待降主,在打天下時是不亂殺人,但治天下就把以前沒殺的人全都補上了。胡藍案,空印案,數以萬計的人死於非命。光武在度田事件中也殺了許多違法的官員,但沒有象明祖那樣打擊麵那麽大,株連那麽多。更不會濫殺無辜。明祖和光武都屬於那種內斂的人,但明祖明顯疑心重,在晚年誰也不信任。而光武則心胸比較開闊。

    劉基說明祖,宋元因為寬縱而失天下,亂世當用重法。明祖納之,明朝立國前後就開始嚴刑峻法。同樣的情況,光武也碰到了。統(梁統)在朝廷,數陳便宜。以為法令既輕,下奸不勝。宜重刑罰,以遵舊典。但光武卻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這可能也和明祖,光武為人,性情,風格不同吧。

    光武和明祖都重用自己的老鄉,光武的28將大多是南陽,穎川人,河南集團。明祖的21功臣多是淮西人。地域性都比較突出。28將最後都能善終,而21功臣除了早亡的,好多隻是因為一點小小的過失,而被明祖處死。如,馮勝,傅友德。

    明祖和光武還有一點相似,就是取天下的最後一步都是四川。劉秀最後滅公孫述,朱元璋最後收拾明昇。夏被明滅後,明昇手下的大將丁世珍被自己手下的小卒殺了,小卒來邀封。但明祖卻沒兌現封賞。因為,為人手下,殺主來歸,不忠。他(明祖)這麽做其實就是不想鼓勵這種事。看得出明祖是個很傳統的中國人。對忠孝仁義很在意。光武時,漁陽彭寵反叛,彭的家奴殺彭夫妻,提著首級來降。劉秀猶豫再三,封彭的家奴為不義侯。這件事的處理上光武確實不如明祖。但關於光武處理此事,後人的評價明祖肯定是知道的。

    明祖和光武一樣,都想集中權力,使大權不旁落。光武是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就是架空三公,把權力控製在尚書台一些低級別官員手中。尚書台的官員直接向皇帝負責。明祖更是一刀切,幹脆就把丞相廢了,還不允許子孫後人恢複。這兩位其實都是擔心權臣篡權。隻不過劉秀是利用外戚防宗室和權臣,而朱是利用同姓藩王防權臣。但他們改的製度其實都是對君主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可這二位都沒想到,後漢3代之後全是娃娃皇帝,明在宣宗後除了孝宗外,一堆懶皇帝。結果祖先的心血都白費了。

    明祖的最大過失不是殺人,而是在驅逐蒙古人後,未能恢複宋朝的開明專製。他統一後,建立了錦衣衛,實行特務統治。並且發明了密折製度,允許大臣們告密。又天才地發明了廷杖這種製度,用來羞辱讀書人,大臣。開中國文字獄的先河。重農抑商,對外關係厚往薄來(就是人家進貢一點東西,迴賜給對方好多東西),最早提出反對奇技淫巧的人,又下禁海令。明祖創建的好些製度,被明清兩代延續貫徹使用,即使在今天還有那時的影子。

    明祖對中國此後幾百年的影響極大,也極壞。顯然他的地位不能高過光武。

    作為皇帝,漢光武還是要遜色於康熙。

    16歲的康熙智擒熬敗,20歲的康熙麵對沙場宿將吳三桂等三藩叛亂,在當時西南有吳三桂,西北王輔臣,東南有尚之信,耿精忠

    在三麵受敵的情況下。采用剿撫並用的策略,分而治之。戰略上搶先守住了荊州,遏製住叛軍的北上勢頭。最後用8年的時間,平息了叛亂。重用施琅收複了台灣。北拒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北部的邊界。隨後三次親征,消滅了葛爾丹。又進兵安定西藏。確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劉秀的這種對外開拓能力確實差些。

    光武建國後,十幾次下詔釋放奴俾,不準虐殺奴俾。還輕徭薄賦,把賦稅恢複到西漢初的三十稅一的水平。和康熙的停止圈地,修改逃人法,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一樣。都是修改過去的弊政。重新發展生產。

    光武和康熙都有一位嚴苛的繼承人。明帝和雍正都是勤而苛的皇帝。但政績還都不錯。(光武明章之治的3代導人中,光武寬,明帝猛,章帝又寬。而康雍乾盛世裏,康熙寬,雍正猛,乾隆寬猛結合)。光武明章之治雖然比不上康雍乾盛世,文景之治,開元盛世。但也算得上一個不錯的曆史時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國皇帝之龍起中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夜流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夜流光並收藏開國皇帝之龍起中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