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是嘴角一抽,怎麽看這小逗比以後也不是省油的燈,以後他估計得操碎了心。 李拾遺說道,“學生李拾遺,科舉考試第二名。” 眾人:“……” 倒是有幾個大臣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李世民也是如此,說道,“ 那首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可是你所作。” 李拾遺答道,“正是。” 殿上引起了小小的轟動,“他就是那個李拾遺?沒想到詩傳長安的居然是他,年齡也太小的吧,傳聞中的李拾遺是個酒鬼啊。” 李拾遺小腦袋一揚,“詩詞不過是我的副業,喝酒隻是我的樂趣,其實我擅長實策,陛下,你該問我的實策了。” 眾人:“……” 李世民心道,完了,完全沒有以前徐家子的謙遜啊,這就是個惹事精,以後的朝堂估計熱鬧了,李世民突然有些懷戀徐家子的好處了。 李世民心裏苦得跟喝了黃瓜汁一樣,狠狠地看了一眼房玄齡,都是你排的名次。 房玄齡也有點尷尬,這不是因為使用了糊名製嘛,他哪裏知道文章後麵的人什麽樣子。 李世民看向李拾遺,“既然如此,說說你的實策,也讓大家心服口服。” 這樣的小逗比,別說仕子們可能不服,朝上百官恐怕心裏也有意見,李世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所有人知道雖然名額是他特許的,但本事卻是別人自己的,隻有這樣才能堵住悠悠之口,不落下話柄。 李拾遺說道,“我科舉上寫的實策,乃是富民之策。” 媽呀,怎麽徐家子學院出來的口氣都這麽大,富民之策這可是丞相們的事情,可現在說話的是一個小童啊,徐家子的學院教出來的都是些什麽妖怪。 李拾遺繼續道,“大家都知道,我大唐耕地稀少,但我要說的是,耕地稀少並非是因為我大唐土地稀少,而是山川峻嶺太多,不適合開墾,不過,我這裏有一梯田之法,卻能將這些沒有利用起來的土地都開墾成良田,在配合水車,哪怕地勢過高,也能十分方便的進行灌溉……” 李拾遺一句一句的講著他的梯田之法,和水車灌溉的概念,心裏卻在想,周勝男那個實策,不過是解決軍隊的問題,相比大唐百姓,軍隊才多少人,他這個實策卻是涉及天下百姓的利益,是民生之策。 大唐以農為主,每每涉及民生之策都是重中之重。 開始的時候,文武百官看著李拾遺這小逗比的樣子還有些搞笑,但慢慢的臉色就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如果李拾遺的實策真能夠實施,大唐將多出多少耕地來?豈不是解決了大唐無地可耕的困境,大唐的生活恐怕也能得到實質的提升。 原本有些不服氣的一些人,心中也道,難怪能排在第二名,光是這實策已經讓人刮目相看了。 徐長生有些無奈的搖搖頭,他的這些學生啊,還真是會舉一反三啊。 這也是在傳播他的理念,他當初建立大唐理工學院的目的不就是這個。 整個金殿都是李拾遺的聲音,比起武那讓人難以理解但又作用龐大的銀行之策,李拾遺的這個實策就相對好理解了不少。 李拾遺的聲音一落,大司農田延年就有些激動的站了出來,“地勢較高之地難以開墾,最重要的就是無法澆灌,你所言水車,真的可以做到水往高處流?” 李拾遺小腦袋一揚,“可以。” 田延年還兀自有些不敢相信,水往低處流這是常識啊,激動地看向徐長生。 徐長生點點頭。 其實李拾遺的這個梯田之法也是有弊端的,會破壞植被。 但大唐無耕地可種,這是最大的困難,開墾新地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事情。 徐長生也沒有現在說出來,現在可是他學生揚名的時候,等下去之後,他再講如何開墾良田的同時保護植被的方法。 李拾遺這個實策,可謂當前急之又急的事情,不少官員都加入了進來。 房玄齡看向李世民,陛下,看吧,就算不是自己排名,這小豆丁也會被排第二名的,實至名歸。 李拾遺在證明著梯田之法是可行的,看上去有模有樣的。 半響後,聲音才停下來,一群官員覺得,下去後,得好好研究一下這個梯田之策了。 李拾遺退了迴去,眼睛看向李治,看到沒,你哥剛才多威風,哼,學著點,這還是我很低調的樣子。 李治咬著小手手,明明說好的一起當小逗比的。 現場又安靜了下來,說實話,這次仕子麵聖,給他們帶來了太多意外。 狄仁傑一臉不屑,剛才李拾遺居然朝陛下一個勁比他第二名,哼,太不要臉了,他才不屑,隻是小手手伸出了三個手指,從衣袖裏麵漏了出來,還一臉若無其事漠不關心的樣子。 徐長生嘴角也有些抽,不過,這些問題兒童就讓李二去煩心吧。 李世民:“……” 徐家子的學生還真有一股子不同尋常的氣質在裏麵。 李世民幹脆直接道,“這位小考生上前吧,說說你的實策,能夠名列前茅,相信殿上各位也十分好奇。” 說實話,哪怕是百官,因為前麵兩位的表現,多少是有些期待的,他們倒要看看,現在的小孩子都妖孽到了什麽程度。 狄仁傑上前,一臉莫不在乎,隻是一開口就跟一個話癆一樣,“學生狄仁傑,我的愛好是扔飛鏢,我現在能一次扔六塊同時命中靶心……” 眾人:“……” 李治捂住額頭,死不要臉,不過狄仁傑的飛鏢扔得的確不錯,他們上騎射課,別人射箭都沒狄仁傑扔得準。 狄仁傑繼續道,“我的實策是……土地開放製,佃農製度改革。” 聲音一出,徐長生眼睛都縮了一下,還好說的不是土地私有製,不然狄仁傑怕是走不出這個大殿。 狄仁傑繼續道,“眾所周知,我大唐農田的產出十分低下,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土地不夠開放,現有的佃農製度不合理……,佃農每天勞作多少與他們的利益都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平時勞作的時候都是漠不關心的樣子,但如果我們開放土地,讓佃農自由耕種,除了稅收,其他的收入都歸佃農自己所有,這樣就能提高佃農的積極性,又不會減少原有的稅收。” 大唐除了普通百姓,就屬佃農最多。 哪怕李世民都驚訝住了,居然是……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可以說是最困難的,這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每一次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出一點意外。 但按照狄仁傑所言,似乎……不僅能提高佃農積極性,增加產量,還不會影響到別人的利益。 不過這也有不少問題在裏麵,就怕有些人看到田地增產,就提高對佃農的壓榨,到最後佃農還是得不到好處。 不過,這個問題要是朝廷幫助解決,也是能處理的。 狄仁傑這個策略,算是在現有基礎上,直接增加產出。 又是一個關乎民生之策,平時也就丞相們會想這些問題。 狄仁傑說道,“如果實施,朝廷法製也必須跟上……” 講了好一會兒,講完,迴到位置。 百官陷入了沉思,說實話,這個實策實行起來難度可不小,但好處也不少,這無關乎耕地多少,而是從根本上提高土地產出。 如果實施,這將是了不得的壯舉,別看內容並沒有什麽出奇,但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社會結構,佃農不再隻是依附世家的傀儡,他們也可以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徐長生不由得看了一眼狄仁傑,提高佃農的生活水平嗎?這樣一群龐大,但處於最底層的人,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的確是了不起的改革,但也必須有大決心和有擔當的人才敢實施。 一陣安靜,李世民有些意動,但最後道,“很有意思的實策,膽子也不小,下來之後,中書省再行討論吧。” 徐長生鬆了一口氣,狄仁傑的這份實策其實是十分危險的,很可能將他置於危險境地。 三個人的實策,無論哪一篇,都遠超曆屆科舉之最。 今天,百官也算見識了一番什麽叫長江後浪推前浪,隻是這後浪年齡實在是小了一點,不過等他們長大,便能形成更加巨大的浪潮吧,後者可期,十分了不得。 李世民又問了幾個仕子,讓人意外的是,居然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不由得讓百官驚訝莫名,今年的仕子的質量可真是不一般啊,但馬上他們就發現了讓他們麵麵相覷的事情,凡是實策中有真材實料的仕子,居然都身著白衣,這明顯都是徐家子學院的學生啊。 而且……金殿上的這群仕子,怎麽大部分都身著白衣啊,這特麽就像是徐家子帶著他的學生上殿表演一樣。 李世民也嘴角抽了抽,他突然想起,長孫皇後說過,今年的科舉因為徐家子學院學生的參加,會帶給他小小的驚喜。 這豈止是小小的驚喜,這能驚訝死人好吧。 朝堂上的百官也發現了這個情況,不由得有些懵,徐家子學院的學生都是怎麽教導的?也太出色了吧,這得高中了多少啊? 心裏嫉妒得要死,但也在打著小算盤,徐家子的學院是對整個大唐公開的,他們家孩子也是可以進入的,這對所有人來說其實都是公平的。 其實學院這樣很容易樹大招風,但徐長生學院招收學生並不限製特殊階級,無論是皇家子嗣,功勳世家,寒門子弟,都一視同仁的招,這樣就不會得罪某個階級的人。 至於有不好心思的人,先過了有後輩在學院的這些家長這一關吧,想動歪心思毀他們孩子前途,沒門。 徐長生看到這個情況,也是嘴角帶笑,隻要今天的結果一傳出去,他學院恐怕就水漲船高了,報名的學生還不得圍著長安排一圈。 仕子隊伍中,李治捂住小臉臉,父皇看不見我,父皇看不見我,他才不要當眾被點名,看上去威風,可被那麽多人看著,太可怕了,金殿果然是最可怕的地方,以後他再也不來金殿了。 隻是他越是這個樣子,越是引人注意。 李世民看著李治,也是對這個兒子操碎了心,現在才知道害羞,是不是晚了?敢偷偷跑去參加科舉,就應該知道會有這個結果。 越是害怕什麽越來什麽,李世民說道,“雉奴上前迴話。” 李治都驚呆了,而李拾遺和狄仁傑已經看了過去,快快,腦袋揚起來,八字步走起來,我們小天才聯盟可不能虛。 李治心道,怎麽辦他好不容易加入小天才聯盟的,要是他怯場,肯定會被開除。 齊刷刷的目光看過來,李治臉紅得跟蘋果一樣,得硬著頭皮上了。 李治一隻手捂住臉,一隻手將腦袋往上麵撐起,鼻孔對準所有人,哆哆嗦嗦的邁開了八字步,他們小天才聯盟的口號是……目中無人。 徐長生捂住了腦門,他頭好痛,這個逗比。 整個大殿都安靜了下來,李世民愣是被他這兒子給弄得哭笑不得,這是個什麽姿勢? 不過,雉奴小小年紀能高中,他內心還是有些高興的,大唐人才輩出,他們皇家也不逞多讓。 李世民今天對李治額外的寬容,說道,“雉奴,說說你科舉的實策。” 李治捂住臉,媽呀,好可怕,以後打死他也不來金殿了。 不過,他也不能弱了他們小天才聯盟的名聲,本來李拾遺和狄仁傑就不打算讓他加入小天才聯盟的,還是他拿了父皇的金牌給他們補了科舉考試的名額,走了後門才讓他加入的,他不能丟臉。 李治就用這個姿勢說道,“我叫李治,我的實策是……農業混合種植。” “所謂農業混合種植,是一種更科學更高校的種植方法,如今大唐農田的收成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種植技術低下……,比如我們可以將高株作物和喜陰的底株作物種在一起,這樣就節省了土地,這是最簡單的混合種植的例子。” 李治徐徐道來,又舉例了幾個實際的例子。 李世民越聽越開心,麵子上也有光不是,特別是看著一群聽得十分認真的大臣,心道,他兒子不錯吧。 大司農田延年還上前問了好幾個問題,然後答道,“此法的確可行,倒是可以在各地推廣試試。” 不少大臣也有些驚訝地看向李治,小小年紀居然就能寫出如此實策,就是這性格,有些不好評價。 現在估計是李世民今天最高興的一刻,不由得道,“雉奴今日倒是讓父皇刮目相看,不知道想要什麽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