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都是沒當過地方官的人,在京裏為官的時間不長,大多又都在清水衙門,不慣收禮。眼前又站著個僉都禦史,專管糾察百官風紀的,當著僉憲的麵……這算受賄麽?正當遲疑間,宋校長卻認出了這些都是他們學校學生家長——為了爭娶給他那經濟園和職業技術專修學院捐款的機會,這些鄉老都請他吃過不少頓飯呢。他認出這些人,便猜到了他們做家長的想給子弟們入京後的前程鋪路的心思,不禁可憐起這些父母心,替他們勸道:“這是百姓們一片心意,又不是什麽貴重之物。賢兄們在學校裏曾教過本地學子,又在經濟園、試驗田中為惠及百姓而做了許久研究,才贏得百姓真心敬愛,送來這些東西。”宋大人與僉憲大人情同夫妻,他說的自然也是桓大人的意思。兩位做監察禦史的比同僚更擅揣磨上司的心意,看著那些耆老送的又果然沒有多貴重的東西,便命人收下,代同僚們答謝。眾老顫微微地答禮,待他們上了車,又如餓虎撲食般穩準狠地撲上去,一人強脫了他們一雙靴子。這是……脫靴遺愛?被脫了靴子的廷臣們個喜得暈暈乎乎,竟有些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這脫靴遺愛是親民官的待遇,他們這等從朝廷派到外地的欽差從來沒聽過還有被父老搶著脫靴的,難不成他們在廠中學做肥料,下田試種嘉禾的行為就能叫百姓如此欽敬了?他們也算是能收百姓之心的好官了?從長亭到碼頭十五裏旱路,從漢中碼頭沿江上行不知幾百裏水路上,他們都似乎承受不住舟車勞頓,暈乎乎地走了一路。許久後船行靠岸,眾人安穩地住進客棧,便紛紛提筆作文,記下了辭別漢中時的離愁別續,漢中府這些樸實可愛的鄉民。不光他們有此感歎,圍觀了整場“脫靴遺愛”活動的桓僉憲與司馬右長史都羨慕他們能得百姓這般愛戴。迴城路上,司馬長史還與桓僉憲感歎:“桓大人是從頭扶持宋府尊建起經濟園、設起試驗田的,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想來百姓心中都會記得,多年後載譽還京時,也必有這些受恩的鄉老相送。”宋時是親民官,離開時必定有這過場;桓淩雖也是欽差,卻是陪著宋時從無到有地將經濟園和試驗田辦起來的,漢中這些百姓看在眼裏,哪得不給他送萬民傘、脫靴的?可惜他隻是個右長史,怕是與此無緣了。他迴城後將今日之事細細告知周王和褚長史,退歸房中,反複琢磨此事,卻總有幾分悵惘,忍不住寫了篇短文以訴心曲。而另一邊院裏被他羨慕許久,以為將來必能得百姓敬愛的桓僉憲也一般提筆記下今日百姓爭送賢官的場景:朝廷天使來到漢中參與基層建設工作,進入本地經濟園、農田中勞作,為百姓試製工農業產品。本地父老感懷他們為漢中做出的貢獻,不僅結伴出城相送,更上演了一場脫靴遺愛的人間真情,與諸位大人依依惜別。他的文章摻著幾分學數理之人特有的冷靜疏離,抽身事外,隻是簡單幾筆地將今日所見的官民互動記述下來,卻寫盡了漢中百姓的淳樸熱情,更以此襯出這些欽差在漢中為百姓做了多少叫人敬愛的實事。他寫這篇文章倒不是像司馬長史那般期待被人敬仰,而是打算寄迴京裏,借著那些禦史迴京的動靜,宣傳一下他們漢中府在宋大人治下物阜民豐、百姓善良純樸的形象。他們讀書人寫了文章,自然是要互相傳抄鑒賞,吹捧一番的。桓僉憲家裏有個擅長文章詩詞文章,會鑒賞會修改的同心之人,寫好的文章自己精修了幾遍,晚上宋大人迴家時便拿出來請他斧正。宋時隻看了他手中的信紙一眼,便有些意外地笑著說:“桓祭酒怎麽也有閑心寫文章了?讓我猜猜,可是寫今日咱們送別欽差時,有父老到城外送別,為他們脫靴的故事?”“怎麽也”寫文章?除他之外,今日又還有多少人寫文章……寫了之後還偷偷塞給他們庶務纏身,忙得晚上都要加班到極晚才能迴來睡覺的宋府尊的?宋大人卻沒接收到他心中怨念,接過那篇文章,自顧自地說笑:“我那裏馬同知、苑通判他們且不用說,連你這裏司馬長史都寫了文章給我看。這麽多相似內容的文章湊在一起,都夠辦個作文大賽的了。過幾天肯定滿城書生都要傳抄這些文章……“他忽然想到什麽,思忖了一會兒才道:“索性咱們就把這些文章都印了,隻當做個專題報道‘京城農科專家學習結束,圓滿離開漢中’的報紙也還行啊。”桓淩跟著他做論文時聽過專題、報紙這些後世的新詞,但之前忙著,倒沒想起要印它。如今手頭恰有稿子,宋時恰有心情,他便立刻表示讚同:“咱們學校裏不就有會刻臘版的學生麽?便將這些文章給他們,叫他們刻印一份報紙來試試。”他對自己的文章還是有幾分自信的。不論與何人的文章同登在一張紙上,他作的這篇也絕不遜於別人。第209章 來漢中學習指導的工作小組離開後,宋知府少了中樞鞭策, 不免有些懶散。僉憲大人都已許可了他辦報紙的要求, 他卻不舍得花一點點私人時間加班選稿, 而是把這工作拖到了轉天上班後。領導在家裏也要聽他這個下屬領導的感覺真不錯。宋大人舒舒服服地窩在二堂辦公桌後,叫人點了一杯胡桃金桔梅幹泡茶, 酸酸甜甜地喝著提神,把作者們主動遞給他的稿子重新審了一遍。桓淩的不用說了,就上頭版頭條!他作為主編, 還沒點兒以權謀私, 捧自己喜歡的作者的權力了?更何況不論文章, 就論官階權職,也沒有人能越過桓淩——除非周王突發奇想, 也要在這報紙上發篇稿子。後麵再排的, 按順序該是同去送行的司馬長史, 府縣裏幾位愛寫文章的同僚, 另外也可以問問有沒有研究生寫了文章,都收上來湊滿頁數。白天學生們就在府、縣學裏上學, 有幾個不在官學校的舉子、監生, 若也寫了文章, 估計也都要放在同學間流傳, 叫差役去學裏轉轉, 斂來文章即可。隻是這種送別的文章都挺短的,桓淩那篇也不知有沒有六百字,哪怕豎版占地方, 印出來也湊不滿一個版麵,還得配圖。是配朝中諸位大人被鄉老抱住脫靴好,還是桓僉憲帶領漢中地方官員遙送京城領導們的車好?他隻稍作猶豫,便選了後一個方案,叫門子傳在班的畫師過來,畫一張半版大小的漢中府官員送行圖。有不認得的人不要緊,隻要往好看裏畫就是了——畫人時記得給他和桓大人眼皮上畫上一條雙眼皮褶,有雙眼皮更易顯出人物的神情。那畫工體貼他的心意,應承道:“府尊大人放心,小的定將兩位老大人畫得比遊天台的阮郎還俊秀。”嗯,記著我們倆長得都不老就行。宋大人點了頭,放那匠人出去,又命人請了府學教官來,與他們說了要搜集昨日全府官員遠送天使迴京的文章,印成報紙一事。幾位教官昨日也是跟著送過上官的,自然也要寫文章,聽了宋大人的打算,皆是交口讚成,立刻就要替他去收文章,尋人刻版——這些做教官的日常無事,難得有個大事可記,寫得比宋知府與桓僉憲這樣的大忙人更有激情。宋時隻說了大略版式,本府教授便拍著胸脯應承道:“學生也略會作畫,縱不能作人物,穿插畫些山水、怪石、蘭草、修竹也不為難。”總之就是要有字有畫,題目寫得大大的,還要寫上題名。一篇文章就排得規矩整齊的方塊兒樣式,文字間空白的地方就用畫兒填補上不是?差不多是這樣……不過插畫不要太多。一來是圖不如文字好刻,畫太多會給他們雕版的學生增加工作量;二來麽,還得留點兒地方宣揚善政。譬如禁溺女嬰,禁止打架鬥毆、打罵妻兒,譬如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禁止屯積居奇、嚴查隱田隱戶,高利貸利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再兼插幾條廣告。漢中學院春季招生將在春節前展開,校內蒙學、職業培訓、在職研究生三個方向同時開放招生。蒙學班主招六至十三歲兒童,不收學費,隻收書本雜費;職業培訓班招收十二歲以上兒童,定向培養,簽訂就業合同,帶薪學習;在職研究生班則要提前測試經義文章和算學水平,考試合格才允許入學。之前因為他和桓淩要帶人建設工業項目、搞試驗田,再兼天使到校內實習,兩人分身乏術,學校師資力量也不足,一直沒正經對外招生。索性就借著第一屆畢業生離校的時機,正式麵向社會招收新生,把漢中學院麵向全府推廣出去。現在打出廣告,留給有意向的學子準備入學考試的時間。教學安排上,就以來年元宵長假後作為新學期開學的時間,一學年間再把收稻麥的農忙的時間定為暑假,依著如今農業社會的習俗安排課時。他一麵想著,筆下已自將廣告詞大概寫了出來,看看沒什麽大錯,便往教官們手裏推了推:“學院之事本官如今已不大管了,具體安排還要由諸位教官商議。你們便先集稿審稿,抄寫出一份來,待我看過,便教諸人石版刻印之法。”報紙版麵總得比平常試卷寬一倍,用油印機不方便印,還是上石版印的好。自然銅版印刷質量更好,但是銅貴,眼下這生產力水平下,也沒法迴收硫酸銅,索性還是用低一檔的石版吧。===============石版印出來的報紙質量也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