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慣毛病,一旦慣出毛病,改起來就很麻煩。布朗和米拉兩個老外陪同梁曉秀到德國、奧地利、瑞士三國轉了一圈,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西餐,喝最好的紅酒,看最好的景點,那兩個老外被慣出了毛病,覺得他們就應該享受那樣的待遇;他們陪同新中國飯店董事長梁曉秀遊覽三國,所有費用都有新中國飯店出,他們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
梁曉秀當然不這樣看,她知道不能慣老外的毛病,她懂得這個道理;這次出國旅行,她有意慣老外的毛病,那是為了讓他們自我暴露,把他們所有的弱點和缺點都展示出來,她再看準時機揭露他們,譏諷他們,改造他們。
她算了一筆賬,這次出國44天已經花掉9萬歐元,這是純粹的奢華旅行,她丈夫宋福祿都沒有畫過這麽多錢遊覽。他要是知道她花了這麽多錢,還不知道怎麽心疼錢呢。她花了大錢,那是為了產出:投入必須要產出,這是她做生意不變的理念。
兩個老外從瑞士到盧瓦爾河穀地帶,又玩了三天,他們感覺非常好,喝著高檔紅酒談天論地,大誇法國,大誇歐洲,說什麽法國和歐洲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看了法國和歐洲的風景後,就沒必要在再看其他國家的風景了。
梁曉秀感覺現在時機已到,她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必須給老外澆一盆冷水,讓他們清醒清醒。
她故意清淡描寫地問兩個老外,他們對這次出國旅行的吃住行是否滿意。
布朗說:“梁小姐,我們這次出來一共呆了44天,走了三個國家,遊覽了很多景點,基本上把歐洲最好的景點都看遍了。我當然滿意了。我在巴黎公司就沒有這麽好的機會遊覽,這就等於給我放了一個長假啊。”
他似乎完全忘記了梁曉秀說過的話:這次出國就是對他的考察;考察合格,飯店才能錄用他。他非常自信:他是歐洲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又有在法國進出口公司工作幾年的經曆,像他這樣的人才,梁曉秀不可能不用。她說考察他,那不過是一個托詞而已。
米拉說:“梁小姐,這樣的出國旅行太好了。我們在每一個國家、每一座城市都住5星級酒店,品嚐了當地的美食佳肴,觀看了最好的景點。這樣的旅行當然無可挑剔,我還嫌時間不夠呢。”這個小老外玩上了癮,恨不得繼續遊覽,周遊歐洲呢。
“你們滿意就好,”梁曉秀自然地說,“那我就放心了。”
布朗不知道梁曉秀的心思,鼓動她說他們今後應該經常出國走動,一來可以周遊歐洲,二來還可以借機考察餐飲市場。他問梁曉秀下一步還想到哪些國家,他願意提供建議,並全程陪同。
梁曉秀問他還有那些歐洲國家值得遊覽和考察。
他說下次出行可以先考慮到南歐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國,那條線路是南路。那些國家的人都屬於拉丁民族,與法國有接近性。還有一條線路,是北路。在那條線路上,他們可以遊覽北歐國家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在遊覽過南歐和北歐國家之後,他們還可以選折東歐國家,如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保加利亞、波蘭等國家。他說的很輕鬆,好像旅遊不需要花錢似的。
米拉說她就願意跟著梁曉秀出來走動,吃住行都是一流的,在外麵過得非常痛快瀟灑。她已經跟著梁曉秀走過了6個國家,還想跟著梁曉秀周遊歐洲。
梁曉秀開始譏諷他們:“你們覺得這次出國旅行很舒服,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出國是為了考察餐飲市場,為新中國飯店的發展規劃藍圖呢?”
“我想,那是董事長的任務,因為董事長才是決策人物;我不過是陪同董事長旅行,為董事長提供方麵。”米拉說得很輕鬆。
布朗說,他還在考察期,所以他考慮問題比較多,對餐飲市場做了調查,基本上摸清了走過的地方的餐飲市場。從德奧瑞三國的餐飲市場看,餐飲市場基本飽和,要想再插進去賺錢,那是很難的。他們要做好賠錢的準備,不能指望一進入那些國家的市場就能賺到錢。做企業要往長遠了看,不能隻想著眼前的利益。
他那麽說是有用意的:為自己留後路。梁曉秀一路上總強調說開餐館就是為了賺錢,他要讓她冷靜下來,知道在國外投資是有商業風險的,並不見得每一筆投資都能賺到錢。
梁曉秀變得嚴肅了,板起麵孔說:“布朗,你說的情況隻是你個人的意見,對我們中國餐飲企業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你要知道我們的餐館是中餐館,與西餐館有很大不同之處。你說很難進入那些國家的餐飲市場,而且還不容易賺到錢;我倒沒覺得有多難,而且我相信我們一定能賺到錢。你說,不賺錢我們幹嘛到哪些國家的投資建餐館呢?”
“梁小姐,我的意思是說我們投資建餐館不會馬上就能賺錢,必須得等一段時間,這個時間有多長,那要看實際情況而定。”
“你說不能立即賺到錢,我看一年之內就能賺到錢。”
“梁小姐,你不要忘了這是在歐洲,不是在中國,企業的經營方式必須符合歐洲的餐飲市場規則。”他認為梁曉秀隨意性大,不大守規矩。
“布朗,我們要是按照你設計的方案進入市場,隻有一個結果:死路一條。”
“我不這樣看,我認為我們應該做長線投資;至於賺錢,那是3-5年之後的事情,甚至更長,可能要等10年之後。所以,在別的國家投資,首先要有雄厚的財力,要能賠得起;否則沒必要進入外國市場。我在法國那家外貿公司就是那麽做的。我們陪過很多錢,現在正在慢慢往迴賺。做生意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風險意識,要又賠錢的心理準備。梁小姐,這一點我特別提醒你注意。”
“布朗,請你以後不要總拿歐洲餐飲業說事,那不符合我們新中國飯店的經營原則和企業精神。我給你舉一個例子。6年前在裏爾有一家叫艾福爾的西餐館,那是裏爾最大最賺錢的西餐館,老板叫艾福爾;如今這家西餐館和我們新中國飯店比起來,算是小兄弟了。它的規模還不到我們飯店的五分之一。這說明什麽呢?你想想看。”
梁曉秀用事實說話,以此來說服布朗。
布朗卻說:“梁小姐,你在裏爾獲得成功,並不見得能在德國、奧地利或瑞士獲得成功,那是兩迴事呀。”
“布朗,那是一迴事。我已經考察了荷比盧德奧瑞6個國家的餐飲市場,我看好那6個國家的餐飲市場,我相信我能獲得成功。這是不容置疑的。”
梁曉秀說得很肯定,布朗一時沉默了,他在想著怎麽說服梁曉秀,讓她明白市場規則是怎麽迴事。
梁曉秀看老外不說話,便接著說他們總是談大道理,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卻就是沒有涉及到實質性的問題。事實上,所有的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開中餐館賺錢,就那麽簡單。
布朗嘟囔道:他們必須遵守市場規律,考慮到投資國的市場環境,做一個正規的企業。
梁曉秀說:“當然,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會遵守,但是我們的經營方式必須有別於當地的餐飲行業。”
“為什麽?”他難以理解。
“就因為我們是中國的餐飲企業。我們有自己的一套經營方式和理念;換句話說,我們是東方式的經營,與西方式的經營不同。布朗,你要明白這一點。”
“梁小姐,我想強調一點:現代企業製度是由歐洲人創建的,那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換句話說,是行之可行的一整套企業製度。我們守著現成的、成熟的企業製度不用,那還怎麽創建海外市場?”
“布朗,你不要總和我誇誇其談,那沒用。你有餐飲業的實戰經驗嗎?沒有。你那些理論都是教科書的東西,沒有實際意義。如果按你那套東西經營餐館,我們的餐館都得破產關門。你知道你那些東西叫什麽嗎?
“叫什麽?”
“叫經驗主義,教條主義。”
“那是市場規則,企業製度,梁小姐。”
“那對你們西方人來說是規則,是製度;但對我們東方來說就是教條主義,沒有實際意義,隻能誤事。”
他們的分歧越來越大,幾乎要爭吵起來了。
布朗一直把梁曉秀的飯店視為法國飯店,把梁曉秀視為法國人,他還不知道梁曉秀骨子裏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當作法國人。她身在曹營心在漢。她私下裏和丈夫稱歐洲人為“老外”、“鬼子”、“鬼佬”;她從種族上,文化上,思維方式上,與歐洲人劃清了界限。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自己的人生觀。她認為,她一家人不過是在歐洲生活,工作的華人而已。
梁曉秀始終認為,無論她在法國生活多少年,她的根都在中國。根,就是她的理想,根,就是她心中的故鄉。根就像一個長長的繩子牢牢地牽著她的心,無論何時何地,她都沒有忘記中國這個根。她的理由很簡單:她一出生就標上了中國人的印跡;她的孩子也是如此。盡管她丈夫和孩子都加入了法國國籍,被人稱為法籍華人,但他們骨子裏仍然是中國人;他們是生活在歐洲的中國人。
中國文化已經滲透到梁曉秀他的血液中,在她生命的曆程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深深烙印。她掙錢的方式,經營的方式,都是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進行的。她想等到時機合適,她要把掙到的錢轉到中國,在家鄉才最安全。
中國對她有著太多的含義,太多的意義:中國的根就是她的希望,她的信念,她的靈魂。不論她離開自己的家鄉走到天涯海角,她的心還是向著中國;無論她離開家鄉多久,她還有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兩個老外沒理解梁曉秀身上的這些特點,一時不知道該怎麽和她繼續溝通了。梁曉秀對他們反唇相譏,他們難以理解,甚至誤解了梁曉秀的用意。
梁曉秀當然不這樣看,她知道不能慣老外的毛病,她懂得這個道理;這次出國旅行,她有意慣老外的毛病,那是為了讓他們自我暴露,把他們所有的弱點和缺點都展示出來,她再看準時機揭露他們,譏諷他們,改造他們。
她算了一筆賬,這次出國44天已經花掉9萬歐元,這是純粹的奢華旅行,她丈夫宋福祿都沒有畫過這麽多錢遊覽。他要是知道她花了這麽多錢,還不知道怎麽心疼錢呢。她花了大錢,那是為了產出:投入必須要產出,這是她做生意不變的理念。
兩個老外從瑞士到盧瓦爾河穀地帶,又玩了三天,他們感覺非常好,喝著高檔紅酒談天論地,大誇法國,大誇歐洲,說什麽法國和歐洲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看了法國和歐洲的風景後,就沒必要在再看其他國家的風景了。
梁曉秀感覺現在時機已到,她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必須給老外澆一盆冷水,讓他們清醒清醒。
她故意清淡描寫地問兩個老外,他們對這次出國旅行的吃住行是否滿意。
布朗說:“梁小姐,我們這次出來一共呆了44天,走了三個國家,遊覽了很多景點,基本上把歐洲最好的景點都看遍了。我當然滿意了。我在巴黎公司就沒有這麽好的機會遊覽,這就等於給我放了一個長假啊。”
他似乎完全忘記了梁曉秀說過的話:這次出國就是對他的考察;考察合格,飯店才能錄用他。他非常自信:他是歐洲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又有在法國進出口公司工作幾年的經曆,像他這樣的人才,梁曉秀不可能不用。她說考察他,那不過是一個托詞而已。
米拉說:“梁小姐,這樣的出國旅行太好了。我們在每一個國家、每一座城市都住5星級酒店,品嚐了當地的美食佳肴,觀看了最好的景點。這樣的旅行當然無可挑剔,我還嫌時間不夠呢。”這個小老外玩上了癮,恨不得繼續遊覽,周遊歐洲呢。
“你們滿意就好,”梁曉秀自然地說,“那我就放心了。”
布朗不知道梁曉秀的心思,鼓動她說他們今後應該經常出國走動,一來可以周遊歐洲,二來還可以借機考察餐飲市場。他問梁曉秀下一步還想到哪些國家,他願意提供建議,並全程陪同。
梁曉秀問他還有那些歐洲國家值得遊覽和考察。
他說下次出行可以先考慮到南歐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國,那條線路是南路。那些國家的人都屬於拉丁民族,與法國有接近性。還有一條線路,是北路。在那條線路上,他們可以遊覽北歐國家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在遊覽過南歐和北歐國家之後,他們還可以選折東歐國家,如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保加利亞、波蘭等國家。他說的很輕鬆,好像旅遊不需要花錢似的。
米拉說她就願意跟著梁曉秀出來走動,吃住行都是一流的,在外麵過得非常痛快瀟灑。她已經跟著梁曉秀走過了6個國家,還想跟著梁曉秀周遊歐洲。
梁曉秀開始譏諷他們:“你們覺得這次出國旅行很舒服,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出國是為了考察餐飲市場,為新中國飯店的發展規劃藍圖呢?”
“我想,那是董事長的任務,因為董事長才是決策人物;我不過是陪同董事長旅行,為董事長提供方麵。”米拉說得很輕鬆。
布朗說,他還在考察期,所以他考慮問題比較多,對餐飲市場做了調查,基本上摸清了走過的地方的餐飲市場。從德奧瑞三國的餐飲市場看,餐飲市場基本飽和,要想再插進去賺錢,那是很難的。他們要做好賠錢的準備,不能指望一進入那些國家的市場就能賺到錢。做企業要往長遠了看,不能隻想著眼前的利益。
他那麽說是有用意的:為自己留後路。梁曉秀一路上總強調說開餐館就是為了賺錢,他要讓她冷靜下來,知道在國外投資是有商業風險的,並不見得每一筆投資都能賺到錢。
梁曉秀變得嚴肅了,板起麵孔說:“布朗,你說的情況隻是你個人的意見,對我們中國餐飲企業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你要知道我們的餐館是中餐館,與西餐館有很大不同之處。你說很難進入那些國家的餐飲市場,而且還不容易賺到錢;我倒沒覺得有多難,而且我相信我們一定能賺到錢。你說,不賺錢我們幹嘛到哪些國家的投資建餐館呢?”
“梁小姐,我的意思是說我們投資建餐館不會馬上就能賺錢,必須得等一段時間,這個時間有多長,那要看實際情況而定。”
“你說不能立即賺到錢,我看一年之內就能賺到錢。”
“梁小姐,你不要忘了這是在歐洲,不是在中國,企業的經營方式必須符合歐洲的餐飲市場規則。”他認為梁曉秀隨意性大,不大守規矩。
“布朗,我們要是按照你設計的方案進入市場,隻有一個結果:死路一條。”
“我不這樣看,我認為我們應該做長線投資;至於賺錢,那是3-5年之後的事情,甚至更長,可能要等10年之後。所以,在別的國家投資,首先要有雄厚的財力,要能賠得起;否則沒必要進入外國市場。我在法國那家外貿公司就是那麽做的。我們陪過很多錢,現在正在慢慢往迴賺。做生意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風險意識,要又賠錢的心理準備。梁小姐,這一點我特別提醒你注意。”
“布朗,請你以後不要總拿歐洲餐飲業說事,那不符合我們新中國飯店的經營原則和企業精神。我給你舉一個例子。6年前在裏爾有一家叫艾福爾的西餐館,那是裏爾最大最賺錢的西餐館,老板叫艾福爾;如今這家西餐館和我們新中國飯店比起來,算是小兄弟了。它的規模還不到我們飯店的五分之一。這說明什麽呢?你想想看。”
梁曉秀用事實說話,以此來說服布朗。
布朗卻說:“梁小姐,你在裏爾獲得成功,並不見得能在德國、奧地利或瑞士獲得成功,那是兩迴事呀。”
“布朗,那是一迴事。我已經考察了荷比盧德奧瑞6個國家的餐飲市場,我看好那6個國家的餐飲市場,我相信我能獲得成功。這是不容置疑的。”
梁曉秀說得很肯定,布朗一時沉默了,他在想著怎麽說服梁曉秀,讓她明白市場規則是怎麽迴事。
梁曉秀看老外不說話,便接著說他們總是談大道理,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卻就是沒有涉及到實質性的問題。事實上,所有的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開中餐館賺錢,就那麽簡單。
布朗嘟囔道:他們必須遵守市場規律,考慮到投資國的市場環境,做一個正規的企業。
梁曉秀說:“當然,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會遵守,但是我們的經營方式必須有別於當地的餐飲行業。”
“為什麽?”他難以理解。
“就因為我們是中國的餐飲企業。我們有自己的一套經營方式和理念;換句話說,我們是東方式的經營,與西方式的經營不同。布朗,你要明白這一點。”
“梁小姐,我想強調一點:現代企業製度是由歐洲人創建的,那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換句話說,是行之可行的一整套企業製度。我們守著現成的、成熟的企業製度不用,那還怎麽創建海外市場?”
“布朗,你不要總和我誇誇其談,那沒用。你有餐飲業的實戰經驗嗎?沒有。你那些理論都是教科書的東西,沒有實際意義。如果按你那套東西經營餐館,我們的餐館都得破產關門。你知道你那些東西叫什麽嗎?
“叫什麽?”
“叫經驗主義,教條主義。”
“那是市場規則,企業製度,梁小姐。”
“那對你們西方人來說是規則,是製度;但對我們東方來說就是教條主義,沒有實際意義,隻能誤事。”
他們的分歧越來越大,幾乎要爭吵起來了。
布朗一直把梁曉秀的飯店視為法國飯店,把梁曉秀視為法國人,他還不知道梁曉秀骨子裏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當作法國人。她身在曹營心在漢。她私下裏和丈夫稱歐洲人為“老外”、“鬼子”、“鬼佬”;她從種族上,文化上,思維方式上,與歐洲人劃清了界限。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自己的人生觀。她認為,她一家人不過是在歐洲生活,工作的華人而已。
梁曉秀始終認為,無論她在法國生活多少年,她的根都在中國。根,就是她的理想,根,就是她心中的故鄉。根就像一個長長的繩子牢牢地牽著她的心,無論何時何地,她都沒有忘記中國這個根。她的理由很簡單:她一出生就標上了中國人的印跡;她的孩子也是如此。盡管她丈夫和孩子都加入了法國國籍,被人稱為法籍華人,但他們骨子裏仍然是中國人;他們是生活在歐洲的中國人。
中國文化已經滲透到梁曉秀他的血液中,在她生命的曆程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深深烙印。她掙錢的方式,經營的方式,都是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進行的。她想等到時機合適,她要把掙到的錢轉到中國,在家鄉才最安全。
中國對她有著太多的含義,太多的意義:中國的根就是她的希望,她的信念,她的靈魂。不論她離開自己的家鄉走到天涯海角,她的心還是向著中國;無論她離開家鄉多久,她還有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兩個老外沒理解梁曉秀身上的這些特點,一時不知道該怎麽和她繼續溝通了。梁曉秀對他們反唇相譏,他們難以理解,甚至誤解了梁曉秀的用意。