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規規矩矩的站了出來, 不情不願的道,“父皇, 要是說太子府奢侈,那麽我魏王府也難逃此罪,我魏王府現在也有很多這種紙張。” 詭異的氣氛。 魏王這是自首嗎? 居然也用紙那啥? 他們是同時瘋了嗎? 太子變得莫名其妙,前不久才因為奢侈之風被罰, 現在居然一點都不知道避嫌。 魏王也是如此, 變得古怪得很,還自暴奢侈行為? 天下讀書人,特別是寒門那些買不起紙做文章的讀書人, 豈不得天天唾罵他們? 李世民哦了一聲,有趣的看著李泰和李承乾。 房相和魏征對視了一眼,魏王的性格,可不是那種做錯事自己認錯的個性, 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所有人都豎立起了耳朵。 李泰繼續道,“諫官直言進諫太子府奢侈無度, 鋪張浪費,無非是因為紙張昂貴, 但要是紙張不再昂貴了,這樣還算奢侈嗎?” 大殿為之一靜,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剛才魏王是在說,紙張不再昂貴? 他們沒有聽錯吧? 可這怎麽可能? 造紙工藝一向掌握在洛陽士族手中,因為其工藝的複雜,材料的昂貴,每年產出的紙也就那麽一些,這才造成紙張價格居高不下。 可以說,讀書人越多,因為產量原因,供不應求,紙反而越貴。 要不是徐家子曾經發明了鉛筆,寫的字占用的紙少了起來,以現在大唐讀書人越來越多的趨勢,恐怕早漲價了。 現在,很多讀書人抄書都使用鉛筆了,還有各商鋪也多用鉛筆來記賬,方便攜帶不用磨墨不說,節約的紙張可想而知。 不過毛筆也沒有落下,特別是學院,科舉,正式的公文,都還是使用的毛筆。 現在有一種兩者齊頭並進的感覺,大唐人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並非有我無它,必須淘汰掉誰的情況。 誰也沒想到小小一隻鉛筆,十來年的時間,居然帶來了這麽大的改變。 徐家超市的鉛筆,現在生意可是好得很。 李世民也是眉頭一皺,青雀的意思,他們用來那啥的紙張不貴? 就算洛陽士族發行的質量再差的紙張也是紙,價格不可能便宜到哪裏去。 眼睛看向李泰,等著他解釋。 李泰繼續道,“各位是不是一直好奇,本王最近為什麽一直去太子府” 眾人一愣,魏王怎麽突然轉移話題了? 不過,這個話題他們也感興趣,這可是最近朝堂的未解之謎,人人都想窺探原因,可太子府內的情況可不是那麽好打探的。 李泰繼續道,“因為這些天,本王一直在太子府,和徐家子研究製造紙張的工藝,如今終於有了新的進展,從此以後……紙將平民化,天下人,哪怕是寒門子弟,也用得起。”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泰,撒謊,來他太子府根本就是為了混吃混喝,什麽一起研究紙張改造工藝?就拿著扇子扇了兩下而已。 李泰還在繼續,聲音有些高亢,“從此以後,我大唐將湧現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文治的盛世即將到來……” 激動的聲音,似乎在描繪最美的時代。 隻是聽的人都懵了。 造紙工藝改進 別說改進,造紙工藝一向掌握在洛陽士族,從來沒有流出過,都沒有造紙工藝何來改進之說? 倒是李世民,魏征,房玄齡等,眼睛突然就變得火熱和激動了。 要是說魏王說他一個人改進什麽造紙工藝,他們是不信的。 但魏王剛才輕描淡寫地還加上了一個徐家子。 如果是徐家子牽頭,還真有幾分可能。 徐家子實在太妖孽了,不可能化可能的事情做了多少? 他們都已經麻木了。 李世民都站了起來,“此話當真?” 他最近正在推行文治,要是大唐文治得以發展,這是何等功勞,必定青史留名。 但,事情才開頭就給難住了,他倒是想大唐的讀書人多起來,可讀書人得用紙啊,但紙太昂貴了,買不起紙還讀屁的書。 李泰正要迴答,李承乾卻出列了,他好友弄出來的東西,功勞怎麽可能讓李泰一個人占了去。 李承乾說道,“兒臣已經帶了大量樣品前來,各位請看。” 這時,一些小公公抬著一箱箱卷紙上來了。 在金殿上擺成了一排。 眾人都圍了上去,“這就是改進的紙?可有些粗,質量沒有我們用的好,用鉛筆寫字或許還行,但用毛筆恐怕……” 李承乾嘴角一抽,說道,“各位,據我那好友說,這紙實在廉價,不是用來寫字的。” 的確廉價,樹皮一煮,隨便弄弄就出來了,都沒什麽複雜的工藝,二蛋都能鼓弄出來。 “不是用來寫字?那是用來幹什麽?”有人問道。 問完突然一愣,該不會是用來…… 周圍的人也是一陣安靜,他們同樣想到了。 臉色古怪得很。 有些尷尬,趕緊轉移話題,“不知這紙廉價到何種程度?” 他們更關心這個。 因為在他們根深蒂固的想法中,紙就是貴,那可是讀書人的專屬。 李承乾道,“我那好友的意思,隻要他們徐家村開始生產,這樣的紙十文錢就能買一卷。” 拋地有聲,整個大殿都安靜了,滿臉不敢置信。 十文錢? 他們沒有聽錯吧?真的是十文錢,價格的巨大差距實在讓人無法置信。 什麽時候紙跟白菜一個價了? 這種粗糙的紙的確便宜,因為原料便宜啊,都是不要錢的爛樹皮熬出來的,徐家村後前全是樹。 徐長生也給徐家村的人說了,砍一棵必須種兩棵,這樣才是長久之道。 而且也沒有什麽工藝,大量生產的話成本會更低。 眾人還有些恍惚,腦子裏麵都是十文錢在閃。 想想他們家裏珍藏的那些紙的價格,簡直天地之別。 不過還好,他們珍藏的紙還是有長處的,至少質量好。 這時,李承乾繼續道,“這隻是最粗糙的紙,我那好友正在嚐試做成質量上乘的紙張,用他的說法,從此以後,紙張將成為我大唐普通百姓的日用品。” 普通百姓的日用品? 眾人身體都哆嗦了一下。 他們當然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紙張的改革恐怕真的要來了,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如同豐碑,具有曆史意義。 眾人:“……” 看來他們家裏收藏的好紙,再不是他們炫耀的資本。 李世民問了一句,“除了這些粗紙,還有其他樣本嗎?” 這些粗紙雖然便宜,但用來書寫還是不怎麽方便的。 好吧,徐家子的意思,它就不是用來書寫的。 李承乾說道,“昨天倒是出了一些好紙,質量雖然不是最上乘的,不過和洛陽的普通紙張的質量已經相當,不過,今天一大早徐家子拿著那些紙張出門了,兒臣現在倒是沒有樣本。” 居然將相當於洛陽普通紙張質量的紙都給弄出來了。 有官員問道,“敢問殿下,這普通紙價格又如何?” 李承乾說道,“依舊是百姓的日用品價格。” 眾人麵麵相覷。 像李世民房玄齡這些人確是欣喜若狂,大唐的文治盛世恐怕要在他們身上實現了。 這是何等的功績,大唐,將達到以前所有朝代都沒有達到的高度,他們能不激動嗎? 有些人還有些不敢置信,畢竟價格實在太過懸殊,一個勁的發問。 李承乾也一一迴答,整個朝堂熱鬧無比,好多年都沒有如此熱鬧過了。 不少老官員感慨,上一次這麽熱鬧是什麽時候了? 好像還是徐家子和太子要求婚嫁年齡和三代近親內不許婚嫁的時候。 十多年過去,這條大唐律的好處也展現了出來,明明推遲了婚嫁的年齡,但大唐的人口反而增長迅速,因為新生兒的死亡率得到了很好的控製。 不得不說,徐家子十分有遠見。 李泰看著被圍成一圈的李承乾,撇了撇嘴,瑟什麽,紙張的改造工藝還不是徐家子弄出來的。 李泰哼了一聲,也走了過去,他可是紙張工藝改進者之一,這種事情怎麽少得了他。 …… 此時,徐長生正讓長柏哥兒和二蛋,挑著一擔擔才做成的紙前往國子監。 他這是要去忽悠他的書學老師大書法家歐陽詢。 來到國子監,表明身份要見國子監博士歐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