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心中一動,他自然是知道陳玉的名聲的,他也知道陳玉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心想,陳玉雖是士族人物,但卻沒有與自己做對,如果能將陳玉拉到自己這邊,未來在清流之中也算是藏了一根釘子,這倒也是不錯,而且,陳玉現在聖眷正隆,結交他,對自己也有好處,沒有什麽不好,想到這兒,張讓改變了態度,口中說道:“即然是陳玉的一番心意,那咱家就收下了,你迴去告訴陳玉,有什麽事兒,讓他和咱家說,隻要咱家能辦到的,一定會給他維護。”
“多謝公公。”陳五一鞠到底。
張讓這裏已經有了辦法,下一個就是何進了,陳玉打聽到,何進的弟弟何苗貪財好色,於是讓陳五給何苗送了五百金,想通過何苗見到何進,結果在送何苗五百金的第二天,陳玉的寶劍擺在了何進的案頭,何進這個人,說起來,倒也有幾分薄名,所以清流的人多歸附於他,利用何進的勢力對抗宦官,在清流的眼中,宦官就是一群變態的人渣,何進怎麽也說是一個正常人,與他打交道,總比與那些變態打交道強。
此時的何進也想得到各方人士的支持,陳玉禮物的送來恰逢其時,對於何進來說,陳玉的禮物表明了一個態度,那就是,陳玉與他何進是一條心,何進感到很是滿意,陳家可是穎川世家,陳玉的禮物,代表了穎川士族對自己的信任,同時,陳玉本身正得皇帝的寵愛,具有很強的潛力,與之聯合,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何進欣然的收下了陳玉的禮物。
擺平了朝中的關係,陳玉放開了手腳,雷厲風行,稟公斷案,一時間,洛陽街麵治安大為好轉,百姓路不拾遺,達官顯貴們再也不敢做奸犯科,大大收斂了自己的行為,而陳玉,因為功勳卓著,成為了政壇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漢靈帝龍顏大悅,賞賜陳玉千金,一時之間,京城之內,陳玉的風頭,無人蓋過。
然而,大漢已病入膏肓,就算陳玉再能幹,可惜卻無力挽迴大局,大廈將傾,非人力所能挽迴的,陳玉,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無時無刻不在警惕著四周的動向,他知道,靈帝一死,就是天下大亂之時,四年,隻有四年了,自己必須在靈帝死前開創出一番事業,擁有立足天下的資本。
黃巾起義雖然被撲滅了,然而,漢靈帝卻依然過著窮奢極欲的日子,中平二年,靈帝命臣下在西園造萬金堂,將司農所藏國家財物金錢,移入堂中以為私貯,二月,洛陽發生火災,南宮被毀,中常侍張讓、趙忠等勸說靈帝加稅,又讓各地進獻木石,此外又規定,升官必須交納錢財,至使有人因無法交納錢財而自殺,而官員更加搜刮百姓以為補償,百姓因此怨聲四起。
一時之間,南至交趾,西及益州,反者如雲,大者有兵二、三萬,小者六、七千,後青州黃巾眾逾百萬,黑山軍亦眾至百萬,聲勢浩大,此起彼伏。
哎,大廈將傾啊,漢朝是扶不起來了,看到這一幕,陳玉一聲歎息,他知道,該來的總會來的,曆史並沒有因自己的出現而發生什麽大的變故,一切都如以往一樣,曆史的車輪不可阻擋。
自己能做的,隻有全力建立聲名,擴充勢力,在即將開始的大動亂中搶得先機,在曆史的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
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西北羌胡韓遂、北宮伯玉、李文候集結十餘萬人圍攻陝西,太守李相如叛離朝廷,韓遂又聯合馬騰等人,合兵進攻三輔,聲勢浩大,漢朝此時已無力平叛,隻能任其發展。
而此時的洛陽城內,依舊是歌舞升平,漢靈帝繼續深迷於裸泳館中,而他的身體,也日漸虛弱下來。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陳玉來到洛陽城已經有一年多了,現在已是中平三年冬(公元186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陳玉的娛樂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用日進鬥金來形容。現在,陳玉已在益司隸的洛陽、荊州的襄陽、益州的成都、冀州的鄴城以及南陽城開設了五家分號,不過,為了免得引起別人的注意,這五家分號都取了其它的名字,外界並不知道這五家娛樂坊與陳玉的關係,通過這五家分號,陳玉建立起了一個遍布大半個中國的情報網,雖然這些情報還沒有真正的起到作用,但陳玉知道,萬一天下有變,這個情報網,將給自己提供大量的信息,讓自己走在各方的前麵。
與此同時,陳玉的廷尉工作也開始的有聲有色,贏得了各界一至的好評,都認為,陳玉是一員難得的能吏,陳玉因而更加受到靈帝的賞識。不過陳玉卻時亥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浮雲,這個廷尉,不過是一個過渡的官職,並不是自己所願,早晚有一天,自己必將如大鳥一樣,一飛衝天,找到屬於自己的事業。
“主公,前方那個人家很闊氣啊,好像是官宦之家。”高順指著前方的一所深宅大院說道。
“那是學生蔡邕的家。”典韋說道。
“蔡邕?”陳玉心中一動,蔡邕的名氣很大,是清流中著名的人物,他的飛白天下一絕,也許,自己應該去拜訪他一下,也結識一下這位名聞天下的文豪。想到這兒,陳玉正了正衣冠,來到了蔡邕的家門口,口中說道:“請通傳一聲,漢廷尉府廷尉陳玉來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消息很快被傳入了內廳,片刻之後,一個仆人走了過來,口中說道:“我家老爺請幾位進來。”
“嗯。”陳玉一點頭,帶著典韋和高順通過一座院落,來到了堂屋之中。
一陣悠揚的琴聲從屋內發出,琴聲優美動聽,仿佛天籟之音,讓人心平氣和,沉醉其中。
“來者可是廷尉陳大人?陳大人請進吧。”一個老者的聲音從屋內傳來。陳玉向典韋和高順一示意,二人留在了外麵,陳玉推開房門走了進去,隻見堂廳之中,一位頭發半白的老者正在撫琴。
琴聲嘎然而止,老者微微一頷首,口中說道:“陳大人,請了。”
“蔡公好雅興,琴技如此高超,讓小子見識了。”陳玉點了點頭,一彎優雅的圓弧浮現在唇角之間。
“嗬嗬,陳大人,真是年少有為啊,竟也懂得音律,不愧是世家子弟。”
陳玉暗叫一聲慚愧,自己對於音律,僅限於哼哼流行歌曲,對於古典音律,實在不太懂,當即實話實說道:“小子對音律實在不解,不過對於書法倒有些研究。”
“噢?書法?”蔡邕眼睛一亮,人人都知道蔡邕是書法大家,所謂誌同道合,興趣相投,蔡邕自然也是賞識懂書法的人。
“即然如此,陳大人,可否寫上幾字,讓老夫觀賞觀賞?”
“那小子就獻醜了。”陳玉取過筆墨,想到了一想,寫下了四個大字“天下為公”。
“好字啊,好字!好一個天下為公,我當裝裱起來。”蔡邕高興的說道。
“不敢,小子獻醜了。”
“陳大人這字,乃是小楷,小楷為穎川鍾繇所擅長,然而陳大人的小楷與鍾繇又自不同,與其各有特點,真是別開天地,另成一家了,小老兒今天算是開了眼界了,想不到陳大人年紀青青,在書法上卻有如此的造化,實在是讓老朽汗顏啊。”蔡邕說道。
“多謝公公。”陳五一鞠到底。
張讓這裏已經有了辦法,下一個就是何進了,陳玉打聽到,何進的弟弟何苗貪財好色,於是讓陳五給何苗送了五百金,想通過何苗見到何進,結果在送何苗五百金的第二天,陳玉的寶劍擺在了何進的案頭,何進這個人,說起來,倒也有幾分薄名,所以清流的人多歸附於他,利用何進的勢力對抗宦官,在清流的眼中,宦官就是一群變態的人渣,何進怎麽也說是一個正常人,與他打交道,總比與那些變態打交道強。
此時的何進也想得到各方人士的支持,陳玉禮物的送來恰逢其時,對於何進來說,陳玉的禮物表明了一個態度,那就是,陳玉與他何進是一條心,何進感到很是滿意,陳家可是穎川世家,陳玉的禮物,代表了穎川士族對自己的信任,同時,陳玉本身正得皇帝的寵愛,具有很強的潛力,與之聯合,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何進欣然的收下了陳玉的禮物。
擺平了朝中的關係,陳玉放開了手腳,雷厲風行,稟公斷案,一時間,洛陽街麵治安大為好轉,百姓路不拾遺,達官顯貴們再也不敢做奸犯科,大大收斂了自己的行為,而陳玉,因為功勳卓著,成為了政壇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漢靈帝龍顏大悅,賞賜陳玉千金,一時之間,京城之內,陳玉的風頭,無人蓋過。
然而,大漢已病入膏肓,就算陳玉再能幹,可惜卻無力挽迴大局,大廈將傾,非人力所能挽迴的,陳玉,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無時無刻不在警惕著四周的動向,他知道,靈帝一死,就是天下大亂之時,四年,隻有四年了,自己必須在靈帝死前開創出一番事業,擁有立足天下的資本。
黃巾起義雖然被撲滅了,然而,漢靈帝卻依然過著窮奢極欲的日子,中平二年,靈帝命臣下在西園造萬金堂,將司農所藏國家財物金錢,移入堂中以為私貯,二月,洛陽發生火災,南宮被毀,中常侍張讓、趙忠等勸說靈帝加稅,又讓各地進獻木石,此外又規定,升官必須交納錢財,至使有人因無法交納錢財而自殺,而官員更加搜刮百姓以為補償,百姓因此怨聲四起。
一時之間,南至交趾,西及益州,反者如雲,大者有兵二、三萬,小者六、七千,後青州黃巾眾逾百萬,黑山軍亦眾至百萬,聲勢浩大,此起彼伏。
哎,大廈將傾啊,漢朝是扶不起來了,看到這一幕,陳玉一聲歎息,他知道,該來的總會來的,曆史並沒有因自己的出現而發生什麽大的變故,一切都如以往一樣,曆史的車輪不可阻擋。
自己能做的,隻有全力建立聲名,擴充勢力,在即將開始的大動亂中搶得先機,在曆史的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
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西北羌胡韓遂、北宮伯玉、李文候集結十餘萬人圍攻陝西,太守李相如叛離朝廷,韓遂又聯合馬騰等人,合兵進攻三輔,聲勢浩大,漢朝此時已無力平叛,隻能任其發展。
而此時的洛陽城內,依舊是歌舞升平,漢靈帝繼續深迷於裸泳館中,而他的身體,也日漸虛弱下來。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陳玉來到洛陽城已經有一年多了,現在已是中平三年冬(公元186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陳玉的娛樂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用日進鬥金來形容。現在,陳玉已在益司隸的洛陽、荊州的襄陽、益州的成都、冀州的鄴城以及南陽城開設了五家分號,不過,為了免得引起別人的注意,這五家分號都取了其它的名字,外界並不知道這五家娛樂坊與陳玉的關係,通過這五家分號,陳玉建立起了一個遍布大半個中國的情報網,雖然這些情報還沒有真正的起到作用,但陳玉知道,萬一天下有變,這個情報網,將給自己提供大量的信息,讓自己走在各方的前麵。
與此同時,陳玉的廷尉工作也開始的有聲有色,贏得了各界一至的好評,都認為,陳玉是一員難得的能吏,陳玉因而更加受到靈帝的賞識。不過陳玉卻時亥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浮雲,這個廷尉,不過是一個過渡的官職,並不是自己所願,早晚有一天,自己必將如大鳥一樣,一飛衝天,找到屬於自己的事業。
“主公,前方那個人家很闊氣啊,好像是官宦之家。”高順指著前方的一所深宅大院說道。
“那是學生蔡邕的家。”典韋說道。
“蔡邕?”陳玉心中一動,蔡邕的名氣很大,是清流中著名的人物,他的飛白天下一絕,也許,自己應該去拜訪他一下,也結識一下這位名聞天下的文豪。想到這兒,陳玉正了正衣冠,來到了蔡邕的家門口,口中說道:“請通傳一聲,漢廷尉府廷尉陳玉來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消息很快被傳入了內廳,片刻之後,一個仆人走了過來,口中說道:“我家老爺請幾位進來。”
“嗯。”陳玉一點頭,帶著典韋和高順通過一座院落,來到了堂屋之中。
一陣悠揚的琴聲從屋內發出,琴聲優美動聽,仿佛天籟之音,讓人心平氣和,沉醉其中。
“來者可是廷尉陳大人?陳大人請進吧。”一個老者的聲音從屋內傳來。陳玉向典韋和高順一示意,二人留在了外麵,陳玉推開房門走了進去,隻見堂廳之中,一位頭發半白的老者正在撫琴。
琴聲嘎然而止,老者微微一頷首,口中說道:“陳大人,請了。”
“蔡公好雅興,琴技如此高超,讓小子見識了。”陳玉點了點頭,一彎優雅的圓弧浮現在唇角之間。
“嗬嗬,陳大人,真是年少有為啊,竟也懂得音律,不愧是世家子弟。”
陳玉暗叫一聲慚愧,自己對於音律,僅限於哼哼流行歌曲,對於古典音律,實在不太懂,當即實話實說道:“小子對音律實在不解,不過對於書法倒有些研究。”
“噢?書法?”蔡邕眼睛一亮,人人都知道蔡邕是書法大家,所謂誌同道合,興趣相投,蔡邕自然也是賞識懂書法的人。
“即然如此,陳大人,可否寫上幾字,讓老夫觀賞觀賞?”
“那小子就獻醜了。”陳玉取過筆墨,想到了一想,寫下了四個大字“天下為公”。
“好字啊,好字!好一個天下為公,我當裝裱起來。”蔡邕高興的說道。
“不敢,小子獻醜了。”
“陳大人這字,乃是小楷,小楷為穎川鍾繇所擅長,然而陳大人的小楷與鍾繇又自不同,與其各有特點,真是別開天地,另成一家了,小老兒今天算是開了眼界了,想不到陳大人年紀青青,在書法上卻有如此的造化,實在是讓老朽汗顏啊。”蔡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