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不用上山,林燕娘比平時晚睡了一個多時辰,直到男人來敲門,讓她趕緊睡,這才放下嫁衣,收拾著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卻又按平時的習慣早早醒了過來,看著還在睡著的小弟小妹們,再看外麵天色沒亮,她想了想,有些糾結但還是沒起。
再次醒來時,已是天色蒙蒙亮了,小弟們正起身穿衣下炕呢,她也連忙起來。
“姐,你昨晚睡那麽晚,還是多睡一下吧,今天又不打獵去。”林燦連忙阻止地提醒著。
“嗯,不打獵沒那麽累,早點起來沒事兒。”林燕娘笑了笑,已經下炕穿好鞋子。
她沒有去拿昨晚做過的嫁衣,而是將昨晚和娘一起理出來的布頭裏剪出的鞋底料子拿了出來,開始納鞋底兒。
男人有雙她早前做過的新鞋,如果時間來得及,她不介意給他再做一雙,但現在她要給自己先做一雙。
紅色的繡花鞋。
早飯之後,雲靖寧就和林平安抱了些柴去新屋那邊,又從灶下搬了不少燃柴過去。
自那天林燕娘狠狠砍了一通柴後,林家院子這邊的柴垛早就推到屋簷這麽高了,依然是鋪散堆積,邊曬邊用、邊用邊曬。
後來雲霄他們離開之前,又向林平安請教了砍柴之事,給新屋雜房背麵牆角堆了一個小柴垛。
那時林平安還很奇怪,明明馬廄和柴房都是空著的,卻不將柴搬進屋裏,而是堆在院子外麵?
直到昨天秦湛來送布料時才知道,馬廄真的要養馬,他們牽來了一匹馬,說是雲三哥以前的馬丟了,這是新買的。
有馬鞍沒車架,所以沒有馬車,隻有馬。
村裏人隻有驢車,也沒養過馬,因為馬比驢貴。
因而,林平安也沒對馬多關注,畢竟他也不會騎,關內的世界他也不懂,也就不會多想。
到是小兄弟十分有興趣,纏著秦湛了解了一些有關馬的事情,怎麽養馬的問題。
但他們想學騎馬,秦湛並未教他們,隻說以後讓他們姐夫教。
因而,今天要去新屋那邊烘炕,小兄弟立刻屁顛屁顛地跑過去了。
新炕外麵看著晾幹了,但炕灶裏邊還潮濕著呢,這第一把火並不好燒,既不能大也不能小,還不容易著。
有條件的人家多用炭火,而他們農家人隻能用枯柴,容易燒著的枯柴一點點去燒。
先堆出火灰,後麵再慢慢添柴,要蹲那兒盯著些,火小了就拿燒火棍扒一扒,或是吹一吹。
看似容易實則累人。
小兄弟很殷勤地擔下了這個任務。
新屋雖然寬敞,但隻有一明兩暗的主屋,也就是一間堂屋、東屋和西屋,沒有西廂,東廂也做了別的用處。
因而,東屋是他們的住處,西屋也砌了大炕,打算平時當個書房來用,能讀書寫字,也能待客。
若是關內有朋友過來,也能擠一擠住下。
添置家具時,就是做了這樣打算的,書桌、書架、炕櫃、衣櫃、八仙桌、靠背椅,甚至還有一張羅漢床、一張春凳。
這些家具根本不是村子裏作派,也難怪每一個來看過的人,都覺得氣派,像個大戶。
但因是關內來的,也就不覺得奇怪了,村裏說得熱鬧的閑話裏,也沒有人說惡意的話,多是對燕娘能嫁個關內漢子的欣慰和羨慕。
可惜那些後生來去匆匆,都沒來得及問他們的親事……
烘了一天的大炕,連帶屋裏也變得更加暖和了,當炕燒起來不用再盯著時,小兄弟連忙跑到了屋子外麵。
林雪手中拿著蒲扇立刻跑過來給哥哥們扇涼風,還將綁在腰間的竹水筒解下來,讓他們喝水。
三兄妹忙得不亦樂乎,卻也很高興。
一天下來,烘屋子就頗有成效了。
主要是東、西屋要烘幹到能放家具進去,再過幾天就要鋪床、掛帳了。
第二天早上,林燕娘起來準備幹糧,雲靖寧張臂又想抱她,卻被她手拿鍋鏟目光戒備地瞪著,最後隻得摸摸鼻子走開了。
這天林燕娘並不上山,或者說接下來幾天她都沒空兒上山了,她要忙著縫衣做鞋,還有被子雖然有娘幫忙,但她自己也是要參與的。
好在其他事情到沒什麽要安置的了。
雲靖寧背上了她的弓箭,代替她的位置,在獵戶們的將信將疑中一起上了山。
獵戶們知道雲三是個厲害的,但箭術到底如何卻無人得知。
因為隻親眼見過他一矛擲殺了一隻躍起的老虎,因為隻聽他說過射箭看運氣,運氣好十分了得、運氣不好可能會偏靶……
然而這天似乎被楊正飛刺激到了,或者說受不了被人挑釁。
大家親眼目睹了一個箭術絲毫不遜於林燕娘,卻比林家父女都要暴躁狂妄的神箭手,是如何誕生的。
抬著獵戶下山時,大家都還有些如墜夢裏、雲裏霧裏地迴不過神來。
這天的收獲不算林燕娘的,因為她沒有上山,但這天收獲頗豐,卻得益於雲三這條深藏不露的漢子。
因而,在賣獵之後分錢時,大家一致同意了林老六的提議,在所有人既得賺頭有二兩又二百一十八文時,就把零頭十八文全部讓了出來。
加上雲三自己,他們還是十八獵戶,這樣就湊到了三百二十四文錢,是分給林燕娘的。
過往都是靠著林燕娘才能讓大家有更多收獲,因而他們一向都很重視團隊精神。
既使今天林燕娘沒有上山,十八文對大家來說也不是很多錢,卻能湊出三吊來,對林家來說就是聊勝於無了。
當然,如今雲三和林燕娘是一家人,這也是錢沒湊給雲三的原因。
但雲靖寧隻拿了三吊整數,剩下的二十四文又給每人分迴去一文,再剩下六文,還給了隊伍裏抬野豬路程最長的六人。
雖然隻是每人一文錢,但這樣分來分去,就像家裏分窩頭似的,給老大兩口、給老小一口,寒酸無奈,卻很溫暖。
大家說笑著迴家去,說著後天再上山的事情,又不少人在追問新屋烘炕的問題,還有人調侃,別到成親那天,大炕還睡不了人啊。
林燕娘不在場,雲三也是頭迴和他們一起到下溪村販子家去,大家與雲三又熟絡,這小姑娘不在場時,說的話當然就不一樣了。
平時因有林燕娘在場,他們在山裏可不會亂說話。
麵對他們的調侃,雲靖寧也好脾氣地笑著,並不生氣。
過田畈時,他又下意識抬頭去看,就隻看到小兄妹在院外張望著,並沒有看到那丫頭,心裏不禁有點失落。
那天當他一眼看到她張望的身影,看到她突然轉身跑了,心裏卻像有什麽重重地撞擊著,仿佛戰鼓擂響,心中熱血沸騰。
那一刻,隻想快些把她娶進門,快些帶她迴京城去炫耀炫耀。
而今成親在即,她竟然沒有在門前等他迴家,明明他都迴來這麽晚了……
一路上獵戶們各自迴家,隻有林二牛他們幾個是要經過林家門前的。
等他們往前走後,雲靖寧才小聲問:“你們姐姐呢?”
“姐姐在做嫁衣呢。”林燦連忙解釋。
“已經做好啦,要繡花。”林傑也補充。
“姐姐自己繡,不讓娘幫忙。”林雪也搶著說。
雲靖寧聽了這才又露出笑容,目光深邃地朝東廂看了一眼,心情又暢快起來。
他把收到的今天賣獵的錢讓林燦去交給林平安,他自己就先去廚房裏拿水桶,主動把水缸提滿再說。
他沒有先去找林燕娘,林燕娘還在屋裏忙著,也沒有出來和他說話。
東廂屋裏已經點上了燈,為的是不影響她繡花。
雲靖寧提了兩桶水就見林平安拿著錢袋子走過來了。
“你和燕娘的錢我收二兩三吊,剩下的你們自己收著。”林平安笑眯眯地解釋。
沒有不收,也沒有全收,還是要給小倆口留些體己私房的。
雲靖寧想拒絕,但林平安卻先擺手說道:“當爹的已經收過了,零頭給你們而已,你要不收,那整數我也不收了。”
雲靖寧這才把那些散錢接了過來。
每人收到的是二兩又二百一十八文,之後每人又實際拿出了十七文,他同樣拿了。
而林燕娘的隻有三吊整,剩下的六文他作主再分給了別人。
因此,現在林平安收了二兩三吊,其實也是不少了,零頭也就是還有二百零一文錢,再給到他手中。
他轉手又把錢交給林雪拿去給林燕娘。
林雪喜滋滋的將那兩吊錢穿到了自己的小手臂上、另一手舉著那一文錢,就蹦蹦跳跳跑去了東屋。
“姐!姐!錢!錢!”小丫頭開心地喊著,不過聽在大家耳中,卻是想要發笑。
小兄弟心疼雲三哥山裏跑了一天迴來還要不停提水,因而也拿了水桶繼續往廚房裏抬水。
待到吃飯時,林燕娘才出來,這才看向早就盯著自己微笑的男人。
“今天收獲還不錯吧。”
“嗯,今天打到了三頭野豬,還有一些小東西。”
雲靖寧隨口解釋著,沒有提到楊正飛小瞧他箭術而不斷挑釁的事情,當然更不會說,他一生氣就小小地施展了一下。
第二天早上,卻又按平時的習慣早早醒了過來,看著還在睡著的小弟小妹們,再看外麵天色沒亮,她想了想,有些糾結但還是沒起。
再次醒來時,已是天色蒙蒙亮了,小弟們正起身穿衣下炕呢,她也連忙起來。
“姐,你昨晚睡那麽晚,還是多睡一下吧,今天又不打獵去。”林燦連忙阻止地提醒著。
“嗯,不打獵沒那麽累,早點起來沒事兒。”林燕娘笑了笑,已經下炕穿好鞋子。
她沒有去拿昨晚做過的嫁衣,而是將昨晚和娘一起理出來的布頭裏剪出的鞋底料子拿了出來,開始納鞋底兒。
男人有雙她早前做過的新鞋,如果時間來得及,她不介意給他再做一雙,但現在她要給自己先做一雙。
紅色的繡花鞋。
早飯之後,雲靖寧就和林平安抱了些柴去新屋那邊,又從灶下搬了不少燃柴過去。
自那天林燕娘狠狠砍了一通柴後,林家院子這邊的柴垛早就推到屋簷這麽高了,依然是鋪散堆積,邊曬邊用、邊用邊曬。
後來雲霄他們離開之前,又向林平安請教了砍柴之事,給新屋雜房背麵牆角堆了一個小柴垛。
那時林平安還很奇怪,明明馬廄和柴房都是空著的,卻不將柴搬進屋裏,而是堆在院子外麵?
直到昨天秦湛來送布料時才知道,馬廄真的要養馬,他們牽來了一匹馬,說是雲三哥以前的馬丟了,這是新買的。
有馬鞍沒車架,所以沒有馬車,隻有馬。
村裏人隻有驢車,也沒養過馬,因為馬比驢貴。
因而,林平安也沒對馬多關注,畢竟他也不會騎,關內的世界他也不懂,也就不會多想。
到是小兄弟十分有興趣,纏著秦湛了解了一些有關馬的事情,怎麽養馬的問題。
但他們想學騎馬,秦湛並未教他們,隻說以後讓他們姐夫教。
因而,今天要去新屋那邊烘炕,小兄弟立刻屁顛屁顛地跑過去了。
新炕外麵看著晾幹了,但炕灶裏邊還潮濕著呢,這第一把火並不好燒,既不能大也不能小,還不容易著。
有條件的人家多用炭火,而他們農家人隻能用枯柴,容易燒著的枯柴一點點去燒。
先堆出火灰,後麵再慢慢添柴,要蹲那兒盯著些,火小了就拿燒火棍扒一扒,或是吹一吹。
看似容易實則累人。
小兄弟很殷勤地擔下了這個任務。
新屋雖然寬敞,但隻有一明兩暗的主屋,也就是一間堂屋、東屋和西屋,沒有西廂,東廂也做了別的用處。
因而,東屋是他們的住處,西屋也砌了大炕,打算平時當個書房來用,能讀書寫字,也能待客。
若是關內有朋友過來,也能擠一擠住下。
添置家具時,就是做了這樣打算的,書桌、書架、炕櫃、衣櫃、八仙桌、靠背椅,甚至還有一張羅漢床、一張春凳。
這些家具根本不是村子裏作派,也難怪每一個來看過的人,都覺得氣派,像個大戶。
但因是關內來的,也就不覺得奇怪了,村裏說得熱鬧的閑話裏,也沒有人說惡意的話,多是對燕娘能嫁個關內漢子的欣慰和羨慕。
可惜那些後生來去匆匆,都沒來得及問他們的親事……
烘了一天的大炕,連帶屋裏也變得更加暖和了,當炕燒起來不用再盯著時,小兄弟連忙跑到了屋子外麵。
林雪手中拿著蒲扇立刻跑過來給哥哥們扇涼風,還將綁在腰間的竹水筒解下來,讓他們喝水。
三兄妹忙得不亦樂乎,卻也很高興。
一天下來,烘屋子就頗有成效了。
主要是東、西屋要烘幹到能放家具進去,再過幾天就要鋪床、掛帳了。
第二天早上,林燕娘起來準備幹糧,雲靖寧張臂又想抱她,卻被她手拿鍋鏟目光戒備地瞪著,最後隻得摸摸鼻子走開了。
這天林燕娘並不上山,或者說接下來幾天她都沒空兒上山了,她要忙著縫衣做鞋,還有被子雖然有娘幫忙,但她自己也是要參與的。
好在其他事情到沒什麽要安置的了。
雲靖寧背上了她的弓箭,代替她的位置,在獵戶們的將信將疑中一起上了山。
獵戶們知道雲三是個厲害的,但箭術到底如何卻無人得知。
因為隻親眼見過他一矛擲殺了一隻躍起的老虎,因為隻聽他說過射箭看運氣,運氣好十分了得、運氣不好可能會偏靶……
然而這天似乎被楊正飛刺激到了,或者說受不了被人挑釁。
大家親眼目睹了一個箭術絲毫不遜於林燕娘,卻比林家父女都要暴躁狂妄的神箭手,是如何誕生的。
抬著獵戶下山時,大家都還有些如墜夢裏、雲裏霧裏地迴不過神來。
這天的收獲不算林燕娘的,因為她沒有上山,但這天收獲頗豐,卻得益於雲三這條深藏不露的漢子。
因而,在賣獵之後分錢時,大家一致同意了林老六的提議,在所有人既得賺頭有二兩又二百一十八文時,就把零頭十八文全部讓了出來。
加上雲三自己,他們還是十八獵戶,這樣就湊到了三百二十四文錢,是分給林燕娘的。
過往都是靠著林燕娘才能讓大家有更多收獲,因而他們一向都很重視團隊精神。
既使今天林燕娘沒有上山,十八文對大家來說也不是很多錢,卻能湊出三吊來,對林家來說就是聊勝於無了。
當然,如今雲三和林燕娘是一家人,這也是錢沒湊給雲三的原因。
但雲靖寧隻拿了三吊整數,剩下的二十四文又給每人分迴去一文,再剩下六文,還給了隊伍裏抬野豬路程最長的六人。
雖然隻是每人一文錢,但這樣分來分去,就像家裏分窩頭似的,給老大兩口、給老小一口,寒酸無奈,卻很溫暖。
大家說笑著迴家去,說著後天再上山的事情,又不少人在追問新屋烘炕的問題,還有人調侃,別到成親那天,大炕還睡不了人啊。
林燕娘不在場,雲三也是頭迴和他們一起到下溪村販子家去,大家與雲三又熟絡,這小姑娘不在場時,說的話當然就不一樣了。
平時因有林燕娘在場,他們在山裏可不會亂說話。
麵對他們的調侃,雲靖寧也好脾氣地笑著,並不生氣。
過田畈時,他又下意識抬頭去看,就隻看到小兄妹在院外張望著,並沒有看到那丫頭,心裏不禁有點失落。
那天當他一眼看到她張望的身影,看到她突然轉身跑了,心裏卻像有什麽重重地撞擊著,仿佛戰鼓擂響,心中熱血沸騰。
那一刻,隻想快些把她娶進門,快些帶她迴京城去炫耀炫耀。
而今成親在即,她竟然沒有在門前等他迴家,明明他都迴來這麽晚了……
一路上獵戶們各自迴家,隻有林二牛他們幾個是要經過林家門前的。
等他們往前走後,雲靖寧才小聲問:“你們姐姐呢?”
“姐姐在做嫁衣呢。”林燦連忙解釋。
“已經做好啦,要繡花。”林傑也補充。
“姐姐自己繡,不讓娘幫忙。”林雪也搶著說。
雲靖寧聽了這才又露出笑容,目光深邃地朝東廂看了一眼,心情又暢快起來。
他把收到的今天賣獵的錢讓林燦去交給林平安,他自己就先去廚房裏拿水桶,主動把水缸提滿再說。
他沒有先去找林燕娘,林燕娘還在屋裏忙著,也沒有出來和他說話。
東廂屋裏已經點上了燈,為的是不影響她繡花。
雲靖寧提了兩桶水就見林平安拿著錢袋子走過來了。
“你和燕娘的錢我收二兩三吊,剩下的你們自己收著。”林平安笑眯眯地解釋。
沒有不收,也沒有全收,還是要給小倆口留些體己私房的。
雲靖寧想拒絕,但林平安卻先擺手說道:“當爹的已經收過了,零頭給你們而已,你要不收,那整數我也不收了。”
雲靖寧這才把那些散錢接了過來。
每人收到的是二兩又二百一十八文,之後每人又實際拿出了十七文,他同樣拿了。
而林燕娘的隻有三吊整,剩下的六文他作主再分給了別人。
因此,現在林平安收了二兩三吊,其實也是不少了,零頭也就是還有二百零一文錢,再給到他手中。
他轉手又把錢交給林雪拿去給林燕娘。
林雪喜滋滋的將那兩吊錢穿到了自己的小手臂上、另一手舉著那一文錢,就蹦蹦跳跳跑去了東屋。
“姐!姐!錢!錢!”小丫頭開心地喊著,不過聽在大家耳中,卻是想要發笑。
小兄弟心疼雲三哥山裏跑了一天迴來還要不停提水,因而也拿了水桶繼續往廚房裏抬水。
待到吃飯時,林燕娘才出來,這才看向早就盯著自己微笑的男人。
“今天收獲還不錯吧。”
“嗯,今天打到了三頭野豬,還有一些小東西。”
雲靖寧隨口解釋著,沒有提到楊正飛小瞧他箭術而不斷挑釁的事情,當然更不會說,他一生氣就小小地施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